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感染的防治措施,为临床上降低术后医院感染率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分析2010年7月-2016年8月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 128例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128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感染59例,感染率为5.23%,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共43例占72.88%,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共13株占22.03%;年龄≥60岁、住院时间≥2周、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LVEF≤40%、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血浆白蛋白<30g/L、肌酐≥116μmol/L等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感染与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吸烟、血浆白蛋白低、肌酐高、心功能差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上需控制危险因素,减少术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225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冠脉介入术后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感染率为28.4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见,占74.99%,其次为消化道,占9.38%,泌尿道感染占9.38%;年龄、住院天数、合并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心功能不全(3~4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有一定的发生率,有其临床特征,临床需引起注意,及时预防及治疗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感染的防治措施,为临床上降低术后医院感染率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分析2010年7月-2016年8月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 128例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128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感染59例,感染率为5.23%,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共43例占72.88%,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共13株占22.03%;年龄≥60岁、住院时间≥2周、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LVEF≤40%、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血浆白蛋白<30g/L、肌酐≥116μmol/L等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感染与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吸烟、血浆白蛋白低、肌酐高、心功能差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上需控制危险因素,减少术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病因、诱因、感染途径等,探讨预防术后感染的相关措施。方法统计2013年1-12月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共625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时间、介入途径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感染患者46例,感染率7.36%;感染患者患有糖尿病(P=0.009)、慢性肺病(P=0.006)、急性心肌梗死(P=0.005)和手术时间长(P=0.001)等因素与术后感染有相关性;感染途径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8.26%,其次为消化道占10.87%;44例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死亡。结论高龄、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较长等均和术后感染有相关性,术前准确评估病情,术中完善无菌操作,术后及时干预是避免感染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PCI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让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液运输功能重建。结果 15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行急诊PCI术均成功重建血液运输功能。结论 PCI术的治疗效果不仅与主治医生的专业技术经验相关,更离不开护理人员周到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于医院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分析患者年龄,病灶大小,穿针次数,进针深度等临床资料,归纳C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经治疗后,出现气胸、出血29例,发生率为19.33%;出现感染30例,感染率为20.00%(30/15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占50.00%,革兰阳性菌12株占42.86%;年龄,穿刺次数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经皮肾穿刺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合并有基础疾病及多次穿刺的患者在行CT引导下经皮肾脏穿刺术后应高度重视,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应及时进行预防,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临床11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论证工作中积累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结果 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并发症得到一定的控制.结论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采取科学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华  林芬 《医疗装备》2024,(6):75-77
目的 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分为FFR组(50例,采用FFR指导PCI)与造影组(48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指导PCI)。统计两组行PCI的患者数量、行PCI患者的血管病变部位[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两组出院后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共26例患者进行PCI,其中FFR组18例(36.00%),造影组8例(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FFR组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均低于造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使用FFR可指导CHD患者行PCI,明显降低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溶栓后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首次AMI患者 94例 ,发病时间均在 12h以内。 36例接受溶栓联合PCI治疗 ,5 8例接受直接PCI治疗 ,并于PCI术后 1周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 ,了解二者对A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自发病至PCI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溶栓后即刻PCI组PCI术前梗死相关动脉TIMI 3级血流者明显较直接PCI组多 ;溶栓后即刻PCI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 ,且术后TIMI 3级血流者多于直接PCI治疗组 ;PCI术后 1周时溶栓后即刻PCI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直接PCI组 ;两组比较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溶栓后即刻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早期再通率高 ,心肌梗死面积小 ,更有利于保护心室功能 ,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影响.方法 自2007年11月~2010年11月来本院就诊患者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并有直接PCI指征的AMI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基础药物行直接PCI,治疗组服用基础药物加稳心颗粒.记录在PCI术中及术后RA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RA发生率为3214%,低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对再灌注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史沛  茹凤娟  赵毅  王恒  李甫  杨红 《现代保健》2013,(22):94-9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治疗组;随机原则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的4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入院检查确诊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近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血管的再通率、院内病死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7.92%、4.17%、6.25%和66.67%、12.5%、25.00%,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2±3.5)d、(20.4±5.2)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比传统内科药物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术后血管再通率高,住院时间短,近期患者发生的心脏不良事件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血浆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23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23例及对照组109例。观察组给予PCI治疗对照组给予非PCI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1 d、治疗后1 d及治疗后3个月血浆ANP和BNP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 d和3个月后血浆ANP和BNP水平较治疗前1 d和对照组下降(P0.05),但对照组仅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PCI治疗后血浆ANP和BNP水平下降,可对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规范化早期活动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术后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早期活动方案.比...  相似文献   

14.
