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妇产科医务人员对预防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知识的掌握情况. 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9日至10月25日分别参加在黑龙江省和山东省召开的2次全国性妇产科学术会议以及在江苏省2个地级市和2个县级市举办的妇产科学习班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发放“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知识调查表”,调查这些医务人员对HBV血清标志物的意义以及预防母婴感染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59份,其中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分别为85.0%(475名)和15.0%(84名);来自一、二、三级医院的人员比例分别为13.2%(74名)、36.9%(206名)和49.9%(279名).90.0% (503/559)受访者能正确判断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有传染性,但也有27.5% (154/559)将HBsAg阴性、乙肝核心抗体和/或乙肝e抗体阳性误认为有传染性.96.3% (519/539)的受访者知道孕妇产前检查时需筛查HBV血清标志物,二级医院工作人员知晓率高于三级医院[分别为99.0% (201/203)与94.7%(250/264),x2=6.466,P=0.011].95.3%(511/536)能正确回答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和接种乙肝疫苗,但对注射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61.6% (330/536)和80.4% (427/531).对新生儿可以母乳喂养的知晓率仅13.0% (69/532),仍有13.8% (74/536)错误认为剖宫产能预防母婴传播.此外,仍有54.4% (290/533)受访者错误地认为HBsAg阳性孕妇需在妊娠期注射HBIG. 结论 妇产科医务人员基本掌握对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使用HBIG联合乙肝疫苗的预防策略,但对具体细节的合理应用,如能否母乳喂养、妊娠晚期是否需注射HBIG等问题的认识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有二十多亿人有过去的或现在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其中三亿五千万是慢性HBV携带者。越早感染,越有可能成为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我国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垂直传播(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及母乳喂养)和日常接触传播。由于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使用,母婴传播率已由90%降低到10%。尽管接受免疫预防,仍有10%~15%的婴儿通过母婴传播发展为慢性HBV感染者。因此母婴阻断显得尤为重要,拉米夫定一直被认为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其在妊娠期使用,目前被列为妊娠C类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孕晚期开始抗病毒治疗降低母婴传播是有效的且不影响胎儿发育。综述拉米夫定在慢性HBV感染孕妇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孕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DNA水平目前被认为是预测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和独立的危险因素。普遍认为,在充分考虑对孕妇及胎儿的利与弊的前提下,妊娠中、晚期口服安全性较高的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可在分娩前明显降低母血中HBV DNA载量,从而最大程度地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抗病毒治疗4周后监测HBV DNA载量可以预估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远期有效性,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HBV DNA检测在孕期的应用与何时应用对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发区,约8%的人群是慢性HBV携带者,高达50%的慢性HBV感染者是经母婴传播造成的[1].感染时年龄越小,成为慢性携带者的概率越高,因此母婴传播阻断对慢性乙肝的控制有重要意义.HBV母婴传播可分为妊娠期、分娩期与哺乳期,或是宫内、产时、产后不同时段.本文从保护易感者、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等3个方面讨论HBV母婴传播阻断中临床医生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常规免疫预防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感染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免疫预防措施在实际应用中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感染的效果,阐明孕妇孕晚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能否减少HBV母婴感染.方法 将2002年7月至2004年8月江苏省14个县市的419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孕妇所分娩子女作为研究组,同地区同期的453例 HBsAg-孕妇分娩的子女作为对照组,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期间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母亲孕期HBIG使用情况以及子女出生后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检测儿童HBV血清标志物.率的比较采用χ2分析或者Fisher精确概率法,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研究组实际随访298例(71.12%),其中11例(3.69%) HBsAg+;而随访的328例(72.41%)对照组中,HBsAg阳性率为0.00 (χ2=12.32,P<0.01).共11例儿童HBsAg+,其母亲均为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除1例具体情况不详外,9例儿童在出生时明确没有使用HBIG或延迟接种疫苗,仅1例同时规范使用了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2组儿童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9.46%和69.21% (χ2=0.01,P=0.95).孕晚期注射HBIG的92例孕妇中,2例(2.17%)儿童HBsAg+;未使用HBIG的197例孕妇中,9例(4.57%)儿童HBsAg+ (χ2=0.98,P=0.51).结论 江苏省常规免疫预防措施在阻断母婴HBV感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HBV携带孕妇(特别是HBeAg+者)的新生儿仍需强调及时注射HBIG.