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克拉霉素与他汀类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处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医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使用克拉霉素联合他汀类药物的所有门诊处方,以Micromedex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为基础,鉴别出潜在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pDDIs)并进行严重性分级,结合CNKI、VIP、万方及PubMed数据库收载的克拉霉素与他汀类药物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克拉霉素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处方41张,发生pDDIs处方30张,其中阿托伐他汀24张,辛伐他汀6张,严重性分级均为“Major (B)”。检索出克拉霉素与他汀类药物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12例,其中发生横纹肌溶解11例。结论 该院克拉霉素与他汀类药物存在pDDIs,且辛伐他汀超剂量使用,需要加强监测和干预,减少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2.
魏远明 《海峡药学》2016,(12):259-260
目的 探究我院他汀类降血脂药物使用以及处方用药合理性.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住院药房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含调节血脂的药物处方,对他汀类药物处方比重与用药频率(DDDs)进行统计,对用药合理性与不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 调节血脂药物处方2100张,他汀类治疗高血脂的处方药物比例90%以上,辛伐他汀33.42%,阿托伐他汀23.90%,瑞舒伐他汀16.67%,氟伐他汀13.0%,血脂康5.19%,普伐他汀7.80%.不适宜处方:50(41.67%)张诊断不全处方,出现不良药物相互作用40(33.3%)张,用药方法不正确的10(8.33%)例,联合用药不当20(16.67%)张.不合理处方:诊断不全的比例35.5%,良反应占处方不合理比重29.41%.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我院高血脂调节中使用率较高,但依然存在用药不适宜与不合理的情况,需进一步规范、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沈斌  方子正 《医药导报》2010,29(11):1505-1507
目的了解他汀类药物的合并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代谢酶学理论指导下,从代谢性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含3种他汀类药物的处方共计2 267张,其中含氟伐他汀和CYP2C9抑制药或底物的处方208张;含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且有CYP3A4抑制药或底物的处方分别为412和56张。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那格列奈、泼尼松、非洛地平等出现的频率较高。结论他汀类药物应避免与抑制他汀类药物代谢的药物合用,或选择无或很少相互作用的同类药物。药师在合并用药中应做好处方审查和患者用药教育,必要时对某些可疑相互作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4.
陈秋琴  王君萍 《中国药房》2011,(28):2639-2640
目的:提示临床重视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致肝药酶升高的不良反应。方法:报道并分析我院心内科2例心肌梗死患者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后出现肝药酶升高的病例。结果与结论:未见文献报道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致肝药酶升高的病例。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仍然存在相互作用的危险,临床应慎重或避免合用,在用药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的异常表现,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有关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案例22例,分析案例涉及患者的基础资料,疾病史,药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史情况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等。结果 22例阿托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中,年龄 60岁患者的发生率最高(72.72%);不良反应以肝功能异常最常见(95.45%),肌肉疼痛不良反应较少见(4.55%);所有患者在停药对症治疗后得以恢复,无死亡事件。结论在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时,应给予老年群体及存在合并症群体更多的关注,并尤其注意联合用药情况,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尽最大可能降低阿托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调查我院2013年1月~12月门诊含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处方,统计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联合用药,分析其用药合理性。全年门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处方3869张,单用775张,联合用药3094张,其中与拜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缓释片、波依定缓释片、二甲双胍缓释片在联用中出现频率较高。说明我院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门诊处方使用中基本合理,但当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伊曲康唑等一些药物合用且剂量较大,使用时间较长时,易发生相关性肌病和肝损害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调脂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发现潜在的用药风险。方法对中国药学会《医院处方分析》项目杭州地区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使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 9.0 SP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应用调脂药的男性患者数是女性患者数的1.40倍。