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带钩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钩藤干燥带钩茎枝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4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木栓酮(1)、桦木醇(2)、钝鸡蛋花素(3)、豆甾-4-烯-3-酮(4)、β-谷甾醇(5)、β-胡萝卜苷(6)、24-烯-环阿尔廷酮(7)、角鲨烯(8)、维生素E(9)、α-tocopherolquinone(10)、(-)-alloaromadendrene(11)、丁香色酮(12)、东莨菪内酯(13)、bis(2-ethylhexyl)phthalate(14);3个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大叶帽柱木碱(15)、异大叶帽柱木碱(16)、isomitraphylline N-oxide(17)。结论化合物1、4、8、11、13为首次从钩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钩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满山白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满山白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ODS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学手段,对满山白叶水提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满山白叶水提物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监定为5-甲氧基二聚松柏醇(1),二聚松柏醇(2),左旋丁香树脂酚(3),(-)-lyoniresinol(4),(+)-lyon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 (5),(-)-lyon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 (6),3,4,5-三甲氧基苯酚-l-O-β-D-葡萄糖苷(7),nikoenoside(8),3,5,7-三羟基色原酮-3-O-α-L-鼠李糖苷(9),3,4,5-三甲氧基苯酚(10),东莨菪内酯(11),东莨菪苷(12),槲皮苷(13).结论:化合物1 ~ 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华山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赵森淼  侴桂新  王峥涛 《中草药》2013,44(8):938-941
目的 研究漏斗泡囊草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根及根茎(华山参)的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反相硅胶、大孔树脂、微孔树脂、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对华山参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位进行系统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华山参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莨菪碱(1)、东莨菪碱(2)、山莨菪碱(3)、东莨菪素(4)、东莨菪苷(5)、伞形花内酯(6)、6,7-二甲氧基香豆素(7)、3-甲氧基槲皮素(8)、异槲皮苷(9)、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10)、丁香脂素(11)、原儿茶酸(12)、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3)、邻羟基苯甲酸(14)、托品酸(15)、对羟基苯甲酸(16)、棕榈酸(17).结论 化合物7~17为首次从泡囊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白背叶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冯子明  李福双  徐建富  张培成 《中草药》2012,43(8):1489-1491
目的 研究白背叶Mallotus apel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1)、高根二醇(2)、羽扇豆-20 (29)-烯-3β,30-二醇(3)、对羟基苯甲酸-2α-羟基油桐酸酯(4)、α-香树脂醇乙酸酯(5)、油桐酸(6)、槲皮素(7)、3-甲氧基-4-O-β-D-葡萄糖基苯甲酸(8)、勾儿茶素(9).结论 化合物1~4、6、8、9为首次从野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驴驴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蒿属植物驴驴蒿全草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鉴定为蒲公英萜醇乙酸酯,异皮定,东莨菪素,东莨菪甙及华良姜素。  相似文献   

6.
光叶丁公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光叶丁公藤茎藤中首次分得7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十六碳酸,β-谷甾醇,绿原酸,东莨菪素,胡萝卜甙,东莨菪素-7-葡萄糖甙及1个水溶性生物碱丁公藤丙素。  相似文献   

7.