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不能减少母婴HBV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vaccination in routine application on hepatitis B virus (HBV) exposed infants and to clarify whether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HBIG) administration of pregnant women may reduce the risk of maternal-fetal transmission of HBV. Methods Serum samples of 6398 pregnant women at gestation of 15-20 weeks from 6 urban and 8 rural areas across Jiangsu province were previously tested for serologic markers of HBV by ELISA from July 2002 to August 2004. In this study, infants born to 419 HBV carrier mothers were taken as the study group, while infants born to 453 non-carrier mothers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They were followed-up and screened for HBV markers during October 2009 to March 2010. Information including HBIG administration during pregnancy, HBV vaccination and HBIG administration of the infants were collected. χ2 test or Fisher′s exact method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rates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means was by t test. Results The follow-up rates of 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71.12% (298/419) and 72.41% (328/453), respectively. Of the 298 infants born to HBV carrier mothers, 11 (3.7%) were positive for HBsAg, while none of the 328 infants born to non-carrier mothers was HBsAg positive (χ2=12.32, P<0.01). All of the 11 children were born to mothers with both HBsAg and HBeAg positive, and nine of the 11 children were not injected HBIG or not immunized with hepatitis B vaccine within 24 hours after birth, with only one received regular vaccination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was unknown in one case. The positive rates of anti-HB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69.46% and 69.21% respectively (χ2=0.01, P=0.95). HBsAg positive rate of the children born to pregnant women treated with HBIG during late pregnancy (n=92) was 2.17% (n=2), whereas that in the children born to women not treated with HBIG (n=197) was 4.57% (χ2=0.98, P=0.51). Conclusion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immunoprophylaxis in routine application against perinatal HBV infe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is good. Efforts are required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HBIG administration in infants born to HBV carrier mothers, especially in HBeAg positive mothers within 24 hours after delivery. Treatment of HBsAg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with HBIG in third trimester would not decrease the risk of maternal-fetal transmission of HBV.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方法 2008-2012年,通过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山西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孕产妇进行HBsAg筛查;对上述地区部分医院入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及8~12个月龄婴儿进行随访观察,所有标本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部分标本检测HBV DNA。结果 筛查孕妇82214例,HBsAg阳性4924例,阳性率6.0%。随访HBsAg阳性母亲及8~12个月龄婴儿1371对,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3.1%(42/1371),HBsAg及HBeAg双阳性母亲婴儿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8.2%。免疫阻断失败的婴儿其母亲均为HBeAg阳性且HBV DNA≥6 log10 copies/mL。HBeAg阳性母亲孕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及未注射HBIG组,其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 vs. 8.1%, P=0.807)。结论 多中心调查显示目前孕产妇HBsAg阳性率6.0%,HBV母婴阻断失败率3.1%。HBsAg及HBeAg双阳性且HBV DNA≥6 log10 copies/mL 的孕妇应为母婴阻断的重点人群。孕妇孕期注射HBIG不能提高HBV母婴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7.
IL-2、IL-6在HBV母婴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IL2、IL6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测53例HBsAg阳性孕妇和13例正常妊娠孕妇及其新生儿的HBV血清标志物、HBVDNA和IL2、IL6。结果与正常妊娠孕妇比较,孕28~29周时HBsAg阳性孕妇其血IL2水平明显降低,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使用HBIG行产前阻断治疗后,HBsAg阳性孕妇的IL2水平上升、IL6水平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HBsAg阳性孕妇未使用药物治疗组和正常妊娠组的IL2、IL6水平,孕28~29周和分娩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HBsAg阳性孕妇使用HBIG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6.25%和28.6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BsAg阳性孕妇的IL2、IL6水平失衡。产前应用HBIG可改善HBsAg阳性孕妇的IL2、IL6失衡状态,使其向Th1方向发展,这可能是HBIG阻断HBV宫内感染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途径及阻断措施。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2568例孕妇孕期筛查HBV标志物HBVM,对}玎3sAg( )孕妇检测HBVDNA,并于妊娠16~20周每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采用择期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新生儿检测Ht3VM,并联合免疫注射HBIG及乙型肝炎疫苗,检测产妇乳汁HBVDNA,阳性者采用人工喂养婴儿。结果筛查孕妇2568例,HBsAg( )者318例,占12.38%。新生儿HBsAg( )者10例,占3.14%,新生儿1个月时复测无新增病例,多种措施联合阻断成功率达96.86%。