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痛经缓解程度的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进行性痛经是子宫腺肌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严重的疼痛甚至可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为寻找一种既能缓解痛经症状又能保留子宫的方法 ,我们自 1999年将子宫动脉栓塞术 (uterinearterialembolization ,UAE)应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9月对 2 3例经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彩超及MR等 )、药物治疗无效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UAE)。患者年龄 2 2~ 48岁 ,平均 (36 2± 8 2 )岁 ;痛经史 1~…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难以处理的良性疾病,其中痛经评价较为复杂,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更好地评价疗效。文章回顾各类文献以及指南,可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每个月的痛经情况,而对于术前以及术后较长时间痛经情况的分析,可使用慢性疼痛分级问卷量表。既往研究显示,术后6个月是评价保守治疗结局的时间点。因此,术后6个月时将保守治疗疗效评价为无效、缓解及缓解后再发。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手段的疗效,不同方法各有利弊,更多时候对于症状缓解后再发的患者可考虑采用多手段序贯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痛经程度、月经周期、经量、经期和贫血情况的变化.结果:术后3月共有16例(88.89%)的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术后6月随访16例,有4例症状完全缓解,8例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2月随访9例,有6例症状明显缓解.8例月经过多患者7例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P<0.05),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改变(P>0.05),8例贫血患者术后3月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确切,对于年轻、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对7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包括痛经程度、月经情况(周期、经期、经量)、贫血及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术后1、3、6、12、24个月痛经消失和明显缓解的患者分别为64例(86.5%)、68例(91.9%)、60例(81.1%)、51例(68.9%)和31例(41.9%);术前53例月经过多患者中45例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P0.05);术前45例贫血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术后患者子宫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患者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疗效明确,对年轻希望生育或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问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子宫肌层增生性病变,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发病率从8.8%~31.0%不等。对无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或者子宫内膜切除(或破坏)术,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子宫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由于子宫腺肌病病变广泛且与正常肌层无明显界限,故手术切除难以彻底,失败率及复发率高。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病的症状,但由于子宫腺肌病常常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因此仍有近20%的病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无效。本研究对比了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阻断术(uterine artery blockage,UAB)与单纯子宫腺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旨在评价UAB在子宫腺肌病痛经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病保守手术的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保守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年龄较轻,有保留子宫要求及生育意愿的女性,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保守手术目前更推荐用于局限型子宫腺肌病。腹腔镜手术中常用到子宫壁楔形切除,子宫壁H形切口法、双瓣法、三瓣法等减容手术方式,各种手术方式有其优缺点。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需关注的是对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率、妊娠结局及预防术后妊娠子宫破裂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症状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采用UAE治疗的125例症状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中位时间56个月(36~75个月)。术后3、6、12个月子宫大小分别较术前缩小29.3%、48.6%和53.4%。113例痛经患者中85例术后症状改善,临床有效率75.2%;13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中位时间为术后2年;10例患者术后症状未得到改善。64例患者表现为月经过多,其中52例(81.3%)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结论:UAE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症状性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价值的非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痛经的关系。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病组织37例(研究组)和正常子宫内膜18例(对照组),研究组按痛经程度分为:无痛经组(15例),轻度痛经组(9例),中度痛经组(5例),重度痛经组(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Hp的表达。结果:研究组在位内膜及病灶组织中Hp表达高于对照组在位内膜及正常肌层;研究组卵泡期病灶组织中Hp表达高于黄体期。无痛经组病灶组织中Hp表达高于痛经组;研究组病灶组织中Hp表达的整体趋势是随着疼痛加重而逐渐下降。结论:Hp表达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及痛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及痛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45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36例异位内膜及28例对照组子宫内膜MMP-3的表达。结果MMP-3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P〈O.05)。MMP-3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增殖期和分泌期的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MMP-3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与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呈正相关(r=O.557,P〈0.05)。