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宁宁  王荣珍 《江苏医药》2004,30(2):135-136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 ,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180例患儿 (支气管哮喘 112例 ,支气管哮喘伴过敏性鼻炎 6 8例 )患儿进行变应原检测。对其中 6 8例伴有鼻部症状者进行鼻镜及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变应原皮试阳性者给予免疫 (减敏 )治疗。结果 粉 (室 )尘螨和花粉是引起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 6 8例过敏性鼻炎鼻镜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鼻粘膜苍白、水肿 ;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检查阳性率为 6 1 8%。变应原皮试阳性者经减敏治疗及吸入糖皮质激素等 ,有效率为 97 6 % ;而仅吸入糖皮质激素 ,口服酮替酚或曲尼斯特组 ,有效率为 80 8% ,经卡方检验P <0 0 1。结论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同为气道炎症性疾病 ,除病变部位与临床表现不同外 ,在致病诱因、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等方面均非常相似。特应性体质、遗传、环境因素和感染是诱发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危险因素。吸入糖皮质激素同时 ,给予免疫治疗能有效防治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也可防止过敏性鼻炎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59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对照组28例单独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缓解和糖皮质激素减量的时间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减少全身糖皮质激素用量及时间,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 对7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0例),两组急性期均给予抗感染、平喘等治疗,在缓解期,对照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共治疗6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对哮喘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范家朝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513-1514
目的:探究舌下特异性免疫对儿童过敏性哮喘治疗效果与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抽取某院于2015年12月~2018年10月接收的40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基础上实施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比较组间患儿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0例研究组患者入院进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计算总有效比例95%,2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计算总有效比例70%,统计软件对比以上组间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5%患儿出现眩晕恶心不良反应,10%患儿出现口干不良反应,5%患儿出现药疹不良反应,研究组仅5%患儿出现口干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具有一定临床效果,同时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作为临床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有效方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市农村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现状.方法 对来自吉安市2区11县186名农村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儿童112例,成人74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经调查的186例来自农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能长期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仅13例,占调查总人数的6.99%,其中儿童5例,占儿童人数的4.46%;成人8例,占成人人数的10.8%.结论 我市农村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规范化治疗水平低,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率更低,急待广大医务人员进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红霉素对轻中度哮喘儿童支气管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轻中度哮喘儿童50例,用布地奈德吸入(剂量为轻度哮喘100μg·d-1,中度哮喘200μg·d-1)4周后,分为A、B两组,进入试验观察.所有病例继续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量同前.A组26例,加用地红霉素5 mg·kg-1,po,每周2次.B组24例,单用布地奈德吸入.试验期为8周.两组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均用诱导痰液进行淋巴细胞百分率、嗜酸粒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检测.结果A组其诱导痰液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地红霉素口服8周,并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轻、中度哮喘儿童的支气管高反应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张竹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07-109
目的观察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49.09%,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38.00%,总有效率为82.00%。2组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CD3、CD4、CD8 2组治疗后均有显著变化,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2组组间比较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哮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轻度持续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轻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30例(治疗组)与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22例(对照组)的总体疗效.结果: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组总有效率96.1%,单纯糖皮质激素吸入组总有效率68.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轻度持续哮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69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期小剂量吸入布地奈德,对照组83例仅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长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降低住院率、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结论长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提高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减少发病次数,减轻医疗费用。方法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威海市环翠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2例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治疗体会。结果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理想,能在短期内快速控制上下气道的炎症反应,最大程度控制临床症状。结论一旦确诊儿童哮喘,若伴有过敏性鼻炎症状的应及早诊断,尽早使用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控制上下气道的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对粉尘螨过敏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粉尘螨滴剂SLIT,疗程1年。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33%,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观察组患儿中,治疗有效的患儿(n=47)和治疗无效的患儿(n=13)在年龄、病程、气道高反应、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痰液嗜酸粒细胞(EOS)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粉尘螨滴剂SLIT能有效纠正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提高疗效,可能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程、气道高反应、sIgE水平、痰液EOS水平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LIT)对尘螨过敏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328例确诊为粉尘螨过敏诱发CVA患儿,排除随访脱落及不配合治疗患儿,最终纳入2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2)和观察组(n=143)。