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湖北省十堰市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早死引起的生命损失(YLL)为十堰市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的测量单位。结果性别统计,男性多数年龄段恶性肿瘤YLL高于女性,且总男性恶性肿瘤每千人口的YLL 2007-2009年均高于女性,2007年相差10.8,2008年相差9.9,2009年相差8.8;年龄组统计,2007-2009年,十堰市恶性肿瘤YLL以65岁以上组较高,而较小年龄段的恶性肿瘤YLL较低。结论十堰市恶性肿瘤对男性的寿命影响比女性大;且对老年人群危害严重,应对老年人群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article matter with diameter less 10 μm,PM10)与肺癌死亡风险之间滞后相关性。   方法   收集南京市2013―2017年每日因肺癌死亡人数、气象及空气污染数据,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及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s,DLNM)探讨短期暴露PM10对每日肺癌死亡率的影响。   结果   2013―2017年南京市因肺癌死亡14 693人,平均每日因肺癌死亡8.05人,男性占72.20%,高于女性(27.80%);PM10日均浓度为103.91 μg/m3,呈现季节性;2013―2017年PM10日均浓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120.16,P < 0.05);短期暴露PM10当日对肺癌死亡影响最大,滞后4 d天后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效应消失,随着PM10浓度的增加肺癌死亡风险增加;在单日滞后效应中,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在滞后第3 d(lag3)对肺癌死亡危险影响最大,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ER)为1.004 3(95% CI:1.001 0~1.007 7);PM10暴露的滞后1~7天的累积效应,在滞后累积0~6天(lag0~6)对肺癌死亡危险影响最大,ER为1.008 0(95%CI:1.002 5~1.013 5);不同季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对肺癌死亡危险的单日效应及多日累积效应不同。   结论   南京市PM10日均浓度与肺癌死亡存在滞后相关性,PM10浓度越高肺癌死亡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大气PM2.5的概念、来源、组成成分及危害。概括了国内外关于PM2.5与肺癌关系的流行病学进展,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关于PM2.5导致肺癌的作用机制学说,为今后大气PM2.5与肺癌关系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长期居住于广州市的群众由于肺癌而承受的疾病负担,并对归因于PM2.5污染的肺癌疾病负担进行估算。方法 以2017—2019年间当地卫生信息中心发布的相关数据为主要依据,以早死寿命损失年(YLL)为评价时运用的关键指标,来实现估算目的;以当地环保局针对PM2.5开展相关监测后给出的具体数据为主要依据,结合比较危险因素评估理论(CRA)的相关方法,对本次所研究目标群体,估算归因于PM2.5污染的肺癌疾病负担。结果 2017—2019年间,当地群众因为肺癌而需承担疾病负担对应的具体数值分别为50 180YLLs,53 222YLLs,47 881 YLLs,YLL率分别为每千人损失寿命8.7年、8.9年、7.8年;由PM2.5引发的部分对应的具体数值为15 555.8YLLs,15 487.6 YLLs,13 693.97 YLLs,YLL率分别为每千人损失寿命2.7年、2.6年、2.2年。肺癌而导致的早死寿命损失年中,因为PM2.5引发的部分占29.6%。结论 随着空气质量的改善,PM2.5污染对广州市居民整体健康产生的影响相对减小,不过由于其而引发的肺癌,仍旧使当地群众不得不面对较为沉重的疾病负担,应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西宁市城区PM2.5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2020年西宁市城区逐日气象资料、大气污染物数据、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并进行分析。采用基于Quasi-Poisson回归的广义线性模型(GLM),控制时间的季节和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后,分别开展PM2.5与逐日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的单滞后效应(lag0~lag7)和累积滞后效应(lag01~lag07)分析,计算PM2.5每升高10μg/m3时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增加的超额危险度(ER)。结果 2018—2020年西宁市城区PM2.5浓度变化趋势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呈现一致的月度特征,PM2.5年平均浓度为32μg/m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日均门诊量依次...  相似文献   