结论MMP-3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及其痛经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选择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AM),观察痛经疗效与手术时机选择的相关性.方法 225例术前有痛经症状且自愿选择行UAE治疗的AM患者,按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分为两组(增殖期组、分泌期组),观察两组患者UAE术后1、2、3、4年痛经的疗效及其与手术时机选择的相关性.结果 (1)随访情况:术后1、2、3、4年在访的AM患者分别为142例、128例、119例和101例.(2)术后1年,增殖期组、分泌期组AM患者痛经的有效率分别为81%(43/53)和76%(6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2年,两组AM患者痛经的有效率分别为75%(36/48)和70%(56/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年两组AM患者痛经的有效率分别为70%(32/46)和63%(46/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4年两组AM患者痛经的有效率分别为63%(24/38)和63%(40/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治疗AM对痛经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目前不能认为痛经疗效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散结镇痛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以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1例主诉中重度痛经症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45例进入研究组(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16例进入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用药后痛经症状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0例,无效7例,有效率84.4%;对照组痛经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有效率37.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体积大小无明显变化。结论散结镇痛胶囊能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症状,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缩宫素受体(OTR)在子宫腺肌症(AM)在、异位内膜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痛经之间的关系,研究OTR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腺肌症病灶组织、28例在位内膜组织中OTR的表达,并和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AM中OTR在腺肌症病灶中的表达(92.8%)高于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78.6%),P〈0.05,并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50%)。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在在位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增殖期高于分泌期;而异位病灶则缺乏这样的差异性。重度痛经组比轻度痛经组OTR的表达增高。结论 在AM中的在位及异位内膜中,OTR均有高表达,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OTR的表达与痛经症状相关,推测OTR系统与腺肌症相关症状痛经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AM)中的作用。 方法 对65例临床确诊AM的患者采用宫内放置LNG-IUS治疗。观察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后患者的痛经程度、月经量、血红蛋白(Hb)及子宫大小的变化。 结果 放置LNG-IUS 6个月后,痛经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由(81.3±9.4)分下降到(16.8±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LNG-IUS后12个月,VAS评分平均为(14.5±16.3)分,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6个月时,65例患者中43例有周期性月经,平均月经量为原来的(25.3±12.2)% (P<0.01)。放置12个月后,62例患者中,25例出现闭经,25例有一过性点滴出血;12例有周期性少量月经。30例合并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由(7.3±4.1)g/L上 升为(128.9±11.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前、放置后6个月、12个月子宫体积大小分别为(182.2±23.0)cm3、(168.7±31.6)cm3和(146.2±36.8)cm3,放置后12个月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NG-IUS可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减少月经量和缩小子宫体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神经去除术(LUNA)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及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患有痛经、非经期盆腔痛或性交痛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LUNA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痛经、非经期盆腔痛及性交痛量化评分。结果对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其痛经、非经期盆腔痛或性交痛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手术前后三者的评分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术后各阶段之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满意率术后3个月为76.92%,术后24个月为69.23%。结论LUNA对缓解子宫腺肌症引起的痛经及慢性盆腔痛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68例资料完整的采用UAE治疗有痛经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痛经缓解程度、月经量改变、血红蛋白变化及子宫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UAE术后平均观察(36.3±12)个月。患者痛经缓解临床有效率为86.8%(59/68)、临床无效率为8.8%(6/68)、复发率4.4%(3/68);66例月经过多者UAE后月经量不同程度减少,1例出现闭经。子宫体积呈进行性缩小。结论 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微创、安全、简单的特点,对于有痛经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7月至2009年10月于海军总医院妇产科门诊对7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直接放置LNG-IUS,在放置前、放置后3、6、12、24、36个月随访观察痛经评分(视觉模糊评分法VAS)、月经量评分(PBAC)、子宫体积、CA125等多项指标。结果 VAS痛经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子宫体积、CA125均在放置1年和2年时显著低于放置前,其中子宫体积及CA125在放置3年时恢复至放环前水平。结论 LNG-IUS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但是放置24个月后其功效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