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神经递质(5-HT、NE、DA)的含量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其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揭示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方法 将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3 mg/kg),逍遥散高、低剂量组(14、7 g/kg).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各组大鼠进行56 d的孤养加慢性应激刺激,第29天起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解剖大鼠取海马.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海马中神经递质5-HT、DA、NE的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中BDNF和TrkB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中5-HT、DA、NE的含量显著下降,BDNF和TrkB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显著减小(P<0.01),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高、低剂量可以显著增加海马中5-HT、DA、NE的含量,明显提高BDNF和TrkB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P<0.05或P<0.01).结论 逍遥散可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其机制与其可增加相关神经递质的含量,增强BDNF和Trk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佳  谢健  高力舒  张海生  陈岳明 《浙江医学》2016,38(1):14-16,21
目的探讨罗布麻叶(AVL)总黄酮提取物对实验性抑郁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将105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仅给予0.9%氯化钠溶液;抑郁模型组:抑郁造模开始时给予0.9%氯化钠溶液;抑郁大鼠AVL总黄酮提取物低、高剂量预防组(40mg/kg、80mg/kg):抑郁造模前1周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直至造模结束;抑郁大鼠AVL总黄酮提取物低、高剂量治疗组(40mg/kg、80mg/kg):于抑郁造模后1周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直至造模结束;抑郁大鼠氟西汀治疗组(20mg/kg):抑郁造模后1周予灌胃给药,直至造模结束。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轻度应激(CUMS)方法建立抑郁模型。观察应激前后各组大鼠矿场实验垂直运动次数及水平运动总路程的差异;液质联检分析各组大鼠在应激前后脑内海马及前额叶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模型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垂直运动次数及水平运动总路程均明显减少(均P<0.01);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垂直运动次数及水平运动总路程均明显增加(均P<0.01);AVL总黄酮提取物预防和治疗各组,与抑郁模型组相比,垂直运动次数及水平运动总路程均有增加,尤以高剂量预防组增加最为明显(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模型组在大鼠海马组织及前额叶皮层均有DA、NE、5-HT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氟西汀组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海马组织DA、5-HT水平明显增高(P<0.01),前额叶皮层DA、NE、5-HT水平均增高(均P<0.05或0.01);AVL总黄酮提取物高剂量预防组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海马组织5-HT水平增高(均P<0.01),前额叶皮层DA、NE、5-HT水平均增高(均P<0.05)。结论AVL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抗大鼠抑郁作用,有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预防组抗抑郁效应与氟西汀治疗组相似,可能通过提高大鼠海马组织5-HT及前额叶皮层NE、DA、5-HT水平达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海马内环磷酸腺苷(cAMP)-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助阳开郁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助阳开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和氟西汀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接受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刺激并孤养28 d。在造模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助阳开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助阳开郁方浓缩煎剂(11.7 g/kg、23.4 g/kg、46.8 g/kg)灌胃,氟西汀组灌胃盐酸氟西汀(3.33 mg/kg),造模及药物干预结束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cAM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BDNF、CRE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cAMP水平和BDNF、CREB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助阳开郁方高剂量组、氟西汀组大鼠海马cAMP含量明显增高,同时助阳开郁方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REB、BDNF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P0.05)。结论:抑郁症大鼠海马cAMP-CREB-BDNF通路中信号分子的表达异常,助阳开郁方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分子的表达与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治疗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动物模型。电针组于每日应激前选取百会、印堂两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氟西汀组于造模前通过灌胃给予阳性药氟西汀水溶液,剂量为10 mg/kg,持续21 d。于应激造模后7、14、21 d分别采用旷场测试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Golgi染色观察海马突触结构的病理特点,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PSD-95、CREB、B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7 d时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14 d时旷场自主活动评分显著下降(P<0.05),抑郁样行为明显,海马突触结构损伤,突触可塑性蛋白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经电针治疗后,大鼠抑郁样行为得以明显改善(P<0.01),树突棘形态及数量趋于正常,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明显回升(P<0.01)。结论:电针能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与改善突触结构,上调突触可塑性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观察头穴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同时检测帕金森病大鼠黑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B,TrkB),以及黑质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的变化,以探讨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机理。[方法]用纹状体内多位点注射6-OHDA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分别进行头穴电针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中BDNF、TrkB、CREB水平。[结果]头穴电针治疗组大鼠治疗后较治疗前旋转次数明显减少(P〈0.05),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黑质内BDNF、TrkB和CREB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电针治疗组BDNF、TrkB和CREB阳性神经元数量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电针可明显改善帕金森大鼠的旋转行为,增加黑质中BDNF、TrkB和CREB的阳性细胞数。