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贵州省毕节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为毕节市和贵州省其他地区实现妇幼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2021年在毕节市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 d内的围产儿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1年,毕节市共监测围产儿119 222例,出生缺陷儿1 77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48.80/万。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193.50/万)高于乡村(107.99/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69,P<0.01);男性(164.09/万)高于女性(131.01/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49,P<0.01);≥35岁产妇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184.02/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4,P<0.01)。出生缺陷前五顺位疾病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54.35/万)、多指(趾)(22.56/万)、外耳其他畸形(13.34/万)、唇裂合并腭裂(7.88/万)、马蹄内翻足(5.03/万)。出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5-2019年海阳市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为制定出生缺陷三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15-2019年海阳市《围生儿情况调查表》和《出生缺陷统计表》,监测对象为在助产机构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 d的围生儿。结果 2015-2019年海阳市出生缺陷发生顺位前5位是先天性心脏病(9.96/万)、多指/趾(8.39/万)、肢体短缩(2.62/万)、唇裂合并腭裂(2.10/万)及外耳其他畸形(1.57/万)。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59.12/万)高于女性(36.69/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25)。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103.88/万)高于农村(43.66/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0,P=0.001)。结论海阳市出生缺陷发生率较低,需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强三级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升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青岛市2017—2019年出生缺陷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青岛市出生缺陷监测系统中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孕28周至出生后7 d的围产儿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2017—2019年青岛市14家监测医院上报的出生数据,3年间围产儿分别为20 300、14 916和14 592人,共49 808人,共报告出生缺陷1 236例,缺陷发生率为24.82‰。不同年份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缺陷发生前3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和唇腭裂,分别占19.7%、18.1%、16.9%,前3位占所有出生缺陷的54.7%,每年顺位有所不同。年龄<20或≥35岁(OR=1.193、1.236)的产妇分娩出生缺陷儿的风险较高,初产妇(OR=0.871)分娩出生缺陷儿的风险较低。结论 青岛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率低于全国一般水平,近年来变化趋势平稳。出生缺陷类型前3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和唇腭裂。影响该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及产妇年龄,建议加强该地区产妇的孕前及产前保健工作,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群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陕西省出生缺陷的发生水平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6-2010年在陕西省25家监测医院出生的孕28周至生后7 d所有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 【结果】 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17.8/104,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χ2=16.81,P<0.01)。前五位缺陷类型依次为:总唇裂、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χ2=8.58,P<0.01)。农村发生率高于城镇(χ2=70.72,P<0.01)。单发缺陷占缺陷总数的83.5%。通过超声诊断的病例占52.2%,通过临床诊断的病例占45.9%。产前诊断率为48.1%。围产儿死亡率为8.3‰,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91,P<0.01)。五年来缺陷儿死亡率高于非缺陷儿死亡率,死亡围产儿的缺陷发生率也高于非缺陷发生率。 【结论】 陕西省2006-2010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降低缺陷发生率的工作重点仍然在农村地区,应积极开展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工作,不断提高各监测点的产前诊断能力,从而降低本地区的缺陷发生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9—2013年沧州市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今后出生缺陷的监测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联合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近5年沧州市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沧州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06‰,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4.002,P=0.045);年龄、母亲的文化程度和围生儿性别与出生缺陷发生有关,年龄小于20岁和大于35岁的孕妇其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χ2=12.713,P=0.013);文化程度越低,则出生缺陷发生率越高(χ2=8.098,P=0.017);男性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围生儿(χ2趋势=4.120,P=0.044);出生缺陷前3位的顺位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和总唇裂;出生缺陷活产比例高达71.82%。结论沧州市近5年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升高,相关因素有孕妇年龄、母亲的文化程度和围生儿性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2—2018年兰州市围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8年兰州市住院分娩的妊娠满28周至产后7 d的围生儿出生缺陷资料,将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围生儿和其他类型出生缺陷围生儿纳入研究,对产妇和缺陷儿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2—2018年兰州市围生儿出生缺陷顺位前5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33.25/万)、多指(趾)(11.91/万)、唇腭裂(11.77/万)、并指(趾)(4.59/万)及先天性脑积水(4.07/万)。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首次妊娠、家庭人均年收入高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保护因素,胎龄<37周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居兰州市出生缺陷首位,胎龄<37周是危险因素。今后应加强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控,做好围孕期保健工作,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了解其动态变化,进一步做好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方法 对吉林省2002-2011年监测医院出生的孕28周至生后7 d的1 502 020例围产儿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1 502 020例围产儿,缺陷儿11 892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79.17/104,主要缺陷类型是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缺陷。农村和城镇地区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70.01/104和89.72/104。男性和女性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84.89/104和71.04/104。