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
1例67岁男性患者因"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21外显子突变"服用吉非替尼每天250 mg, 3个月后出现咳嗽、气急、高热, 胸部计算机化断层显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提示肺炎, 予抗感染治疗无效, 后予停服吉非替尼, 予吸氧、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保肝等治疗, 1周后症状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2.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E)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Eos)在胃肠道异常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少见疾病, 临床上容易漏诊及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内镜表现非典型的EGE患者诊疗经过, 患者因反复腹痛2年, 呕吐、腹泻1 d入院, 在排除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后,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外周血Eos升高及胃肠组织病理活检结果, 诊断为EGE, 予泼尼松治疗1个月后, 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血液学检验异常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随访至截稿日期, 患者未出现复发。通过此报道, 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 提高对此病尤其是对内镜表现非典型EGE的识别能力, 为临床医师提供可参考的诊疗思路, 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3.
1例56岁男性鼻咽癌患者因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疾病进展, 接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卡培他滨+信迪利单抗)。第3次接受免疫治疗前, 患者相关检查均未见异常;治疗第3天, 患者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 胸部CT提示两肺炎性病变。痰培养、痰涂片、G试验、GM试验及自身抗体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排除感染性肺炎和自身免疫性肺炎。卡培他滨呼吸系统常见不良反应为咽部不适, 未见引起大面积肺炎的报道, 因此考虑患者为信迪利单抗引起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可能性大。予甲泼尼龙静脉注射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莫西沙星静脉滴注等治疗, 病情稳定后甲泼尼龙逐渐减量, 之后换为泼尼松口服治疗。服用泼尼松第10天, 患者气促加重, 胸部CT复查结果提示两肺炎性病变较前加重。再次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注射, 病情未能好转。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31岁, 维吾尔族。因\"突发晕厥6 h\"于2022年7月22日入院。既往体健, 否认家族中直系亲属猝死病史及遗传性心脏病史。入院时患者近亲属代诉:患者突然出现晕厥, 反复呼叫患者无反应, 且5 min内意识仍未恢复, 遂紧急送至当地医院就诊。到院时心电监护提示室性心动过速, 给予电复律1次后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 意识恢复;立即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V1~V3导联J点ST段抬高, T波倒置;患者入院30 min后突然再次出现意识丧失, 伴四肢抽搐, 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 立即行心肺复苏、给予200 J双相波电除颤2次后患者神志逐渐转清, 心电监护提示恢复窦性心律;再次复查心电图示V1~V3导联J点ST段抬高、T波倒置。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入我院CUU病房并继续给予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稳定内环境等治疗, 患者此后未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心肌酶、血常规、肝肾功能、脑钠肽、电解质、凝血功能、D-二聚体均在正常范围内, 头颅CT、心脏超声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住院期间多次复查心电图示V1~V3导联J点ST段抬高, T波异常;多次复查心肌酶和肌钙蛋白I均在正常范围内。为了排除心外膜血管阻塞... 相似文献
5.
患儿, 男, 蒙古族, 75 d。因\"右眼眶肿物75 d\"于2020年3月26入住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患儿近亲属代诉:患儿75 d前无明显诱因, 右眼眶外缘出现直径5 cm左右红斑, 不突出, 无痒痛, 后红斑逐渐增大, 突出, 肿物大小6.5 cm×2.5 cm×0.5 cm, 无触痛, 皮温高, 无汗滴现象, 哭闹时肿物突出明显, 无抽搐, 双眼睁眼不对称。曾就诊于内蒙古某医院, 诊断为\"婴儿血管瘤\", 给予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5 d后, 因注射疫苗自行停药。病程中无发热、咳嗽、咳痰等。近日为进一步诊治, 就诊于我科门诊, 门诊以\"婴儿血管瘤\"收入院。 相似文献
7.
