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 女,38岁,因皮肤紫癜、鼻衄、龈血5年,于1985年8月31日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出血点及陈旧性瘀斑。Hb62g/L,白细胞3.4×10~9/L,中性0.76,淋巴0.2,单核0.04,血小板2.0×10~9/L;骨髓象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左旋咪唑25mg,3/d,山茛菪硷20mg,3/d;强的松60mg/d。9月28日发热,体温39.7℃; 10月7日白细胞1.25×10~9/L,中性0.02,淋巴0.98,血小扳198×10~9/L。即停服左旋咪唑,共服38天,总量2.85g,10月11日骨髓象符合急性粒细胞缺乏(粒系0.02),经大剂量抗生素及输血支持治疗无效,于11月日7日死于绿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8岁。因进行性面色苍白半年,晕倒1次,于1995年12月8日入院。1993年2月始胸闷,全身皮肤红疹。在上海胸科医院查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5.6×109/L,血小板计数126×109,骨髓象大致正常,胸部X线片拟诊为胸腺瘤,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淋巴细胞型胸腺瘤。术后放疗。颈前区照射60Co,每天1次,共5次,每次150cGy。1994年9月查血红蛋白104g/L,白细胞4.8×109/L,血小板计数120×109/L。再次放疗。仍为颈前区照射60Co,每天1次,共5次,每次150cGy。此后病情稳定,能从事体力劳动。1995年6月渐感面色苍黄,头昏、乏力、心慌、气促,…  相似文献   

3.
1987年7月我科收治一例服用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并发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报告如下: 程×× 女23岁已婚住院号184802,1987年3月无何诱因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发热呈持续低热、5月症状加剧,高热39.5℃,全身皮肤出血点、鼻衄、经骨髓穿刺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并给予联合化疗。1987年7月2日入我院。既住平素体健,于1985年11月至1986年2月因患银屑病服用乙双吗啉胶囊500粒,每粒0.2克,共服用总量在100克,否认用其它药物,放射线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无异常发现。 化验:血红蛋白78g/L,白细胞2.7×10~(?)/L,中性分叶核14%,淋巴58%,单核10%,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8%,血小板53×10~9/L,血沉73mm/小时,尿酸333umol/L,肝功能试验正常,肝脾超声检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科1978~1987年收治的163例因多种疾病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性骨髓增生症,对其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资料和结果 163例患者中男108例,女55例,年龄10~68岁。病例选择: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100×10~9L,如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则1.5~1.8×10g/L。具备上述三项条件者定为全血细胞减少。与采耳血临近时,未治疗前至少二个部位骨穿刺做的骨髓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低倍镜下观察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  相似文献   

5.
病例报告:吕某,男,20岁。因纳差、乏力、恶心呕吐、尿色深黄、发作性上腹痛1月,于1987年4月27日入院。检查: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心肺正常,肝肋下1cm,剑突下4cm,质中触痛,脾刚及,中量腹水。血红蛋白140g/L,白细胞3.2×10~9/L,中性62%,血小板105×10~9/L。AKP22.4u,r-GT88u。血清总胆红素256.5umol/L,SGPT>  相似文献   

6.
作者试用肝素加强的松治疗一例曾单用皮质激素无效的何杰金氏病患者,获临床完全缓解。报告如下: 男,64岁。1987年元月因全身瘙痒,发现全身浅表淋巴结如蚕豆大小,伴发热。此后,淋巴结逐渐增大。每日口服强的松30mg和肌注氟美松20mg半月无效,于3月11日入院。 查体:T38.3℃、P90次、BP120/70mmHg。全身散在抓痕。颈、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大如鹅蛋,小如核桃,为数较多,质硬,无触痛,活动。脾肋下3cm。 实验室检查:Hb12.2g/L,WBC15×10~9/L,中性73%,淋巴27%,血小板105×10~9/L,出、凝血时间1/2分,网织红2.8%,血沉23mm/h。抗“○”及类风湿因子阴性。骨髓检查未见异常。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2岁。因全身反复浮肿,尿少4个月于1987年3月17日由某医院急诊室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7.4℃,脉搏84,呼吸20,血压13.33/8.5kPa(100/64mmHg)。神志清,慢性肾病容。全身浮肿,头皮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左下肢更著。巩膜无黄染,心肺阴性,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露,血流向头侧方向,肝脾触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双侧腹股沟压痛。化验:血红蛋白80~110g/L,白细胞6.05×10~9/L(6050/mm~3),分类正常。血小板计数43~100×10~9/L(4.3~10万/mm~3),尿蛋白(卅~卌),镜下红白细胞少许,偶见透明及颗粒管型。24h尿蛋白定量13g,Ccr57.9ml/min,血浆蛋白25~30g/L  相似文献   

