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某汽车作业制造企业噪声暴露水平和劳动者听力损失情况,评估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风险。方法 对某汽车座椅制造企业开展现场调查,以548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纯音听阈测试和个体噪声检测(LEX,8 h),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分析不同工种、工龄和CNE工人的听力损失差异,并应用《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计算各岗位在接噪工龄20~40年的听阈变化及噪声致听力损失风险。结果 2022年9—12月,548名工人年龄中位数39岁,接噪工龄中位数15年,36.6%的工作岗位噪声8 h等效声级超过85 dB(A),平均为86.1 dB(A),平均CNE为96.6 dB(A)·年。检出高频听力损失51例(检出率9.31%);高频合并语频听力损失15例(检出率2.74%);听力损失总检出率为12.05%。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工人接噪工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P <0.01),工龄> 15年的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最高。随着CNE的增加,听力损失的比例也逐步增加(P <0.05),CNE> 100 dB(A)·年组的听力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市职业人群噪声性听力损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噪声接触声级的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20家企业接触噪声的3580名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1日建立动态研究队列,观察终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收集研究对象2017年之前的现场检测和体检数据,并开始观察对象2017年1月1日之后3年的听力损失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工人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580名工人中男性2849人,女性731人;平均年龄(39.42±7.69)岁;平均工龄(11.50±7.06)年。随访时间共计28585.65人年,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91例,发病密度为0.0032/人年。随着接触噪声声级的增加,工人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病密度、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也随之增加。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是男性的0.148倍;防护用品合适且全程佩戴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是不合适或不佩戴的0.407倍;年龄每增加1岁,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至1.074倍,三班制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是白班制的2.588倍;吸烟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是不吸烟工人的1.092倍;噪声接触声级>85 dB(A)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是噪声接触声级≤85 dB(A)工人的4.272~25.430倍(P均<0.05)。结论噪声接触声级增加是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要加强高噪声接触企业的监管力度,重视企业工人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3a基因(DNMT3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噪声暴露工人的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江苏省某化纤工厂和某能源公司2015年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噪声暴露的998名作业工人(男性908人,女性90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噪声检测(GBZ/T 189.8—2007)获取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和噪声暴露情况,按照纯音气导听阈测试(GBZ 49—2014)的结果将其分为病例组(n=498,双耳高频平均听阈25 dB)和人为匹配的对照组(n=500,双耳高频平均听阈≤25 dB)。采用TaqMan探针法对DNMT3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7590760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性模型中,rs7590760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运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对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情况进行调整后,CC/CG基因型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病风险是GG基因型发病风险的1.56倍,调整OR=1.56(95%CI 1.22~2.01)。对接噪工龄和噪声暴露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当噪声作业工龄≤16年和16年时,调整OR分别为1.67(95%CI 1.17~2.38)和1.52(95%CI 1.06~2.17);在≤85 dB、86~92 dB和92 dB 3种噪声暴露强度下,对应的调整OR分别为1.56(95%CI 1.06~2.30)、1.67(95%CI 0.94~2.99)和1.51(95%CI 1.01~2.26)。结论 DNMT3a基因rs7590760位点的CC/CG基因型可能是中国汉族噪声暴露作业工人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2011—2014年南通市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合格的764名新入职工人为调查对象,跟踪分析该职业人群入职前和入职后2年内,先后3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对听力损伤、血压及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1年后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 dB(A)]的检出率为3.40%,筛查检出4名职业禁忌证,其中1名为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 dB(A),但噪声作业1年之内,高频段3 000Hz、4 000 Hz和6 000 Hz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阈≥65 dB(A)];职业性噪声暴露2年后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 dB(A)]的检出率为4.87%,筛查检出1名职业禁忌证工人,1名疑似职业病工人。