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预处理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极重度狭窄伴血栓形成介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22-06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极重度狭窄伴发原位血栓形成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检查诊断后72 h内行CAS,根据在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成形术前是否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预处理分为研究组(15例)及对照组(19例)。结果 研究组经替罗非班预处理后血栓消失6例(40.00%),血栓缩小5例(33.33%),无变化4例(26.67%)。研究组术后残余狭窄率为(15.33±12.46)%,对照组(17.37±11.95)%,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1例患者出现新发急性脑梗死,对照组8例。术后1周头颅MRI检查,研究组1例出现新发梗死灶,对照组8例。研究组出现临床事件及影像学新发梗死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近期手术并发症单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CAA)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CAA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发病人群逐渐壮大,病残率和病死率也随之升高。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甚至扭转粥样动脉硬化,效果显  相似文献   

3.
4.
24例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4例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及溶栓+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颈动脉支架释放成功,术后症状恢复满意。结论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急性颈动脉血栓形成行动脉溶栓+支架治疗是可行的,但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2009-01-2011-01我院诊治高血压、糖尿病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00例,阿托伐他汀钙组116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按照观察内容观察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出率、斑块积分和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133例脑梗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梗死灶同侧斑块发生率、同侧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及梗死复发率均高于中年组,两者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不仅可以预测脑梗死的预后,亦可动态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合并斑块的临床疗效,评价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稳定与消退斑块的作用.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阿司匹林对照组与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治疗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随访观察治疗10个月后,观察血脂、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脂下降、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CAS合并斑块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胀支架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其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支架释放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20%,无死亡病例;3例术中出现心动过缓,8例术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无脑栓塞及脑出血事件发生,1例支架内出现明显斑块。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3—12-2005—04随机选出32例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进行颈动脉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认知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认知障碍备受人们关注,其中血管性病变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尽管多项研究报道部分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但两者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其研究的相关临床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1例患者中男14例,女7例;年龄43~72岁,平均64.3岁;6例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例发生过脑梗死,所有患者均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颈动脉狭窄≥70%。1.2手术方法21例患者均在全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常规行主动脉弓和全脑血管造影,判断狭窄部位、程度、长度和狭窄供血区侧支循环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8F导引导管置于颈总动脉,在路径图引导下,将脑保护装置通过狭窄部位,释放在狭窄部位远端,沿保护装置导丝送入支架,造影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同意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接受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为观察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的为对照组,每组3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颈动脉狭窄率,并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2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狭窄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狭窄率(21.2±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5±5.4)%;2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26.54±4.2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21±3.51)分;2组患者治疗前MoCA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21.9±3.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7.1±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有很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减少颈动脉的狭窄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68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作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05—2012-02在我院内科住院的颈动脉斑块患者20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标准: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IMT值<1.0mm为正常,IMT 1.0~1.2mm内膜增厚,>1.2~1.4mm为斑块形成,IMT>1.4mm为颈动脉狭窄。低回声为软斑块即易损斑块,强回声为硬斑块。检测部位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共6个部位。入选标准:(1)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有软斑块;(2)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1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分为2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以下简称TIA组)57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2组分别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 MT)、管腔狭窄程度、斑块位置、斑块类型及性质等。结果TIA组I 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IA组颈动脉管腔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斑块发生率TI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软斑占总斑块百分率,TI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项可靠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2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脂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6例,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4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以及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阿托伐他汀钙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以及血脂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以及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脑血管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对于降低CRP水平,延缓和逆转劲动脉粥样硬化优于常规治疗组,并可能预防脑血管病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近期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CEA或CAS治疗的203例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药物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在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5-09—2018-05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患者82例,按照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同时接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和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根据介入治疗所选血管是否为责任血管将观察组分为责任血管组和非责任血管组,对其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组在接受治疗后3个月内其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2个月内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12.20%)明显低于对照组(4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血管组和非责任血管组术后12个月时病死率和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治疗中,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近期和远期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且治疗方案安全可靠,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2—2013-0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溃疡斑块大小和数量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超声治疗前后心率及血压变化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7例存在溃疡斑块,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发生率为30.8%。与治疗前相比,溃疡斑块在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分布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清除斑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部位存在同侧相关性,有软斑块、混合斑块的病人脑梗死的发生率较有扁平斑块、硬斑块的病人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腔隙性梗死在各种斑块的病人中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是脑梗死的病因,颈动脉超声可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易于重复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