母亲年龄20岁以下缺陷儿的发生率最高,35岁以上次之。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从2002年的5.61/104上升至2011年的13.67/104,多指(趾)发生率从2002年的5.75/104升高至2011年的11.69/104,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从2002年的8.40/104下降至2011年的3.47/104。结论 吉林省近10年神经管缺陷和总唇裂发生率降低明显,先天性心脏病和多指(趾)发生率升高明显。深入研究出生缺陷致畸因素,普及健康教育,加强三级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做好优生优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口市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出生的22 86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妇幼卫生信息监测网络收集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22 860名新生儿中共有出生缺陷291人,发生率为127.30/万;2016—2019年发生率分别为106.00/万,120.98/万,136.73/万,145.42/万,不同年份间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273,P=0.039);前三位的病种为先天性心脏病(25.37/万)、无脑儿(22.31/万)和脑积水(16.19/万);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上升最明显,2019年发生率为35.95/万,2016年为14.91/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5);农村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2.10/万,城镇为110.78/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P<0.05)。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孕妇年龄(OR=2.977)、有不良孕产史(OR=1.771)、孕期有高血压(OR=1.914)、孕期有饮酒史(OR=1.471)、孕期有感冒史(OR=1.454)、孕早期有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史(OR=1.692)、叶酸服用时间<3个月(OR=1.732)和孕周<37周(OR=1.443)是新生儿缺陷的影响因素。 结论 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地域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开展孕妇健康咨询和产前检查,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吴缃琦  何珊茹  余健 《实用预防医学》2015,22(10):1180-1183
目的 掌握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为制订及完善出生缺陷预防对策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所规定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2009-2013年深圳市福田区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 年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6.80‰,各年度出生缺陷发生率经χ2趋势检验结果 显示有逐年增高趋势(χ2=43.623,P<0.0005),其中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8.37‰,各户籍类型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5.398,P=0.001),出生缺陷前五位例数共2258例,占全部出生缺陷发生的53.58%,先天性心脏病在各年度均是出生缺陷第一位,各年度出生缺陷儿的存活率经χ2趋势检验结果 显示有逐年增高趋势(χ2=7.281,P=0.007)。结论 2009-2013年深圳市福田区出生缺陷率高于全国水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先天性心脏病持续居于出生缺陷第一位;出生缺陷儿的存活率有逐年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5-2019年余姚市围生儿不同性别、不同户籍出生缺陷发生率及转归情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度余姚市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户籍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生儿出生缺陷主要有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水、无脑畸形、脊柱裂及多指(趾);与2019年相比,围生儿死胎、死产构成比明显下降,存活构成比明显上升(P0.001)。结论余姚市本地户籍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稳定下降趋势,非本地户籍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应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监测、预防及科学干预,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改善转归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安庆市2014~2018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了解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和影响因素。方法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方法要求,收集安庆市5家国家级监测医院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对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和主要出生缺陷顺位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监测围产儿48 764人,发现出生缺陷儿791例,5年出生缺陷的平均发生率为162.21/万。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180.76/万)高于女性(140.64/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2.286,P<0.05);低年龄组的孕母出生缺陷儿发生率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6.218,P<0.05);乡村出生缺陷儿发生率(169.75/万)与城镇(152.35/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271,P>0.05)。前5位出生缺陷发生率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小耳及外耳其他畸形、多并指(趾)、唇腭裂和马蹄内翻足。结论近5年安庆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三级预防工作,尤其要加强孕前及围孕保健的咨询和宣传,以期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青岛市出生缺陷现状,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青岛市出生缺陷三级监测网络信息,调查2009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全市住院分娩的妇女,妊娠或分娩缺陷儿(孕28周~产后7天内确诊)者作为缺陷组,分娩正常儿者做为对照组,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现状。结果:①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0.34万/(466/77 231),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肢体短缩并列)、并指(趾)居出生缺陷前5位。②干预现状:调查对象平均婚检率33.37%(311/932),缺陷组接受婚检的比例低于对照组(χ2=4.64,P<0.05);缺陷组接受孕前保健的比例低于对照组(χ2=15.47,P<0.01);43.78%调查对象(408/932)接受产前筛查,缺陷组接受产前筛查的比例高于对照组(χ2=10.90,P<0.01);③治疗性终止妊娠后出生缺陷率由60.34万/下降为活产婴儿的43.89万/(339/77 231,χ2=20.14,P<0.01),出生率的顺位改变为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外耳畸形、总唇裂、并指(趾)。结论:青岛市出生缺陷发生较全国低,接受孕前保健比例较高组出生缺陷发生率较低,显示加强孕前期和围生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安徽省淮河流域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将2018—2021年在安徽省淮河流域五个县(区)监测到的围产儿以及出生缺陷儿作为监测对象,以先天性心脏病作为病例组,同期收集到的其他出生缺陷儿作为对照组,控制协变量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因素的OR值及95%CI。结果 共监测围产儿数244 357例,出生缺陷总数6 451例,先天性心脏病1 897例,先天性心脏病报告发生率77.63/万,报告发生率逐年上升(χ线性趋势2=206.21,P<0.001),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前五顺位病种为房间隔缺损(54.14/万)、动脉导管未闭(16.12/万)、室间隔缺损(15.80/万)、其他先天性心脏病(14.32/万)、法洛四联征(0.86/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患儿早产(OR=2.83,95%CI:2.40~3.32,P<0.001),双胎及以上(OR=1.48,95%CI:1.10~2.00,P<0...  相似文献   

14.
