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策略。方法收集414例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可能引起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者26例,切口感染率6.28%,其中浅部切口感染20例,深部切口感染6例,感染率为4.83%、1.4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恶性病变、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开腹手术、子宫全切除术、术中出血量≥300 ml、围术期输血、术中手术室人员数量≥5人、接台手术时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1.46%、14.13%、16.13%、13.11%、11.03%、7.69%、11.94%、15.15%、14.10%、8.21%,高于无以上因素时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有无合并高血压时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性病变、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开腹手术、子宫全切除、术中出血量≥300 ml、围术期输血、术中手术室人员数量≥5人是引起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疾病病变性质、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术期输血情况、术中手术室的人员流动性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性,上述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应在围术期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手术室接受全麻术的围手术期3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5例和未感染组29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26例围手术期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35例,感染率为10.7%;痰液培养28株病原菌,Logic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COPD史、钠石灰更换频率1次/d、麻醉时间≥3 h及拔管时间延迟≥3 h是围手术期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有COPD病史患者表现出更高肺部感染风险(OR=4.648,95%CI:2.246~9.618,P0.05)。结论围手术期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围手术期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8-2021年新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麻醉、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 364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27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60%。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121例,占45.32%)、手术部位(66例,占24.72%)、泌尿系统(32例,占11.99%)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术前低蛋白、术前住院天数、手术入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围手术期输血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1.582,95%CI:1.031~2.427)、术前低蛋白(OR=4.873,95%CI:3.213~7.390)、术前住院日数≥7 d(OR=4.291,95%CI:2.731~6.742)、幕下手...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状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急诊外科528例胸腹部创伤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菌种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 528例胸腹部创伤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56例,感染率为10.6%;共分离出病原菌72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48.6%,革兰阴性菌占44.4%,真菌占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白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呈明显相关性(χ2=20.420、7.326、12.274、10.254、4.238和11.68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是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7.126、9.852、4.312和6.597,P<0.05)。结论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廖春萍  任优梅 《医疗装备》2022,(23):145-147
目的 探讨急诊多发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急诊收治的多发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LDVT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多发伤患者LDV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2例患者中,22例发生LDVT,占比30.56%;50例未发生LDVT,占比69.44%。发生组的脊柱损伤、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 h、术后卧床时间≥5 d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脊柱损伤、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 h、术后卧床时间≥5 d是导致急诊多发伤患者LDVT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急诊多发伤患者LDVT与脊柱损伤、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LDVT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引起普通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以期能为有效预防及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 048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以1∶3比例按照随机抽样法选取无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 048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者共68例,感染率为3.32%;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4kg/m2、有基础疾病、急诊手术、营养不良、全麻、切口长度≥10cm、夏季手术、手术时间≥2h、手术分级Ⅲ级、住院时间≥10d等因素在感染组分别占33.82%、30.88%、20.59%、27.94%、11.76%、30.78%、20.59%、32.35%、17.65%、32.35%、22.06%,对照组分别占18.63%、15.69%、8.83%、12.25%、1.47%、17.65%、9.80%、17.16%、8.33%、18.14%、9.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以上因素是引起切口感染的单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4kg/m2、急诊手术、夏季手术、手术时间≥2h、手术分级Ⅲ级是引起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普通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因素及手术相关因素均有关,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应进行干预及预防,有利于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9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医院电子病例数据库检索诊断为AD且顺利完成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N-VAP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肺炎相关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患者术后是否发生VAP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96例AD患者,其中术后发生VAP的患者43例,VAP发病率为14.53%;VAP组与N-VAP组是否急诊、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是否多次气管插管、发病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AD患者术后是否出现VAP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是否急诊、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是否多次气管插管、发病至手术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通气时间延长、手术时间≥5 h、有多次气管插管是AD...