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首乌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祝 《中医杂志》2004,45(9):650-650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生何首乌味苦、涩,性平,制何首乌味苦、甘、涩,性温,入肝、胃、心经,有益肾补肝、养血、通便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笔者重用制何首乌配伍其他药物治疗高脂血症62例,获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何迎春  张如富  管月帆  章昕 《中成药》2007,29(2):I0010-I0010
苁蓉通便口服液是由肉苁蓉、何首乌、枳实、蜂蜜提取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的功效,临床用于中老年人、病后、产后等虚性便秘及习惯性便秘。我们在应用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便秘时引起患者小便色黑,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养血润肠颗粒由何首乌、当归、火麻仁、地黄、麦冬、白术等中药组成,其功能为养血、润肠、通便,临床上用于治疗妇女产后便秘。本文对其通便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培元丹治疗老年性便秘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继勇  王汝梅  刘小军 《陕西中医》2003,24(12):1086-1087
目的 :观察滋阴润肠类中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采用培元丹 (当归、白芍、何首乌、女贞子等 )治疗本病 48例。结果 :总有效率 91 .7%。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较好润肠通便功效  相似文献   

5.
沈关桢  周欢 《中医杂志》2004,45(8):572-573
何首乌有生、熟之分.制何首乌功具补肝肾,益精血,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带下;生何首乌有润肠通便、解毒之功.我们根据浙江中医学院马莲湘教授治痒经验及<滇南本草>谓何首乌治"疮疥顽癣,皮肤瘙痒"之记载,常用本品止痒,效果满意,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何首乌系蓼科(Polygon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根为常用传统中药,生用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制后用于益精血、乌须发、补肝肾、壮筋骨.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舒张血管、益智、保肝、提高免疫力等药理活性.近年来,何首乌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须发的影响研究已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7.
张荃方  张荣荪  常宗云 《陕西中医》2004,25(10):871-872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益气养阴通便饮 (黄芪、当归、何首乌、肉苁蓉、桃仁、大黄等 )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便秘 1 0 0例。结果 :服后解便者 63例 ,第二天解便者 33例 ,总有效率 1 0 0 %。提示 :本饮具有益气养阴通便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庞德立 《中医杂志》2004,45(10):734-735
何首乌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益精血、截疟、解毒、通便.笔者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何首乌尚能养心和血,通利血脉,用治冠心病疗效确切.用量30~50g,根据临床不同证型,灵活配伍应用,每获良效.现举2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何首乌药材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其性微温,味苦、甘、涩,作为药食两用之品,有乌须黑发、润肠通便的功效。何首乌对肝肾不足的黑发早白有明最效果。近年来,发现何首乌还具有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何首乌,来源于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为常用中药,切制成饮片而应用于临床,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之功效。笔者在临床用药中发现一种何首乌饮片伪品,经鉴定系虎耳草科植物老蛇盘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的根茎,经切片、晒干而成。二者来源不同,功效各异。为  相似文献   

11.
何首乌及其混淆品翼蓼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及其混淆品翼蓼的鉴别苍山县药检所(277700)宋运鲁,赵新昌,王宁关键词何首乌,翼寥,中药鉴别何首乌药材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块根,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功能[1]。近年来,在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最早记载于《开宝本草》。何首乌依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两者虽同出一物但疗效各异,生何首乌可通便、消痈肿、解疮毒;制何首乌可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何首乌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已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现代研究表明,何首乌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1]。目前,何首乌在中药处方及非处方药物制剂、保健食品、洗护发用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养血润肠颗粒补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血润肠颗粒由何首乌、当归、火麻仁、地黄、麦冬、白术等中药组成,其功能主治为:养血、润肠、通便。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产后便秘。本文对其补血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吴志明  石瑜 《中医杂志》2004,45(8):571-572
何首乌一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何首乌性味"苦、甘、涩、温,归肝、肾、心经",生用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症";制用则具"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能治"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症".我们据生何首乌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民间偏方,经临床试用验证该药确有此功效,现举2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何首乌不良反应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首乌是一味较常用的中药 ,味苦、甘、涩而性温 ,主入肝肾心经 ,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阴血枯 ,须发早白 ,筋骨不健等症。何首乌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过敏性皮肤病变及肝损害等方面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当引起注意。1 皮肤过敏性病变生何首乌具有解疮毒 ,润肠通便功效 ,民间常外用于治疗疮肿痒痛、疥癣等。但有报道因何首乌引起皮肤过敏反应者。某患者因双小腿慢性皮炎 2年 ,用何首乌研粉调温开水外敷 ,次日出现发热、潮红、轻度肿胀 ,局部瘙痒不减轻 ,4日后出现轻度糜烂滴水 ,痒痛明显 ,继而颈、躯干及双上肢皮肤…  相似文献   

16.
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块根。具有补肝肾、益精血、解疮毒、降血脂、润肠通便的功效。近年来市上有人叫卖鲜人形“何首乌”,其原植物经调查确定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DioscoreabulbiferaL.的根茎,中药称“黄药子”。其功效为清热凉血、解毒消瘿,有小毒。与何首乌功能迥异,应区别应用。现报道如下:1 材料来源人形“何首乌”购自云和市场药贩子,正品何首乌采自本县药材公司。以上药品均经本县药检所中药室卢锐鉴定。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2 性状鉴别要点黄药子(人形“何首乌”)呈人形,长13~15cm,…  相似文献   

17.
本品由制何首乌、山楂、决明子等药味制成,具有活血降浊、润肠通便作用,其中制何首乌为君药,由于制何首乌和决明子中均含蒽醌类成分,而且是本处方的有效成分,同时为了含量测定的专属性,故在测定本品大黄素含量的基础上又制订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便更好地控制制何首乌的质量.按中国药典对含量测定方法验证要求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1,2].  相似文献   

18.
正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等功效,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等功效[1]。目前临床多采用制何首乌入药。笔者现从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其综述如下。1炮制历史沿革何首乌历代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制、加辅料制、药汁制几大类20多种炮制方法[2],其炮制  相似文献   

19.
HPLC测定血脂灵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华  雪秦岚  赵宏科  赵海云 《中成药》2004,26(5):i004-i006
血脂灵片是由泽泻、制何首乌、决明子、山楂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降浊、润肠通便的功效,临床用于瘀浊内盛而致的高脂血症.其处方主药制何首乌、决明子含有大黄素、大黄酚等蒽醌类成分.本文参考有关文献[1,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脂灵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分离度好,回收率高,能有效控制血脂灵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何首乌[学名Fallopia multiflorum(Thunb.)Harald],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长6~15cm、直径4~12cm,表面呈红棕色或红褐色,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何首乌生品可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制品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从古至今,何首乌炮制方法多样,其复杂的化学成分也因炮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效的炮制对何首乌临床用药的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