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增加黑质中BDNF和TrkB的含量,激活神经元信号保护通路从而使CREB活化,促进了BDNF在黑质内的自分泌,保护DA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电针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60只P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治疗组大鼠取穴百会、神庭、神门(单侧)、内关(单侧),给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氟西汀胶囊水溶液灌胃治疗,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5d后,观察3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海马组织中5-HT,NE,DA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NE,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电针能改善PSD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升高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对抑郁症大鼠海马cAMP反应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盐酸氟西汀,剂量为1.8 mg·kg-1·d-1),每组8只。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不给予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法复制抑郁症模型;针刺组大鼠造模后针刺合谷穴和太冲穴,并加电针,每日1次,每次15 min,左右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持续21 d。西药组大鼠造模后以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持续3周。应激后22 d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组织存储于-70℃备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CREB mRNA、BDNF mRNA的表达。【结果】抑郁症模型组大鼠海马中的CREB mRNA、BDNF mRNA表达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1);西药组和针刺组大鼠海马CREB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西药组和针刺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抑郁症大鼠海马CREB mRNA表达,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受体1A(5-HT1A受体)表达变化,探讨氟西汀治疗PTSD的机制。方法:随机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采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SPS & 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氟西汀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氟西汀(10 mg/kg)治疗。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5-HT1A受体表达,RT-PCR方法检测5-HT1A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1A相对表达分别为1.18±0.12、0.39±0.05和0.71±0.09,模型组和氟西汀组低于对照组(P<0.05),氟西汀组高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模型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1A mRNA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0.95±0.12、0.19±0.050.74±0.05,模型组和氟西汀组低于对照组(P<0.05),氟西汀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PTSD大鼠海马组织5-HT1A受体表达减弱,应用氟西汀后可逆转这种现象,提示氟西汀可能通过逆转5-HT1A受体表达降低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大鼠强迫游泳急性抑郁动物模型上观察芍药苷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组及氟西汀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芍药苷组及氟西汀组强迫游泳15min建立急性抑郁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芍药苷10mg/kg,氟西汀20mg/kg,24h给药3次,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行为学开场实验;ELISA检测血清BDNF、TrkB水平及海马组织BDNF水平;病理切片观察海马组织形态。 结果?芍药苷能够增加大鼠运动距离(P<0.01);显著升高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BDNF水平(P<0.01),且对海马病理形态学有保护作用。结论?芍药苷在强迫游泳急性抑郁动物模型上有抗抑郁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中枢BDNF-TrkB受体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海马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磷酸化p38(p-p38)和p38表达的影响,为抑郁症的分子病理学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给予8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制备抑郁症模型,第5~8周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氟西汀灌胃。正常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评估4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最后1次行为学评估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MKP-1、p-p38和p38蛋白表达,并计算p-p38与p38蛋白表达的比值(p-p38/p38)。结果造模前4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降低(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降低(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与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干预后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升高(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增加(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5)。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显著低于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抑郁症组与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与正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p38、p38蛋白表达及p-p38/p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P-1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MKP-1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可能不是通过p38信号通路起作用。氟西汀可能通过下调MKP-1表达而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Bcl-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每组15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复制抑郁模型,第2天开始,氟西汀组(1.2 mg/kg)和β-细辛醚组(25 m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于实验21 d,分别进行体重、糖水消耗量检测和敞箱实验,对大鼠行为学改变进行评定。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DNF、TrkB、MAPK蛋白表达。结果造模21d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海马区Bcl-2、BDNF、TrkB、MAPK表达,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比模型组表达增强(P<0.05)。