8.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3)
目前已知的浮膝损伤分型如Blake分型、Fraser分型、Letts分型等, 虽对该部分损伤进行了总结, 但或多或少存在着涵盖范围不全面等不足。本期科研课题专栏中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赵冬阳等作者撰写的《基于AO分型的数字化分型在浮膝损伤中的应用》一文, 提出一种基于Arbeitsgemeinschaft für Osteosynthesefragen分型(AO分型)的新的数字化分型,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20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成人浮膝损伤患者的资料, 将该分型应用于所纳入病例资料, 意在总结该分型在浮膝损伤中的适用范围及分型分布规律。新的数字化分型不仅涵盖了之前骨折分型所囊括的骨折范围, 同时将同一骨段多段骨折以及合并有股骨近端及胫骨远端干骺端的骨折也纳入其中, 更加符合Blake分型的原始定义及其分型特点, 更加准确全面。另外, 这种新的浮膝损伤的分型将开放性骨折纳入分类范围, 可以用数字化描述来评估软组织损伤程度, 用以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有利于更好地预测可能潜在的并发症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9.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8)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检查, 对人体无损害, 对治疗后的病灶可重复检查, 动态随访, 其对软组织、实性脏器结构显示清晰, 且价格相对便宜、操作简便, 在甲状腺、乳腺、心脏等多范围中运用。本期医学新进展栏目中, 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韩伟等作者撰写的《超声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外侵犯中的研究进展》一文, 就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被膜外侵犯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在临床中已广泛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 但在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被膜外侵犯诊断效能的研究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超声诊断技术由于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 单一的超声图像特征、图像参数, 甚至超声检查方式, 对于甲状腺癌被膜外侵犯的诊断准确性不高, 建议联合多种超声技术, 以期提高其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11.
13.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7)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整形美容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虽然我国的现代整形美容医学起步较晚, 但是近20年来, 现代整形美容医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在微创和手术方式、材料、组织工程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对于整形美容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整形美容的安全性首当其冲地被重视起来, 更多更安全的生物材料甚至自体组织被临床所使用。目前, 自体脂肪移植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整形美容和修复重建技术之一。本期整形美容专栏刊发的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张衡等作者撰写的《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外科中的研究进展》一文, 探讨了自体脂肪移植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面部(面部轮廓、鼻)、乳房、臀部整形及重建手术中的研究进展。自体脂肪是整形外科进行软组织填充和塑形的常用填充材料, 自体脂肪移植的广泛应用归功于脂肪组织的再生能力, 脂肪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 可分泌多种创伤修复因子, 并可在生理上分化为脂肪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直接促进创面愈合。自体脂肪的处理方法直接影响了脂肪的吸收率和坏死率, 寻找最佳脂肪处理方式来提高脂肪存活率一直是研究自体脂肪移植的重点, 由于整形医生的个人经验和学术论点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15.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0)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异质性较强, 具有复杂的分子特征。近年来, 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及重点人群筛查的实施, 胃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逐渐提升。本剘 胃癌专栏中, 由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武寒等作者撰写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筛选胃癌关键功能模块与预后相关基因》一文, 作者运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法(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分析胃癌关键功能模块, 研究胃癌基因集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并鉴定候选生物标志物, 最终通过预后分析筛选出5 个预后相关基因:VCAN、SERPINE1、HGF、IGFBP7、FSTL3, 希望为进一步研究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及靶向治疗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16)
肺癌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临床患病率及病死率均居首位。本期 专题:肺癌的治疗栏目中, 由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郭靖和赵天增作者撰写的《健侧肺不同流量持续给氧辅助肺癌胸腔镜根治术对患者炎性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一文,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情况、血气指标、炎症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得出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时予以中低流量持续给氧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相比之下, 3~4 L/min中流量持续给氧可在不影响手术操作情况下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并降低炎性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另一篇是由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李闪珊和梁冰作者撰写的《参芪扶正液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免疫功能及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一文, 主要探讨参芪扶正液辅助化疗对改善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免疫功能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6)