6.
方法

收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2018年心脑血管死亡病例以及同期大气污染和气象要素数据。采用以Poisson回归为基础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建立独立效应、双变量二元响应模型以及污染物分层模型,定量评估气温与PM2.5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协同作用。

结果

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关联性曲线呈现“U”型,最适温度在18.9 ℃。PM2.5浓度每上升10 μg·m-3,心脑血管疾病总人群、男性、女性、<75岁和≥75岁人群的死亡风险分别升高0.60%(95%CI:0.30%~0.91%)、0.77%(95%CI:0.34%~1.20%)、0.46%(95%CI:0.05%~0.86%)、0.66%(95%CI:0.03%~1.30%)和0.59%(95%CI:0.26%~0.92%)。随着PM2.5浓度等级的升高,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逐渐增大,PM2.5浓度在>150 µg·m-3时影响最显著,不同季节的敏感性人群存在差异。

结论

PM2.5浓度等级在轻度污染及以上时会加大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M2.5对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肺癌相关lnc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为对照组,300 μg/ml PM2.5处理BEAS2B细胞为处理组,48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lncPVT1、lncUCA1、MIR31HG、lncIRAIN、lncCASC2、lncH19和lncSNHG表达的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细胞lncPVT1、lncUCA1、MIR31HG和lncIRAIN的表达量均为上升,分别上升了0.93、0.45、2.80和2.9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ncIRAIN的表达量上升最为明显。lncCASC2、lncH19的表达量下降,分别下降到0.17和0.08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ncH19表达量下降较为明显。 结论 PM2.5能促进MIR31HG、lncPVT1、lncUCA1和lncIRAIN的表达,抑制lncCASC2和lncH19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PM2.5通过诱导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造成呼吸道损伤。本文综述PM2.5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影响及损伤机制,并提出干预建议,期望为PM2.5健康影响相关研究及健康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大气颗粒物PM10、PM2.5与成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门诊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镇江市2018年全年每日PM10、PM2.5日均浓度、气象数据及某综合医院每日呼吸系统门诊量、循环系统门诊量。采用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日门诊量的影响。结果 PM10、PM2.5质量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日呼吸系统门诊量分别增加0.47%(95%CI:0.11%~0.83%)和0.61%(95%CI:0.18%~1.04%),当日循环系统门诊量分别增加0.64%(95%CI:0.14%~1.13%)和0.69%(95%CI:0.09%~1.31%)。PM10在累积滞后2 d(lag02)时,对呼吸系统门诊量和循环系统门诊量的效应最大,其ER值分别为0.71%(95%CI:0.25%~1.17%)和0.69%(95%CI:0.05%~1.34%);PM2.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苏州市2011—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特征,分析COPD死亡及所致早死寿命损失的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苏州市居民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11—2020年苏州市COPD死亡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计算COPD死亡率、分性别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LL)、平均每千人健康寿命年损失(YLL率,‰),死亡率采用2010年全国标准人口进行标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PercentChange,APC)分析COPD死亡和早死寿命发展趋势。结果 2011—2020年苏州市COPD年均粗死亡率为72.42/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40.07/10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4.80%(t=-7.341,P<0.001)和-7.73%(t=-14.042,P<0.001);YLL总计414473.06人年,男性占比是女性的1.82倍,YLL、YLL率均呈下降趋势,全人群APC分别为-3.78%(tYYL=6.264,PYYL=0.001)和-5.42%(tYYL率=8.062,P  相似文献   

