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明确指出,需在卒中后3~6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最终确定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发生,但关于PSCI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存在争议,且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为PSCI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筛选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完成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27篇文献,包含8 677例患者,其中PSCI患者4 322例,非PSCI患者4 3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95%CI(1.06,1.14),P<0.000 01〕、受教育程度〔OR=0.82,95%CI(0.78,0.85),P<0.000 01〕、高血压〔OR=2.69,95%CI(1.90,3.81),P<0.000 01〕、糖尿病〔OR=1.95,95%CI(1.58,2.39),P<0.000 01〕、心房颤动〔OR=2.92,95%CI(1.92,4.45),P<0.000 01〕、卒中史〔OR=2.68,95%CI(1.95,3.68),P<0.000 01〕、Fazakas评分〔OR=1.86,95%CI(1.57,2.21),P<0.000 01〕、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44,95%CI(1.17,1.77),P=0.000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08,95%CI(1.02,1.14),P=0.006〕、饮酒〔OR=2.85,95%CI(2.00,4.04),P<0.000 01〕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论 现有研究证据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卒中史、Fazaka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酒是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以减少PSCI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老年人群中,缺血性脑卒中是引起症状性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采用脑卒中后预测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现状调查及风险评估研究,在癫痫发作前根据预测的不同风险水平向个体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进展,并对预测模型的适用条件、纳入危险因素、结局指标和优缺点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培元通脑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采用培元通脑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对比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相关资料;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运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研究,涉及1 4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培元通脑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西药治疗[RR=1.18,95%CI(1.11,1.25);P<0.000 01];在改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MD=-3.46,95%CI(-5.09,-1.83);P<0.00 01]、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MD=-0.91,95%CI(-1.15,-0.66);P<0.000 01]及Barthel指数(BI)评分([MD=9.18,95%CI(7.06,11.29);P<0.000 01]方面也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两组之间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联合定量化预测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病人35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留一法将病人分为建模集(n=283)和验证集(n=74),回顾性分析建模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人发生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和思维导图。 结果年龄≥ 60岁、高血压、糖尿病、脑干梗死、NHISS评分≥ 12分、GCS评分 < 10分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基于筛选出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建模集和验证集的C-index指数分别为0.816(95% CI:0.761~0.849)和0.782(95% CI:0.736~0.818),校正曲线均与标准曲线拟合较好,AUC分别为0.882和0.822,表明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并借助思维导图清晰展现危险指标和危险分层。 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较多,本研究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联合思维导图有助于护理人员记忆和理解模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SAN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重庆市梁平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患者189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未并发肺炎患者50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年龄、性别、卒中程度、卒中前神经功能、既往病史、吸烟史),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运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价ISAN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的预测作用.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男性、卒中程度(NIHSS评分)、卒中前神经功能(mRS评分)、房颤和卒中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男性、卒中程度和卒中前神经功能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SAN评分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5%CI:(0.70,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ISAN评分能有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一个可靠的预测模型评估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风险,为优化cSDH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2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8例cSDH患者。根据术后是否癫痫发作分为癫痫组和非癫痫组,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cSDH患者术后24例早发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7.39%。多因素分析显示,有颅内积气(OR=3.428;95%CI:1.133~10.367)、术前中线偏移(OR=7.407;95%CI:2.115~25.941)、无预防用药(OR=8.822;95%CI:2.353~33.082)、格拉斯昏迷评分≤8分(OR=10.331;95%CI:2.958~36.085)是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影响因素(P<0.05)。在此基础上建立个体化预测术后癫痫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列线图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76.