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德明 《中外医疗》2010,29(5):58-59
目的分析不同PCIA追加剂量对术后镇痛效果和血清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内行择期手术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PCIA组和对照组,进行麻醉及镇痛。结果研究显示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可以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手术后疼痛,能明显抑制患者术后EPI浓度的升高,维护心血管系统稳定,有利于患者康复。结论自控静脉镇痛能有效减轻或消除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应用自控镇痛泵(PCA)镇痛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应用镇痛泵镇痛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应用镇痛泵可以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和不适,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用镇痛泵进行镇痛,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个体化镇痛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术后连续镇痛是消除伤口疼痛和肌肉痉挛的好方法,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我院2002年5-12月采用弹力泵连续硬膜外镇痛及弹力泵连续皮下镇痛,对100例术后患者行镇痛服务,效果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应激反应,可导致机体发生病理生理的改变.术后镇痛不仅旨在减轻术后痛苦,而且在于消除应激反应并提高患者自身防御能力,防止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我们比较了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外科术后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78例患者采用自控镇痛泵护理体会。方法胫腓骨骨折33例,股骨骨折21例,肱骨骨折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泵31例,静脉自控镇痛泵47例。结果自控镇痛泵无痛67例,疼痛能忍受13例。并发症:皮肤瘙痒4例,腹胀3例,尿潴留6例,呼吸异常5例,经对症处理和临床护理后均消除。镇痛泵放置时间24~72h,常规使用50h左右。结论自控镇痛法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了患者多次肌注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探索应用镇痛方法解除患者术后疼痛,消除或减少镇痛药的副作用,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国内外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最近,国外医学资料已报道了硬膜外腔注入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晚期癌疼痛、以及中期引产宫缩疼痛等论文。从1987年5月开始,在我院妇科的密切配合下,麻醉科对术后患者应用小剂量吗啡硬膜外腔注入法,解决妇科术后患者镇痛问题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术后连续镇痛对消除伤口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本文采用同等剂量布比卡因及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腔弹力泵连续镇痛的效果比较,镇痛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鲁东 《吉林医学》2010,31(3):344-345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药物异丙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有镇痛的效果。镇痛有效率为100%。结论:无痛人工流产麻醉如果选用药物恰当应该是安全的,并能减少患者痛苦,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提高了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陈勇 《中外医疗》2014,33(7):115-116
目的就镇痛镇静治疗对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在该院接受镇痛镇静治疗的160例患者为对象,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镇痛镇静治疗方法,在统计相关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对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表现出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100%。同时,患者的呼吸频率、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均较治疗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镇静治疗有利于消除危重症患者的焦虑状态,减少其疼痛程度,从而为相关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监护麻醉管理(MAC)技术是在监护的条件下给予患者镇静镇痛,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弥补局麻镇痛不全和减少手术牵拉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尝试将MAc技术应用于鼻综合整形术,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患者自控镇痛 (PCA)是指无论采用何种镇痛方法 ,患者可以自行决定给药的时机和剂量 ,能够较方便地提供镇痛 ,我们对 2 0 0 3年 7月至 2 0 0 4年 7月 80例 PCA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对 30例气管内全麻术后患者给予静脉自控镇痛 (PCZA) ,对 5 0例硬膜外阻滞患者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年龄为 16岁~ 84岁 ,其中男 5 2例 ,女 2 8例。2 护理措施2 .1 认知不足的干预 术前向患者介绍 PCA的正确使用方法 ,镇痛药的成分及安全性 ,消除患者惧怕止痛药成瘾而不敢使用的心理 ,让患者认识到疼痛的严重性和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也迫切,吸脂手术一般都在局麻下完成,由于对疼痛的刺激使患者对手术造成恐惧,麻醉医生的清醒镇静镇痛麻醉,可以提高患者的痛域,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本研究旨在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吸脂手术的最佳清醒镇痛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82例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于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82例患者有5例在使用时出现管道移位或扭曲,给予及时纠正。4例出现恶心、呕吐的并发症状,占4.88%。且均能达到较好的镇痛目的,无药物依赖存在。结论:术后给予PCA镇痛治疗,具有镇痛效果好、血药浓度维持恒定、用药量少等优点,能够有效的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状,消除患者对于疾病的焦虑,从而促使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痛病房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5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进入到无痛病房,通过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通过评估做到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患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和消失.结果 使用无痛病房能够使患者无痛或使得疼痛至最轻微.结论 开展无痛病房,消除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6例晚期癌痛患者蛛网膜下腔持续泵注吗啡的镇痛效果。方法吗啡2~4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注入泵内连接于蛛网膜下腔导管持续泵注2ml/h。结果6例镇痛效果确切,但有尿潴留等副作用,经处理可改善或消除。结论蛛网膜下腔持续泵注吗啡是晚期癌痛患者较好的镇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吗啡硬膜外腔注射术后镇痛的效果在理论与临床上都得到了充分肯定,其副作用相继也有一些报道。但是,对其副作用如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骶尾部水疱疹的治疗研究甚少。本文旨在观察患者应用地塞米松以减少或消除吗啡镇痛副作用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镇静、镇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痛阈,消除其不良情绪,同时减少对伤害性刺激的记忆。本研究通过在副乳切除术中应用舒芬太尼,探讨其在此类手术中用于镇静和镇痛的可行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手术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方法 ,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 ,还直接影响着术后恢复 ,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 ,有效的术后镇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院胸外科配合麻醉科采取术后自控镇痛法 (PCA)镇痛不仅消除或减轻了病人的疼痛之苦 ,而且利于病人早期床上活动 ,有效咳嗽排痰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消除了患者恐惧心理 ,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 ,笔者也发现了一些护理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5月开胸手术病人 12 0例 ,男 72例 ,女 4 8例 ,其中食管癌 93例 ,肺癌…  相似文献   

19.
麻桂英  刘艳  李育  肖东 《新疆医学》2012,42(3):96-98
镇痛与镇静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病人疼痛,减轻患者焦虑和躁动,催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的治疗。我院SICU病房对机械通气病人采取咪唑安定或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持续静脉给药镇静镇痛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应梦 《大家健康》2013,(24):165-166
目的:探讨并分析镇静镇痛药物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临床作用,探寻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使ICU患者安静、减轻疼痛、促进睡眠以及消除病人与呼吸机对抗等的一些临床药物。方法:选取ICU中的33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纯镇静组)16例患者给以咪达唑仑进行镇静,B组(镇痛镇静组)17例患者给以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合并进行镇痛镇静。采用NRS疼痛评分法和Ramsay镇静评分法相关指标对患者进行打分观察,并分析两组镇静和镇痛水平的差异性。结果:在效果满意程度上,镇痛水平中无痛的患者例数和镇静Ⅲ级患者例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镇痛基础上,同等镇静措施可以达到更好的镇静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