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后1年和2年的听力损失检出率均较入职前明显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高血压现患率在全体人群及性别分层中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2年后心电图检查较入职前,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和其他异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段改变等)检出率显著上升,其中女性工人心电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工人的听力损失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珠三角某市瓶装饮料制造企业生产线工人噪声暴露情况,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该市7家瓶装饮料制造企业中接噪工龄≥1年的56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工人的噪声暴露情况、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和高频听力损失(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HFHL)检出情况,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个体特征和职业特征对接噪工人HFHL的影响。结果 该市瓶装饮料制造企业生产线噪声声级为72.3~96.7 dB(A),38.49%岗位噪声水平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工人HFHL双耳高频听力损失为109人,检出率为19.16%,高频听力损失组工人(n=109)的接噪声级、CNE、接噪工龄、年龄均高于听力正常组(n=460)(P <0.01)。存在噪声危害的岗位主要有包装岗位、灌装岗位、配料投料岗位、吹瓶岗位,灌装岗位、吹瓶岗位工人的接噪声级、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均高于其他岗位工人(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CNE每增加1 dB(A)·年,工...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监测某客车制造企业工人个体噪声水平,评估该企业工人由于噪声暴露所致的听力损失以及噪声性耳聋风险水平。方法 对某客车制造企业35名工人进行个体噪声监测,运用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法对个体噪声8 h工作日等效声级(L EX,8h)≥80 dB(A)的岗位进行噪声风险评估。结果 噪声强度≥85 dB(A)的工人有21名,占60%(21/35);预测暴露年数≤30年时,发生高频听阈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风险等级最高的是铸造车间打磨工和涂装车间重抛光工,为较高风险;暴露年数>30年时,发生高频听阈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风险等级最高的是涂装车间重抛光工,为高风险。结论 该企业噪声危害较为严重,应采取改进工艺措施降低噪声水平,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听力保护计划等方案保护工人听力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探讨青年工人初次职业噪声暴露的职业健康风险. [方法]以南京市职业健康体检机构2011年至2013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格检查合格的367名新入职青年职工为研究对象,跟踪分析该职业人群入职前和入职后2年内,先后3次职业健康体检的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血压和心电图变化. [结果]青年工人噪声作业1年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dB(A)]的检出率为4.63%,噪声暴露2年内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为3.77%;入职1年后听力筛查检出3名噪声敏感工人[高频段任一频率,任一耳≥65dB(A)].工人入职1年收缩压出现显著性上升,且男性工人连续两年收缩压呈上升趋势;女性工人噪声作业1年高血压现患率上升.男性工人入职1年后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不齐和其他异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段改变等)检出率显著上升. [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可能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损失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噪声暴露第1年,青工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可能与易感人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个体噪声暴露测量数据比较工业脉冲噪声与稳态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剂量反应关系的异同。方法1998至1999年,以32名接触脉冲噪声的机械制造工人和163名接触稳态噪声的纺织工人为观察对象,用噪声剂量计采集8h工作期间的噪声暴露数据,计算8h等效声级(LAeq.8h),并按等能量原理将LAeq.8h和噪声作业工龄合并为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用常规方法测量工人左右耳气导听阈,按GBZ492002对听阈做年龄性别校正,并诊断是否为高频听力损失。结果脉冲噪声组的CNE[(103.2±4.2)dB(A)·年]明显低于稳态噪声组[(110.6±6.0)dB(A)·年],脉冲噪声组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68.8%)与稳态噪声组(65.0%)相似,分层分析和趋势卡方检验证实,两组CNE与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间均存在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冲噪声100~104和105~109dB(A)·年两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76.9%和90.9%)高出稳态噪声组(30.4%和50.0%)约1倍。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脉冲噪声组CNE与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与稳态噪声组相比出现曲线左移,斜率增大。结论采用个体噪声暴露数据计算时,在能量相同的情况下,脉冲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的危害大于稳态噪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冲床噪声对工人高频率段听力的影响,并与稳态噪声进行对比.方法 接触冲床噪声的38名锻压车间工人为冲床噪声接触组,62名接触稳态噪声的拉丝、磨粉等工人为稳态噪声组.用个人声暴露计采集工作期间噪声暴露数据,计算40h等效声级(LEX,W)和累积噪声暴露量(CNE).按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对工人测试听力并计算和判定结果.结果 冲床噪声接触组CNE[(97.0±6.4) dB (A)·年]与稳态噪声接触组CNE [(97.6±5.7)dB(A)·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床噪声接触组高频听力损失率(55.3%)明显高于稳态噪声(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MHX2=6.928,P=0.0085);冲床噪声接触组于CNE 95~104 dB(A)·年内损失率(13/19,68.4%)明显高于稳态噪声组( 13/37,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冲床噪声组、稳态噪声组CNE与高频听力损失率均呈剂量-反应关系(P<0.01).结论 应用个体噪声暴露数据计算时,在能量相同的情况下,冲床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的危害大于稳态噪声.  相似文献   

10.
