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Walli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行髓核摘除并Wallis置入固定手术。结果本组19例获随访28~40个月,平均30个月。术前JOA和VAS评分分别为(10.65±2.43)分、(7.50±0.95)分,术后2年JOA和VAS评分分别为(26.87±1.43)分、(0.21±0.01)分。结论脊柱后路Wallis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等特点。其作为一种软性固定可以起到从僵硬融合节段向正常非融合活动节段的缓冲连接作用,同时亦是延缓脊柱终末期治疗(脊柱融合手术)的有应用前景的中间替代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行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临床疗效优23例(80%)、良4例(14%),可2例(6%)。 VAS疼痛评分(0~10分)术前7.14±1.29分,末次随访时2.26±1.03分。术前病变脊柱运动节段过伸过屈活动度(ROM)7.51±2.68度,术后末次随访时ROM为4.22±1.47度。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和螺钉断裂现象。结论 Dynesys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减少对脊柱生理结构的破坏,维持节段稳定,减少远期腰椎退变和再次手术的风险,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0月,4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全麻下行微创减压棘突间动态固定术(IntraSPINE),评价围手术期资料、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椎板或棘突骨折、假体置入失败等。所有患者均获得3年以上随访,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末次随访的优良率为95.2%(40/42)。影像方面,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disk height, DH)和椎间孔高度(foraminal height, FH)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随访中1例出现相邻节段退变,余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微创减压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效果。方法分析27例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初期随访结果,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isualanalogue scale,VAS)100分法和Odom′s评分评价手术疗效,随访有无Wallis系统相关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优2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2%。下腰痛VAS评分术前(72.3±2.6)分,术后(15.8±8.1)分。无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Wallis棘突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初期随访疗效良好,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增加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建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24-26
[目的]探讨棘突间固定系统与融合固定系统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09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90例,分为棘突间固定系统与融合固定系统联合应用组和单纯棘突间固定系统应用组,各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即时疗效进行评价.术后定期随访(30 ~ 54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不良预后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时疗效相比,联合应用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组(75.6%)(P<0.05).从随访结果分析看,联合应用组不良预后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应用组(P<0.05).[结论]棘突间固定系统与融合固定系统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较单纯棘突间固定系统应用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初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效果.[方法]分析31例单独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初期随访结果,记录Wallis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VAS疼痛10分法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组腰椎手术疗效标准评估手术疗效,随访有无Wallis系统相关并发症及疗效.[结果]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前1 d、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9±2.0、2.6±1.2和1.7±0.8,术后末次随访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4% .[结论]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简便安全,初期随访疗效良好,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增加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背景:长期以来,脊柱融合术一直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的“金标准”,但是坚强的后路固定器械和椎间融合牺牲了腰椎的活动度,并造成应力集中,往往导致固定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并且一部分相邻节段的退行性变可引起临床症状,影响预后,成为脊柱内固定术后一个潜在的长期并发症。目的:探讨WavefleX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应用WavefleX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35~72岁,平均(54.84±7.9)岁。根据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或不融合、植入WavefleX系统固定。观察手术前后简化McGill疼痛评分(SF-MPQ)、疼痛视觉类比(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整个腰椎以及动态固定节段的活动范围(ROM),节段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4~32个月,平均(17.0±1.6)个月。手术时间80~210min,平均(160.04±7.4)min,术中出血量150~700ml,平均(300.0±813)ml。术后SF-MPQ、VAS评分、ODI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腰椎及动态固定节段ROM无明显减低(P〉0.05)。结论:WavefleX系统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方法,对病变节段能提供稳定力学环境,同时保留部分活动度,利于缓解椎间盘退变,对邻近节段活动度影响不大,可能延缓邻近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 - stop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效果.[方法]分析10例单独采用X- stop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开窗椎间盘摘除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初期随访结果,记录X- stop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VAS疼痛10分法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组腰椎手术疗效标准评估手术疗效,随访有无X - stop系统相关并发症及疗效.[结果]X- stop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前1d、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8±2.0、2.6±1.2和1.7±0.8,术后末次随访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25%.[结论]X - stop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椎间开窗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简便安全,初期随访疗效良好,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加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效果.[方法]分析自2008~2011年65例单独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初期随访结果,采用VAS疼痛10分法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腰椎手术疗效标准评估手术疗效,随访有无Wallis动态固定系统相关并发症及疗效.[结果]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前ld、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改善明显,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内置物移位、邻近节段退变加重.[结论]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简便安全,初期随访疗效良好,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增加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6例腰椎退变行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介绍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的知识,指导患者唤醒试验练习;手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16例均能配合护理工作,顺利渡过围术期,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期间未发生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尤其是加强术后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0例,其中40例行髓核摘除+Wallis棘突间固定(Wallis 组),30例行单纯髓核摘除(单纯组).观察两组患者病变节段术前术后椎间盘平均高度(disc height,DH)及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的变化、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糊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Oswestry功能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随访9~34个月,平均(18.24±5.15)个月.[结果]Wallis组术后1周DH值较术前显著增高,且术后末次随访时(平均18.2个月)较术前无显著变化;而单纯组术后1周DH值较术前无显著变化,术后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减小.Wallis组术后ROM值比术前显著减小(P<0.05),而单纯组则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间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Wallis组优于单纯组(P<0.05).[结论]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与单纯髓核摘除术相比,具有满意的近期影像学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J. Sénégas 《Interactive Surgery》2008,3(4):221-228
The primary goal of the Wallis system is to relieve or prevent low back pain that accompanies intervertebral segment (IVS)
instability by increasing stiffness of the mobile segment, and unloading the disc and facet joints. Furthermore, restoring
a more physiological biomechanical environment to the degenerate lumbar segment with the Wallis implant may foster healing
of the disc and slow the degenerative cascade of adjacent segments. The implant, consisting of an interspinous process spacer
that limits extension and two flexion-limiting bands, is intended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treated intervertebral lumbar
segment while preserving its mobility and local lordosis. Because the operation leaves all the anatomical elements intact
except for the interspinous ligament, the entire range of other surgical options remains open, including more invasive surgical
solutions such as total disc replacement or fusion. Most often associated with decompressive procedures, i.e., discectomy,
undercutting to enlarge the spinal canal, or both, intervertebral stabilization using the Wallis implant takes less than 15
minutes. This stabilizing procedure is detailed in the present paper.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后路减压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后路减压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3例患者获得78~144个月(95.4±15.6个月)随访,男97例,女66例;年龄31~60岁(43.5±11.7... 相似文献
15.
