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珠三角某市瓶装饮料制造企业生产线工人噪声暴露情况,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该市7家瓶装饮料制造企业中接噪工龄≥1年的56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工人的噪声暴露情况、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和高频听力损失(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HFHL)检出情况,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个体特征和职业特征对接噪工人HFHL的影响。结果 该市瓶装饮料制造企业生产线噪声声级为72.3~96.7 dB(A),38.49%岗位噪声水平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工人HFHL双耳高频听力损失为109人,检出率为19.16%,高频听力损失组工人(n=109)的接噪声级、CNE、接噪工龄、年龄均高于听力正常组(n=460)(P <0.01)。存在噪声危害的岗位主要有包装岗位、灌装岗位、配料投料岗位、吹瓶岗位,灌装岗位、吹瓶岗位工人的接噪声级、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均高于其他岗位工人(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CNE每增加1 dB(A)·年,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影响情况。方法对漳州市2013年1 253名噪声作业工人岗中职业体检纯音气导听阈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观察对象218人(17.4%),检出率高于噪声聋(6.3%);男性听力损失率(29.7%)高于女性(14.2%);机械制造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38.4%)高于食品(8.1%)和化工(8.0%)行业;听力损失随接噪工龄增加而升高。结论接噪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随接噪工龄的增加而增高,机械制造业更明显;听力损害以高频为主。应改革生产工艺,加强个人防护,保护职业工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声级≥80分贝(d B)并85 dB噪声环境中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此类人群听力监护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市2家作业环境噪声等效A声级≥80 dB并85 d B的企业中,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360名作业工人,按噪声接触工龄分成2组进行听力检查,并对作业工人年龄、性别进行校正。【结果】噪声接触工龄≤20年组未发现明显的听力损失(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值40 dB)者,接噪工龄20年组工人经年龄、性别校正后,有4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值≥40dB,其中2人同时伴有语频听力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精确法=3. 10,P0. 05)。【结论】声级≥80 dB并85 dB噪声环境中作业人员接噪工龄与听力损失尚无关联。鉴于接噪工龄20年组有听力损失的个例发生,建议将接噪工龄20年的工人作为听力监护的重点目标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噪声暴露人员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噪声性听力损失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市某橡胶塑料模具厂、某机械设备生产厂、某汽车制造厂共231名接触噪声超过1 a的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WS/T 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对噪声场所进行噪声强度测量,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按照GB/T 7582-2004《声学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要求进行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判断被调查人员是否存在听力损失。自制问卷,调查对象的年龄、CNE、噪声相关知识培训、文化程度、接噪工龄、噪声防护设备使用情况、家族性耳聋史、毒性药物史、吸烟史等情况。先后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影响职业噪声暴露人员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结果 被调查对象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为68.0~105.4 dB(A),8 h等效声级(LEX.8h)为80.1~95.4 dB(A),CNE为80.2~112.3 dB(A);231名工人中发生听力损失者共83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40岁、接噪工龄≥3 a、家族性耳聋史以及吸烟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噪声相关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和分析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 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某汽车制造厂662名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职业健康体检, 调查噪声作业工人噪声声级、年龄、工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吸烟、饮酒和戴耳机听音乐的频率等指标, 分析在听力检测结果、类神经症检出情况以及血压检查结果方面, 不同工人间是否存在差异性。
结果 662名噪声作业工人个体噪声声级为80.1~102.0 dB (A), 均值为(84.1 ±2.5) dB (A)。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0.2%, 类神经征阳性率为32.6%, 血压异常率为60.9%。听力正常组接触噪声声级低于高频听力损失组, 类神经症阳性组接触噪声声级大于类神经症阴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不同年龄、接噪工龄、BMI, 以及戴耳机听音乐频率不同的接噪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不同(P < 0.01或0.05), 且随着接噪工人年龄的增长、工龄的增加、BMI的升高, 以及戴耳机听音乐频率的增多, 有升高的趋势(P < 0.01或0.05)。不同年龄、接噪工龄以及戴耳机听音乐频率不同的工人类神经症的阳性率不同(P < 0.01或0.05), 且有随着接噪工人年龄的增加、工龄的增加, 有升高的趋势(P < 0.01)。不同年龄、接噪工龄和BMI的工人血压异常率不同(P < 0.01或0.05), 且随着BMI的降低、年龄的升高以及接噪工龄的增加, 接噪工人血压异常率存在下降的趋势(P < 0.01)。