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医院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诊治的相关资料,找出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将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医院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并在围手术期发生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期的314例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找出导致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临床诊治中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查阅文献和临床经验找出控制感染的相关措施.结果 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临床诊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为22.28%,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基础疾病(β=0.850,OR=5.123)、感染前有放化疗史(β=1.114,OR=6.517)、低蛋白血症(β=0.997,OR=5.835)、住院天数≥7 d(β=0.907,OR=5.382)是导致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临床诊治中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临床诊治中感染率较高,易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对危险因素的重视并合理预防,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高危术后延长机械通气(PMV)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其远期预后。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6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65岁行高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导致患者术后PMV的临床危险因素及PMV与死亡或其他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共入选2 886例≥65岁行高危手术的患者,其中181例(6.3%)患者发生术后PMV。PMV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痴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及急诊手术率显著高于非PMV组(2 705例)。增龄、APACHEⅡ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和急诊手术是老年高危术后PMV的临床危险因素。PMV组患者1年病死率明显高于非PMV组患者,其1年死亡风险及再次插管、昏迷≥24 h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亦分别是非PMV组的3.79倍和2.18倍。结论增龄、APACHEⅡ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和急诊手术是老年高危术后PMV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识别可能PMV高危人群,并制定相应预防方案,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诊胸腹创伤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策略,以期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11月行急诊胸腹部手术的2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确定影响急诊胸腹创伤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再将结果纳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3例患者中共有15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5.93%;15例切口感染患者中共检出1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0株62.50%,革兰阳性菌4株25.00%,真菌2株12.50%;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均为18.7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失血量、抗菌类药物是否使用、损伤类型、损伤部位、有无其他部位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切口类型(β=1.35,OR=1.89)、手术时间(β=1.64,OR=2.23)、失血量(β=1.56,OR=2.81)、抗菌药物是否使用(β=1.68,OR=3.64)、损伤类型(β=1.52,OR=2.13)、损伤部位(β=1.42,OR=1.98)与急诊胸腹创伤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有着密切关系,是危险因素(β>0,OR>1)。结论急诊胸腹创伤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检出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具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有效干预,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6月—2015年5月某院骨科病房创伤患者发生HAP的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骨科创伤患者2 578例,发生HAP92例,HAP发病率3.57%。92例H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07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2株,占20.56%)、大肠埃希菌(14株,占13.08%)、鲍曼不动杆菌(13株,占12.15%)等。住院日数≥15 d、吸烟史≥3年、卧床≥7 d、伴有基础疾病、合并症、留置导尿管≥7 d、采用手术治疗、采用机械通气、入住ICU、开放性损伤、血糖≥11 mmol/L、血浆清蛋白30 g/L、血红蛋白浓度90 g/L和糖皮质激素使用≥4 d等14个因素均是骨科创伤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卧床、手术治疗、机械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和贫血6个因素为骨科创伤患者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科创伤患者HAP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以手术治疗、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使用、长期吸烟、卧床和贫血等6个因素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接受肝包虫病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681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59例,感染率为8.66%,其中切口感染23例,腹腔感染28例,切口+腹腔感染6例,膈下感染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6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49%,革兰阳性菌占34.92%。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17.46%、9.53%和7.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有肝包虫病手术史、术后胆漏、引流管留置时间≥15 d、手术时间≥250 min是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围手术期及术后积极控制血糖、尽可能避免肝包虫病复发从而减少肝包虫病手术史,积极预防术后胆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在预防肝包虫病手术部位感染中可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结肠和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监测某院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所有诊断为结肠或直肠癌并进行急诊或择期手术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术后每日观察并随访患者SSI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SSI危险因素。结果共监测694例结肠癌与直肠癌手术患者,其中结肠癌380例,直肠癌314例;发生SSI 125例,包括15例切口感染和110例器官/腔隙感染,SSI发病率为18.01%;结肠癌手术患者SSI发病率为17.11%(65/380),直肠癌手术患者SSI发病率为19.11%(60/3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手术患者中围手术期有其他部位感染、基础疾病、癌症Ⅰ期、实施减张缝合的患者SSI发病率较高(均P0.05);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围手术期有其他部位感染、基础疾病、梗阻、手术时间2 h、造口、引流、减张缝合、术中冲洗、使用抗菌药药物72 h的患者SSI发病率较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患者S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围手术期有其他部位感染、减张缝合(均P0.05);直肠癌患者S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围手术期有其他部位感染、造口(均P0.05)。