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因子对茅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7,(3)
目的:探究各种环境因子对茅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茅苍术种子育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设置光照、温度、土壤湿度、pH、盐胁迫、干旱胁迫和覆土深度等处理,通过室内发芽试验,测定茅苍术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出苗率等萌发指标。结果:茅苍术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正常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发芽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光照能抑制胚根的生长;萌发适宜温度为15~25℃,20℃时发芽率最大,达76.67%,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析,萌发最适温度为25℃;10%的土壤含水量已足够满足种子萌发对水分的需求,土壤含水量过高不利于其萌发;茅苍术种子适宜于在偏酸性环境下萌发,pH为6时发芽率最高;种子能适应一定程度的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其中适度的干旱胁迫更有助于茅苍术种子的萌发;茅苍术种子适宜播种深度为0.5~1.5cm,其中播深1 cm时,出苗率最高。结论:该试验揭示了各种环境因子对茅苍术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对茅苍术规范化育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草珊瑚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浸种时间、光照、温度对草珊瑚种子萌发的影响,找到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草珊瑚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测定草珊瑚种子形态、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和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草珊瑚种子平均长度约为3.86 mm,宽度约为2.98 mm,长宽比约为1.30,千粒重平均约为15.02 g,含水量为10.27%,种子生活力达到97.12%.在光照、温度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草珊瑚种子在浸种24 h后发芽率最高;在浸种时间、温度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草珊瑚种子在黑暗培养下的发芽率要高于光照培养下的发芽率,但差异不显著;随着温度的增加,草珊瑚种子发芽率先升后降;不同发芽床对草珊瑚种子发芽率有影响,纸上发芽率(84.67%)和纸问发芽率(80.33%)均显著高于沙中发芽率(74.67%).结论:在双层纸床上,浸种24 h,25℃,黑暗条件,最适宜草珊瑚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3.
濒危植物厚朴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找出厚朴种子发芽的最佳基本适宜条件,从而为厚朴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光照、温度、土壤含水量、不同水温浸种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厚朴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光照和黑暗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差异,种子萌发表现为光敏性.在20~35℃,厚朴种子都能萌发,但萌发适宜温度为25,30℃,在此温度下的发芽率分别为59.2%,54.6%,最适温度为30/20℃变温,最大发芽率为65%.种子萌发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25%,发芽率为66.7%,萌发的适宜含水量在20%~25%.为改善种皮透水性,分别用40,60,80,90℃的温水浸种10 min,60℃温水浸种效果最好,并能有效地降低硬实率.水温过高会使种子发芽率受抑制.不同发芽基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珠子草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珠子草种子发芽最佳基本条件、不同种源种子萌发差异及种子寿命,为珠子草种子评价及栽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温度、光照及黑暗、不同发芽基质、不同种源、不同贮藏时间等处理对珠子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适宜珠子草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0~30℃2,5℃为最佳发芽温度,光照和黑暗条件均可。浸种12 h能显著提高珠子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的整齐度和速度;以纸间做发芽床,其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发芽床。29份不同种源的种子千粒重和各项发芽指标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千粒重为0.168 g,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80.87%、67.15%和30.01。珠子草种子经干燥器贮藏6年后发芽率达59.67%,贮藏8年后种子完全失去发芽力。结论:珠子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浸种12 h,25℃光照或黑暗条件,以纸间做发芽床。种子寿命较长,采用干燥器可保存6年。  相似文献   

5.
秦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及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秦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从不同产地采集的24份秦艽种子进行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指标的测定,统计分析数据,利用平均数加减标准差法制定秦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以发芽率作为秦艽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其他指标作为参考,将秦艽种子质量分为4个等级。结论:此方法初步制定了秦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可作为控制秦艽种子质量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6.
不同来源及辐射处理对黄芩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查不同来源及辐射处理对黄芩种子质量的影响.方法:测定种子的千粒重及发芽率,考查辐射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来源黄芩种子的千粒重在1.401g~1.970g,发芽率在64.5%~90.5%.一定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发芽率降低12%~18%.结论:黄芩种子的发芽率与饱满度及放置时间有关.实验用的辐射量可抑制黄芩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泽泻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建泽泻种子萌发的特性及发芽条件。方法将泽泻种子置于不同温度下浸种,不同温度、光照条件及不同发芽床上发芽,观察其萌发所需的时间、发芽率或成活率。结果在25℃~30℃温水中浸种24 h,温度30℃,培养皿内置双层纱布的条件适宜泽泻种子萌发,光照条件对泽泻种子萌发无明显影响。结论泽泻种子具有高温、高湿和非光敏特性,创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控制和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7,(4)
目的:以北柴胡种子为试验材料,直播大田,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覆盖处理,旨在筛选出适宜的覆盖处理方式,为促进北柴胡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中采用的覆盖处理有:黑色地膜、白色地膜、草席及遮阳网,以不覆盖为对照。在北柴胡种子萌发过程中测定各个覆盖处理条件的光照、温度、湿度情况,同时测定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发芽率用计数法、高温减重法测定含水量、排水法测定体积、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不同覆盖处理所形成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各不相同。不同覆盖处理后,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发芽率、含水量、体积、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变化趋较为一致。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北柴胡种子发芽率与温度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光照、湿度不具有相关性;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发现白色地膜覆盖处理对北柴胡种子的促萌发能力最强,其次是黑色地膜、遮阳网、对照与草席。结论:白色地膜覆盖最有利于北柴胡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9.
药用鼠尾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光照、温度对药用鼠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药用鼠尾草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观测药用鼠尾草种子的形态、千粒重、吸胀率和在10,15,20,25,30 ℃ 5个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种子的千粒重为8.03 g,吸胀率最大达到49%,发芽率最高达到85.33%,发芽指数达到45.56。结论:25 ℃光照条件是药用鼠尾草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一种用于改变秦艽种子萌发特性的引发方法。方法:以采自陕西省陇县当年成熟的秦艽种子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了不同引发剂(FeSO_4、NaCl、KNO_3、GA_3)及其组合、引发浓度、引发时间对秦艽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的影响,优化秦艽种子的引发条件;同时对引发处理后的秦艽种子做抗性和储藏萌发试验。结果:0.2%FeSO_4+50 mg/L GA_3组合引发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增加15.6%,发芽势增加49.5倍,发芽指数增加90.6%,初始发芽时间提前1 d,终止发芽时间提前6 d以上。该组合引发能够提高秦艽种子萌发时耐低温和抗高温的能力,与对照相比,5℃下,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提高10.7%、54.4%,发芽势由0%提高到31.3%;35℃下,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提高9.4%、56.0%,发芽势增加26.7倍。引发处理提高种子耐储藏能力,储藏7个月后,引发处理的种子活力基本保持不变。结论:此方法可以显著改变种子的萌发表现,且处理的种子可长期保存,解决了秦艽实际生产中存在的播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