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粒酶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是一种反转录酶,能以其自身所携带的RNA为模板,不断合成新的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阻止端粒的缩短,使细胞成为永生性细胞或癌细胞[1]。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它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及相关脱落细胞中检出率很高,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2,3]。据此,我们对58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尿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了测定,以探讨一种敏感、特异、非侵入性的诊断和随访膀胱肿瘤的方法。材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 肿瘤组为本院经确诊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58例,男… 相似文献
2.
应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诊断膀胱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找一种敏感特异的非介入性方法诊断膀胱癌,探讨检测自排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癌早期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ELISA),分别对膀胱癌患者、良性血尿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自排尿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 18例膀胱癌患者的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为14例(14/18),20例良性血尿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均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 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3.
4.
尿脱落细胞ras癌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尿脱落细胞ras癌基因突变作为肿瘤标记物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CR-SSCP)银染色法检测48例TCC患者晨尿脱落细胞中ras癌基因外显子1突变,同时对其做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所有泳动变位的DNA片段进行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结果 发现健康者尿脱落细胞和非恶性肿瘤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患者的尿脱落细胞均无ras癌基因突变这个指标,对Ⅰ(32份),Ⅱ(9份),Ⅲ(7份)级TCC的检出分别为16份,4份,3份,均约占1/2。测序结果证实,所有泳动变位的DNA片段均存在基因点突变,突变的位点:22例位于第12密码子上(G→T)、1例位于第13例密码子上(G→T)。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发现该基因突变与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而且复发组 相似文献
5.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尿脱落细胞阳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 1990年~ 2 0 0 0年在本院住院手术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 10 5例 ,根据不同的分期、分级、大小、肿瘤数目分别计算尿脱落细胞阳性率。结果 :尿脱落细胞阳性率 6 5 .7% ;Tis期、浅表膀胱癌和浸润性膀胱癌尿脱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 10 0 %、5 9.4%和 6 5 .7% ;肿瘤分级Ⅱ级以下尿脱落细胞阳性率 48% ,Ⅱ级以上者为 71.3% ;多发、单发膀胱癌尿脱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 6 7.6 %、6 2 .2 % ;肿瘤累及膀胱三角或颈部尿脱落细胞阳性率为 6 7.6 % ,未累及者 6 1.3% ;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 2cm尿脱落细胞阳性率为 6 7.6 % ,直径小于 2cm者 6 0 .5 % ;脱落细胞阳性患者中肿瘤的复发率为 39.1% ,阴性患者中复发率为 33.3%。结论 :除Tis期外 ,肿瘤分期对尿脱落细胞阳性率无明显影响 ;高分级肿瘤尿脱落细胞阳性率较低分级肿瘤明显为高 (P <0 .0 5 ) ;肿瘤大小、部位、数目、复发率和尿脱落细胞阳性率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尿脱落细胞DNA流式细胞术分析对膀胱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脱落细胞DNA分析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良性血尿、膀胱肿瘤及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和SPF分析。结果 良性血尿患者为正常二倍体DNA分析图谱。膀胱肿瘤患者二倍体肿瘤 2 2例 ,异倍体肿瘤 4例 ;而膀胱癌患者二倍体肿瘤 8例 ,异倍体肿瘤 38例 ;膀胱癌、膀胱肿瘤患者的SPF(15 5 3± 6 5 4 ,9 37± 5 0 5 )明显高于良性血尿患者 (5 6 7± 2 4 8,P <0 0 0 1,P <0 0 0 1) ,而膀胱癌患者的SPF明显高于膀胱肿瘤 (P <0 0 0 1)。结论 尿脱落细胞DNA分析可望成为诊断膀胱癌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7.
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鉴别良性与恶性胸腹水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腹水的常规肿瘤细胞病理检查,由于受经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敏感性较低,难以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的性质。正常细胞除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外,不表达端粒酶活性,而85%∽90%的肿瘤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强的物异性。本试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端酶活性。以探讨其在良性与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端粒酶的激活是细胞获得永生化的必要途径 ,亦是细胞恶性转化的基础。人类 70 %~ 95 %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 (TA)增高 ,而正常组织端粒酶无或低表达。关于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h TERT)能否反映食管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各家报道不一。本实验通过检测食管鳞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的 TA和h TERT的表达 ,探讨食管鳞癌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的表达及彼此间相关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38例食管鳞癌组织、15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 1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标本均取自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 ,患者术前均未经放疗及化疗。标本离体后 1h内采… 相似文献
10.
常规胸腹水中肿瘤细胞病理学检查,由于受经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敏感性低,对良、恶性胸腹水有时很难定性诊断。除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外,正常细胞不表达端粒酶活性,而85%~90%的肿瘤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强的专一性。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旨在探讨其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尿Surv iv in蛋白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才刚开始[1]。我们对48例膀胱癌患者同时行尿Surv iv in蛋白表达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测,分析比较其在诊断膀胱癌中的敏感性、特异性,探讨其对诊断膀胱癌的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实验组:2001年1月~2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