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叶状肿瘤是由乳腺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组成的纤维上皮性肿瘤,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在乳腺纤维上皮肿瘤中为2.5%,而在所有乳腺肿瘤中则为0.3%~1.0%[1]。乳腺叶状肿瘤包含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个类型的纤维上皮肿瘤,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存在潜在恶性,虽然在临床特征上与纤维腺瘤很相似,但即使是良性肿瘤,临床上也呈现很高的局部复发率,关于此类肿瘤局部复发的原因和危险因素至今仍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2.
<正>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PT),原名乳腺叶状囊肉瘤,1838年由Mailer首次描述并命名,但由于该名称常引起误解,自1982年起WHO开始使用中性名称"叶状肿瘤"。该肿瘤最典型的特征是形成叶状结构,突向囊腔内,由间质和上皮两种成分组成,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叶状肿瘤可以侵犯邻近乳腺组织,还可以复发、转移和恶变。目前WHO按照组织学特征将PT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但  相似文献   

3.
乳腺叶状肿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的纤维上皮性肿瘤,约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0.5%,叶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较难预测,其组织学分类也是一个难题,现对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叶状肿瘤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及麦默通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1月~2016年5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乳腺良性叶状肿瘤113例,开放手术扩大切除58例,麦默通旋切手术活检55例,对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开放手术治疗与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组间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年龄分别为38.8±8.1岁与34.9±8.1岁,肿瘤直径分别为3.6±1.3 cm与2.0±0.7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无复发组间肿瘤大小及核分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肿瘤大小分组后, 肿瘤<2.5 cm组术式选择与复发无统计学意义(P=0.67)。结论乳腺良性叶状肿瘤患者术后复发与肿瘤病理特征有关,大小<2.5 cm的叶状肿瘤通过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乳腺分叶状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rt PTB)是由纤维、上皮两种成份共同组成的一型肿瘤。因其切面形成典型的分叶状特殊外观而得名。由于它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为临床诊治和病理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的病理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纤维腺瘤复发后病例进行临床病史和组织学复习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首次活检时均诊断为纤维腺瘤,其中1例复发后诊断为叶状肿瘤,1例复发后诊断为纤维腺瘤伴早期叶状肿瘤改变,1例第1次复发后仍诊断纤维腺瘤,但第2次复发后诊断为叶状肿瘤。结论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的鉴别要紧密结合临床和影像学,并掌握早期叶状肿瘤的几个组织学特点。叶状肿瘤的发病年龄不仅仅局限于中老年女性,年轻女性也有叶状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PTs 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术前确诊7例;误诊25例,误诊为纤维腺瘤18例,乳腺癌7例;未能明确诊断6例。本组皆行手术治疗,采用肿块单纯切除术21例,乳腺区段切除术11例,乳腺单纯切除术4例,改良根治术2例。术后均送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诊断标准,良性乳腺PTs 26例,交界性乳腺PTs 7例,恶性乳腺PTs 5例。38例随访29例,平均随访时间41个月。6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20 d~4年;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PTs各2例。除1例恶性乳腺PTs伴骨肉瘤分化出现肺转移,放弃治疗1年后死亡;余28例随访患者随访期间均存活。结论乳腺PTs发病率及术前确诊率较低。临床上遇及疑似乳腺PTs患者需综合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协助诊断,以避免误诊误治,但其最终确诊仍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18个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提出超声诊断要点。结果①本组乳腺叶肿瘤多见于中年女性。②所有肿物超声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肿物,病灶内部血流信号大多较丰富(14/18)。形态以分叶状较常见(13/18),内部可伴囊性变(6/18)。③本组病例未见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些特征性,结合临床可提高乳腺叶状肿瘤的术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及不同病理类型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就诊并被病理证实的87个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并以病理证实的120个乳腺纤维腺瘤为对照(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  结果  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年龄大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 (39.86±9.68)岁比(34.23±12.33)岁(P < 0.05);叶状肿瘤直径大于纤维腺瘤, (3.70±2.26) cm比(1.92±1.13) cm (P <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 肿瘤形状、后方回声及内部是否存在无回声区在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肿瘤大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是乳腺叶状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6和1.82, P < 0.05)。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纵横比及各种超声征象在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在超声声像图特征上具有较多重叠, 对年龄较大、肿瘤体积较大、内有无回声区、肿物后方回声衰减或肿物内血流丰富者应考虑乳腺叶状肿瘤的可能。不同病理类型的叶状肿瘤无特征性声像图表现。  相似文献   

