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3):299-301
目的:为优化门诊药房工作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和药师对门诊药房工作流程中各指标、各环节的满意度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受访患者56.5%很满意,29.0%比较满意,14.5%一般满意;取药等候时间、发药交代、药师服务态度、特殊群体服务等项目对于患者对门诊药房工作流程的满意度有影响。受访药师40%很满意,60%比较满意;发药流程合理度、管理制度、配合度、药房布局及药架摆放等项目对于药师对门诊药房工作流程的满意度有影响。结论:我院门诊药房现有流程的主要问题是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过长和发药流程合理度欠佳所导致的药师工作效率低。优化流程主要从优化药房空间布局、调整药师工作岗位和时间安排、完善取药和等候环境等方面入手,从而缩短患者取药等待时间,提高其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量变化趋势,指导工作流程优化。方法:对医院门诊药房每月工作量、每周工作量、使用量最大的拆零药品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结果优化日常工作流程。结果:全年工作量呈现明显的波动趋势,一周工作量具有规律性变化。使用量较大的拆零药品为吡拉西坦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雷他定分散片、钙尔奇D、咳特灵胶囊。结论:门诊药房工作量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应根据工作量的变化规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药品管理,保障安全用药,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信息化和流程再造优化门诊药房工作。方法分析旧流程的问题,依据门诊药房工作特点设计并实施新流程,进行评估。利用信息化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能力。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门诊药房工作改善,患者取药过程便捷舒适。利用信息化提升了药学服务能力。结论利用信息化和流程再造能明显提高门诊药房工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门诊药房优化药学服务流程对患者就诊感受的影响。方法改进与门诊药房相关的服务内涵、服务支持和服务窗口等流程2年,观察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购药时间、药品投诉率。结果优化服务流程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购药等候时间缩短,药品投诉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化药学服务流程有利于保证患者服药的安全、经济、有效,并维护医院严谨的工作形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4,(37):3487-3489
目的:缩短门诊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数据收集(统计2013年每月药师摆药后患者未领取即无效摆药的高、低处方量)、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患者200份和药房工作人员50份)的方法分析引致高峰时段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较长的原因,改进门诊药房发药流程及制订相关措施,并评价改进后效果。结果与结论:引起取药时间长的原因主要是无效摆药处方量大(65112张)、患者不知晓取药流程、取药大厅秩序混乱等,为此采取了流程改进(患者缴费后取药信息延迟3 min再传入药房后台摆药)及完善配套设施、明确流程标识、优化等候环境等相关措施。结果无效摆药处方量由每日最高量112张减少至8张;患者取药时间由30112张)、患者不知晓取药流程、取药大厅秩序混乱等,为此采取了流程改进(患者缴费后取药信息延迟3 min再传入药房后台摆药)及完善配套设施、明确流程标识、优化等候环境等相关措施。结果无效摆药处方量由每日最高量112张减少至8张;患者取药时间由3060 min缩短到260 min缩短到28 min;药师每人每天发放处方量由原来114张增加至134张;患者满意度从88.6%提高到97%,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总结门诊药房工作流程梳理及应用体会。方法从建立和应用的角度,介绍工作流程制订的方法和使用的意义。结果建立工作流程可避免传统带教弊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差错,便于药房统一管理。结论合理的工作流程是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学由"以药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门诊药房如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医院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结合本院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从完善工作制度、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开展药物咨询、提高药师综合业务能力等几个方面抓起,优化门诊药房服务流程,改进药房工作,逐渐向技术服务型转变,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利用ABC-VEN分类法、90日出库法,合理控制门诊药房自制制剂库存量.以HIS、自动化发药系统、CAE条形码扫描系统、自动化温湿度监控系统为软件平台,以条形码扫描枪和计算机为硬件平台,采用“自制制剂小组”的管理责任制,有效控制门诊药房自制制剂的断货、积压、异批次现象.逐步提高门诊药房自制制剂信息化管理水平,维护门诊药房自制制剂的药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门诊药房使用智能药架改进服务流程,为新流程的服务效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分析智能药架服务流程下药师调配时间和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数据,并比较流程改造前、后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等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智能药架流程下药师调配时间在5 min之内的占71.52%,在10 min之内的占95%以上;在9个时段中,2013-10-21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中位数比2010-10-18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结论:智能药架服务流程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升门诊药房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降低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本院门诊药房的实际情况,从药学人员综合素质、药品调剂差错及药品管理等几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探讨。结果与结论:通过精细化的各项管理措施如定期培训、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分类进行药品养护、制作医师联系卡等使药剂人员操作规范、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药品调剂差错减少,药品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逐步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国内大型医院自动化门诊药房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快速出药、智能存储、批量上药及智能发药等设备对我院门诊药房进行自动化改造,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改造后药品管理、调剂质量、药师工作效率等方面发生的改变。结果:门诊药房自动化优化了药品管理,有利于药品养护,加强了库存管理,解决了效期管理难题,实现了药品批号追踪;调剂差错由改造前的32.6件/周减少至改造后的11.3件/周,降低了65.3%;自动化药房设备参与了约90%的门诊处方调配,实现了药品调剂从"人等药"到"药等人"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自动化有利于提高国内大型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院门诊药房取药等候时间抽样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情况,为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和优化药房服务提供量化依据.方法:通过药房信息系统(PIS)和纸质处方获取2010年某日的门诊处方时间信息,计算取药等候时间,对不同院区和不同时段的取药等候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东院和西院门诊药房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9.32( 1.75 ~27.87) min和5.82(1.20~ 17.45)min,两个院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院门诊药房的高峰时段分别为10:01 ~12:00和13:31 ~ 15:30,西院的为10:01 ~ 12:00和14:31 ~ 16:30.上午高峰时段的取药等候时间长于非高峰时段(P<0.05),但差值小于0.8 min.下午高峰时段与非高峰时段的取药等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抽样日的数据看,门诊药房取药等候时间中位数小于10 min.可进一步优化取药流程,缩短取药等候时间. 相似文献
16.
17.
摘 要 目的: 分析评价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经过流程优化后的效果。方法: 药师、护士一对一分组配置,由药师完成配置前、配置后的药品、溶媒及空安瓿的核对工作,护士按照操作规范完成输液配置。对比优化前和优化后5个月时间的配置工作量、各环节差错量、 安瓿或成品破损情况等。结果: 流程优化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相同的工作量使用的时间较以往减少约0.5 h,出现差错的几率下降40%以上,配置前及配置过程中安瓿破损减少60%。结论:优化PIVAS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院门诊药房信息系统的发展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升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各阶段特点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分析现行系统框架、功能和特点。结果与结论:门诊药房信息系统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才能发挥其优势,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预防和应对医院门诊药房的公共关系危机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公共关系危机现状,基于相关理论,提出针对性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结果:我院门诊药房药师普遍公共关系危机意识差,对纠纷事件处理缺乏理论指导,门诊药房与职能科室及医师缺乏沟通。对此,可通过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成立药剂科危机管理小组,建立与医师及职能科室的有效联络等策略预防潜在的公共关系危机;通过保证内、外沟通有序,主动邀请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参与调查处理等策略应对已发生的公共关系危机;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药房和药师,并从专业角度塑造良好的药师形象。结论:加强门诊药房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有利于促进医院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例数,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方法:在我院门诊药房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评价该活动的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活动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例数下降了56.3%;圈员品管手法、和谐度、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的各项满意度均有提高,对药师的药学服务表示认可。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例数,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