结论孕妇早期检测HBVM、HBVDNA,早诊断,早治疗,多种措施干预,可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能否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4年8月采集并保存的江苏省14个县市妊娠15~20周孕妇的外周血血清,采用固相酶联免疫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其中419例单胎妊娠孕妇HBsAg阳性,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定量检测HBV DNA.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对这419例孕妇所分娩的子女进行随访,随访到298例(71.1%),纳入资料完整、按“0、1、6月”方案正规接种乙肝疫苗的281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采血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儿童5~7岁时的HBV感染率.采用t检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剖宫产组136例和阴道分娩组145例,比较2组孕妇妊娠期HBeAg阳性率[25.7%(35/136)与34.5%(50/145)]和HBeAg阳性者的HBV DNA水平[(2.30×106) IU/ml与(2.09×106) IU/ml],以及所分娩子女在新生儿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的比例[38.2%(52/136)与35.9%(52/145)]、婴儿期母乳喂养比例[82.4%(112/136)与75.9%(110/145)]、儿童随访时年龄[(5.9±0.8)岁与(6.0±0.6)岁]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281例儿童中,272例(96.8%) HBsAg阴性,9例(3.2%)HBsAg阳性,163例(58.0%)抗-HBs阳性.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儿童的HBsAg阳性率[2.9%(4/136)与3.4%(5/145)]、自限性感染(HBsAg阴性且抗-HBc阳性)率[0.0%(0/136)与1.4%(2/145)]、抗-HBs阳性率[57.4%(78/136)与58.6%(85/1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剖官产不能减少HBV母婴传播,临床工作中,不建议为阻断HBV母婴传播而选择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对55例HBV标志物阳性孕妇于产前28周、32周和36周分别给予HBIG 200IU免疫阻断作为阻断组;31例HBV标志物阳性孕妇未给予HBIG免疫阻断作为未阻断组;同期选择HBV标志物阴性孕妇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新生儿分别给予乙肝基因疫苗的免疫接种,并分别于1个月、2个月、7个月和12个月龄采集外周血检测HBV标志物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阻断组、未阻断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7.3%(48/55)、77.4%(24/31)和97.6%(41/42);未阻断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大三阳”孕妇的阻断效果最好,新生儿抗HBs阳转率从33.3%上升到71.4%。结论对HBV感染孕妇采用HBIG免疫阻断,可以降低宫内感染及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分娩时孕妇HBV感染状态对新生儿抗HBs阳转率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临床上对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的孕妇以及对于年龄>35岁孕妇建议常规行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以明确诊断.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发的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一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HBV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约50%的慢性HBV感染来自母婴传播[1,3].胎婴儿感染HBV后更容易转变为慢性感染状态,继而发展为肝硬变或原发性肝癌[4-7].羊水穿刺是一种侵入性操作,HBV感染孕妇行羊水检查在理论上可能会增加HBV的母婴垂直传播,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本研究旨在探讨羊水穿刺检查是否会增加HBV DNA检测阴性的慢性HBV感染孕妇的母婴垂直传播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实际应用中免疫预防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能否减少HBV母婴感染。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24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以及250例儿童,结合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记录母亲孕期HBIG使用情况、子女出生后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资料,并采血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及谷丙转氨酶(ALT)。其中69例儿童出生后免疫预防前采外周血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250例HBsAg阳性孕妇的子女随访时年龄(3.3±1.6)岁,出生时检测HBV标志物的69例中,4例HB-sAg阳性,其中2例随访时HBsAg仍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也阳性,说明慢性感染,另外2例HBsAg转阴;1例出生时HBsAg阴性,但随访时转为阳性。另1例出生时未检测,随访时HBsAg阳性。因此共4例(1.6%)慢性感染HBV,其母亲均为HBeAg阳性。4例感染儿童中,2例出生时未注射HBIG,且未正规接种疫苗。随访的224例母亲中,215例明确孕期使用HBIG的情况;76例子女的母亲孕期注射了HBIG,1例(1.3%)HBsAg阳性,142例子女的139例母亲孕期未使用HBIG,3例(2.1%)HBsAg阳性(P>0.05)。结论:HBsAg阳性孕妇的子女经正规免疫预防后,HBV母婴阻断效果良好,部分预防失败是由于未实施正规预防。新生儿出生时HBV血清标志物不能作为诊断是否感染HBV的指标。孕晚期使用HBIG对阻断母婴感染无效。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母婴传播是乙肝慢性感染的主要途径。新生儿期暴露感染后,约90%将变成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率与年龄呈负相关。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和HBV相关疾病的关键措施。随着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母婴传播阻断率,改善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常规免疫预防措施在阻断HBeAg阴性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母亲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观察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231例HBsAg阳性但HBeAg阴性母亲及其252例儿童随访,记录母亲孕期HBIG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子女出生后免疫预防措施和喂养方式,并采血检测相关指标;199例儿童曾检测脐血HBV标志物。结果:16.08%儿童脐血HBsAg阳性,但所有252例儿童随访时(3.3±2.3岁)HBsAg和抗-HBc均阴性,抗-HBs阳性率74.21%。孕期使用HBIG和未使用HBIG母亲的子女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5.22%和73.33%(χ2=1.797,P>0.05)。