8.
口服甲磺酸培氟沙星致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 例  患者 ,王某 ,男 ,5 1岁 ,2 0 0 3年 3月因发热入院后诊断为伤寒而口服甲磺酸培氟沙星片 ,3d后发热症状缓解 ,体温维持 37.6℃~ 38.4℃之间 ,第 5d时 ,忽然出现畏寒、发热、牙龈及粘膜出血。血常规 :血红蛋白 73.g·/L ,红细胞 2 .2× 10 12 /L ,白细胞 2 .9×10 9/L ,血小板 6 0× 10 9/L。骨髓涂片 :骨髓增生极度减低 ,脂肪颗粒增多。诊断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经给予止血、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2 讨 论  甲磺酸培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药物 ,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而抑制DNA的合成 ,是近年来临床常用治疗…  相似文献   

9.
乙双吗啉诱发急性白血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 ,2 5岁。因乏力伴牙龈渗血 2周 ,发热1周入院。查体 :体温 38.5℃ ,贫血貌。全身皮肤有散在鳞屑性斑丘疹 ,压之不褪色 ,其大小不等、表面有银屑。右下第 6牙龈外侧红肿 ,有渗血 ,且触痛明显。化验 :血红蛋白 80 g/L ,白细胞 1 .4× 1 0 9/L,血小板 31× 1 0 9/L ,网织红细胞 1 .1 %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3P阳性 ,Fg阴性 ,乙醇胶试验阴性。骨髓象示 :增生极度活跃 ,M:E=2 7:1。粒系明显增生 ,以异常的早幼粒细胞为主 ,占 78% ,该细胞体积大小不等 ,形态不规则 ,胞浆灰蓝色 ,分内外浆 ,并见异常突起 ,浆内颗粒粗大弥漫在内浆及胞核…  相似文献   

10.
秋水仙碱中毒致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8岁,因欲自杀而口服秋水仙碱40mg,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d,于1996年11月8日入院。查体: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软,剑突下及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区轻度叩痛,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5.5×109/L,中性0.8,淋巴0.2,血小板361×109/L,红细胞4.99×1012/L,血红蛋白164g/L;谷草转氨酶(SGOT)341U/L,谷丙转氨酶(SGPT)27U/L,总蛋白72g/L,白蛋白40g/L,球蛋白32g/L,γ-谷酰氨转肽酶58U/L,碱性磷酸酶400U/L,总胆红素12μmol/L,直接胆红素11.1μmol/L,乳酸脱氢酶3088U/L,肌酸激酶746…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0岁.因间断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偶尔伴小血块6年,右侧腰部隐痛4个月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血尿每次持续20天左右,间歇3~5个月,劳累时明显.查体:血压14/9kPa,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肾区叩痛(十).尿常规示红细胞满视野/HP,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5 g/L,红细胞3.2×10~9/L,白细胞4.1×10~9/L,血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8岁。因发热、腹痛、脓血便1天于1981年8月16日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120,嗜睡,皮肤与巩膜未见黄染。心肺无异常,左下腹有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亢进。化验查血象:白细胞19.5×10~9/L(19500/mm~3),分叶80%,淋巴11%,单核9%;红细胞5.0×10~(12)/L(5.0×10~6/mm~3),血红蛋白143g/L(14.3g/dl)。大便常规:红细胞(+)/HP,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停经38+1周,上腹痛1天”入院。检查:血压120/70mmHg,意识清楚,心率140/min,律齐,腹部膨隆,上腹部压痛明显,伴肌紧张及反跳痛。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18·6×109/L,中性0·92;血红蛋白157g/L,血小板283×109/L。血生化检查:血淀粉酶829U/L,脂肪酶7973U/L。腹部超声检查:左上腹少许游离液体。入院后2h出现不规律宫缩,胎心150/min,考虑产妇临产、胎儿宫内窘迫,遂行急诊剖宫产术,娩出一死女婴。腹腔探查:大网膜、肠系膜、部分小肠及卵巢表面有皂化斑,腹膜后胰腺部位肿胀明显。术后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2天后…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4岁,战士。乏力2个月,间歇寒战,高热1周,于1997年9月17日入院。院外曾用青霉素、安痛定、吲哚美辛、复方阿司匹林等治疗。平素健康,无肝炎、结核史。查体:轻度贫血貌,右肩、双股外侧瘀点,双鼻前庭较多粘液性分泌物,咽充血,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2.4×109/L,淋巴0.27,红细胞2.9×1012/L,血小板24×109/L。查血液疟原虫阴性。入院初诊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上呼吸道感染。经输血、头孢唑啉、阿米卡星、清开灵、柴胡等治疗,仍间歇发热,血常规无明显改善。骨髓穿刺检查:骨髓增生活跃,找到疟原…  相似文献   

