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IL-6、IL-8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凉血消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20例HSP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对照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两个疗程后空腹采血,ELA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8含量.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治疗前IL-6、IL-8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西医治疗组治疗后IL-6、IL-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IL-6、IL-8水平与西医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IL-6、IL-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L-6和IL-8在HSP患者局部血管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凉血消斑汤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关.IL-6和IL-8水平的检测,对HSP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复方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复方方,并与口服尼尔雌醇及更年康相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评分,同时放免测定了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的含量及IL-2的变化.结果:1中药复方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各主要症状,痊愈率为26%,总有效率达92%,较更年康组及尼尔雌醇组均疗效显著(P<0.05);缓解胸闷、烦燥、倦怠、浮肿症状显著优于尼尔雌醇组及更年康对照组(P<0.05或P<0.01).2中药复方能明显升高患者E2水平(P<0.05).能使血清IL-2水平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中药复方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可靠,并对卵巢功能有促进和调节作用,且可能在一程度上有改善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君子汤加味对胃肠道手术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对胃肠道手术后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将40例胃肠道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组和肠内营养加中药研究组.观察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8 d的病人的营养指标(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免疫指标(IL-2、IL-6、sIL-2R),肠粘膜通透性指标(循环D-乳酸)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病人术后8 d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IL-2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肠内营养组(P<0.05),IL-6、sIL-2R、D-乳酸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味可改善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肠粘膜通透性,对肠粘膜屏障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60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病人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仅用局部激光治疗)、对照组2(采取局部激光治疗后加用干扰素治疗)和治疗组(采取局部激光治疗后加用更昔洛韦静脉点滴治疗).结果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治疗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去除局部病灶后加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可提高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通腑泻热灌肠剂配合常规外科方法治疗对急腹症并发脓毒症患者血中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和疗效.方法:将43例急腹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常规外科手术及术后处理、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泻热灌肠剂和生理盐水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 d、第7 d血中内毒素和TNF-α、IL-6、IL-8、IL-2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3 d和第7 d血浆内毒素逐步降低,而IL-2逐步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第3 d血中TNF-α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IL-6、IL-8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脓毒症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辨证运用中药能降低急腹症脓毒症患者血中内毒素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与机体免疫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理和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5(IL-15)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41例HSP患者(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7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入院后第二天清晨、对照组于体检当日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IL-23和IL-15水平.41例HSP患者于治疗2周后,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n=29)与无效组(n=12),再取血清测定IL-23和IL-1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IL-23、IL-1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有效组患儿血清IL-23、IL-15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3与IL-15可能参与了HSP发病过程,检测血清IL-23、IL-15水平有利于辅助临床有效评估HSP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80~100 ml/d加入10%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疗程4周.观察2组症状、体征的变化,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腹水的深度,血清K+ 和Na+,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时2组的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好转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81%,65%,P<0.05).治疗组的总胆红素(Tbil)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PT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和IL-8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而TNF-α 2组治疗后无显著差异.血清K+和Na+ 的水平2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未见明显的腹水增加.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可使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在4周内得到明显的改善,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肾维宁冲剂对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予肾维宁冲剂,对照组30例予包醛氧淀粉.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CD 3、CD 4、CD 8、CD 4/CD 8、IL-1、IL-2、IL-6和BUN、Scr、Ccr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 3、CD 4、CD 8、CD 4/CD 8、IL-2和Ccr均显著上升(P<0.05),CD 8、IL-1、IL-6、BUN、Scr则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仅BUN明显下降(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维宁冲剂具有提高CRF患者CD 3、CD 4、CD 8、CD 4/CD 8、IL-2、Ccr水平,降低CD 8、IL-1、IL-6、BUN、Scr水平的作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联合中药热敷外治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2例KOA患者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尼美舒利口服,0.1 g/次,2次/d。观察组给予中医推拿联合中药热敷外治疗法。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中药热敷外治疗法能明显提高KOA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和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透析(CVVHDF)两种模式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 18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HVHF模式,10例)置换液流速4L/h;B组(CVVHDF模式.8例)置换液流速2L/h,透析液流速2L/h.于治疗oh、12h和24 h测定血清和超滤液中自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尿素氮和肌酐的变化.结果 A、B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1);A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A组患者氧合改善较B组更明显(P<0.05);A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B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A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的降低较B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尿素氮、肌酐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IL-6浓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B组患者血清IL-6浓度治疗前较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A组患者血清IL-6浓度降低程度较B组更明显(P<0.05);A、B组患者血清IL-10浓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超滤液中均检测到IL-6、IL-10.