青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对青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并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青果中分到4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滨蒿内酯,东莨菪内酯,(E)-3,3′-二羟基-4,4′-二甲氧基,没食子酸。结论:除没食子酸外其余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王丽艳  邢凤兰  高春林  杨菲 《中草药》2010,41(11):1776-1779
目的对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高压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kaempferol 3-O-β-D-galactopyranoside,1)、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kaempferol 3-O-β-D-galactopyranosyl-7-O-α-L-rhamnopyranoside,2)、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kaempferol 3-O-(β-D-xyl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3)、山柰酚3-O-[2-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kaempferol 3-O-[2-O-(β-D-xyl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l]-7-O-α-L-rhamnopyranoside,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quercetin 3-O-β-D-galactopyranoside,5)、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quercetin 3-O-(β-D-xyl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6)、槲皮素(quercetin,7)、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8)、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9)、6-去甲氧基茵陈色原酮(6-demethoxycapillarisin,10)、脱镁叶绿酸甲酯(phaeophorbide,11)。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通过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慈竹茹Sinocalamusafinis茎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借助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为(+)-(1S,2R)-1,2-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3-丙二醇(1),苏式-愈创木基甘油-β-O-4’-松柏基醚(2),赤式-愈创木基甘油-β-O-4’-松柏基醚(3),(+)-(7S,8R,8’R)-5’-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4),(+)-(7S,8R,8’R)-5,5’-二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5),(±)-秃毛冬青素Ⅰ(6),(-)-丁香树脂酚(7),(-)-杜仲树脂酚(8),(-)-(8R,8R’)-4,4’-二羟基-3,3’,5,5’-四甲氧基木脂烷-9,9’-二醇(9),(-)-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9,9’-缩丙酮(10),(+)-珍珠花树环木脂醇(11),2,6-二甲氧基吡喃-4-酮(12),β-谷甾醇(13),4-羟基桂皮酸(14)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15)。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慈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紫花前胡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研究我国传统中药紫花前胡的化学成分 ,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溶剂提取和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 ,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紫花前胡茎叶中分得 7个成分 ,鉴定为欧前胡素 ,石防风素 ,哥伦比亚内酯 ,β-谷甾醇 ,东莨菪内酯 ,(+) trans-decursidinol和胡萝卜苷。 结论 :7个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篱蓼Fallopia dumetorum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C18-ODS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进行系统分离纯化,结合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等波谱数据和文献对照等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 从篱蓼地下部分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肉桂酸甲酯(1)、反式-4-甲氧基肉桂酸(2)、methyl gallate 3-O-β-D-glucopyranoside(3)、smilaside J(4)、lapathoside A(5)、vanicoside B(6)、hedyotisol A(7)、表儿茶酚(8)、红花素(9)、木犀草素(10)、槲皮素(11)、异槲皮苷(querc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12)、槲皮素-3-O-β-D-木糖苷(quercetin 3-O-β-D-xylopyranoside,13)、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胶质细胞BV2为生物活性导向模型研究糙叶五加Acanthopanax henry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糙叶五加茎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2)、反式咖啡酸甲酯(3)、咖啡酸(4)、反式松柏醛(5)、丁香醛(6)、香草醛(7)、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8)、反式芥子醛(9)、十一烷二酸单甲酯(10)、(-)-芝麻素(11)、3-O-咖啡酰奎宁酸(12)、5-O-咖啡酰奎宁酸(13)、1,3-双咖啡酰奎宁酸(14)、1,4-双咖啡酰奎宁酸(15)、1,5-双咖啡酰奎宁酸(16)、豆甾醇(17)、β-谷甾醇(18)。结论化合物10为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2、14、17、18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茜草地上部分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茂婷  杨柳  胡江苗  张虹  施香琴  刘守金 《中草药》2017,48(23):4856-4859
目的对茜草Rubia cordifolia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多种色谱材料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11个木脂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表丁香脂素(1)、开环异落叶松脂素(2)、(-)-3,4-二香草基四氢呋喃(3)、lignans(+)-demethoxypinoresinol(4)、(+)-丁香脂素(5)、异落叶松脂素(6)、橄榄树脂素(7)、(7S,8R)-二氢脱氢双松柏醇(8)、4,5′-二甲基落叶松脂醇(9)、(+)-7R,8S-5-methoxydihydrodehydroconifery alcohol(10)、5,5′-二甲氧基-7-氧代落叶松脂醇(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刺五加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龚婧如  王书芳 《中草药》2012,43(12):2337-2341