对150名长期暴露于中低剂量噪声[79~92dB(A)],未出现语频听力损伤的工人体检,发现高频听力损伤42人(35%)。进行累积噪声暴露量(dB(A)年)与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的分析,证实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轮胎制造厂953名噪声作业人员的高频听力损失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17年天津市某轮胎制造厂953名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轮胎制造厂噪声声级82.0~91.2 d B(A)。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0.49%。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相比男性、噪声低暴露程度员工,女性、高暴露程度员工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OR估计值分别为0.304(95%CI:0.108~0.854)、2.175(95%CI:1.220~3.878),年龄、接噪工龄每增加一个等级,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OR估计值分别为1.963(95%CI:1.388~2.775)、1.549(95%CI:1.043~2.300)。[结论]该厂噪声危害较严重。噪声暴露是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当引起重视;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ISO 1999:2013(E)方法听力损失预测值与实际测定值相关关系,为更好的开展听力损失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2020年十堰市某汽车生产集团7个工种1 501名男性作业工人,采用ISO 1999:2013(E)规定的方法进行听力损失预测,并按ISO 8253—1规定的测量方法对其开展纯音听阈测定。结果 研究的工种作业岗位8 h等效声级(LEX,8 h)平均值均超过80 dB(A),其中6个工种的作业岗位噪声强度超过国家噪声职业接触限制;预测噪声暴露12年后,研究对象不同频率会出现0~18.4 dB的听力损失;研究对象噪声暴露12年后,不同频率听力损失实际为12.3~36.5 dB;预测研究对象的高频听阈偏移值为2.8~15.2 dB,实际测定的高频听阈偏移值为26.4~32.3 dB;预测噪声聋评估值为0.5~3.7 dB,实际测定值达到了16.9~18.6 dB。随着噪声强度升高,高频听阈偏移和噪声聋预测结果和实际测定结果均逐渐增大,其预测结果及实际测定结果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ISO 1999:2013(E)方法在预测听力损失时预...  相似文献   

13.
饮酒与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的联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饮酒与听力损失的关系以及饮酒和职业性噪声对听力损失的联合作用.方法 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广州市某大型空调生产企业连续性噪声作业人员2.44名男性饮酒者为饮酒组,在相同的噪声暴露环境中选择140名男性不饮酒者为对照组,两组间除饮酒外,其他均均衡可比.按照<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 69-1996)要求对噪声暴露作业场所进行测点选择和噪声强度测量[dB(A)],并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按GB7583-87要求,对工人进行左、右耳500~6000Hz内6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并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个人生活史、职业史、噪声暴露史、家族性耳聋史以及耳毒性药物使用史等.利用t检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卡方检验分析噪声和饮酒对听力的影响以及两者的联合作用.结果 同一噪声暴露环境下,在4 000 Hz频段,饮酒组左、右耳听阈位移分别为(29.9±12.9)dB和(30.0±13.5)dB;6000Hz听闻位移为(26.9±11.8)dB和(27.3±15.3)dB,均高于对照组(P<0.05).饮酒组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21.7%,对照组为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饮酒量达32L及以上听力损失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是不饮酒的2.632倍(P<0.05).累积噪声量达80 dB(A)及以上时,饮酒和职业噪声听力损失的RR值分别为3.353和4.643,饮酒与职业噪声联合作用的RR值(9.662)大于两个变量独立作用之和.结论 大量饮酒可导致听力损失发生率增高,在高强度噪声暴露情况下,饮酒和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20—2021年对3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典型行业现场检测工作进行定点噪声、个体噪声测量;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现场检测方式、个体防护、体检情况等信息;依据工作任务暴露评价模型(TEM),对噪声接触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0—2021年检测典型行业166家次,定点噪声声级均>80.0 dB(A)76家次,脉冲噪声声级最高114.0 dB(A),稳态和非稳态噪声声级80.1~110.7 dB(A);现场检测526 d,个体噪声8 h等效声级(Lex, 8 h)≥85.0 dB(A)158 d,≥80.0 dB(A)217 d,<80.0 dB(A)309 d。问卷调查2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20人未进行听力检查,3人体检出现高频听力异常,形成原因还有待研究。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噪声接触水平较高,各检测机构应加强对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健康监护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强度和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对SOD2靶向定位序列rs4880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噪声性高频听力损失易感性关联的影响。方法利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比较同一噪声暴露强度作业人员的左耳3 000 Hz频段听阈位移情况,筛选出听阈位移最大的10%个体作为本研究的易感人群组,共201例,听阈位移最小的10%个体作为耐受人群组,共202例,并进行相关的职业卫生调查和问卷调查。噪声暴露强度的检测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T189.8—2007),抽取易感人群和耐受人群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用于常规方法抽提基因组DNA,TaqMan探针法化学荧光等位基因鉴别试验检测SNP。结果在噪声暴露强度85~92 dB(A)组以及>92 dB(A)组,SOD2基因rs4880 SNP与噪声性高频听力损失的患病风险有关,携带CC+CT基因型与TT基因型相比OR值分别为2.38(1.27,4.46)和3.67(1.10,12.30)。CNE分层分析发现,CNE位于82~92dB(A)组时,SOD2基因rs4880 SNP与噪声性高频听力损失的患病风险有关,携带CC+CT基因型与TT基因型相比,患噪声性高频听力损失的风险更高,OR值为2.59,95%CI为(1.14,5.90)。