40岁以下接受调脂药治疗的患者达3.81%,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70.18%。在相互作用方面,氟伐他汀与5种CYP2C9抑制剂和9种CYP2C9底物合用的处方总量占氟伐他汀处方总量的11.7%。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与CYP3A4抑制剂(n=10)和CYP3A4底物(n=23)合用的处方总量占这3种他汀处方总量的51.7%,有潜在的相互作用的风险。调脂药物在心内科应用最广。他汀类药物在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也有较多应用。在各类调脂药物中,他汀类药物占80.0%,苯氧酸类13.4%,烟酸类4.8%,抗氧化剂0.35%,多烯脂肪酸类0.30%。他汀类中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的处方量份额分别为50.6%、27.3%、10.9%和11.1%。结论临床已开始重视强化降脂治疗,他汀类的非降脂作用使得该类药物临床应用越来越广。老年患者往往患多种疾病,接受多重药物治疗,因此要充分重视调脂药与其他药理和治疗类别药物的相互作用。注意潜在相互作用带来的安全性改变,有必要做好用药教育和疗程中的药物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pADIs),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某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磺脲类降糖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所有门诊处方,鉴别潜在pADIs,对pADIs危险严重性进行分级,并对国内外数据库收载的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个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调脂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发现潜在的用药风险。方法 对中国药学会《医院处方分析》项目杭州地区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使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 9.0 SP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应用调脂药的男性患者数是女性患者数的1.40倍。40岁以下接受调脂药治疗的患者达3.81%,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70.18%。在相互作用方面,氟伐他汀与5种CYP2C9抑制剂和9种CYP2C9底物合用的处方总量占氟伐他汀处方总量的11.7%。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与CYP3A4抑制剂(n=10)和CYP3A4底物(n=23)合用的处方总量占这3种他汀处方总量的51.7%,有潜在的相互作用的风险。调脂药物在心内科应用最广。他汀类药物在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也有较多应用。在各类调脂药物中,他汀类药物占80.0%,苯氧酸类13.4%,烟酸类4.8%,抗氧化剂0.35%,多烯脂肪酸类0.30%。他汀类中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的处方量份额分别为50.6%、27.3%、10.9%和11.1%。结论 临床已开始重视强化降脂治疗,他汀类的非降脂作用使得该类药物临床应用越来越广。老年患者往往患多种疾病,接受多重药物治疗,因此要充分重视调脂药与其他药理和治疗类别药物的相互作用。注意潜在相互作用带来的安全性改变,有必要做好用药教育和疗程中的药物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阿托伐他汀合并用药中含有CYP3A4底物或抑制剂的处方,分析其代谢性相互作用,提出建议,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2013年1月~12月年间含有阿托伐他汀的西药处方21672张,联合用药15170张,其中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厄贝沙坦、非洛地平联用频率较高。结果联合应用的CYP3A4底物总共9种,CYP3A4抑制剂共5种。结论医院仍存在不适宜问题,阿托伐他汀正确使用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邯郸市各医院使用的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邯郸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上报的2001—2013年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主要包括肝胆、胃肠、肌肉骨骼及神经系统,其他系统相对少见。严重不良反应以肝损害最常见;不同他汀类ADR有所差异,辛伐他汀主要累及肌肉骨骼、胃肠系统和肝胆系统,阿托伐他汀主要累及肝胆和神经系统,氟伐他汀主要累及胃肠系统。结论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他汀类药物在常规剂量范围内均有ADR发生,应规范降脂用药剂量和时限,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丁楠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0):2091-2093
目的 探讨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阿托伐他汀钙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9年收集的64例阿托伐他汀钙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基本信息和服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阿托伐他汀钙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结论 掌握阿托伐他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加强对患者用药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Statin monotherapy is generally well tolerated, with a low frequency of adverse events. The most important advers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statins are myopathy and an asymptomatic increase in hepatic transaminases, both of which occur infrequently. Because statins are prescribed on a long-term basis, their possible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drugs deserve particular attention, as many patients will typically receive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for concomitant conditions during the course of statin treatment.

