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弗里德曼产程曲线一直是产程管理中重要的工具,对临床医生指导孕产妇分娩过程中适时的产程处理、给予产时干预、早期有效判断难产、明确剖宫产指征,从而保障母婴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但随着近几十年来妊娠人群特点的变化、产时干预方法以及临床处理时限的改进和完善,既往一直沿用的产程曲线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经过六十余年的探索,国内外对产程时限的划分取得了新的共识,并制定出产程曲线新的标准,对指导产程处理、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以及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简述新产程曲线的类型更替及所面临的质疑。  相似文献   

2.
<正>1每一次分娩都是挑战2018年美国母体安全协作组(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Maternal Safety)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性共识~([1]),其中"安全降低初次剖宫产:大力支持阴道分娩"相关措施中,提出每一次分娩都是挑战。在没有完成分娩前,任何一次分娩都无法确定其是否全程低危。全程低危妊娠及分娩仅能通过回顾才能做出诊断。分娩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有些学者甚至呼吁  相似文献   

3.
降低剖宫产率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来剖宫产率迅猛上升,如何将其控制在适当水平已经成为产科医生共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宫产的四个主要手术指征:难产;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臀位妊娠;胎儿窘迫。通过各种积极处理,减少具有相对剖宫产指征的剖宫产数,从而降低总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正>产程处理是现代产程管理中重要的环节,而正确的产程处理、有效识别早期难产因素、减少产时干预、降低剖宫产率,从而保障母婴安全与产程时限的判断密切相关。六十余年来,国内外对产程时限的划分均达成了共识,并作为处理产程的标准。但随着当今分娩人群的变化、产程干预的实施以及临床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既往一直沿用的产程时限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  相似文献   

5.
正1难产的定义从古至今,难产一直威胁产妇的健康乃至生命,影响着子代的生存及人类繁衍质量。到目前为止难产的定义仍然较为模糊。第24版《威廉姆斯产科学》在"异常分娩"一章里指出难产即以缓慢产程为特点的困难分娩,可以看出这仍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刘兴会和漆洪波教授主编的《难产》一书中指出,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宫颈扩张速度0.5 cm/h,超过4 h或第二产程胎头  相似文献   