结论应针对结肠癌与直肠癌手术患者SSI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尤其是有慢性基础疾病及围手术期有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结肠癌患者还应重点关注减张缝合,直肠癌患者还应关注造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切口感染的关系,以期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1 984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984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56例,切口感染率2.82%;其中≥60、3060、<30岁的感染率分别为4.88%、1.88%、1.72%;手术时间≥2、<2h的感染率分别为3.67%、1.53%;合并基础疾病、无基础疾病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4.95%、1.59%;Ⅲ、Ⅱ、Ⅰ类切口的感染率分别为5.16%、2.13%、1.00%;住院时间≥20d、<20d的感染率分别为3.46%、1.6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类型是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颈椎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改善措施。方法 选取98例全身麻醉颈椎手术患者,分析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改善措施。结果 98例患者术后发生早期低氧血症42例,占比42.86%。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 BMI≥31 kg/m2、有高血压、麻醉时间≥4 h、有TCSCI是全身麻醉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早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年龄≥65岁、 BMI≥31 kg/m2、有高血压、麻醉时间≥4 h、有TCSCI是全身麻醉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早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针对上述危险因素给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2009年1月-2013年8月16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并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后6周发生尿路感染为尿路感染组,术后6周未发生尿路感染为非尿路感染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相关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中有17例术后6周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10.1%;尿液检出病原菌19株,大肠埃希菌13株占68.5%;变形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各2株,分别占1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尿路感染史(OR值3.6,95%CI1.612.3,P=0.012)、留置导尿管≥10d(OR值4.3,95%CI 1.612.3,P=0.012)、留置导尿管≥10d(OR值4.3,95%CI 1.612.5,P=0.006)是压力性尿失禁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留置导尿管时间较久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普外科手术感染相关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手术后预防控制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普外科2010年2月-2014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患者38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其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手术治疗的患者有3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8.1%;共检出3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9例占61.3%、革兰阳性菌9例占29.0%、真菌3例占9.7%;胰腺手术感染率最高为20.0%,其余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多约为3.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体质量指数≥24kg/m2、切口长度≥10cm及手术时间≥2h,其中以手术时间最相关。结论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相关因素复杂,在围手术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目标性监测,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矿区高血压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高血压合并ED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300例靖远矿区成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使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ⅡEF-5)评估勃起功能,根据是否合并ED分为高血压合并ED组168例和高血压不合并ED组132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心理因素、血压水平、危险分层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同时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Hcy水平。结果 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合并ED 168例,患病率为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是否合并ED与年龄、血压水平、有无糖尿病史和有无精神压力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血压水平的升高,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与吸烟、饮酒、冠心病、高脂血症病史、危险分层和β受体阻滞剂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水平、精神压力和糖尿病史是高血压合并ED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高血压合并ED组Hcy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不合并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增加、高血压水平、精神压力和糖尿病均是高血压合并ED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血压水平升高和精神压力增加,高血压合并ED发生率逐渐增加,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ED的发生率增加,高血压合并ED与Hcy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孙丽娜 《医疗装备》2023,(10):85-87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178例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手术室相关资料,采用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78例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出现1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99%。两组年龄、切口类型、层流手术室、术中保温、手术室温度、参观人数、术中湿度、空气菌落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切口类型Ⅲ类为影响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无层流手术室、术中未保温、手术室温度不适宜、参观人数≥3人、术中湿度不适宜、空气菌落数≥200 cfu/m3、手术时间≥2 h为影响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 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层流手术室、术中是否保温、手术室温度是否适宜、参观人数、术中湿度是否适宜、空气菌落数、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中腰围水平和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IFG)间关系。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70岁健康体检老人2 252人,测量体重、血压、腰围(WC)、身高、空腹血糖(FPG)。结果检出高血压患者890例,患病率为34.87%;IFG患者235例,患病率为9.21%;同时患高血压、IFG患者223例,患病率为8.74%;超重组各病患病率均高于非超重组(P值均0.05)。调整年龄及其他危险因素后,将腰围按是否≥85cm进行分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当WC≥85cm时,非超重人群发生高血压合并IFG的风险增加了3.62倍。结论腰围与高血压、IFG患病关系密切,在进行人群健康干预时,应倡导在健康体重前提下保持尽可能低的腰围水平,有助于控制慢性病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