结论 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应当加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卫生管理, 保护工人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沙漠油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状况,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噪声暴露分组,噪声观察组256人,对照组188人为非接触噪声人员。用常规方法测量每个工人的左右耳高频气导听阈,按GBZ 49-2007标准对听阈作年龄和性别修正,并诊断是否为听力损失,比较两组工人听力状况。结果作业现场共监测19个噪声点,其中有3个点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超标率为15.79%;噪声强度为78~97 dB,平均(85.0±2.0)dB;噪声组中单耳听力损失罹患率为17.77%,明显高于对照组(11.44%)(χ2=6.795,P〈0.01),且噪声组随接噪工龄延长,听力损失罹患率有增高趋势,工龄10年以上的高频听力损失明显增高,噪声组和非噪声组中,男性听力损失罹患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提示泵工、锅炉工等工种高强度噪声引起作业人员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钢铁企业接触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工人听阈值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某钢铁企业1628名噪声接触人员按从事噪声作业工龄、生产现场噪声强度以及工种类别,分别进行分析,并采用SPSS12.5软件进行语频听阈均值和高频听阈均值的分析比较。结果噪声作业工龄10年者出现高频听损、20年者出现语频听损,且工龄5年者高频听阈均值分别与工龄组10,15,20,25,3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龄组5,10年者语频听阈均值分别与15,20,25,3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场噪声强度〉86dB(A)时,噪声接触人员出现高频听损,现场噪声强度〉92dB(A)时,出现语频听损,低噪声组~86dB(A)、~92dB(A)组分别与高噪声组~97dB(A)、~103dB(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稳态噪声接触人员听力损伤程度高于其他岗位工种。结论随着噪声作业工龄增加和现场噪声强度升高,听阈值增大,且高频段听力损失比语频段听力损失约早10年左右,同时流动性岗位和接触非稳态噪声岗位的语频听阈均值比稳态噪声岗位的高5~10dB(A)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检出率及其分布特点,为评估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状况,改善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了2021年1月至12月在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3 224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职业健康档案资料,计算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结果 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4.2%(137/3 224),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1.5%(27/1 818)。男性工人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的检出率大于女性。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检出率呈现随年龄、工龄增长而增高趋势。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趋势。不同企业规模的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结论 福州地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检查,以及在岗期间、离岗时疑似噪声聋的筛查,加强噪声行业的防护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英德市某水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状况,为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和卫生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英德市某水泥企业296名在岗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特征的在岗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状况和纯音测听异常情况。结果 296名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血压异常、血常规异常、心电图异常等指标检出率分别为19.26%、21.28%、16.22%和22.97%。男性血压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听力损失、血压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均升高(P值均0.05)。296名工人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高频听阈提高、语频听阈提高、较好耳语频加权值25 dB的检出率分别为19.26%、64.53%、7.09%和1.35%。男性的高频听阈提高和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值均0.05);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高频听阈提高、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P值均0.05);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和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随着工龄增加而升高(P值均0.05)。结论英德市某水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健康损害较严重,有关部门需督促企业加强和完善噪声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收集2018年度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4723名噪声作业工人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与工作场所现场噪声暴露水平资料,分析噪声暴露情况与听力损失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9.8%(1406/4723),以高频听阈升高为主,占28.9%;作业环境噪声总超标率为38.1%(238/624),焊装车间噪声超标率均高于其他车间。