11.
刘倩  张锋  赵永钢  刘萍 《中国校医》2023,(5):362-364
目的 探讨西安市大气PM2.5短期暴露对小学生肺功能的影响,为空气污染治理及保护儿童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7年在西安市雁塔区(轻污染区)和莲湖区(重污染区)2个国家监测点内各选择1所小学(A校与B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三~五年级小学生,分别于采暖前后开展一次肺功能检测。同时收集检测当天及前29 d的PM2.5日均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M2.5暴露对小学生肺功能指数的影响。结果 2所小学采暖期PM2.5的日均浓度分别为132.80μg/m3和110.00μg/m3,均超过二级浓度限值;采暖期PM2.5的日均浓度均高于非采暖期(P<0.05)。在控制性别、年龄等影响因素后,PM2.5暴露对B校学生肺功能指数FVC和FEV1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暖期肺功能指数FVC相较于非采暖期平均降低0.080,肺功能指数FEV1平均降低0.056;PM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大气PM2.5长期暴露导致的过早死亡,为科学制定政策保护人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卫星遥感反演的北京市2010年的PM2.5浓度数据、人口数据、基线死亡率等基础数据,利用GIS空间统计工具将网格化的PM2.5污染数据转换为区县尺度数据,基于WHO的经典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模型和PM25全暴露范围RR函数表,评估北京市各区县归因于大气PM2.5污染的过早死亡,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分疾病种类的特点.结果 2010年北京市各区县的大气PM25年均浓度均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浓度限值(35 μg/m3);北京市归因于大气PM:5污染的过早死亡数为16 527人,归因死亡率为0.843‰,中心城区和东南部郊区的过早死亡风险较高,过早死亡数最多的为朝阳区(5 648人,归因死亡率为1.542‰)和海淀区(4 21 1人,归因死亡率为1.284‰),过早死亡数最少的为西北部郊区.结论北京市2010年归因于大气PM2.5污染的过早死亡人数较多,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制定政策减少归因于大气PM2.5污染的过早死亡时,应重点关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和发展较快的东南部郊区,并基于各区县过早死亡的疾病分布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宣教和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PM2.5地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情况。方法 选取廊坊市、呼和浩特市居民共2 139名填写呼吸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表,统计2016年两地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比较两地区患病率差异。收集2013-2016年两地区年均PM2.5浓度,根据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和PM2.5的相关性。结果 廊坊市年均PM2.5浓度[(97.34±8.41) vs. (44.50±9.61) (μg/m3), t=8.278,P<0.001]、AQI[(135.33±5.40) vs. (77.67±9.70), t=10.39,P<0.001]明显高于呼和浩特市。2016年廊坊市鼻炎(30.92% vs. 19.63%,χ2=36.137, P<0.001)、鼻敏感(17.11% vs. 6.60%, χ2=56.536, P<0.001)、咽炎(27.44% vs. 19.26%, χ2=20.042, P<0.0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3.81% vs. 20.02%, χ2=4.499, P=0.034)、支气管炎(9.12% vs. 5.49%, χ2=10.411, P=0.001)、哮喘(5.73% vs. 3.81%, χ2=4.337, P=0.037)、COPD(7.33% vs. 1.21%, χ2=49.194, P<0.001)、肺炎(9.12% vs. 3.07%, χ2=34.352,P<0.001)、间质性肺病(6.86% vs. 0.56%, χ2=59.721, P<0.001)患病率均高于呼和浩特市。廊坊市51~岁(8.28% vs. 0.63%, χ2=10.923, P=0.001)、61~岁(8.57% vs. 1.55%, χ2=13.416, P<0.001)、71~岁(15.92% vs. 2.67%, χ2=26.929, P<0.001)年龄组人群COPD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21~<3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呼和浩特市高于廊坊(10.26% vs. 1.27%, P=0.040),7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廊坊高于呼和浩特市(8.57% vs. 2.67%, χ2=8.446, P=0.004)。廊坊市PM2.5浓度与鼻炎、咽炎、上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廊坊市年均PM2.5 浓度、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  相似文献   