15.
马某,男,61岁,于1984年5月14日以腹痛、腹泻、食欲减退50天、腹胀1个月入院。既往无肝炎史。查体:体温37.5℃,无黄疸、蜘蛛痣,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腹显著膨隆,无腹壁静脉怒张,肝稍触及,脾未触及,腹部明显移动性浊音。血红蛋白145g/L,白细胞18.6×10~9/L,淋巴0.19,分叶核0.33,嗜酸0.48,血小板125×10~9/L,嗜酸细胞计数6.55×10~9/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并发假膜性肠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平  郝军  马兴杰 《人民军医》2007,50(4):244-245
1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1年,入院前20天出现咳嗽、咳白色黏液痰、乏力、视物模糊,静滴头孢呋辛钠2g,2次/天;盐酸克林霉素1.2g,1次/天,治疗20天;后继续予以血液透析(2次/周),并静滴舒哌酮2g,2次/天,阿奇霉素1.2g,1次/天治疗。10天后出现腹痛、腹泻,10~15次/天,水样便,无发热及脓血性黏液。入院查体:腹软,脐周压痛、反跳痛。血常规: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26.3×109/L;粪常规:白细胞10~15/HP;肾功能:尿素氮50mmol/L,肌酐513μmol/L,尿酸456mmol/L;血钾5.7mmol/L。按照急性胃肠炎治疗,口服乳酸菌素片3g,3次/天,…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2岁,柯尔克孜族。1989年7月5日入院。于1989年5月初无明显原诱因出现头昏、乏力、全身不适,在某院查白细胞总数3×10~9/L。经多次复查白细胞总数未超过4×10~9/L,以“青、链霉素”抗炎、口服维生素等治疗2月,至7月4日患者症状元改善,近半月内出现发热,体温37℃~38℃。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3岁。左膝部肿痛,左下肢跛行1月余入院。查体;体质发育正常。左膝部红肿,局部压痛明显,左膝关节活动受限,浮髌试验阳性,余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7g/L,白细胞10~6×10~9/L,血沉15mm/h。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2例用细胞化学和免疫学检测技术确诊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 例1 男、18岁。因反复鼻衄,牙龈出血就诊。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活动,无压痛。肝肋下5cm,脾肋下4~6cm。X线检查纵隔无增宽。血象:血红蛋白88g/L,血小饭40×10~9/L,白细胞625×10~2/L。骨髓检查: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G8%。细胞化学染包:过氧化酶(PoX):幼稚细胞阴性,酸性磷酸  相似文献   

20.
霍某,男,47岁。因反复高热、左肺片状阴影1年余,症状加重伴头昏乏力1个月,于1982年11月26日入院。既往有吸烟史30余年。体检:体温37℃,中度贫血貌,无巩膜黄染及皮肤瘀斑。右颈部可触及一枚黄豆大的淋巴结,质中等硬,无触痛。胸骨中段压痛(+)心、肺(-)。肝右肋下3.0cm,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5g/L、血小板67×10~9/L、白细胞2.8×10~9/L、中性8%、淋巴92%。胸片:左下肺片状阴影。E玫瑰花56%,免疫球蛋白:IgG50u/ml,IgA80u/ml,IgM80u/m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