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妇女更年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514例45~54岁妇女的有关更年期综合征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有更年期症状者,占87.50%,已自然绝经者的发病率高于未绝经者(P〈0.05);初婚年龄小,初孕年龄小、孕次多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初婚年龄大,初孕年龄大、孕次少者(P〈0.01);文化程度高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者(P〈0.01);干部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民(P〈0.01);有精神创伤史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无精神创伤史者(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中老年妇女绝经的相关特征。方法 对300名在妇产科就诊的40-60岁中老年妇女,采用统一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其绝经过渡期、出现绝经症状和自然绝经的年龄以及对激素补充治疗的认知程度。结果 进入绝经过渡期、出现绝经症状和自然绝经的年龄分别为(45.5±4.2)、(47.6±4.5)和(49.9±3.7)岁。常见症状是乏力、易激动、失眠、骨关节和肌肉痛及潮热。在不同阶段,绝经相关症状均以轻中度症状最为常见,但绝经过程中各阶段的患者其不同程度绝经相关症状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妇女在绝经过渡期大部分有绝经相关症状,但以轻、中度为主;多数患者症状发生与月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奎屯市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水平以及骨质疏松(OP)的患病率,分析影响OP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概率比率的方法在新疆奎屯市抽取8个群体,对733名40~65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BMD测定。结果①OP的患病率为30.3%。50岁以上个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40岁组(P<0.001)。城市妇女OP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妇女(P<0.001)。②绝经组BMD均值为0.603±0.120,未绝经组BMD均值为0.798±0.111(P<0.001)。③与BMD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有:体重、生育年龄、每日钙剂补充、饮牛奶、锻炼。呈显著负相关的因素有: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吸烟。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BMD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年龄、绝经因素的影响。预防OP应提倡加强锻炼、饮用牛奶、每日补充钙剂、不吸烟等。  相似文献   

4.
子宫体癌的病发率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第二位。据国内外文献报告,本病病发率有上升的趋势,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妇女。现将我院1967~77年的60例报告如下: 1.年龄:最小者30岁,最大者70岁;发生于50~70岁者53例占80.8%;40岁以下者3例占5%,与文献报告相似。 2.绝经情况:未绝经者16例占26.7%,已绝经者44例占73.3%。绝经距发病最短者为  相似文献   

5.
<正> 中老年女性的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困扰女性生活质量及健康的重大问题,更年期是指妇女在绝经前期、绝经及绝经后这一时期,也是妇女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我国妇女的更年期多在40~60岁,有报道说,北京市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52岁。更年期症状多发生在绝经前后2~3年。症状出现的年龄、持续时间、轻重程度,因人而异。除与卵巢功能衰退的速度有关外,还与社会、精神、心理等  相似文献   

6.
妇女绝经的年龄存在着个体差异,与诸多因素有关。我国妇女平均绝经期年龄为49~50岁,女性在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称为卵巢早衰。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7.
绝经妇女的取环时间以绝经后1年内为宜,最好不超过1.5年。因为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血中雌激素水平低下,阴道、宫颈及子宫萎缩,给取器造成了一定困难。为避免受术者痛苦,便于取环,笔者对35例绝经后妇女取环前一周给予口服妊马雌酮(倍美力),取环前3小时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取环时用2%利多卡因行宫颈旁注射阻滞麻醉,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3月~2006年2月门诊就诊的35例绝经半年以上妇女,无阴道不正常出血,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年龄48~66岁,绝经年龄40~56岁,产次2~8次,置器年限15~30年。其中置器20…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湘西少数民族1380妇女围绝经期的症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通过对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城镇社区和7个县农村社区1380名围绝经妇女(40~60岁),入户面谈的方式进行卷调查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380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妇女平均自然绝经年龄46.9岁,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76.73%。其发生与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精神创伤、夫妻关系、经济收入、孕产次、月经、是否服用激素类药物等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围绝经妇女的保健工作,尤其是心理保健,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我们对116例绝经妇女进行阴道细胞涂片检查其中75例血FSH,LH放射免疫测定,对68例绝经后出血妇女(已排除妇科恶,良性病变)进行了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了解卵巢雌激素水平变化小结于后: 材料与方法一、1986年我院门诊绝经一年以上68例绝经后出血妇女为出血组,年龄40—60岁,1989年对离退休干部116例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年龄45—76岁,两组平均绝经年龄48.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及绝经后至阴道出血时间和年龄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笔者对20余年来诊治的1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生殖器炎症83例,占51.88%;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4例(其中激素治疗引起阴道出血7例),占21.25%,子宫肌瘤24例,占15.00%,恶性肿瘤17例,占10.62%,其他原因2例(宫内节育器嵌顿引起1例,重度子宫脱垂引起1例),占1.25%。绝经后至阴道出血时间在20年以下和以上、年龄在60岁以下和以上的恶性肿瘤的百分比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殖器炎症是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居首位。绝经后阴道出血时间年限愈长,年龄愈高,绝经至阴道出血时间超过20年,年龄60岁以上,恶性肿瘤患病率水平较高,应对该组人群开展筛检、周期性健康检查等积极的第二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了解温州市社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年龄、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生育次数、哺乳时间与绝经后OP发病的关系。方法对入选温州市两个社区的912例绝经后妇女进行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一般医学检查及问卷调查,了解OP的发生率,观察不同年龄、月经初潮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绝经年龄及绝经年限的OP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将有意义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有意义的变量,给出OR值与95%可信区间。结果 912例绝经妇女年龄(61.6±6.7)岁,初潮年龄(16.0±1.8)岁,绝经年龄(50.0±3.8)岁,绝经年限(11.6±7.9)年。非骨质疏松者599例(65.7%),骨质疏松者313例(3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P的危险因素是年龄与绝经年限。结论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与绝经后O P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年龄和绝经年限是温州市社区绝经后妇女发生O 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指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特殊时段。我国城市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用妈富隆治疗低龄妇女(年龄445岁)围绝经期综合征6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阴道病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性阴道病 (BV)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阴道感染性疾病 ,为了解其在妇科门诊的发病特点和探讨其治疗方法 ,我们对 10 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年龄、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和疗效作一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组 10 0例为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0年 11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 BV患者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 4岁 ,其中 2 0~ 4 6岁未绝经者 96例 ,占 96 % ;4 8~ 5 4岁已绝经者 4例 ,占 4 %。自诉白带多、有臭味 34例 ,占 34% ;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不适感 14例 ,占 14 % ;下腹不适疼痛 16例 ,占 16 % ;无症状 36例 ,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4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生殖器官炎性病变引起的绝经后出血占47.08%;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26.03%;恶性肿瘤占10.23%;其他良性病变占9.06%;放置宫内节育器,占7.06%.结论 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最多的原因是生殖器官炎症,发病年龄越大,距绝经年限越长者,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自生殖年龄过渡到无生殖年龄的生命阶段,包括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绝经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心理症状。是每一个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展的生理过程[1]。  相似文献   

