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类型的狼疮肾炎尿中RANTES水平变化,进一步分析狼疮肾炎病理类型与尿RANTE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脏RANTES表达,ELISA检测尿RANTES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Scr,比浊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24hUPQ)。结果:正常组尿液标本中几乎无RANTES表达,与之相比,LN患者尿RANTES水平增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LN II型和LN III型、LN IV+V型、LN V型组肾组织及尿RANTES水平均明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N IV+V型组肾组织及尿中RANTES含量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0.05)。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尿中RANTES含量与LN活动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尿RANTES表达水平和狼疮肾炎病理类型具有相关性,以LN IV+V型最为明显,对临床病理分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检查在非典型狼疮肾炎(L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8例非典型L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肾活检前均未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其中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1例,慢性。肾炎4例,无症状性血尿2例,元症状性蛋白尿1例;所有病例经肾活检确诊为LN,病理分型为: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21例,Ⅴ型7例,Ⅳ型+Ⅴ型2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肾脏病理分型多为Ⅴ型和Ⅳ型,慢性肾炎综合征者病理分型呈多样化,隐匿性肾炎综合征者病理分型主要为Ⅱ型和Ⅲ型。结论非典型LN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合肾病理检查对非典型LN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36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临床病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了解临床病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预后与患儿的临床病理相关,临床分型中以急性肾炎型和肾病综合征型为主,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型及血尿和蛋白尿型预后较好,急性肾炎型预后好于肾病综合征型;病理分级以Ⅱ~Ⅲ级多见,Ⅰ级和Ⅱ级的治愈率明显高于Ⅲ级和Ⅳ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小管-间质改变主要为 级和 级,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预后显著相关(r=0.766,P<0.01);临床和病理综合分型更能反应患者的预后,与预后显著相关(r=0.855,P<0.01).结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预后与患儿的临床病理改变相关,临床和病理综合分型更能反应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患者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al-β-D-glucosaminidase, NAG)的变化,探讨其与狼疮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5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液NAG增高,敏感度92.8%,行肾组织病理检查38例中有26例为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其尿液NAG均见明显增高,治疗后随着狼疮活动的控制,尿液NAG明显下降(P<0.01)。而活动度相对较低的Ⅱ型狼疮性肾炎,尿液NAG增高程度显著低于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P<0.01)。结论 尿液NAG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狼疮活动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肾组织活检类型.方法:总结2005年至2009年治疗的有完整肾穿刺病理检查结果的原发于肾小球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31例,年龄5~14岁,病程5月~5年的肾组织活检报告,并进行分析.结果:31例肾组织活检病理类型,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炎占35.5%,局灶性增生性肾炎占19.4%,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及玻璃样变占16.1%,IgA肾病占12.9%,IgM肾病占6.5%,膜增殖性肾炎(Ⅱ)占6.5%,膜性肾病(Ⅰ~Ⅱ)占3.2%;31例电镜下均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检查,毛细血管颗粒状沉积物(+)4例,(++)16例,系膜团块状沉积物(++)8例,(+++)3例.提示肾组织免疫损害较重,预后差.结论:云南儿童难治性肾病类型以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炎占首位,与国内资料基本相符.对患儿开展肾穿刺对指导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对选择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都有重要价值。我科从2001年5月至2006年4月对24例肾脏病患儿作了经皮肾活检术,现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4例患儿系我院儿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6~18岁,其中6~10岁12例,12~15岁9例,16~18岁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炎综合征(ANS)1例,迁延性肾炎(DGN)1例,单纯性肾病(NSⅠ型)7例(复发2例),肾炎型肾炎(NSⅡ型)4例,紫癜型肾炎(APGN)7例,狼疮肾炎1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1例,持续性血尿2例。1·2诊断标准: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以全国儿科肾…  相似文献   

7.
Ⅳ型狼疮肾炎即弥漫增殖型(LN—DP)肾炎,是狼疮肾炎中较重的病理类型,本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我科近年共收治经肾活检确诊的Ⅳ型狼疮肾炎17例,均为女性,年龄13~39岁,平均年龄21.6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合并肾衰者配合血液透析,其中行血液透析者13例。17例病人中,临床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联系。方法:对47例LN患者行肾活检,并进行病理分型,分析各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结果:Ⅳ型LN常呈现出临床活动,Ⅴ型临床上呈现非活动状态;IV型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Ⅴ型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脏病理急性活动指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活动指数及抗ds—DNA抗体滴度无相关性。结论:LN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有一定联系,但二者之间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初诊为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国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型的应用价值及分型标准的可操作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初诊为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纳入研究初诊为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患儿103例,分型标准:血尿(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占93.2%(96/103),高血压占13.6%(14/103),肾功能不全占9.7%(10/103),低补体血症占3.9%(4/103)。103例均行肾穿刺活检,10例行基因检测,最终诊断为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27例(26.2%),IgA肾病71例(68.9%),Alport综合征3例(其中1例伴IgA肾病),单基因遗传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1例(WT1基因变异),电子致密物沉积病(DDD)1例。27例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确诊患儿表现为血尿者23例(85.2%),其中肉眼血尿5例(18.5%);病理类型:微小病变肾小球病(MCD)6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5例,不典型膜性肾病(AMN)5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4例,系膜增...  相似文献   