腰椎棘突间稳定器(Wallis)早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棘突间动力稳定器(Wallis)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即时(出院前)和短期效果,探讨其适应证选择和手术技巧。方法2008年7月~2009年7月,3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共植入Wallis38套(L2/31套,L3/44套,L4/533套)。其中腰椎间盘脱出症(中央型)8例,腰椎盘脱出伴突出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黄韧带增厚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8例,单节退变性椎管狭窄症4例,Topping off4例。采用北美脊柱学会(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NASS)问卷评价出院前患者及随访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同时测量手术前后椎间盘终板间高度。结果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量10~100ml,平均50ml。出院前NASS问卷显示,32例患者(88.9%)认为腰部坚实有力,术前酸乏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前终板间高度降低的37个椎间盘中有31个(84%)获得1~3mm的改善。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NASS问卷总满意度为92.5%,未出现Wallis引起的并发症。结论Wallis的即时和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腰椎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应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术治疗的再手术发生情况,探讨其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9月~2015年7月,29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我院接受减压及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手术。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本组患者术后再手术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再手术原因和处理方法,并对所有再手术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再手术效果。结果:295例患者中,再次手术患者共16例,再手术率为5.4%。所有再手术患者二次手术时间距离首次手术15.1±23.4个月(0.1~60个月)。16例再手术患者中,非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者6例(37.5%),其中切口感染2例、伤口深层血肿形成4例,均采取感染清创或血肿清除(1例因行棘突切除取出Coflex)治疗后痊愈;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者10例(62.5%),其中2例Topping-off术后患者再手术原因为融合节段内固定松动或神经根粘连,更换内固定及神经根松解后症状缓解;另8例单节段Coflex置入患者主要原因为原手术节段或邻近节段退变,接受再次探查减压、融合后症状缓解,其中1例为新发节段症状,予以减压融合后症状缓解。本组所有再手术患者中,无1例因Coflex内固定直接相关并发症(内固定移位、松动、脱出或棘突骨折)再次手术。所有再手术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8.6±12.6个月(6~4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主观满意度总体优良率为93.8%。结论: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再手术原因与Coflex装置无直接相关,主要影响因素与切口感染、深层血肿及原手术或邻近节段退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临床及影像学观察对K-Rod动态稳定系统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在2011年2 ~12月期间行K-Rod系统治疗的患者25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VAS、JOA与ODI评分,以及对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包括X线及MRI).[结果]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JOA评分则显著升高(P<0.01).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ROM)较术前显著减少(P<0.01),上位及下位节段的术前ROM与随访ROM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共有7例患者获得了MRI随访,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显示,3例患者手术节段椎间盘仍有继续退变的表现,大部分患者邻近节段椎间盘信号和高度没有明显改变.[结论]随访结果表明K-Rod动态稳定系统能明显地减轻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同时达到固定和活动的良好平衡,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随访时间尚短,研究样本量较小,长期疗效及其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Wallis棘突间动态固定防治腰椎退变的短期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置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治疗36例(37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2-3 1例,L3-4并L4-5 1例,其余均为L4-5间隙.男23例,女13例;年龄38~55岁,平均43岁.手术保留椎间盘突出节段棘突,以脊柱显微镜配合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置入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并固定缝合.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JOA脊髓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平均随访13.5(3~17)个月,手术前及随访期间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及MRI,按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手术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例中,其余35例疗效评估均为优;JOA评分15~17分,平均16.3分;VAS 0~2分,平均0.6分.MRI显示:Wallis系统置入节段脊髓受压表现消失,椎间盘信号有改善,相邻节段椎间盘无退变加重表现.36例患者无脑脊液漏、感染、残留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再突出及置人物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置入作为一种预防及治疗腰椎疾病的"非融合-动态稳定"手术,可以保留腰椎被固定节段的活动性、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同时维持节段稳定性,促进退变椎间盘的恢复,并通过保留手术节段脊柱运动功能而预防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