6.
六十余年来,国内外对产程时限的划分达成了共识,Friedman提出的产程曲线成为了全球大部分产科工作者进行产程管理的标准。但随着当今分娩人群的变化、产程中缩宫素使用、人工破膜、分娩镇痛等产程干预措施的实施以及临床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既往一直沿用的产程时限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并逐渐呈现出不适应当代分娩人群的趋势。因此,重新评估既有的并建立新的正常产程时限标准,对指导产程处理、减少不必要的产科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产程标准的出台,更推进了相关产科干预措施实施的必要性探讨。回顾国内外不同学者对产程时限的研究,就低危产妇入院时机选择、缩宫素使用时机、人工破膜及分娩镇痛实施时机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新产程标准下产科干预时机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施新产程对降低产时剖宫产率以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利用苏州市围生保健登记的信息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6月(A组)和2016年1—6月(B组)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分娩的孕妇信息,比较开展新产程前后的产时剖宫产率和母儿结局。结果:A组总产程时间较B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70±210.39)min vs.(496.42±254.21)min,P=0.941];A组第二产程超过2 h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8%vs.3.84%,P0.001);A组缩宫素使用率、人工破膜率、会阴侧切率及阴道产钳助产率均高于B组(均P0.001);A组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率高于B组(6.56%vs.3.41%,P0.001);剖宫产的原因中,A组因胎儿窘迫剖宫产率较B组高(2.37%vs.1.20%,P0.001);A组的头盆不称剖宫产率较B组高(4.05%vs.1.98%,P0.001);A组巨大儿发生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4%vs.6.76%,P=0.004);A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新生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率高于A组(9.13%vs.2.65%,P0.001)。结论:实施新产程可以明显降低阴道试产时中转剖宫产率,第二产程时间可能延长,加强产时胎心监护并不增加母儿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28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观察组在孕期及产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产程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产期对孕产妇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产妇一方面要忍受从未经过的宫缩疼痛,另一方面又要担心腹中的胎儿是否良好,自己能否顺利分娩。由于产妇对分娩过程认识不足,对分娩产生恐惧:紧张、焦虑,使得较多孕妇不愿承受分娩痛苦及长时间等待,一旦出现产兆即要求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而临床医师也多因为不愿面临试产失败及顾及母婴安全而选择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0.
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措施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凤岗医院1816例剖宫产及181例围生儿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6年间剖官产率分别为10.72%、12.05%、13.61%、17.38%、18.63%、16.44%,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40.75/万、148.22/万、164.63/万、148.49/万、140.91/万、151.46/万,6年间剖宫产指征一直以难产为第1位、社会因素为最后1位。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是可以控制的,围生儿死亡率也可以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降低剖宫产率与女性生育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共90例,进行了长期的剖宫产与女性生育风险关系的影响分析。结果:自然分娩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的风险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在没必要进行剖宫产的情况下应该鼓励产妇进行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办法。方法:回顾2009年3210例产妇,并总结剖宫产指征。对2010年3423例产妇进行深入的医患沟通,针对不同的产妇采取不同的诊疗措施。对比两年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尤其是以社会因素、相对头盆不称、羊水过少等作为指征的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深入细致的医患沟通,把握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并针对不同的产妇给于不同的心理疏导及诊疗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降低随之而来的病理妊娠,降低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中国剖宫产率已经达到了46.2%[1],美国剖宫产率近年也逐渐攀升到了30%。剖宫产这个在母婴生命受到威胁或难产时刻,用以挽救生命的现代医学手段已被广泛地滥用。文献数据结果显示,除了非正常途径造成的新生儿健康问题以外,择期剖宫产产妇死亡率、病残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比阴道产增加了10倍、5倍、3倍[2,3]。根据2013年中国递交给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18345000例存活新生儿出生中5900例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保障医疗安全前提下,继续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3年天津市孕产妇保健系统中滨海新区塘沽五家助产机构的全部分娩数据。结果:2001—2008年间剖宫产率由40.09%上升至53.81%达峰值,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通过健康教育、控制孕期体质量增长、加强助产技术培训等降低剖宫产率措施干预,2008—2013年间剖宫产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2013年剖宫产率下降至37.74%。2001—2008年间社会因素自剖宫产指征第6位逐渐升至第2位,瘢痕子宫升至剖宫产指征首位。结论: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及孕妇体质量管理,提高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实际操作技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未来开展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是降低剖宫产率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逐步实施并改进综合干预措施,观察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保健与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年间,平均剖宫产率为34.48%,剖宫产率由2010年的38%下降为2014年的31.99%,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比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因素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第1位逐年下降为2014年的第6位;瘢痕子宫由第2位升为第1位。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剖宫产率并没有影响产科质量,5年间孕产妇死亡率为0,产后出血率为0.78%,平均助产率为5.30%,新生儿窒息率为0.43%。结论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尤其在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方面效果显著,值得向广大基层助产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16.
提高阴道分娩安全性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剖宫产术是处理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解决难产和围生儿宫内窒息的重要手段,在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开始,胎儿电子监护和超声影像学的应用,围生医学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剖宫产的指征,至80年代,剖宫产率上升到10%~15%。这一  相似文献   

17.
剖析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剖宫产手术对解决难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降低母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产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剖宫产和麻醉技术的成熟和提高,电子胎心监护的普遍使用,使社会民众和产科医师为了确保母儿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从而对这些技术过分的依赖,致使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剖宫产的安全性究竟如何?剖宫产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构成比及其变化情况,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方法:成立高危妊娠评估专家组,每例剖宫产者均需由专家组审批、核查;坚持每周一次例会制度,回顾性分析每周的剖宫产指征;正确对待经济利益,增加分娩镇痛项目及其他服务。结果:4年间不同剖宫产指征构成比及顺位有所改变,其中社会因素从2009年的第2位降至2012年的第9位;剖宫产率逐年下降,从68.0%降至46.5%。结论:剖宫产率过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采取科学、综合、集体管理和行政干预等方法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