10.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钼靶摄片和超声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乳腺叶状肿瘤,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5例行X线钼靶摄片,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19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8例,交界性6例,恶性5例.15例患者X线钼靶摄片中病灶均为高密度孤立肿块影,呈圆形(8例)或浅分叶状(7例),边界清晰(10例)或部分不清(5例),部分肿块周边见"晕"征(4例).超声检查6例发现囊性变,6例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病灶为圆形(8例)、浅分叶状(8例)或有角状突起(3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腋下转移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浸润等恶性征象.结论 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结合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乳腺叶状肿瘤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本病MRI诊断及良恶性的鉴别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MRI表现,包括形态学、平扫信号、动态增强TIC形态、DWI信号及ADC值特点.结果:9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6例、交界性1例、恶性2例.6例良性病灶5例表现为分叶状,1例表现为卵圆形,MRI平扫T1WI均呈低信号,T2WI示4例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呈均匀高信号,TIC Ⅰ型4例、Ⅱ型1例、Ⅲ型1例;1例交界性病灶为分叶状,T1WI及T2WI呈混杂信号,TIC呈Ⅲ型;2例恶性病灶为分叶状,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1例TIC呈Ⅱ型,1例呈Ⅲ型.9例乳腺叶状肿瘤于DWI上均为高信号,5例ADC值低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结论:MRI检查有助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当病灶较大,其内出现裂隙、囊变或分隔,曲线呈Ⅱ型或Ⅲ型,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腺体时,应考虑到交界性或恶性可能,但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对PT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1月-2021年6月确诊并治疗的80例PT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术前接受超声检查.结果:不同病理性质PT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当中,在是否存在清晰边界、有无囊性回声区、内部回声是否均匀、有无高回声分...  相似文献   

13.
病例女,43岁,发现左乳房肿物持续增大3年。查体:左乳房皮肤略红、充血,表面静脉曲张,可触及30cm×25cm×20cm肿块,占据整个乳房,肿物呈分叶状,无压痛,无乳头溢液及皮肤橘皮样改变,肿物可移动,左腋下触及肿大淋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41岁。主因外阴右侧肿物并下腹痛1月余入院。妇科查体:双侧乳腺对称,外观、大小正常,未触及肿块。外阴呈已婚已产形,于外阴右侧阴阜部可见一约4 cm×3 cm×2.5 cm大小的包块,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少有活动,无压痛;阴道通畅,伸展度好;宫颈光滑;子宫前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50岁,因"发现右乳肿物7年,明显增长两年"入院。患者7年前发现右侧乳腺有一"黄豆粒"大小的肿物,至两年前增大至"拳头"大小,近两年增大明显,至"篮球"大小。发病后,患者于当地医院口服中药治疗,肿物仍逐渐增  相似文献   

16.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奇  梁中骁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660-1661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PTB)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13例PT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平均年龄(40.23±11.73)岁,按WHO分类标准,其中良性7例,交界性3例,恶性3例。良性PTB组患者的年龄小于交界性和恶性PTB组患者的年龄(P<0.05),三组的病程和肿瘤最大直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与良性和交界性PTB比较,3例恶性PTB肿瘤活动度差,而且肿瘤在近期内迅速增大至8cm以上。3例恶性PTB均接受了2~3个疗程CMF方案化疗和免疫治疗。13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23(6~50)个月,无术后复发或转移病例。【结论】患者年龄较小提示PTB为良性的可能性较大,而患者年龄较大,PTB活动度差,近期肿瘤迅速增大提示PTB可能为恶性;保证1cm以上正常乳腺组织切缘的扩大局部切除术是治疗良性和交界性PTB的首选方案。对恶性PTB应视情况行乳腺单纯切除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乳腺癌根治术。化疗和免疫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恶性PTB的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7.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PT)是乳腺的一种双相分化肿瘤,由乳腺上皮及纤维结缔组织组成,临床较为少见,1838年由Muller首先报道,称为叶状囊肉瘤,后来学者发现有部分病例发生局部复发,部分发生转移,因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钼靶、超声及MRI的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影像学表现,钼靶及超声检查28例,MRI检查2例。结果:28例叶状肿瘤中,良性8例,交界性9例,恶性11例。钼靶多表现为均匀高密度、边缘清晰光滑的分叶状肿块,5例肿瘤内见钙化灶。超声多以不均匀中低回声为主,血流较丰富。2例MRI检查呈分叶状,平扫T1WI呈较低信号,T2WI及DWI呈高信号,1例有低信号的分隔,动态增强检查早期呈明显快速强化,时间-信号曲线分别为流入型及平台型,ADC值减低,病理诊断均为恶性。结论:钼靶、超声及MRI有助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三者联合应用能提高本病的诊断,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2岁.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腺内鸡卵黄大小肿物,无肿痛,未诊治,近2个月肿物迅速增大,并有针刺样疼痛,现如拳头大小,来诊.查体:双乳腺发育正常,无乳头内陷及溢液.无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右乳腺可触及不规则性肿物,约占据整个乳房,质硬,表面光滑,界限清,活动度尚可,无触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乳腺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叶状肿瘤(PTs)这类上皮和间叶混合性肿瘤病例的绝对数也在增多,其生物学特性及与临床病理学现象的关系、诊断、预后以及治疗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该文回顾了对叶状肿瘤的认识过程,指出区分和报告恶性PTs恶性程度的必要性。着重介绍了PTs间质成分和上皮成分分子免疫表型研究的大量新进展,显示表型分析对于该瘤鉴别诊断、判断预后、避免过度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示瘤内上皮成分在PTs发生和转归中也起促进作用,表型研究对验证上皮和间叶共同参与叶状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假说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