Areas covered: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statins and emphasizes their clinically relevant drug interactions and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Expert opinion: Avoiding drug–drug interactions and consequent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s essential in order to optimize compliance, and thus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t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different pharmacokinetic profiles among statins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ossible spectrum of drug interactions. The growing trend toward earlier statin treatme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ans that physicians must anticipate future polypharmacy when their patients require additional medications for comorbi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分析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应用莫沙必利片的患者资料,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讨论1例莫沙必利片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资料,收集2002~2012年国内外期刊报道收录的胃动力药致QT间期延长的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莫沙必利片虽然不是本患者发生此类反应的根本原因,但其加重了此类反应的发生。结论:患有病窦综合征的患者,特别是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在合并使用莫沙必利片等胃动力药物时,必须严密关注QT间期,必要时应停用、减量或换用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15.
摘 要别嘌醇作为一种降尿酸药物,因其经济、有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发挥降尿酸作用的同时,别嘌醇也被报道可能导致皮肤严重不良反应(severe cutaneo us adverse reactions,SCAR)。本文整理了别嘌醇诱发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其引起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类型、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某综合性医院急诊处方用药情况,针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干预并考察干预成效。 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作为干预措施,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回顾性调查该院急诊干预前期(2015年)、干预期(2016年)、干预后期(2017年)所有处方信息,对干预前后急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有效干预,急诊合格处方比例上升,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降至40%以下。药物处方总费用下降,每张处方平均费用、用药品种数、注射剂使用率均下降。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总费用、每张处方平均费用、联合用药处方数下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下降。喹诺酮类药物处方数下降,其中静脉给药处方数降低。抗菌药物给药途径总体分布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合理运用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医院多部门联动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处方监管,可获得显著成效,有利于促进急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Importance of the field: Atorvastati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statin administered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includ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he elderl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in diabetic patients. Therefore, th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atorvastatin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Areas covered in this review: We searched MEDLINE for literature published between 1997 and 2010 on th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atorvastatin. We retrieved data fro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meta-analyses, post-marketing studies, reports to regulatory bodies and case reports of rare adverse events.

What the reader will gain: The reader will gain insight into the incidence, severity,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ajor adverse effects of atorvastatin (i.e., liver function abnormalities and muscle-related side effects) overall and in special populations.

Take home message: The existing data suggest that atorvastatin is generally well tolerated across the range of its therapeutic dosage (10 – 80 mg/day).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CHD)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CBM、VIP、Wanfang数据库,收集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相比单用中高强度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CHD或AC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RCTs,包括17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降低效果好于单用中高强度阿托伐他汀[MD=-5.83,95%CI(-11.01,-0.64),P=0.03];亚组分析中,对于老年ACS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LDL-C的降低效果与单用中高强度阿托伐他汀相当[MD=1.85,95%CI(-13.83,17.52),P=0.82];对于仅提示CHD或CHD高风险老年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LDL-C的降低效果好于单用中高强度阿托伐他汀[MD=-8.72,95%CI(-13.21,-4.23),P=0.0001]。对于老年ACS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后的LDL-C达标率显著高于单用中高强度阿托伐他汀[OR=0.68,95%CI(0.53,0.86),P=0.001]。对于仅提示CHD或CHD高风险老年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单用中高强度阿托伐他汀无显著差异[OR=0.97,95%CI(0.59,1.58),P=0.89];对于ACS老年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与单用中高强度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OR=1.27,95%CI(0.78,2.08),P=0.34];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和单用中高强度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至正常值3倍以上的患者数无显著差异[OR=0.29,95%CI(0.07,1.21),P=0.09]。结论对于60岁以上患有CHD或CHD高风险的老年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降低LDL-C的效果好于单用中高强度的阿托伐他汀;对于老年ACS患者,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无显著差异。两种治疗方案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360例小分子激酶抑制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陕西省2016—2020年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上报至陕西省食品药品研究院的360例小分子激酶抑制剂ADR报告,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转归和ADR累及系统/器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360例ADR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ADR累及系统/器官以消化系统为主,其次为皮肤及附件、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引起ADR最多的药品是伊布替尼。在临床转归方面,痊愈和好转占59.5%。1例“新的”ADR表现为全身皮肤变黑,其是否与该类药物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等密切关联,并且涉及多个系统或器官,临床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用药情况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从而优化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