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年龄、接噪工龄增长呈增高趋势(趋势X2=42.263,P<0.001;趋势X2=20.03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提示,与<20岁年龄组相比,≥20岁可能是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20?<30岁OR=1.53、≥30岁OR=2.55,P<0.001)。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较高,企业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 方法 选择某煤矿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的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检测,并对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在1 137名噪声作业工人的纯音听阈检测中,高频听力损失检出919例,检出率为80.83%。工龄<5年、5~年、10~年、15~年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59.02%、76.39%、90.57%和94.96%,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0.05);确诊职业性噪声聋115人,检出率为10.11%,工龄<5年、5~年、10~年、15~年工人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分别为7.64%、7.34%、10.57%和21.58%,也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0.05)。 结论 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有较大影响,应加强个体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人造宝石加工行业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状况,为采取有效的防护、整改措施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宝石厂磨钻、园磨及熔炉车间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测量车间环境噪声水平。选890例接触噪声人员作噪声组,并选160例非接触噪声人员作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测量每个工人的左右耳气导听阈,按GBZ49-2002标准对听阈作年龄和性别修正,并诊断是否为高频听力损失,比较两组工人听力状况。结果作业现场共测86个噪声点,其中有82个点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超标率为95.35%;噪声强度为70.1 ̄98.6dB(A),平均(89.2±2.8)dB(A);噪声组人员高频听力损失罹患率为34.3%,明显高于对照组(12.5%)(P<0.01),且噪声组随接噪工龄增长有增高趋势,工龄5年以上的高频听力损失明显增高。结论提示人造宝石加工行业高强度噪声引起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个体噪声暴露测量数据比较工业脉冲噪声与稳态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剂量反应关系的异同。方法1998至1999年,以32名接触脉冲噪声的机械制造工人和163名接触稳态噪声的纺织工人为观察对象,用噪声剂量计采集8h工作期间的噪声暴露数据,计算8h等效声级(LAeq.8h),并按等能量原理将LAeq.8h和噪声作业工龄合并为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用常规方法测量工人左右耳气导听阈,按GBZ492002对听阈做年龄性别校正,并诊断是否为高频听力损失。结果脉冲噪声组的CNE[(103.2±4.2)dB(A)·年]明显低于稳态噪声组[(110.6±6.0)dB(A)·年],脉冲噪声组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68.8%)与稳态噪声组(65.0%)相似,分层分析和趋势卡方检验证实,两组CNE与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间均存在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冲噪声100~104和105~109dB(A)·年两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76.9%和90.9%)高出稳态噪声组(30.4%和50.0%)约1倍。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脉冲噪声组CNE与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与稳态噪声组相比出现曲线左移,斜率增大。结论采用个体噪声暴露数据计算时,在能量相同的情况下,脉冲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的危害大于稳态噪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单纯接触噪声及与其他混合因素联合作用对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对某发动机制造厂工人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单纯噪声组,噪声联合高温组和噪声联合正己烷组。对其工作环境进行噪声、高温及正己烷测试,分析各组研究对象听力水平。结果噪声联合高温和噪声联合正己烷组的职业工人高频听阈损失值均高于单纯噪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2,-3.243,均P0.05)。噪声联合正己烷组正常语频听阈损失值高于单纯噪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9,P0.05)。噪声联合高温组的职业性听力异常检出率为8.6%,噪声联合正己烷组为3.2%。接噪工龄≥15 a的高频听阈损失值高于接噪工龄11~15 a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3,P0.05)。结论噪声与高温、正己烷对劳动者听力的影响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旭红 《健康研究》2014,(3):248-250
目的调查研究噪声对杭州地区某电器厂工人听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精密脉冲声级计测定电器厂噪声作业环境的噪声强度,采用听力计检测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状况,测定听力损害罹患率,将听力损害与接噪工龄、工种、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电器厂噪声性质为中高频连续稳态噪声,平均噪声强度92.34±8.62 dB(A),工人职业性听力损害的罹患率为19.97%,听力损害随接噪工龄增加而升高,各工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工种听力损害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磨工、铆工、冲压、折弯工、总装、剪板、焊接。结论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左虹  王力民  唐瑾  木拉提 《职业与健康》2013,29(17):2142-2144