结论β-细辛醚可有效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区Bcl-2、BDNF、TrkB、MAP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抑郁可能存在的神经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百优解组,每组各10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抑郁症模型,造模同时电针和百优解治疗。以蔗糖水试与体重测定、Open-field法对照研究针刺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应用RP-HPLC碳光检测法对照研究针刺对模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结果行为学测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开野实验的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糖水的摄入量与体重变化量均显著减少(“P〈0.01或0.05”)。而用盐酸氟西汀与电针治疗后大鼠的水平活动、垂直活动次数、糖水的摄入量以及体重变化量虽然较正常组减少,但较模型组改善(“p〈0.05”)。海马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5-HT、DA和NE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百优解组模型大鼠海马内5-HT、DA和NE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百优解组NE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中电针组各单胺类测量值略低于正常组水平,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动物模型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行为学表明活动减少,兴趣、快感缺乏。电针与盐酸氟西汀均可以改善抑郁大鼠的行为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而电针的优势在于整体调整,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及成瘾性。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逍遥散对产后抑郁大鼠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T  Qin F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1):1075-1079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产后抑郁大鼠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8只卵巢切除的雌性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组。前23 d,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每天皮下注射雌激素模拟大鼠的怀孕状态;接下来的30 d,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受试物。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取出海马组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行为学表现明显处于产后抑郁状态,海马中5-HT、NE和DA显著降低(P〈0.01),5-HIAA显著增加(P〈0.01);而中药逍遥散可显著改善行为学指标,并增加海马组织中5-HT、NE和DA的含量,降低5-HIAA的含量(P〈0.01)。逍遥散的效果与氟西汀类似。结论:逍遥散可显著调节大鼠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枫  孔令韬  汤艳清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055-2058
目的探讨氟西汀与碳酸锂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碳酸锂组和对照组,各15只。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碳酸锂组大鼠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大鼠每天灌胃氟西汀(10mg/kg),碳酸锂组大鼠每天灌胃碳酸锂(60 mg/kg),抑郁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行为学检测应用开场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应激后:抑郁模型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碳酸锂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氟西汀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P<0.05),水平穿越格数和竖立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Western blot法检测中,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碳酸锂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P<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以导致大鼠海马BDNF表达降低,氟西汀和碳酸锂可以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BDNF表达的降低,且氟西汀的效果优于碳酸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中药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CUS)抑郁大鼠模型神经递质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解郁安神中药小、中、大剂量组(8.2、16.3、32.7 g/kg),盐酸氟西汀组(10 mg/kg)。应激刺激开始的同时连续灌胃药物35 d。通过敞箱实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观察药物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对大鼠海马、皮层的多巴胺( 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观察药物对大鼠海马BND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在行为学测试中表现出自主活动减少;皮层的5-HT和NE的含量明显降低( P<0.05),海马5-HT及5-HIAA、NE的水平亦显著降低( P<0.05), BDNF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郁安神中药各剂量均可不同程度改善CUS抑郁大鼠自发活动的减少;中药中、大剂量及盐酸氟西汀可显著提高皮层5-HT、NE的含量( P<0.05),中药小、大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海马NE的含量( P<0.05),中药各剂量可显著提高海马5-HT、5-HIAA的含量(P<0.05);中药大剂量及盐酸氟西汀可上调海马BDNF的表达(P<0.05)。结论解郁安神中药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神经递质的影响及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舒肝解郁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5-HT、DA 及其代谢产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8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舒肝解郁组、氟西汀组四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结合孤养方式建立抑郁大鼠模型,舒肝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大鼠于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舒肝解郁胶囊和氟西汀干预;用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及海马CA3区5-HT、DA 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应激21 d 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 mPFC 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DA 和高香草酸(HVA)的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 CA3区5-HT、DA 和5-HIAA 的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舒肝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可显著增加大鼠 mPFC 区5-HT 、DA 和 HVA 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海马 CA3区5-HT、 DA 和5-HIAA 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能增强抑郁模型大鼠中枢5-HT 和 DA 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这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神经生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1):1001-1006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抑郁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海马组织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及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刺激;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给予8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于CUMS第5~8周,氟西汀组大鼠给予氟西汀(10 mg·kg-1·d-1)灌胃,生理盐水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0 mg·kg-1·d-1)灌胃;正常组和抑郁症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CUMS前(造模前),CUMS4周后(造模后)、8周后(干预后)评估4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最后一次行为学评估后处死大鼠,并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内MKP-1、JNK、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JNK/JNK比值。