杨丽华  刘姣  胡辉 《中国妇幼保健》2023,(22):4455-4458
目的 分析2017年1月—2021年9月丽水市莲都区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及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9月在丽水市莲都区助产单位住院分娩的孕周28周至生后7 d围生儿出生情况监测数据,统计出生缺陷儿基本情况,主要出生缺陷类型、发生率及性别差异。结果 2017年1月—2021年9月丽水市莲都区助产单位共上报围生儿42 439例,出生缺陷1 13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2.68%。出生缺陷儿主要为男性、活产,诊断时间主要为产后,诊断方式主要为临床诊断。2017年1月—2021年9月,主要出生缺陷类型中,先天性心脏病排在首位,占65.85%,多指(趾)排在第2位,占8.96%。2017年1月—2021年9月出生缺陷男性构成比(76.69%、56.07%、56.12%、55.06%、56.76%)均高于女性(23.31%、43.93%、43.88%、44.94%、43.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耳畸形、并指(趾)、尿道下裂、马蹄内翻足发生率(56.13%、70.59%、58.14%、78.95%、100.00%、59.02%)均高于女性(43.87%、29.41%、41.86%、21.05%、0.00%、4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17年1月—2021年9月丽水市莲都区围生儿主要出生缺陷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多指(趾),且主要发生于男性。  相似文献   

15.
长沙地区住院分娩围生儿出生缺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能导致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至产后7 d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围生儿,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共监测围生儿6 037例,检出出生缺陷儿11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22‰,其中占前3位的依次为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出生缺陷儿中复合畸形的有13例,发生率为2.15‰(13/6 037);存在可能致畸因素者占66.36‰(73/110)。结论进一步开展婚前生育健康教育,避免致畸因素的危害,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开封市2013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类型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并为今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收集2013年度开封市所有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上报的围生儿及孕28周前的出生缺陷儿资料,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特征。结果开封市2013年度围生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4.6/万,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多胎出生缺陷发生率远远高于单胎发生率。农村和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产妇年龄小于20岁和大于35岁的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出生缺陷前3位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和多指(趾)。死亡围生儿中出生缺陷者占18.5%,孕中期产前诊断并终止妊娠的出生缺陷儿占全部检出出生缺陷的11.8%。结论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监测建设,稳定监测人员队伍。做好孕前健康教育,孕期保健,不断提高产前筛查覆盖率、产前诊断技术水平等预防措施,以便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5—2016年嘉兴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产前诊断出生缺陷后人工选择性引产情况,为完善出生缺陷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嘉兴市社区出生缺陷儿登记资料和各医疗机构出生缺陷选择性引产病例资料,对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病种和顺位以及选择性引产出生缺陷类型和顺位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选择性引产出生缺陷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顺位的差异。结果 2004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嘉兴市共有围产儿296 093例,发现出生缺陷6 556例,年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2.14‰,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出生缺陷发生率前五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外耳其他畸形、多指(趾)、血管瘤和尿道下裂。共有1 252例胎儿因诊断为出生缺陷后进行治疗性引产,选择人工引产的出生缺陷类型前五位依次为心血管系统、先天性肌肉骨骼、神经系统、染色体和泌尿生殖系统缺陷,与同期报告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相比,神经系统和染色体畸形的顺位较为靠前。结论嘉兴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主要病种为先天性心脏病;孕早期选择人工引产的出生缺陷与围产儿出生缺陷顺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以医院为基础的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水平,并探讨围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04年1月-2013年12月的出生缺陷监测数据,以医院分娩或引产的孕28周至产后7d的出生缺陷围生儿作为病例组,并按照1∶1的方式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围生儿家长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生缺陷围生儿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04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住院分娩围生儿37 142例,出生缺陷患儿555例,出生缺陷总体发生率为14.94‰.前10位缺陷占全部出生缺陷患儿总例次数的85.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经常性摄入优质蛋白(≥1次/d)是围生儿发生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OR=0.591);致畸因素接触史(OR=2.179)、母亲吸烟史(OR =3.903)、母亲先天性疾病史(OR=2.130)是围生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三级预防措施,减少和控制孕期主要危险因素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东省云浮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种类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云浮市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及《广东省妇幼卫生监测方案》,对2015—2019年云浮市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和趋势χ~2检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云浮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平均为90.84/万(1 729/190 339),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份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0,P0.05);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104.18/万)高于女性(74.96/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5);居住地在城市的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101.79/万)高于居住地在农村者(88.59/万),缺陷儿母亲常住地城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母亲年龄20岁及≥35岁组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20~、25~、30~岁组;2015—2019年5年间出生缺陷首位均为多指(趾)或并指(趾),2016年先天性心脏病取代2015年的胎儿水肿综合征,并为第5顺位。结论多指(趾)或并指(趾)、唇腭裂为云浮市高发的出生缺陷,每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需要加强三级防控措施,减少围产儿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6年吉林省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吉林省9个市州、2个县(市、区)县级以上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上报的围生儿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年共监测178 474例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例数为1 46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1.80/万。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总唇裂、并指(趾)。出生缺陷发生城市高于农村、≥35岁组母亲出生缺陷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男婴高于女婴。结论加强宣传普及优生科学知识,重视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可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