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预测cSDH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较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关于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23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用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1 436名患者。Meta分析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0,95%CI(1.15,1.25),P<0.000 01],减轻患者腹痛症状[RR=-1.65,95%CI(-2.10,-1.20),P<0.000 01]及压痛症状持续时间[RR=-2.03,95%CI(-2.75,-1.31), P<0.000 01],促使体温尽早恢复正常[RR=-2.14,95%CI(-2.45,-1.83),P<0.000 01],降低患者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数[RR=-1.58,95%CI(-2.43,-0.73),P<0.000 3]、中性粒细胞比值[RR=-4.50,95%CI(-5.95,-3.05),P<0.000 01]及血清CRP[RR=-2.17,95%CI(-2.53,-1.81),P<0.000 01]。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局部(腹痛和压痛症状)及全身(体温)持续时间,降低炎症指标,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参差不齐,上述结论仍需更高质量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头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维普、万方、MEDLINE,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头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检索时限为各库建库时间至2021年3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RCT,共计1323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1)头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OR=3.94, 95%CI (2.73,5.68), P<0.000 01];(2)在语言功能评价中,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相比,头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阅读能力[MD=7.22, 95%CI (3.55,10.89), P=0.000 1]、书写能力[MD=6.51, 95%CI (3.61,9.41), P<0.000 1]、语言表达能力[MD=4.13,95%C...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雌激素预处理对中重度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复粘的预防效果。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关于IUA术前运用雌激素预处理相关的文献,时间限定为建库以来~2023年4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等。采用RevMan5.3和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的月经改善率[RR=1.31,95%CI(1.16~1.47),P<0.000 01]、宫腔形态恢复率[RR=1.39,95%CI(1.20~1.61),P<0.000 1]、妊娠结局[RR=1.18,95%CI(1.04~1.35),P<0.05]均较对照组高;且子宫内膜厚度[WMD=0.95,95%CI(0.71~1.2),P<0.000 1]、子宫动脉血流参数RI [WMD=-0.08,95%CI(-0.10~-0.06),P<0.000 01]、PI[WMD=...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微量白蛋白尿与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各大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12月,同时手工检索补充,纳入有关微量白蛋白尿与卒中发病风险相关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地按照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可增加70%(RR=1.70,95%CI:1.56-1.85,P0.001),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可增加73%(RR=1.73,95%CI:1.53-1.96,P0.001),发生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可增加47%(RR=1.47,95%CI:1.06-2.04,P=0.023)。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微量白蛋白尿是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鉴于本研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背景:有先兆偏头痛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及伴随偏头痛特殊生理学改变而产生的促血栓物质相关,可增加血管事件的危险。虽然有先兆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增加相关,但是其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脉事件的相关性仍不清楚。 目的:评价有和无先兆的偏头痛与所有特定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的相关性。 设计、地点及参试者:于27840位美国女性中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参试者年龄≥45岁,均参加了女性健康研究(Women’s Health Study,WHS)。入选时(1992~1995年)无心血管疾病和心绞痛,有偏头痛和先兆症状自我报告资料以及血脂测量数据。随访至2004年3月31日。 主要观测指标:主要观测指标为重要心血管疾病复合终点事件(首次非致死性缺血性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以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其他指标为首次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绞痛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 结果:基线时,5125名女性(18.4%)报告有偏头痛病史,其中3610名有活动性偏头痛(1年内发生偏头痛),1434名(39.7%)有先兆症状。在平均10年的随访期间,580例发生重要心血管事件。经多变量校正后,与无先兆偏头痛女性相比,报告有先兆活动性偏头痛的女性发生重要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为2.15(95%CI,1.58~2.92;P〈0.001),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比为1.91(95%CI,1.17~3.10;P=0.01),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2.08(95%CI,1.30~1.31;P:0.002),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风险比为1.74(95%CI,1.23~2.46;P=0.02).心绞痛的风险比为1.71(95%CI,1.16~2.53;P=0.007),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的风险比为2.33(95%CI,1.21~4.51;P=0.01)。校正年龄后,每10000名女性每年有18例新发重要心血管事件可归因于有先兆偏头痛。报告无先兆活动性偏头痛的女性心血管病或心绞痛的危险并无增加。 结论:在本大规模前瞻性女性队列中,有先兆活动性偏头痛与女性发生重要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以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心绞痛危险增加相关,无先兆活动性偏头痛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临床资料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老年OSA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心连续纳入年龄≥60岁、基线无明显心脑血管病史且无重要临床指标缺失的的首次确诊为OSA的老年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结局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收集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基线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睡眠参数指标、实验室和超声检查结果,以3∶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组856例和验证组258例。