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对公共卫生安全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 尽管全球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全球肺结核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但仍存在很多挑战。本期"专题:肺结核"栏目中, 由广州市胸科医院肺部疾病研究所龚兰等作者撰写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IFN-γ表达水平变化分析》一文, 作者通过分析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水平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得出结论:治疗前肺结核患者血清IFN-γ的浓度与肺部有无空洞有关, 治疗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变化与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治疗前患者病原学结果有关;由滨州市中心医院石俊霞等作者撰写的《利奈唑胺联合HRZE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一文, 为了探讨利奈唑胺联合HRZE(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效果, 对8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临床指标(病灶吸收缩小时间、空洞闭合时间、痰培养转阴时间)、实验室指标(INF-γ、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MDR-PTB)T淋巴细胞亚群、痰菌转阴率及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109例MDR-PTB,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在标准化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环丝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IFN-γ水平,治疗后1、3、6个月痰菌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2组CD3+、CD4+、CD4+/CD8+均升高,CD8+均下降,且研究组变化最为明显(P<0.05,P<0.01)。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痰菌转阴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的41.51%,2组IFN-γ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治疗MDR-PTB效果确切,能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还能增强患者...  相似文献   

3.
图雅 《中国处方药》2022,(10):105-107
目的 研究利奈唑胺辅助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CVVH)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肾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某院60例重症肺炎并脓毒血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9例)与研究组(n=21例)。两组均常规抗感染、化痰吸氧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CVVH治疗,研究组给予利奈唑胺辅助CV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肾功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12例,研究组分别为7例、9例、4例、1例,研究组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69.23%(P <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上升,CD8+下降,且研究组CD4+、CD8+、CD4+/CD8+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辅助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与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左氧氟沙星治疗1周。对比分析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和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以及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记录胸膜厚度以及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并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胸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分别为(35.28±4...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组在2HRZE/4HR标准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痰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4+、CD4+/CD8+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辅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可显著改善免疫状态,提高痰菌阴转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160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参照组行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情况。结果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分别为(115.11±4.12)、(100.17±2.42)、(25.34±3.12)ng/L,均低于参照组的(120.93±4.32)、(106.23±1.34)、(32.93±3.4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参照组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细菌清除率97.50%(78/80)高于参照组的88.75%(7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3,P=0.029<0.05)。结论给予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利奈唑胺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MRSA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15 mg·kg^(-1)万古霉素,q12 h,静脉滴注;试验组予以利奈唑胺每次600 mg,q12 h,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35例/37例)和78.38%(29例/37例),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89%(34例/37例)和72.97%(27例/3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RP分别为(35.73±6.41)和(42.30±6.88)mg·L^(-1),TNF-α分别为(163.49±25.10)和(187.41±26.55)ng·L^(-1),PCT分别为(3.20±1.51)和(5.12±1.62)mg·L^(-1),CD4^+分别为(39.86±5.34)%和(35.10±5.12)%,CD4^+/CD8^+分别为(2.11±0.25)和(1.93±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皮疹和发热,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和皮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92%和16.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3):594-596
目的:评价抗结核药物与薄芝糖肽对艾滋病患者伴继发性肺结核的疗效及其对免疫指标及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艾滋病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0例,采用随机原则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HRZE/4HR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2HRZE/4HR与薄芝糖肽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60.00%(P<0.05),治疗后CD3(11.75±3.46)、CD4(1.76±0.63)、CD8(1.32±0.45)和CD4/CD8(1.31±0.55)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HIV-RNA测得值为(4.26±0.80)×102U/m L低于对照组为(4.81±0.60)×102U/m L(P<0.05)。结论:采用2HRZE/4HR与薄芝糖肽的治疗方案治疗艾滋病伴继发性肺结核感染患者,其效果远优于单用2HRZE/4HR的疗效,改善了HIV-RNA和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了抗结核分枝杆菌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在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环丝氨酸治疗,研究组给予环丝氨酸+利奈唑胺治疗,均持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血清IL-6、IFN-γ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灶吸收缩小、痰培养转阴及抗酸染色涂片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6、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治疗耐药肺结核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6、IFN-γ水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硫酸羟氯喹、地塞米松、转移因子(TF)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蒙阴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80例OLP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90例。观察组男41例, 女49例, 年龄(48.96±5.73)岁。对照组男39例, 女51例, 年龄(49.13±5.64)岁。