我国是结核病负担较高的国家, 全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全球居第2位。肺癌是病死率较高的癌症, 也是我国癌症致死的首位原因。肺结核患者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且合并肺结核的肺癌患者的病死率高于其他肺癌患者。但是, 由于肺结核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缺乏相关知识等原因, 肺结核延迟就诊率较高。幼儿园、小学、高中和大学等是人群接触密切且通风不足的教学场所, 因此学生是聚集性结核病的高危人群, 该群体的肺结核就诊延迟情况应当得到广泛重视。那么, 应从哪些方面来降低学生肺结核延迟就诊率呢? 本期Meta 分析栏目中, 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叶毓琪等作者的《中国学生肺结核就诊延迟率的meta 分析》一文, 就中国学生肺结核的就诊延迟情况进行了meta 分析, 结果发现:性别、地区、户籍、发现方式、学历、民族均是学生肺结核就诊延误的可能影响因素;女性就诊延迟率高于男性;中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就诊延迟率最高;中部地区就诊延迟率最低;本地户籍的患者就诊延迟率高于外地户籍患者;健康体检的患者就诊延迟率最低;汉族学生就诊延迟率高于少数民族;第1 季度就诊延迟率最高;初治肺结核延迟率高于复治结核。该研究结... 相似文献
18.
1例67岁男性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伊立替康+奈达铂+替雷利珠单抗, 21 d为1个周期)。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明显好转, 无痰中带血。治疗2个周期后因出现Ⅳ度骨髓抑制, 暂停化疗和免疫治疗, 改为放射性治疗(放疗)。第29次放疗后患者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 痰中带血丝, 伴气促, 无发热。血气分析示Ⅰ型呼吸衰竭;胸部CT检查示新增双肺网格状模糊影, 以右肺为甚。停止放疗, 重启化疗, 患者咳嗽、咳痰等好转, 但气促逐渐加重。患者间质性肺炎病变累及双肺而非局部性, 排除放射性肺炎;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排除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感染, 考虑为替雷利珠单抗所致的免疫相关性肺炎合并感染。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和英夫利昔单抗抑制免疫反应, 先后给予美罗培南、莫西沙星、伏立康唑抗感染, 辅予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咳嗽、咳痰、气促逐渐消失, 氧合指数改善, 胸部CT复查示双肺间质性改变范围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9.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5)
急性肾损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由其引起的高病死率和严重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期泌尿生殖专栏刊发的由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肾病学科陈思奇等作者撰写的《Drp1介导线粒体能量代谢拮抗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一文, 探讨了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介导线粒体能量代谢参与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将8~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Drp1抑制剂组, 每组5只, 每只体质量为0.25~0.30 kg。通过手术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 Drp1抑制剂组大鼠腹腔注射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20 mg/kg体质量, 其余各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造模24 h留取血清及肾脏组织。研究发现, 选择性抑制Drp1可通过抑制线粒体分裂, 有效改善能量代谢障碍, 减少细胞凋亡, 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由深圳市儿童医院肾脏科叶国嫦等作者撰写的《单中心5年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住院构成分析》一文,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诊断为先天性肾脏和尿道畸形临床资料, 对其病种构成比及首次入院病因等信息... 相似文献
20.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10)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对公共卫生安全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 尽管全球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全球肺结核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但仍存在很多挑战。本期专题:肺结核栏目中, 由广州市胸科医院肺部疾病研究所龚兰等作者撰写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IFN-γ表达水平变化分析》一文, 作者通过分析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水平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得出结论:治疗前肺结核患者血清IFN-γ的浓度与肺部有无空洞有关, 治疗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变化与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治疗前患者病原学结果有关;由滨州市中心医院石俊霞等作者撰写的《利奈唑胺联合HRZE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一文, 为了探讨利奈唑胺联合HRZE(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效果, 对8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临床指标(病灶吸收缩小时间、空洞闭合时间、痰培养转阴时间)、实验室指标(INF-γ、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