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母亲的儿童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6.85%和72.22%(χ2=0.69,P>0.05)。111例儿童为母乳喂养,65例人工喂养,76例混合喂养,抗-HBs阳性率分别68.47%、78.46%和78.95%(χ2=3.417,P>0.05)。结论:HBsAg阳性但HBeAg阴性孕妇的子女经正规免疫预防后,几乎无HBV感染;脐血HBsAg阳性不能确定母婴感染;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分娩和喂养方式对HBV母婴传播和新生儿对乙肝疫苗的抗体应答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炎感染者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者约有 3 0 %~50 %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1 ] ,乙型肝炎慢性化主要发生于围生期及婴幼儿感染HBV。迄今为止 ,只有乙肝疫苗的使用能有效地预防病毒性肝炎。因此 ,本文就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乙肝疫苗接种策略2 0世纪 80年代初乙肝疫苗问世 ,经过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试验已充分证实其有效性、安全性。我国曾对血源乙肝疫苗进行了大量研究 ,单用疫苗对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在 60 %~ 70 % ,不同方案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对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优于单用疫苗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HBV阳性孕妇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78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 :预防组 30例 ,于孕 2 8、32、36周肌肉注射HBIG 3次 ,每次 2 0 0IU ;对照组 4 8例 ,只随访查体不用药。检测母儿血清乙肝标志物 (HBVM)和细胞因子IFN γ ,IL 12 ,IL 6水平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DAS ELISA) ,测定HBVDNA含量用荧光定量PCR(FQ PCR)技术。结果 :78例HB 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宫内感染 10例 ,宫内感染率为 12 .82 % .HBIG预防组孕妇的胎儿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预防组新生儿脐血清抗 HBs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预防组孕妇血清中IFN γ ,IL 1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IL 6水平、HBVDN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孕妇HBIG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将HBs Ag阳性孕妇及其婴儿211例,按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126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85例),两组新生儿均完成主被动联合免疫接种,检测孕妇及婴儿出生24h内、7个月、12个月龄时的外周静脉血的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水平,比较两组婴儿HBV母婴阻断效果。结果:婴儿出生24h内选择性剖宫产组的HBs Ag、HBV DNA阳性率低于阴道分娩组(10.59%vs 21.43%,P0.05)。婴儿7个月龄、12个月龄时,两组的HBs Ag、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HBe Ag阴性、HBV DNA≤10~(11)copies/L时,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的HBV母婴阻断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HBe Ag阳性、HBV DNA10~(11)copies/L时,选择性剖宫产组的HBV母婴阻断失败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3.45%vs 23.81%,5.25%vs 33.33%,P0.05)。结论:分娩方式与HBV母婴传播阻断有关,当孕妇HBe Ag阳性或HBV DNA10~(11)copies/L时,选择性剖宫产可能降低乙肝母婴垂直传播几率。  相似文献   

18.
HBV母婴传播阻断与免疫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者约20亿,其中慢性携带者约3.5亿。我国是乙肝高发区。40%~50%的慢性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感染时年龄越小,变成慢性携带者的机率越高[1]。因此,采取有效的阻断HBV母婴传播措施对于乙型肝炎的控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HBV宫内感染的阻断1.1孕前接种乙肝疫苗(HBVac)婚前常规筛查,HBsAb阴性妇女孕前接种HBVac可打破HBV夫妇→母婴→人群传播链,从而有效防止宫内传播;有报道孕期接种2次HB Vac20μg,新生儿HBsAb阳性率高达84%[2]。1.2孕期常规筛查孕妇HBsAg滴度高、HBeAg…  相似文献   

19.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孕妇及其新生儿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A组66例,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HBIG200U,B组68例仅常规产前检查及监护。新生儿分为Ⅰ、Ⅱ、Ⅲ组,Ⅰ、Ⅱ组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HBVac)10μg和HBIG100U,Ⅲ组新生儿只注射HBVac10μg。结果:A组较B组新生儿出生时外周血HBsAg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Ⅰ、Ⅲ组婴儿6月龄HBsAb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HBsAg携带者孕晚期应用HBIG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率;对HBsAg携带者孕晚期应用HBIG,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以显著提高婴儿6月龄HBsAb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孕妇及婴儿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母婴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效果。 方法 将 2 1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分组 ,母婴联合组 12 6例 ,孕妇自孕 2 8周起注射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2 0 0IU ,新生儿于 0、15d各注射HBIG 2 0 0IU ,然后于 1、2、7月龄各接种基因乙肝疫苗 (HBVac )2 0 μg。对照组 90例 ,只对新生儿进行免疫。母儿血清检测采用美国Abbott酶联免疫试剂测定 ,随访1年。 结果 联合免疫组婴儿宫内感染率低于对照 ( 19.5 1%与 35 .5 6 % ) ,慢性HBV感染率由13.33%降为 3.97% ,P均 <0 .0 5 ;联合免疫组及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抗HBs检出率 ( 80 .95 %与 0 )及 1岁时保护性抗体产生率 ( 96 .0 3%与 86 .6 7%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结论 孕妇及婴儿联合免疫可有效预防宫内感染且明显提高宫内感染阻断效果 ,减少慢性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