结论噪声暴露水平可影响SOD2靶向定位序列rs488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噪声性高频听力损失易感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温与噪声联合暴露对某钢管制造企业工人的健康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市某钢管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资料和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以132名高温与噪声联合暴露工人作为观察组,147名单纯噪声暴露工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两组工人听力水平、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作业环境夏季平均气温为33.9℃,高于对照组夏季平均气温的28.8℃(P<0.05);两组作业环境中噪声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人语频听阈值[(21.41±7.32)dB(A)]和高频听阈值[(26.38±15.06)dB(A)]均高于对照组[(20.11±3.57)dB(A),(24.23±11.95)dB(A)](P<0.05),且观察组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6.4%,高于对照组的24.5%(P<0.05);血压偏高检出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5.91%)高于对照组(7.48%)(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以ST-T段改变为主,对照组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肌动蛋白结合蛋白TRIOBP基因的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探索人群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遗传学机制。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1—12月汽车制造工厂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噪声暴露工人,将双耳高频听力阈值超过25 dB的工人作为高频听力损失组,根据年龄、噪声接触情况和工作岗位等变量进行匹配,选择双耳任一频段(500、1 000、2 000、3 000、4 000、6 000 Hz)的听力阈值低于25 dB的工人作为对照组,每组234人。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信息、职业史、个人史、既往史、体检结果和空腹全血样本,对两组工人的血样进行TRIO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序,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RIOBP的遗传变异与NIHL(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频听力损失组比对照组有更多的工人接触过混合溶剂,睡眠时间延长(P <0.05);对照组比高频听力损失组有更多的工人有听觉系统症状、ALT异常和LDL-C异常(P <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RIOBP基因的5个SNP均不是NIHL易感性的影响因素(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吸烟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为预防听力损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造船企业中接触噪声出现高频听力损失的1 251名男性工人作为观察组,接触噪声未出现高频听力损失的3 013名男性工人作为对照组,通过现场调查、个体噪声剂量检测、问卷调查、纯音测听等方法获得相关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中吸烟人数占5188%。卡方检验显示,观察组累积噪声暴露剂量(CNE)、吸烟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显示,在吸烟工人中,随着每日吸烟量的增加,高频听力损失的发生率由1834%增加到2851%(P005);随着烟龄的增长,高频听力损失的发生率由1448%增加到351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年龄、 CNE等因素进行调整后,相比于不吸烟人群,吸烟行为使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风险增加到1398倍(95%CI1216~1608)。结论吸烟是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且随着每日吸烟量的增加和烟龄的增长高频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应加大对接噪人员的控烟教育,以保护劳动者听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天津市11 643名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资料及所在288家企业工作场所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33.81%,高血压检出率19.8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2.11%,男性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女性。高噪声暴露组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女性工人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随噪声接触工龄延长,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增加、工龄延长和高噪声暴露均为高频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P0.05);高噪声暴露情况下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率增加42.00%(男性)和29.00%(女性),工龄每增加5年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增加23.00%(男性)和147.00%(女)。此外,高噪声暴露可增加男性高血压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发病风险(OR1.00,P0.05)。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高噪声暴露是高频听力损失、男性高血压发病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刘诚  曾俊  王永伟  杨冰  兰亚佳 《现代预防医学》2023,(20):3673-3678+3683
目的 探讨飞机制造业听力损失风险与风险发生规律,研制听力损失风险估算矩阵,为噪声危害的预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某飞机制造企业48名高噪声暴露岗位职工为研究对象,基于个人剂接噪量测定、评估与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筛选听力损失风险因素,通过年龄相关的听阈级估算、永久性听阈位移(NIPTS)估算、年龄和噪声相关听阈级(HTLAN)估算及听力损失风险计算,进行噪声致听力损失风险评估。结果 48名职工噪声暴露强度为81.8~108.3dB(A),个体噪声超标率达91.7%。噪声暴露强度越高,发生听力损失风险增速越快;新上岗职工大部分佩戴防噪声耳塞(Noise Reduction Rating, NRR=24dB)听力损失风险速升的时间滞后,且持续工作20年听力损失风险仍可接受;佩戴防噪耳塞(NRR=24dB)加配防噪耳罩(NRR=27dB)听力损失风险变化并不明显。噪声短期暴露剂量和性别为固定因素,听力损失的现时风险仅与年龄和工龄有关,20~30岁年龄段,1~5工龄段,风险依次为可接受风险(占56.2%)、中等风险(占22.9%)、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