采用LASSO回归用于变量的降维和筛选,并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构建老年OSA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预测模型。结果 共入组1141例研究对象,中位随访42(41,54)月内,58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累计发病率为5.08%,其中建模组和验证组缺血性脑卒中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5.14%和4.91%(P<0.05)。多变量逐步Cox比例风险回归的变量筛选结果显示,年龄(HR=3.44,95% CI:2.38~7.77)、空腹血糖(FPG)(HR=2.13,95% CI:1.22~3.72)、升主动脉内径(HR=2.60,95% CI:1.04~4.47)、左心房前后径(HR=1.98,95% CI:1.75~2.25)和最低氧饱和度(LSpO2)(HR=1.57,95% CI:1.20~1.93)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利用ROC曲线分析进行比变量转化,以这5个风险变量的回归系数比取整数构建老年OSA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Bootstrap 法(自抽样次数=500)前后,建模组队列风险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5% CI:0.78~0.90)和0.85(95% CI:0.78~0.89),验证组队列风险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 CI:0.73~0.93)和0.82(95% CI:0.72~0.90),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且稳健性高。以模型最佳临床截点的对应值进行风险分层后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OSA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生率高于低风险组(P=0.021)。结论 该模型有助于在老年人群中识别高风险OSA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今后与OSA潜在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Rev Man 5.4软件,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采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RCTs,包括899例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46,95%CI(0.38~0.58),P<0.000 01];观察组术后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54,95%CI(0.46~0.65),P<0.00001];观察组术后排尿功能影响低于对照组[RR=0.38,95%CI(0.29~0.51),P<0.000 01];两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2,95%CI(0.45~1.52),P=0.53]。结论 在中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对于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成人心脏手术预后所造成的影响,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各研究参考标准不同,导致对HbA1c分界值的划定也不尽相同。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术前不同HbA1c水平对成人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搜集有关术前HbA1c水平对成人心脏手术预后影响的病例-对照、前瞻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0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35篇文献,均为队列研究,共计35 826例患者。根据血糖控制程度将研究分层,相同HbA1c分界值的归入同一亚组合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A1c<5.5%组患者成人心脏术后早期死亡率低于HbA1c≥5.5%组〔相对危险度(RR)=0.39,95%CI(0.18,0.84),P=0.02〕。术前HbA1c<6.0%、6.5%、7.0%、7.5%、8.0%组患者成人心脏术后胸骨感染率分别低于HbA1c≥6.0%、6.5%、7.0%、7.5%、8.0%组〔RR=0.47,95%CI(0.24,0.91),P=0.02;RR=0.48,95%CI(0.34,0.69),P<0.000 1;RR=0.37,95%CI(0.26,0.52),P<0.000 01;RR=0.22,95%CI(0.13,0.35),P<0.000 01;RR=0.23,95%CI(0.14,0.38),P<0.000 01〕。术前HbA1c<6.5%、7.0%、7.5%、8.0%组患者成人心脏术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低于HbA1c≥6.5%、7.0%、7.5%、8.0%组〔RR=0.70,95%CI(0.52,0.94),P=0.02;RR=0.52,95%CI(0.39,0.69),P<0.000 01;RR=0.50,95%CI(0.32,0.80),P=0.003;RR=0.47,95%CI(0.29,0.75),P=0.002〕。术前HbA1c<6.0%、6.5%、7.0%、7.5%、8.0%组患者成人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分别低于HbA1c≥6.0%、6.5%、≥7.0%、≥7.5%、≥8.0%组〔RR=0.40,95%CI(0.18,0.92),P=0.03;RR=0.78,95%CI(0.71,0.84),P<0.000 01;RR=0.66,95%CI(0.55,0.78),P<0.000 01;RR=0.73,95%CI(0.65,0.82),P<0.001;RR=0.75,95%CI(0.67,0.84),P<0.000 01〕。术前HbA1c<6.0%、6.5%、7.0%组患者成人心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短于HbA1c≥6.0%、6.5%、7.0%组〔均数差(MD)=-0.61,95%CI(-1.23,0.00),P=0.05;MD=-0.93,95%CI(-1.58,-0.29),P=0.005;MD=-0.81,95%CI(-1.11,-0.51),P<0.000 01〕。 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术前HbA1c<5.5%能有效降低成人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患者术前血糖控制越好,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越小、预后越好。因此,成人心脏手术前应关注患者HbA1c,对处于高值者,应结合临床表现和脏器功能,对是否需要进行术前血糖优化干预进行权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3月30日于重庆市4所定点医院收治的225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柏林定义标准将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和预后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获得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各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s,OR)进行赋值,以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25例患者中,男性141例,女性84例;年龄中位数56岁。62例患者(27.6%)并发ARD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849,95%CI=2.716~12.593,P=0.000)、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OR=4.318,95%CI=2.001~9.316,P=0.000)、D-二聚体≥0.5 mg/L(OR=3.049,95%CI=1.300~7.152,P=0.010)及合并糖尿病(OR=2.491,95%CI=1.102~5.632,P=0.000)为COVID-19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94~0.892,P=0.000)。