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例32岁男性患者因社区获得性肺炎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6 g静脉滴注、1次/d。首次用药约30 min后, 患者双手掌及双足底出现水疱样红色皮疹。考虑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有关, 停用该药, 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第2天, 患者体温39.8 ℃, 皮疹及瘙痒症状加重, 面部、胸背部、四肢出现散在红斑状皮疹, 口腔、眼部、外阴部黏膜出现糜烂及溃疡, 诊断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给予甲泼尼龙、葡萄糖酸钙、更昔洛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泮托拉唑等抗炎抗过敏治疗, 并予黏膜修复、营养支持、皮肤护理等对症支持治疗。7 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9 d后躯干部多处水疱样红色皮疹颜色变淡、塌陷;24 d后, 患者双手、足底可见新生皮肤, 胸背部皮疹消退, 口腔、外阴黏膜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1病例患者男,27岁,因"低热、咽痛、四肢乏力3天"于2010年7月9日来本院就诊。体查:T38.2℃,P86次/分,R21次/分,BP120/70mmHg。咽红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可见白色脓点,双肺及心脏听诊无异常,腹部无明显体异常体征。血常规示:白细胞13.2×109.L-1,中性粒细胞0.87。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左克,规格:100mL∶左氧氟沙星0.3g与氯化钠0.9g,批号10043031)0.3g静脉滴注,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mL∶5mg,批号090721)5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常见,如过敏性皮疹、局部瘙痒、胃肠道不适,本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诱发癫痫、尿路结石,但血糖恢复正常。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蔡晧东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4,(3)
老药一般认为是上市时间较早, 在临床使用多年, 且被医药工作者和公众所了解的药品。老药的安全性尚存在很多未知、未解问题。老药的一些不良反应可能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老药在特殊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还需要长期监测;老药许多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研究需加强, 大多数不良反应缺乏特异性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及有效的防治措施;老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相关内容需要不断完善, 许多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问题还有待制定规范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相似文献
5.
分析2021年4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1例由碘克沙醇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病例并通过文献回顾碘克沙醇致过敏性休克的高危因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旨在提醒临床上使用碘克沙醇时应注意用药安全, 尤其对于特异性体质患者应该权衡利弊并加强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严重过敏反应救治中使用肾上腺素的情况。方法对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8月12日至2022年11月30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严重过敏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是否有休克表现, 将过敏反应患者分为休克组与无休克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过敏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和严重程度、肾上腺素使用情况和患者转归。对不同过敏反应表现时肾上腺素的应用情况, 以及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和途径的合理性进行描述性分析及评价。结果共有132例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纳入研究, 其中男性62例(47.0%), 女性70例(53.0%);中位年龄53(1, 87)岁;休克组20例(15.2%), 无休克组112例(84.8%)。与无休克组患者相比, 休克组累及心血管系统[100%(20/20)比17.9%(20/112)]、神经系统[60.0%(12/20)比28.6%(32/112)]、消化系统[40.0%(8/20)比15.2%(17/112)]和泌尿系统[15.0%(3/20)比1.8%(2/112)]者更多, 而无休克组累及皮肤黏膜者较休克组更多[88.4%(99/112)比60.0%(12/... 相似文献
7.
1例57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苯甲酸阿格列汀25 mg、1次/d, 用药前肝功能正常。服用阿格列汀25 d后, 患者出现皮肤黄染、乏力。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65 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ALT)2 856 U/L,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 028 U/L, 碱性磷酸酶(ALP)124 U/L。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梗阻性黄疸后, 考虑为苯甲酸阿格列汀导致的肝损伤。停用该药并给予保肝治疗。17 d后, 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实验室检查示TBil 17 μmol/L, ALT 112 U/L, AST 30 U/L, ALP 76 U/L。 相似文献
8.