14.
当前PM2.5暴露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研究证实PM2.5暴露促进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等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PM2.5的相关研究发现,PM2.5引起DNA发生单链或双链断裂、DNA加合物形成、碱基的缺失或插入等损伤,破坏正常遗传信息的完整性,诱发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产生不同程度的“致畸、致癌、致突变”的遗传毒性,增加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以及畸胎的发病率。因此,深入开展PM2.5与健康危害关系的科学研究成为了一项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重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淮安市大气PM2.5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为开展空气污染的健康风险管理,制定儿童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2019年淮安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数据,妇幼保健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数据、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大气PM2.5日均浓度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关系及其滞后效应。结果2017-2019年淮安市大气PM2.5日平均浓度为47.49μg/m3,超标率为16.53%。单污染物模型分析显示PM2.5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呈正相关。单日滞后效应分析结果表明PM2.5污染在lag0d~lag4d出现危害效应,且对门诊量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当天达到最大值,健康风险增加0.94%(95%CI:0.86%~1.03%)。累积滞后效应分析结果发现,PM2.5污染在1~5 d(lag01~lag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短期暴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住院风险及超额住院经济负担的影响,为UAP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宜昌市6家综合医院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11 334例UAP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以及宜昌市城区5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每日的污染物监测数据和城区气象数据,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M2.5和PM10暴露浓度每变化10μg/m3时UAP患者住院风险的变化情况和超额经济负担。结果湖北省宜昌市11 334例UAP住院患者的病例天数为11 334 d,匹配的对照天数为38 540 d。在单污染物模型中,在Lag0、Lag1、Lag01和Lag02时间段,宜昌市PM2.5和PM10暴露浓度每增加10μg/m3,UAP患者住院风险分别增加0.92%和0.89%、0.73%和0.62%、1.00...  相似文献   

17.
孙凤霞  先兆娟  韦丽  张艺  葛明  熊丽林 《现代预防医学》2023,(11):1970-1974+2002
目的 评估南京市大气PM2.5污染控制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健康收益。方法 收集2013―2020年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气象、死因监测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大气PM2.5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根据整合风险模型评估归因于南京市大气PM2.5暴露导致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结果 2013―2020年,南京市大气PM2.5年均浓度从77.05μg/m3降低到31.65μg/m3,下降幅度达58.92%;空气质量优良比例由54.25%升高到85.25%;大气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升高0.30%(95%CI:0.04%~0.56%);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0.44%(95%CI:0.07%~0.81%);人群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0.30%(95%CI:0.00%~0.59%);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长期暴露于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5种成分(黑炭、铵盐、硝酸盐、有机物、硫酸盐)对肾功能的长期效应。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 2011年和2015年的数据,纳入5 696名中老年人,使用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ayesian kernel machine regression, BKMR)方法探究黑炭、铵盐、硝酸盐、有机物和硫酸盐5种PM2.5成分对肾功能的单独效应、交互效应和联合效应。结果 2011—2015年慢性肾脏病发生率为5.53%。有机物、黑炭、硝酸盐和硫酸盐的后验包含概率(posterior inclusion probabilities, PIP)值均为1.000,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的影响较大。当其余4种变量固定在第25,50和75百分位时,有机物每增加1个四分位数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安阳市不同温度条件下PM2.5对医院门诊量的影响,为制定人群健康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2018~2020年安阳市大气PM2.5、气象资料与综合医院内科疾病门诊量及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时间序列数据库,利用广义相加模型获得PM2.5与门诊量暴露-反应关系,进一步通过张量积相互作用函数检验PM2.5与温度之间交互作用对不同门诊量影响,最后利用广义相加温度分层模型分析高、中、低不同温度层中PM2.5对不同门诊量的影响。结果2018-2020年安阳市综合医院内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日门诊量总计为2 911 611、163 473、412 958人次,日均值分别为2 657、149、377人次;PM2.5的日平均浓度为68.95μg/m3。与不同滞后时间相比PM2.5当天浓度每上升10μg/m3,内科疾病门诊量、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及循环系统门诊量上升超额危险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金华市大气PM2.5对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于Poisson 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GAM),控制气象因素、长期趋势和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分析2015-2016年PM2.5浓度和0~14岁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的关系及滞后效应。结果 2015-2016年金华市大气PM2.5日均质量浓度为50.32 μg/m3,PM2.5 浓度与5种气象因素日均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发现大气PM2.5日均浓度与儿童呼吸系统日门诊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298, P<0.05)。广义相加模型结果分析,PM2.5对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效应第1 d最强,PM2.5质量浓度每增加10 μg/m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0.048 8%(95%CI:0.030 1%~0.059 5%)。结论 金华市大气PM2.5浓度升高可导致儿童呼吸系统患病风险增加,应采取措施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