结论:年龄≥60岁、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D-二聚体≥0.5 mg/L及合并糖尿病是预测COVID-19患者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OVID-19并发ARDS具有较好的早期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钠葡萄糖共转运子2(SGLT2)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MET)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收集SGLT2抑制剂联合MET与单用MET比较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11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3 4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SGLT2抑制剂联合MET组较单用MET组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WMD=-0.51%,95%CI(-0.61,-0.41),P<0.000 01]、空腹血糖水平[WMD=-1.21mmol/L,95%CI(-1.46,-0.95),P<0.000 01],减轻体重[WMD=-2.07kg,95%CI(-2.40,-1.73),P<0.000 01],降低收缩压水平[WMD=-2.89mmHg,95%(-4.33,-1.45),P<0.000 01]、舒张压水平[WMD=-1.61mmHg,95%CI(-2.55,-0.67),P=0.000 8];增加了发生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RR=2.34,95%CI(1.45,3.78),P=0.000 5],但在发生低血糖的风险[RR=0.96,95%CI(0.58,1.60),P=0.89]、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RR=1.37,95%CI(0.97,1.95),P=0.08]、常见不良反应的风险[RR=1.12,95%CI(0.99,1.26),P=0.07]及至少发生一次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RR=1.09,95%CI(0.73,1.62),P=0.69]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GLT2抑制剂联合MET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T2DM的降糖方法。上述结论尚有待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VA-ECMO)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VA-ECMO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月广东省3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的302例VA-ECM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201例,验证组101例。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ECMO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构建VAECMO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以列线图形式呈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一致性及临床有效性。结果 预测VA-ECMO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最终模型包括了高血压(OR=3.694,95%CI 1.582-8.62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OR=9.661,95%CI 4.103-22.745)、钠离子(OR=1.048,95%CI 1.003-1.095)、血红蛋白(OR=0.987,95%CI 0.977-0.998)。建模组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29(95%CI 0.770-0.889),高于4个单独危险因素(AUC<0.800)、APACH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收集已公开发表的叶酸预防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文章,进一步分析叶酸预防卒中的效果.方法检索1966年1月至2013年1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VIP数据库,同时检索美国心脏协会会议文献,收集叶酸预防脑卒中的RCT,采用RevMan 4.1软件进行Meta分析.所有研究的终点事件均包含卒中.将相对危险度(RR)作为衡量补充叶酸预防卒中的疗效指标.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15篇RCT纳入研究.补充叶酸卒中风险降低8%(RR=0.92,95%CI:0.85-0.99;P=0.03).亚组分析表明,未添加含叶酸谷物的研究,卒中风险降低11%(RR=0.89,95%CI:0.81-0.97;P=0.007).治疗时间≥3年的研究,卒中发生风险降低8%(RR=0.92,95%CI:0.80-0.99;P=0.04).低剂量叶酸(〈5 mg)的研究,卒中发生风险降低8%(RR=0.92,95%CI:0.85-1.00;P=0.05).同型半胱氨酸下降比例≤20%的研究,卒中发生风险降低9%(RR=0.91,95%CI:0.83-0.99,P=0.03).结论 叶酸能有效降低卒中的风险,低剂量的叶酸以及长期服用叶酸能更有效预防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效果,以供临床治疗时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八个数据库中关于穴位贴敷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及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有11篇文献被纳入,共计9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贴敷可以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有效率[RR=1.20,95%CI(1.09,1.31),P<0.000 1],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MD=-0.52,95%CI(-0.68,-0.35),P<0.000 01],提高肢体运动功能[MD=7.25,95%CI(4.38,10.11),P<0.000 01]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D=8.13,95%CI(7.90,8.36),P<0.000 01]。结论 穴位贴敷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有一定疗效,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对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起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7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老年住院患者(≥60岁)5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利用其中的SDS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抑郁状态的评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抑郁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预测效果。  结果  在525例新入院患者中,非抑郁组418例(79.6%),抑郁组107例(20.4%);2组间的年龄、性别、慢病数量、MNA-SF、SAS、MMSE、BADL、ALS、Morse、RomaⅢ量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慢病数量(OR = 1.473,95%CI:1.050~2.067,P = 0.025)、失能(OR = 1.450,95%CI:1.073~1.958,P = 0.015)、焦虑(OR = 2.442,95%CI:1.829~3.259,P < 0.001)、认知功能障碍(OR = 1.488,95%,CI:1.072~2.066,P = 0.018)、失眠(OR = 1.620,95%CI:1.147~2.288,P = 0.006) 、社会支持障碍(OR = 2.544,95%,CI:1.165~5.555,P = 0.019)是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通过将模型预测概率作为新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859,临界值为0.595(CI:0.822~0.897,P < 0.001),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782。  结论  老年抑郁状态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基于该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