结果造模前各组大鼠体质量、蔗糖偏好指数、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旷场实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正常组大鼠造模前后各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蔗糖偏好指数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 <0. 05)。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蔗糖偏好指数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 <0. 05)。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氟西汀组大鼠各种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后生理盐水组及抑郁症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蔗糖偏好指数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 <0. 05)。干预后,氟西汀组与正常组大鼠各项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生理盐水组与抑郁症组大鼠各项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生理盐水组和抑郁症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蔗糖偏好指数上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增加(P <0. 05)。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内MKP-1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 <0. 05),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内MKP-1蛋白表达量低于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P <0. 05),氟西汀组与正常组大鼠海马组织内MKP-1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组大鼠海马组织内p-JNK、JNK蛋白表达量及p-JNK/JNK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KP-1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一个重要基因,其影响抑郁症发病的机制可能不是通过JNK信号通路。氟西汀可能通过下调MKP-1表达水平而改善大鼠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内环磷酸腺苷依赖性蛋白激酶A(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A,PKA)和磷酸化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表达的影响以及抗抑郁剂(氟西汀)的拮抗作用。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慢性应激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选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造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蛋白质印迹技术研究各组大鼠脑内PKA、磷酸化的CREB(P-CREB)在海马区域的分布以及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内的PKA和P-CREB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细胞内PKA和P-CREB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使大鼠海马神经元内的PKA和P—CREB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氟西汀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解郁止痛方(JYZT)对偏头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经行为学评分后选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JYZT高剂量(25 ml/kg)组、JYZT低剂量(12.5 ml/kg)组及阳性药物(氟西汀)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结合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的方法诱导偏头痛-抑郁共病模型。各组予以相应药物干预28 d,分别于2、4周时进行体质量测定、行为学测试;4周时,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及Trk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2周、4周时,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4周时,JYZT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②2周、4周时,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格数及垂直运动次数均明显少于假手术组(P0.05);4周时,JYZT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大鼠的水平运动格数及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③2周、4周时,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4周时,JYZT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④4周时,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TrkB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少(P0.05);JYZT高剂量组的BDNF、Trk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解郁止痛方可显著改善偏头痛-抑郁共病大鼠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组织BDNF/Trk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CUMS抑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组和盐酸氟西汀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给予CUMS刺激,持续刺激3周制备抑郁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使用生理盐水灌胃;血府逐瘀汤组小鼠按10.14 g/kg(含生药1 g/mL)剂量灌胃血府逐瘀汤;盐酸氟西汀组小鼠按剂量10 mg/kg(0.1%的盐酸氟西汀给药体积为10.14 mL/kg)灌胃盐酸氟西汀,每天2次,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4 d,于末次给药后测定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悬尾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并取脑组织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降低;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小鼠5-HT、NE、DA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杨组小鼠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增加;悬尾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降低;脑组织中NE、5-HT、DA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与上调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