目的了解噪声对发电车乘务员的听力损害程度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对272名发电车乘务员进行血压、心电图、纯音气导听阈检查。结果血压正常、正常高值、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21.7%、55.9%、22.4%,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律的改变、左室高电压及电轴左偏、ST段和T波异常。纯音气导听阈检查结果显示,接触噪声工龄10~19a年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的检出率(12.6%)明显高于接噪工龄〈10a的检出率(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P〈0.05)。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9dB的检出率为18.3%,并且接噪工龄10~19a、≥20a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9dB的检出率(分别为22.5%、29.4%)明显高于〈10a的检出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13、5.53,P〈0.01和〈0.05)。结论噪声对发电车乘务员听力的损害随接噪工龄增加而加重,应重视该岗位作业人员血压在正常高值及纯音听阈在26—39dB范围检出率较高这一情况。应在隔音降噪、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防护方面做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机械加工行业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企业加强噪声危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某机械加工厂9 44例噪声作业者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作为观察组,46 8例同期进行岗前体检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接触过噪声及其他毒物),分析血压、心电图和纯音气导听阈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血压增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纯音气导听阈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 9 d B、观察对象、轻度噪声聋、中度噪声聋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年工龄≤20年组中观察对象的检出率与工龄≤10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20年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 9 d B之间、轻度噪声聋、中度噪声聋的检出率与工龄≤10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的影响较大;接噪工人听力的损失随接噪工龄增加而加重,但重度聋和全聋的较少,而接噪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 9d B之间者检出率较高,应予高度重视,建议企业加强噪声危害控制及个人防护,避免发展为职业性噪声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南通市噪声接触电焊工人的听力损失(尤其是高频听力损失)情况,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南通市3 265名噪声接触电焊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2017年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相关资料,分析其听力损失情况。
结果 3 265名电焊工人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3.94%)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左耳各个频率听阈、语频平均听阈和高频平均听阈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右耳(P < 0.01)。左耳的500 Hz听阈、2 000 Hz听阈、3 000 Hz听阈、6 000 Hz听阈、语频平均听阈和高频平均听阈均大于右耳(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性高于女性(OR=1.840,P < 0.01)。年龄增加为电焊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OR=1.073,P < 0.01);相比噪声接触工龄 < 5年组,接触噪声10~年为电焊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OR=1.490,P < 0.01)。
结论 南通市电焊工人左耳的听力损失较右耳严重。企业应降低生产性噪声来源,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为工人配备合格的个人噪声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监护,以保护工人的听力。
  相似文献   

19.
陆强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23-1724
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测定各噪声作业车间的噪声强度,对808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并对听力损失与工龄、工种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000 Hz高频听阈听力损失人数最多;随着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亦增加,不同工龄组间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种组间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作业环境对作业工人高频听阈听力影响显著,随着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建议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健康监护档案,控制职业性噪声聋发生。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家庭宝石加工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测量噪声水平;对381名接噪者与60名非接噪者测量左右耳气导听阈,比较两组人员听力状况。结果显示,91个作业点噪声强度范围62.9~102.3 dB(A),超标率为28.57%,其中打孔100%、切石52.17%、磨石18.18%;接噪组(n=381)听力损失检出率14.17%,对照组(n=60)听力损失检出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噪组双耳受损者较多。性别、工种、工龄、噪声强度是听力损失发生的独立危害因素,听力损失检出率切石工高于其他工种、男性高于女性,接噪工龄超过10年以上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性大。提示家庭作坊式宝石加工对加工者的听力系统有影响,应建立家庭作坊式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杜绝噪声聋的发生。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