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粉尘螨滴剂治疗,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12个月,比较两组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血清白介素10(IL-10)和IL-17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Th17和Treg细胞比例、血清IL-10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Th17和Treg细胞比例、血清IL-10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Th17细胞比例和血清IL-1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两组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可有效改善尘螨过敏CVA患儿临床症状,其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Th17/Treg细胞水平进而调节机体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血清sIgG4、IL-10和IL-33表达水平的作用,并对SLIT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在2016年2月-2016年8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入组了70例AR患儿,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SLIT试验组(SLIT配合对症药物)和药物对照组(仅对症药物),每组各35例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半年、治疗1年、治疗2年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IgG4、IL-10和IL-33的表达水平,同时对患儿的总鼻部症状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TNSS)和总用药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TMS)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2年的治疗后,与药物对照组相比,SLIT试验组的TNSS评分和TMS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前相比,AR患儿经过2年的免疫治疗后,SLIT组的sIgG4和IL-10的水平显著上升(P<0.05),而IL-33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2年治疗后药物对照组的sIgG4、IL-10和IL-33的水平都未发生明显的改变。2年治疗结束时2组的sIgG4、IL-10和IL-33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标准化粉尘螨滴剂SLIT对尘螨引起的儿童AR具有疗效,并且血清sIgG4、IL-10和IL-33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作为评估SLIT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后对照,比较125例粉尘螨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在接受1年免疫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评价舌下免疫治疗的疗效;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免疫治疗1年后,125例患儿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1),有效率81.6%;其中6例(4.8%)出现局部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滴剂是治疗尘螨引起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收治的AR患儿23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粉尘螨滴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免疫球蛋白E(IgE)及免疫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1.60%(109/1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85/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流涕、喷嚏、鼻塞及鼻痒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儿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4、IL-6、IL-17及IgE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儿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及CD4+/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儿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61%(15/119)、10.08%(12/119),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小儿AR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倍维持量粉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AR)快速脱敏的疗效及脱落率的影响。方法对173例粉尘螨过敏的AR患者纳入本项开放性对照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二倍维持量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并与对照组的常规量脱敏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脱落率的影响。结果免疫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显效率为52.56%,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显效率为23.16%,总有效率为61.05%(P<0.05)。免疫治疗6个月及12个月,研究组的脱落率分别为3.85%、6.41%;对照组分别为15.79%、25.26%(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轻微,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二倍维持量粉尘螨滴剂脱敏法起效迅速,疗效高且安全,患者依从性好,能显著减少脱落人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2例4~60岁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疗程满25周以上,根据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62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3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65%,且70%的患者在一个月内起效。出现3例轻微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变应性鼻炎,并且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对儿童过敏性哮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年龄4~7岁过敏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粉尘螨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和常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25周结束。对两组治疗前后的PPAR-γ及IL-4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PAR-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螨治疗组治疗前后PPAR-γ、IL-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螨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PPAR-γ、IL-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外周血清PPAR-γ、IL-4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其对患儿炎症状态和停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和对照组(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12个月时自我症状积分,治疗期间哮喘急性发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12个月时炎症指标、肺功能,治疗结束后12个月内哮喘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两组患儿自我症状积分均呈下降趋势,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3、6、12个月时自我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两组间平均轻、中度哮喘发作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重度哮喘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水平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L-4、IL-5、IL-13、FeNO水平及治疗前后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90.70%和72.09%(P<0.05),复发率分别为6.98%和23.26%(P<0.05)。结论 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支气管哮喘患儿可有效调节其机体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水平,缓解患儿症状,控制哮喘发作,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停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后对照,比较72例粉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接受1年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前、后的体征及症状评分、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其安全性。结果治疗1年后,72例患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有效率76.4%;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5例(6.9%)出现局部不良反应,4例(5.6%)出现全身轻微不良反应,未出现全身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