结论 HVHF模式较LWVHDF模式更能降低机体基础代谢率及耗氧量.增加机体组织的氧供,改善脓毒症患者脏器功能的指标;HVHF、CVVHDF‘两种模式均能通过超滤清除炎性介质,HVHF模式清除效果优于CVVHDF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尖锐湿疣以 CO2激光联合中药内服外洗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 CO2激光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外洗进行治疗。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9%;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血清 TNF-α及 IL-2均有变化,观察组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结论以 CO2激光联合中药内服外洗方法对尖锐湿疣进行治疗可得到较理想临床效果,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中西药结合治疗肛门尖锐湿疣(CA)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肛门CA患者62例,随机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微波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白介素Ⅱ皮下注射+中药外用),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联合抗病毒药(白介素Ⅱ皮下注射)治疗;通过DLQI评分进行观察CA患者在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效果和影响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DLQI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自间在治疗前后DLQI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DLQI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微波治疗配合中西药结合治疗肛门CA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增生型狼疮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增生型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弥漫增生型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4例,予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8%,显著优于对照组81.8%(P<0.05),而且药物的副作用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增生型狼疮肾炎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并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蟾酥素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蟾酥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372例尖锐湿疣在祛除疣体后,基底部按注射药物不同随机分为蟾酥素组、5-Fu组、生物因子组及对照组。各组分别皮内注射相应药物,对照组不注射药物。观察3月以上。结果 尖锐湿疣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76.66%、60.76%、71.96%、50.70%。2月后复发率分别为5.55%、20.53%、15.91%、32.39%。经X2检验,一次性治愈率蟾酥素组与生物因子组、5-Fu组相接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复发率蟾酥素组均低于各组,有显著及非常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尖锐湿疣在祛除疣体后,基底部注射蟾酥素可以提高一次治愈率及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结合中药熏洗方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玉田县中医医院诊治的66例KOA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行单纯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34例)行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回顾观察并分析患者疼痛程度、关节症状、炎性因子水平、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 (LN)的临床疗效。方法 :LN患者 6 0例随机分为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中西组 ) 30例 ,在西医治疗同时配合以狼疮方为基本方的中医辨证加减治疗 ;西医对照组 (西医组 ) 30例 ,单纯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 ,复发率显著低于西医组 (90 %vs80 % ,13 .3 %vs 40 .0 % ,P <0 .0 5 ) ;中西组较西医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LN临床疗效显著优越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复发患者的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收治的87例尖锐湿疣患者。将患者分为初发组与复发组。初发组48例,复发组39例,选取同期体检的4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人员的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分布水平进行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 3组患者的IL-2、IL-4、IL-6、CD4+细胞、CD8+细胞、CD4+/CD8+水平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复发组患者的血清IL-2、IL-6、CD4+细胞、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初发组与对照组(P0.05),血清IL-4、CD8+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初发组与对照组(P0.05);初发组患者的血清IL-2、IL-4、IL-6、CD4+细胞、CD8+细胞、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尖锐湿疣复发患者存细胞免疫功能的失衡,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导致其反复发作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中西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萎缩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探讨阴道微生态改善与预防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妇科门诊的萎缩性阴道炎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肾阴虚型患者 62 例,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予阴道置入可宝净(氯喹那多一普罗雌烯阴道片)31 例;治疗组(中西结合治疗)予可宝净阴道上药 + 口服知柏地黄丸 + 地锦茶熏洗坐浴 31 例。以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来评估临床疗效,监测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统计停药 1 个月后的复发率,其中以局部体征中的过氧化氢酶(H2O2),白细胞酯酶(LE),酸碱值(pH)作为阴道微生态环境改善评价指标。结果:与对照组(53.67±31.00)相比,治疗组(77.28±19.27)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74.80±33.09)比对对照组(62.17±35.17)治疗后局部体征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后局部症状在停药 3 天后临床效果对比,治疗组(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90.00);治疗组(96.00)与对照组(80.00)进行治疗后中医证候在停药 3 天后临床效果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7 例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对照组 20 例,治疗组 27 例),阴道微生态改善率对照组 =66.67%(20/30)阴道微生态改善率治疗组 =87.10%(27/31),P=0.058。治疗组治疗后阴道微生态环境改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结合疗法治疗萎缩性阴道炎,增强患者全身及阴道局部抵抗力,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复发率低,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克疣灵口服液治疗尖锐湿疣 (CA)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经克疣灵作用后的造模大鼠、CA患者外周血清及疣体组织白细胞介素 18(IL 1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 ,采用3 H 甲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3 H TdR)释放法测定经克疣灵作用后的造模大鼠脾脏及CA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 结果 :动物实验克疣灵高剂量组TNF α、IL 18水平、NK细胞活性与模型组、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疣体组织TNF α、IL 18水平、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及P <0 .0 5 )。 结论 :克疣灵口服液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能显著改善造模动物细胞免疫缺陷 ,增强CA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乌司他汀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汀联合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临床指标和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5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41例)和对照组(118例),均行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以及乌司他汀抑制胰腺分泌、减轻炎症反应等治疗,观察组加用清胰汤鼻饲,肠功能恢复后可行肠内营养。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禁食时间,并加以比较IL-8、IL-10、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腹胀消退需(6.35±2.75)d,禁食(8.42±2.45)d;对照组腹胀消退需(13.34±3.29)d,禁食(15.18±4.75)d,均P〈0.01。观察组IL-8、TNF—α、CRP水平治疗后下降趋势较对照组出现早,幅度明显;而IL-10上升趋势较对照组出现的早和明显。观察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汀联合清胰汤能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