1例57岁男性患者因肺腺癌根治术辅助化疗后出现脑转移接受安罗替尼12 mg口服、1次/d(用药2周、停用1周)+替莫唑胺150 mg口服、1次/d(用药3周、停用1周)联合抗肿瘤治疗。治疗5个月后, 患者出现咳嗽、胸闷、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症状, 且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等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检查示两肺出现间质性肺水肿, 考虑与安罗替尼有关。停用安罗替尼与替莫唑胺, 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5 d后, 患者胸闷、咳嗽等症状缓解, 换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抗肿瘤治疗, 未出现不适。1个月后复查胸部CT, 两肺间质性水肿较前吸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16例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在胃肠道症状、全身性损害和过敏反应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96岁。因右下肢无力1d入院,体检:患者意识清,语言欠流畅,右下肢肌力3+级,双上肢肌力5级,T36.3℃,P64次/min,BP122/96 mmHg,无药物过敏史。既往病史:脑梗死后遗症、前列腺增生。临床诊断:脑供血不足。入院后经改善脑循环及其他对症治疗,病情平稳。入院第45天,患者体温偏高(37.1℃),排尿不畅,小便呈乳白色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1岁,因“左下肢乏力伴头晕2周余”于2012年7月31日收入我院放疗科。2周前患者出现左下肢乏力,伴头痛、头晕,外院确诊为肺恶性肿瘤,脑多发转移、骨转移。本次入院拟行姑息全脑放疗。既往有高血压史8年,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患者于2 d前受凉后出现高热,体温最高39.9℃,伴有轻度胸闷和咽部疼痛,无明显咳嗽咳痰,遂到我院发热门诊就诊,WBC8×109个/L,Hb127 g·L-1,CRP80 ng·ml-1,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贫血原因待查"。本例患者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无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重大外伤史及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食物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1岁。因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于2009年8月28日入院。体检:T36.2℃,P72次/min,R18次/min,BP140/80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蜘蛛痣、皮疹、出血点及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叩诊无异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浊音界正常,HR72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14.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手足皮肤脱屑1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尹立华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4):261-261
【病例】 女 ,70 y。因发作性喘息 40余年 ,再发3d入院。 3d前出现喘息 ,伴咳嗽、咳痰。查体 :神清 ,喘憋状。双肺满布呼气末哮鸣音 ,双肺底可闻及湿口罗音 ,心率 1 0 0 beats/ min,律齐 ,无杂音 ,腹部无阳性体证。诊断 :“支气管哮喘继发感染”。给予氨茶碱及乳酸左氧氟沙星 (来立信 ,浙江新昌制药厂 ;批号 1 9991 0 2 2 ;规格 :1 0 0 mg/ 1 0 0 ml) 1 0 0 mg,iv gtt,bid。 3d后出现手足皮肤搔痒、脱屑 ,考虑为乳酸左氧氟沙星所致的过敏反应。停用乳酸左氧氟沙星 1wk后手足皮肤脱屑症状好转。3mo后 ,患者再次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及氨茶碱 ,… 相似文献
15.
1例85岁男性患者因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接受左甲状腺素钠(LT4)50 μg口服、1次/d替代治疗。次日实验室检查示血钾3.0 mmol/L, 予氯化钾缓释片1 g口服、3次/d。6 d后, 患者诉轻微活动后心跳加快, 实验室检查示血钾3.3 mmol/L, 予门冬氨酸钾镁片1片口服、3次/d。补钾治疗8 d后, 患者血钾3.5 mmol/L, 血压163/90 mmHg(1 mmHg= 0.133 kPa)。予氯沙坦钾片50 mg口服、1次/d降压治疗。临床药师问诊得知患者在遵医嘱服用LT4的同时, 继续服用自备的LT4 75 μg、1次/d。嘱患者立即停服自备药, 并将LT4剂量调整至75 μg、1次/d。13 d后, 患者血钾恢复至4.0 mmol/L, 未再诉活动后不适。 相似文献
16.
1例44岁男性患者因癫痫长期给予丙戊酸钠片0.2 g口服、2次/d联合卡马西平0.1 g口服、2次/d;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长期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1次/d。因疗效不佳抗癫痫药调整为丙戊酸钠缓释片0.5 g口服、2次/d联合左乙拉西坦0.25 g口服、2次/d, 同时因抑郁状态给予帕罗西汀20 mg口服、1次/d。用药约3个月后, 患者反复出现肢体抽搐, 实验室检查示血钠128 mmol/L。给予口服及静脉补钠治疗16 d, 但血钠水平始终低于130 mmol/L, 考虑患者的低钠血症可能为药物引起。停用帕罗西汀, 2 d后患者血钠140 mmol/L。 相似文献
17.
18.
<正>患者,女,42岁,因肺部感染,伴头痛、咽痛、发热,呼吸困难1 w在内科门诊住院治疗,首日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上海罗氏药业)2 g,qd,(皮试阴性),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药业有限公司)5 mg、氨茶碱注射液0.125 g,0.2%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静滴10 min后患者出现乏力、静默、四肢抽搐,呈强直后阵挛,伴胸闷、呼吸困难、气促,无意识障碍、呕吐,无二便失禁、唇周发绀。立即停止输液,即到抢救中心治疗,查血常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1例48岁男性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 服用达格列净、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 血糖水平控制尚可。9个月后患者因牙龈肿痛进食减少, 3 d后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喘憋等症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随机血糖15.2 mmol/L, 尿酮体(+++)。停用达格列净及其他口服降糖药, 给予胰岛素、补液、抗感染、止吐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后病情好转。考虑达格列净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可能性大。降糖方案改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2 U、晚16 U皮下注射, 二甲双胍0.5 g口服、3次/d, 血糖控制尚可, 患者未再出现DKA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