10.
殷玉敏  刘俊红  罗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8-258,F0003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患者肾活检的病理与临床,探讨肾活检对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诊断价值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74例2型糖尿病(T2DM)伴有蛋白尿的进行肾穿刺活检,观察肾活检病理与临床间的关系。结果 74例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45例(60.8%);非糖尿病肾病(NDRD)29例(39.2%),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例(41.4%),IgA肾病5例(17.2%),膜性肾病4例(13.8%),局灶节段硬化3例(10.4%),微小病变及紫癜性肾炎各2例(占6.9%),间质性肾炎1例(3.4%)。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时相当部分是非糖尿病肾脏病变,对此类患者应尽早进行肾穿刺活检,通过肾活检有助于对这类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赵东  吴玉梅  周清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04-3406
目的:探讨成人肾活检患者各种肾脏病理构成比例及其临床表现关系。方法:参照WHO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方案,回顾性分析359例肾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9.26±14)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首位(55.99%),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44.0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中最多见者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9.25%),其次为IgA肾病(29.85%)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8.9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34.18%)占首位,其次为紫癜性肾炎(21.52%)和乙肝相关性肾炎(17.09%)。结论:以原发性肾脏疾病最常见,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次为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和乙肝相关性肾炎居3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最常见。  相似文献   

12.
480例肾组织活检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驻地肾脏病病理类型。方法参照WHO1982年及改良的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方案,对2005-01~2009-07的480例肾脏活检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光镜、免疫病理、电镜的改变特点,结合临床确定诊断,回顾性总结480例肾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结果患者年龄3~78岁,平均(34.1±15.2)岁,男女之比1.16: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首位为72.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16.6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中最多见者为IgA肾病37.36%,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4.2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占首位28.75%,其次为紫癜性肾炎21.25%。结论 150医院所驻地区肾脏疾病多见于青中年,以原发性肾脏疾病最常见,其中IgA肾病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多见。  相似文献   

13.
46例成人肾病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肾病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型特点,以及肾穿刺活检术在成人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在B超或彩超引导下,应用半自动肾活检针单人操作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46例次,标本送福州总医院病理科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等病理检查。结果46例肾病综合征按临床表现分单纯型15例、非单纯型31例,后者可再细分为血尿型12例,高血压型4例,肾炎综合征型7例和肾功能衰竭型8例。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1例,膜性肾病3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例,IgA肾病7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新月体肾炎1例,狼疮肾炎8例,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1例,肾淀粉样变性1例,过敏性紫癜肾小球肾炎1例。结论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差异性提示其病因、病理类型及严重程度不同,其治疗及预后也不同。肾穿刺活检对于成人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无禁忌证应积极开展此项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与病理,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对36例狼疮性肾炎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给予口服强的松,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合并肾功能衰竭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总有效率达72.3%,死亡率16.6%。结论狼疮性肾炎及早地行肾活检,有助于诊断,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达到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病情的预后与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及病变累及器官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组织活检在肾脏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因肾脏疾病行肾活检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51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82.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17.6%,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最多见,继发性肾脏疾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常见。结论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肾活检十分必要,特别是在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更具有指导意义。肾活检的适应证可以扩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深圳地区近20年肾脏病理类型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深圳地区肾脏疾病谱的构成及其演变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9年1555例肾脏疾病经皮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并与2000~2007年615例肾穿刺活检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1555例患者中,男892例(57.4%),女例663例(42.6%);男女比例1.35∶1;平均年龄(38.35±12.85)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171例(75.3%),继发性肾小球肾炎340例(21.9%),肾小管间质疾病27例(1.7%),遗传性肾病11例(0.7%),其他6例(0.4%)。2012~2019年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病变占比明显高于2000~2007年,微小病变肾病占比明显低于2000~2007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9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占比明显高于2000~2007年,狼疮性肾炎占比明显低于2000~2007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2019年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肾间质疾病占比高于2012~2015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比低于2012~201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2019年IgA肾病占比明显高于2012~2015年,微小病变肾病占比明显低于2012~201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2019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占比明显高于2012~2015年,狼疮性肾炎占比明显低于2012~201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活检患者中最常见的仍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和狼疮肾炎分别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在原发性肾病中膜性肾病、继发性肾病中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穿刺活检的风险与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PRB)的风险与价值。方法对符合条件的50例CRI患者进行PRB,行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和选择性电镜检测,观察肾穿刺组织肾小球个数、病理类型、诊断以及穿刺并发症。结果肾组织标本合格率为96%。病理类型前三位为增生性肾小球硬化症21例(42%),IgA肾病(IgAN)9例(18%),狼疮性肾炎(LN)8例(16%)。PRB后修改诊断5例(10%),明确病因3例(6%),诊断修正率为16%,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治疗方案16例(32%),治疗方案修正率为26%。并发症以镜下血尿最常见,共48例(98%),肾周小血肿11例,肾周大血肿2例,腹膜后血肿1例。结论原发性肾脏疾病肾穿后病理结果多为慢性病变,大部分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不受肾穿刺病理结果的影响,且肾周血肿出现机率较多且较大,偶可合并腹膜后血肿,但狼疮性肾炎表现为慢性肾衰时其肾脏病理的活动指数仍较高,少数病例肾脏病理显示新月体肾炎,仍需应用免疫抑制剂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成人肾小球疾病116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肾活检确诊为肾小球疾病,分析其肾脏病理类型,以及病理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116例成人肾小球疾病患者中84例患者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2.4%;32例患者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27.6%。其中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占39.8%。对于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的患者,不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患者与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患者相比,两组间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小球疾病中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其中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而狼疮性肾炎是成人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不同的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在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