目的 对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刺五加药材用75%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对醋酸乙酯部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制备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根据波谱学数据(MS、1H-NMR、13C-NMR)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 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苷(2)、山柰酚(3)、金丝桃苷(4)、芦丁(5)、金合欢素(6)、大豆苷(7)、3′-甲氧基大豆苷(8)、葛根素(9)、3′-甲氧基葛根素(10)、4′-甲氧基葛根素(11)、丁香醛(12)、丁香酸(13)、紫丁香酸葡萄糖苷(14)、异嗪皮啶(15)、2,3-二(3′,4 ′-二甲氧基苄基)-2-丁烯-4-内酯(16)、l-芝麻酯素(17)、methylpluviatolide (18)、4′-羟基-2′-甲氧基肉桂醛(19).结论 化合物6~11、14、16、18、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赵珊  张宝  熊丹丹  邹欢  马雪  孙佳  陆苑  郑林  李勇军 《中草药》2017,48(8):1513-1518
目的对黑骨藤Periploca Radix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理化分析、NMR、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黑骨藤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4-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2)、5-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3)、3-O-咖啡酰基奎宁酸(4)、4-O-咖啡酰基奎宁酸(5)、5-O-咖啡酰基奎宁酸(6)、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8)、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9)、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0)、原儿茶醛(11)、对羟基苯甲酸(12)、邻羟基苯甲酸(13)、丁香酸(14)、香草酸(15)、滇杠柳苷元A(16)、Δ5-pregnene-3β,17α,20α-triol(17)、periforgenin C(18)、杠柳苷元(19)。结论化合物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以及HPLC等多种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锡叶藤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鼠李柠檬素(1)、异鼠李素(2)、柚皮素(3)、鼠李素(4)、山柰酚(5)、(+)-紫杉叶素(6)、槲皮素(7)、银锻苷(8)、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表儿茶素-3-(3-O-甲基)-没食子酸酯(10)、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11)、(-)-表儿茶素(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武蕊娟  宋联强  谭镭  詹雁  阮佳  徐超群 《中草药》2015,46(19):2834-2838
目的研究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的化学成分。方法马甲子乙醇提取物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NMR、MS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MTT法对新化合物2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从马甲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和2α,27-二反式对羟基肉桂酰氧基白桦脂酸(2)。化合物2对HepG-2细胞和He La细胞的IC50分别为20.34、14.83μmol/L。结论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马甲子素,属于白桦脂酸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发现,化合物2表现出显著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8.
谢章巧  丁林芬  王德升  晏通  程彬  宋流东  吴兴德 《中草药》2018,49(21):5040-5045
目的对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CI、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山玉兰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E)-3,7,11-trimethyl-2,10-dodecadien-l,6,7-triol(1)、(2E,6E)-3,7,11-trimethyl-2,6-dodecadien-l,10,11-triol(2)、黑麦草内酯(3)、松脂醇(4)、丁香脂素(5)、梣皮树脂醇(6)、桉脂素(7)、连翘脂素(8)、松柏醛(9)、3,4,5-三甲氧基肉桂醇(10)、3-吲哚甲醛(11)、3-吲哚乙醇(12)、3,4-二甲氧基苯甲酸(13)、3,4-二甲氧基苯酚(1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首次报道化合物1的1H-和13C-NMR数据。  相似文献   

19.
巴东醉鱼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靓  黄金程  赵艳萍  李冲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3):3043-3046
目的:对巴东醉鱼草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巴东醉鱼草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槲皮素(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洋芹素(4),洋芹素-7-O-β-D-葡萄糖苷(5),洋芹素-7-O-新橙皮苷(6),金合欢素-7-O-a-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7),cmnioside A(8),acetylmartynoside B(9),4"-O-acety-lmartynoside(10),异角胡麻苷(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化合物8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满兴战  周峰  谭洋  郭金铭  李玲  裴刚 《中草药》2019,50(24):5924-5929
目的 研究福建野鸦椿Euscaphis fukienensis果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及纯化,并通过核磁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福建野鸦椿果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丁烯酮(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坡膜酸(5)、β-香树脂醇(6)、没食子酸(7)、3,3''-二甲氧基鞣花酸(8)、槲皮素(9)、山柰酚(10)、异鼠李素(11)、2-表委陵菜酸(12)、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3)、1-氧泰国树脂酸(14)、2-氧代坡膜酸(15)、木鳖子酸(16)、熊果酸(17)、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8)。结论 化合物611~1518为首次从福建野鸦椿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野鸦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