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神经生物学机制和社会心理学机制,国内外研究一直无一致结论.目前认为,PSD是各种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是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它与卒中互相影响,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可能与神经递质、颅内病变部位、炎性细胞因子和精神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抑郁也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卒中与抑郁之间存在着双向性关系,治疗抑郁症是防治卒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以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国外PSD发病率在20%~79%,但多数在30%~50%[1];国内PSD的发病率为34.2%~76.1%[2]。PSD不仅  相似文献   

5.
<正>血管性抑郁(VD)是危害严重的晚发性血管障碍性抑郁症。Gonzalez等〔1〕横断面数据分析表明VD的流行率约为3.4%。而抑郁与心脑血管疾病互为因果致病,明显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由于VD患者对目前抗抑郁剂敏感性低(疗效不足50%),耐受性差,易出现毒副作用,对患者及其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已成为国内外医学关注热点。1致病因素1.1血管病及其风险因素VD的发病和治疗结局与心脑血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抑郁     
卒中后抑郁能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是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文章对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情绪低落、自罪自责、睡眠紊乱等为主要表现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妨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严重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卒中后抑郁的定义、发病机制、相关因素、诊断与治疗等问题做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224例住院卒中患者1个月后的抑郁状态,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本组PSD发生率为63.4%(141例)且直接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卒中的抑郁发生率高、程度重。  相似文献   

9.
抑郁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常与残疾和病死率增高相关.文章就卒中后抑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下降和无价值感,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3。PSD会明显影响卒中患者的恢复,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增高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肾虚与中风后抑郁发病的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抑郁是以心境低落、兴趣下降等为特征的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1]。中风后抑郁对病人功能恢复有消极影响,降低康复治疗的效果,使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增加病死率。近年来关于中风后抑郁的研究较多,中风后抑郁的发生机制涉及神经解剖学、递质学、内分泌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在  相似文献   

11.
卒中是成人尤其是老年癫痫及癫痫发作的重要病因。随着卒中患者的增加和治疗手段的进步,卒中后癫痫发作及其诊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癫痫发作和癫痫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作者就卒中后癫痫发作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1资料与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均来自门诊和高干高知病房,年龄60~89(68.2±5.9)岁.男性45例,女性15例.患者均经头颅磁共振成像或CT证实,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急性期脑卒中(<2周),严重痴呆,意识障碍,失语失认,合并心脑功能不全和有抑郁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者除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症对卒中患者的影响以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分析57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并观察盐酸氟西汀联合心理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脑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的发生率为33.5%,左侧底节区及额叶易发生,抑郁可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降低生存质量。结论重视抑郁症的早期诊断,正确评估与之共存的焦虑状态及认知功能障碍对疾病的叠加影响,及时进行综合干预治疗,对卒中的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卒中后抑郁能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造成卒中病程迁延,是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抑郁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这一观点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认可。Frasure-Smith等[1]提供了最新的相关资料。早期的研究提出了若干个抑郁对冠心病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包括行为因素如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等和生理因素如心律失常等。近期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生理机制,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炎症过程、血栓形成、内皮功能障碍、遗传因素等。1抑郁是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抑郁常常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如吸烟、静息生活方式、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但许多研究已显示,对其他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抑郁对冠心病具有…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卒中后抑郁能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造成卒中病程迁延,是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正>脑卒中后抑郁(PSD)属于继发性抑郁〔1〕,不仅有不良的情绪体验和躯体功能障碍,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及神经、肢体功能的康复〔3〕。PSD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不伴有PSD患者〔4〕。一般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在未来能够完成某种工作任务或行为活动的一种信念〔5〕。自我效能对行为结果有显著的影响,它涉及的不是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本研究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我国卫生部门统计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85/10万~219/10万,估计每年有200万人新发脑卒中,每年死于脑卒中150万人,存活脑卒中病人700万人.脑卒中2/3 的人致死或致残,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继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而2008年4月29日中国卫生部发布的<第三次居民死亡主要原因>表明,中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这五大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85%,脑血管病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是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常与残疾、认知障碍和病死率增高相关.文章就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预测因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