刘玲  彭锦妹  张昌凤 《中国校医》2019,33(4):279-281
目的 分析专项护理对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心肌梗死时机选择的影响。 方法 以本院2017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5例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2016年收治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首份心电图时间、确诊时间、介入手术治疗实施时间、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份心电图时间、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时间与介入手术实施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左房内径优于对照组,平均二尖瓣压力差与肺动脉平均压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专项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入院至介入治疗实施时间,从而促进左室重构及心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老年人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研究,分析使用不同方法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症状的干预效果,根据分析结果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6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2组,将其中年龄在65岁或者以上的患者设为老年组,人数为16例;另外一组65岁以下的患者为成年组,人数为44例。另外将1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根据其不同灌注治疗方式分成2组,将其中9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临床治疗时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法治疗;另外7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临床治疗时使用非介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然后根据2组患者接受不同再灌注治疗后老年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症状的预后进行比较其差异。结果经过临床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不同干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非介入治疗的患者相比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P<0.05);研究组的患者临床症状为不典型的患者多,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并发症多(P<0.05)。结论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发现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心源性休克的的症状,提高患者预后情况。在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表现,根据患者所发生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要及时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及时给予介入方法的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的效果。方法分析16例AM 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6例接受IABP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的10例接受再血管化治疗,存活11例,死亡5例,存活率为68.8%。结论IABP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了生存率,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的效果。方法分析16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6例接受IABP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的10例接受再血管化治疗,存活11例,死亡5例,存活率为68.8%。结论IABP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了生存率,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朱凌凌 《职业与健康》2012,28(6):650-65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B型尿钠肽(BNP)水平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BNP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年于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行PCI治疗患者100例,分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A组)55例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B组)45例。记录每位患者入院时及PCI术后48 hBNP水平,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类型与BNP的关系、BNP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以及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A组BNP水平高于B组(108.8±44.3 vs 83.1±28.9 pg/ml,P<0.01)。A、B 2组术后BN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8±44.3 vs 78.7±27.7,P=0.000;83.1±28.9 vs 65.1±20.9,P<0.01)。Gensini积分与术前BNP水平正相关(r=0.484,P<0.05)。术后随着BNP水平增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BNP>85.1 pg/ml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并与BNP≤55.0 pg/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P<0.05)。结论在排除心衰因素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BNP水平呈正相关,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改善后BNP水平明显降低。术后BNP水平越高,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测定外周血BNP水平对评价冠状脉动脉病变程度及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临床资料。98例患者依据院内转归情况分为院内死亡组28例、存活组7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数据、心肌梗死病变范围、治疗方法及并发症情况,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合并CS患者急诊PCI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院内死亡组年龄、休克指数、白细胞计数、血肌酐水平及高脂血症、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三支病变、IABP辅助比率及急性肾损伤、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于存活组(P < 0.05),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PCI后TIMI血流分级Ⅲ级比率低于存活组(P < 0.05);2组罪犯血管分布、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比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肝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别以 < 65岁、LVEF ≥ 35%、后壁心肌梗死、PCI后TIMI血流Ⅲ级、无急性肾损伤、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无消化道出血为参照,年龄>75岁(OR=4.71)、LVEF < 35%(OR=5.53)、前壁心肌梗死(OR=1.86)、术后TIMI血流 < Ⅲ级(OR=7.10)、急性肾损伤(OR=2.97)、冠状动脉三支病变(OR=5.81)、消化道出血(OR=2.08)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在对患者施行PCI术前,应针对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对病情评估综合,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必要时联合多种辅助治疗,减少、消除可引起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提高PCI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