对照组采用硫酸羟氯喹、地塞米松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T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糜烂面积、亚硝酸根离子(NO2-)、白细胞介素(IL)-10、IL-17、γ干扰素(IFN-γ)、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和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86/90), 高于对照组的85.56%(77/90)(P<0.05)。治疗后, 观察组VAS、网纹-糜烂-溃疡评分量表(REU)评分、糜烂面积均低于对照组[(0.64±0.15)分比(1.21±0.23)分、(0.78±0.16)分比(1.33±0.27)分、(1.52±0.23)cm2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与HRZE方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及HRZE方案,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利奈唑胺,2组均治疗4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生化指标(腺苷脱氨酶、血清总蛋白、葡萄糖、白细胞计数)、脑脊液压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9%vs. 71.43%,χ2=6.437,P=0.011)。治疗4个月后,2组腺苷脱氨酶、血清总蛋白、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葡萄糖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4个月后,2组脑脊液压力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9%vs. 20.00%,χ2=0.402,P=0.526)。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与H...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γ-干扰素(INF-γ)及T淋巴细胞水平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69例)和重度组(21例);另选取健康新生儿90例作为参照组。检测并比较研究组和参照组的PCT、INF-γ及T淋巴细胞(CD3+和CD4+、CD8+、CD4+/CD8+)水平,轻度组和重度组患儿血清PCT、IFN-γ与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研究组PCT(3.89±1.10)ng/ml和CD8+(28.01±4.16)%高于参照组的(0.10±0.03)ng/ml、(21.09±4.39)%,CD3+(62.07±6.82)%和CD4+(35.12±6.28)%、CD4+/CD8+(1.38±0.45)低于参照组的(70.85±5.14)%、(43.28±6.73)%、(1.89±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F-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PCT、CD8+水平低于重度组,CD3+、CD4+与CD4+/CD8+水平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INF-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血清PCT和T淋巴细胞水平与健康新生儿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用于患儿的病情诊断与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浅议利奈唑胺联合标准化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标准化化疗方案,观察组接受利奈唑胺联合标准化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空洞缩小时间、空洞闭合时间、痰菌培养转阴时间分别为(17.52±4.60)d、(42.58±4.27)d、(4.32±0.83)个月、(51.29±12.13)d,短于对照组的(21.38±6.46)d、(55.28±5.33)d、(6.85±1.55)个月、(85.24±15.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采用利奈唑胺联合标准化化疗方案,可提高疗效,缩短各指标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片联合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初治TB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予以异烟肼片每次0.4~0.6 g,qd,口服+吡嗪酰胺片每次0.5 g,tid,口服+乙胺丁醇片每次0.75 g,qd,口服+利福平胶囊Ⅱ每次0.45~0.60 g,qd,口服,总抗结核治疗疗程为12~18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利奈唑胺片每次600 mg,qd,口服(重度昏迷患者予以鼻饲给药),疗程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利奈唑胺药物谷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27例/30例)和65.71%(23例/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视神经炎、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等方面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利奈唑胺在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脊液谷浓度值与血浆中谷浓度值之比方面,在TBM治疗前12周明显高于后期,此比值与脑脊液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利奈唑胺片联合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初治TBM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疗程,且安全性较高;利奈唑胺的应用疗程以12周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IL-1β,TGF-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均接受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加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白细胞介素-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助于调节血清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并发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肺结核并发重症肺炎患者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给予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免疫状态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记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TGF-β1水平的差异,同时对比研究组不同分期及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TGF-β1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CD3+/CD4+/CD8+均小于对照组,而CD4+CD25+CD127dim和TGF-β1水平则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CD3+/CD4+/CD8+均小于Ⅰ/Ⅱ期患者,而CD4+CD25+CD127dim和TGF-β1水平则大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组、腺癌组以及其他组患者CD3+/CD4+/CD8+/CD4+CD25+CD127dim以及TGF-β1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与TGF-β1水平和CD4+CD25+CD127dim比例呈现负相关性,患者肺癌分期越晚,细胞免疫功能越低,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TGF-β1水平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PTB)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5例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8).对照组采用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70.21%)(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PTB,能有效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痰菌转阴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支气管局部注射法对支气管结核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及TSPOT.TB阴性率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某院收治的72例肺结核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法,研究组在其基础上予以支气管镜局部注射方法,比较两组TSPOT.TB阴性率、T细胞亚群指标、血清IFN-γ以及IL-4。结果:研究组术后1月、3月及6月TSPOT.TB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4+水平、CD4+/CD8+值、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D8+水平、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结核肺结核患者在常规坑结核化疗方法上予以支气管镜局部注射手段,能减小病情活动性,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增加TSPOT.TB阴性率目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20.
史玉洁  孙光源 《北方药学》2021,18(7):30-31,4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5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肺部空洞闭合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血清因子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升高程度更明显;而两组患者的CD8+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相关血清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肺部空洞闭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可通过抑制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免疫功能,进而调节机体炎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