16.
<正>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肿瘤,约80%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几乎都有阴道出血,所以绝经后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表现,明确出血原因对治疗及其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中老年妇女的生殖保健[1]。本文对348例绝经后出血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切片对照分析,探讨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出血疾病的诊断筛查价值。1资料与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体检348例绝经后出血患者,均无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其中绝经<5年者204例,年龄4265岁,平均54岁;绝经>5年者144例,年龄4665岁,平均54岁;绝经>5年者144例,年龄4681岁,平均63岁。出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阴道流血是指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的阴道流血或血性白带,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也是部分老年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征兆,我院1997年1月~1999年6月门诊与病房诊治绝经后阴道流血病人287例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87例病人均为自然绝经1年以上,最长41年,平均7.1年,均有病理检查结果。年龄40~82岁,平均58.2岁,绝经年龄38~60岁,平均48.9岁。就诊时间为1天~1年余。症状多数为不规则少量阴道流血,白带带血或接触性出血,极少数为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1.2 绝经后阴道流血原因:妇科良性疾病165例占57.49%,其中阴道炎51例,子宫颈炎72例,子宫息肉21例,子宫内膜炎12例,子宫肌瘤4例,卵巢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56例占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肿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及更年期妇女,我院于1999~2005年收治子宫肌瘤患者共284例,均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材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9~57岁,其中19~30岁13例,占40·5%;31~40岁49例,占17·2%;41~45岁97例,占34·1%;46~50岁104例,占36·6%,51~55岁15例,占5·2%;56岁以上的6例,占2·1%。1·2生育史原发性不孕症13例占4·5%,继发性不孕症11例,占3·87%,临床表现,见表1;术中情况,见表2。1·3术后处理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需要妊娠者劝其避孕1年,最短也应6个月,对绝经前子宫切除患者适当给予雌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绝经妇女子宫内膜增厚、阴道出血等因素对子宫内膜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40岁以上、绝经时间超过1年的141例妇女的子宫内膜病理资料,分析子宫内膜厚度、绝经年龄、绝经年数、阴道出血、内外科合并症与子宫内膜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 有阴道出血情况下,绝经年龄≥55岁、子宫内膜厚度≥0.5 cm和宫腔占位的妇女子宫内膜息肉风险高;绝经年数≥10年、子宫内膜厚度≥1 cm的妇女子宫内膜上皮性肿瘤及其前驱病变风险高。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增厚合并阴道出血患者,应进一步行诊断性刮宫明确病理类型以区别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20.
<正>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IUD不能一次顺利从宫内取出。取IUD困难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日益受到医务工作者关注。为避免取IUD困难,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本研究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96例绝经妇女取IUD的术时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取IUD困难的相关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取IUD困难的绝经妇女95例,年龄4565岁,平均(51±4)岁,绝经时间5个月至17年,平均(5±4)年,IUD放置年限665岁,平均(51±4)岁,绝经时间5个月至17年,平均(5±4)年,IUD放置年限633年,平均(17±6)年。其中无尾丝金属单环占69%(66/96),有尾丝单环占31(30/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