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致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汗出之特点,汗证又可分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黄汗等,而临床又以自汗、盗汗极为多见,且常以主证或兼证出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古人云:“自汗者属阳虚,盗汗者属阴虚。”治自汗常宗实表补阳,治阴虚多循降火滋阴。然以余观之,自汗亦有属阴虚者,盗汗亦可见阳虚者,且致汗原因颇多,不仅阳虚、阴虚,且血虚、血淤、痰、湿、邪在半表半里皆能令人汗出。然自汗属阴虚者,盗汗属阳虚者,  相似文献   

2.
自汗是指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其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失常.《临证指难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以补气以卫外."《景岳全书·汗证》亦认为自汗属阳虚.《丹溪心法·自汗》说"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但笔者观察临床部分自汗属阳热阴虚型,临床见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大约始于明代.如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汗症>云:"自汗者,无时不濈濈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卫气之所司也".明代薛铠<保婴撮要·盗汗>谓:"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然临床实践验证,引起自汗的原因并非只有阳虚一端,阳虚自汗者崮然多见,但其它原因引起自汗者亦不鲜见,如血瘀自汗等,故不得概从阳虚论治.<丹溪心法·自汗>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景岳全书·汗症>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白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因此,临证时不能拘于"自汗属阳虚"一说,而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才能取得较好疗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按常理认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但笔者临床所见阳虚盗汗也有之.考诸先贤对阳虚盗汗也有论述,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盗汗候>说:"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有阳虚所致."<景岳全书>亦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盗汗亦多阳虚也".  相似文献   

5.
盗汗多属虚证,前贤方书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如《丹溪心法·盗汗》曰:“盗汗属血虚、阴虚”。《景岳全书·汗证》云:“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验之临床,本证属虚固多,但未必概缘虚,当详辨论治,笔者在多年实践中,发现伤湿  相似文献   

6.
汗证有自汗、盗汗之不同.<证治准绳>指出:"睡则汗出,醒则倏收,日盗汗;不分寤寐,不因劳动自然汗出者,曰自汗."两种汗证虽表现不同,但病机重点都与阴阳失调、腠理开阖失司有关.尽管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而<景岳全书·汗证>却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临床自汗亦有属阴虚者,盗汗亦可见阳虚.笔者兹举2例并结合临证所得,刍谈浅见.  相似文献   

7.
自汗 盗汗     
“古法云:自汗者,属阳虚……;盗汗者,属阴虚……;此其大法,固亦不可不知也。然以余观之,则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多阳虚也;……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张景岳:《景岳全书》卷12,汗证)  相似文献   

8.
方书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张景岳则谓;“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多阳虚……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证。”此论可谓基本掌握了汗证之要领,然而还不够全面。例如对于湿邪导致的汗出,则只字未提。我乡位处东南沿海,地势卑下,气候潮湿,湿邪害人之广不亚于叶天士所居之吴地,故其所导致之自汗、盗汗,在临床亦较常见。笔者历年所治伤湿汗证较多,今选7例供同道参考。一、阳湿伤表似风温、风湿、中风案高××,男,36岁。1981年4月1日初诊。患者二天前突然恶寒发热。现微恶寒,汗出(?)然而热不解,伴见头胀微疼,昏重若裹,身困肢楚,脘痞纳呆,口粘泛恶,渴不欲饮,  相似文献   

9.
盗汗一名,始见《金匮要略》,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又可作为一个症状而见于多种疾病。观今之医籍,盗汗多以阴虚立论,故有“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之说。考阳虚盗汗,前贤论述颇多,奴《诸病源候论·虚劳盗汗候》曰:“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景岳全书》亦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相似文献   

10.
话说自汗与盗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古松 《光明中医》2006,21(10):66-67
"无问昏醒,浸淫自出者,此属阳虚自汗"(见《三因方》).临床上大都有无故汗出濈濈,尤以头部动辄更甚者,责在卫阳失固.多见面色少华,肢冷乏力,舌淡,脉细,便溏,尿清.  相似文献   

11.
自汗是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医者多责阳虚,从临床上来看,自汗属阳虚者固然多见,但由其它原因引起的自汗也屡见不显。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曾治过不少因湿热内蕴而引起的自汗,如气郁日久化火,湿热郁遏肝胆,湿热困阻脾胃等。每每从清利湿热着手取效甚捷。现举案例一则如下: 刘××,女,46岁。1992—1—4日初诊。自1991—3—2日行胆石症手术后,一年来自感右肋下闷胀隐痛。近二月来肋胁胀痛加剧,每日不定时上半身蒸蒸汗出,日达15次之多,甚时则汗出如洗,常常湿透  相似文献   

12.
自汗与盗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论治自汗和盗汗,多认为自汗属阳虚,治当益气固表;盗汗属阴虚,治当滋阴止汗。笔者认为值得探讨,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这不很全面,因为临床经常见到有的患者却“阴虚自汗”或“阳虚盗汗”,甚至也有的属“血脱者自汗”或“实火者盗汗”的。因此对自汗与盗汗问题有必要加以讨论,以求理论与实践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14.
黄仁礼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506-506
背恶寒为一临床症状.在病位上,以六经而论,有太阳、阳明、少阴之不同.太阳病背恶寒属风寒袭表,卫阳被郁;阳明病背恶寒属邪热内炽,津亏不济;少阴病背恶为阳气衰微,寒邪深陷.所以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中说:"一为阴寒下乘,阳气受伤;一为阳热入里,津液不足".当然临证还有中阳不运,阳气不能达于背而背冷;还有痰湿阻胸,阳气不能敷布而背冷者.由于病因、病位之不同,而兼证亦各不相同.阳明有燥热之见症;痰湿有胸闷多痰之见症,中阳虚有脾虚之见症.唯伤寒少阴病之背恶寒与督脉虚之背恶寒最难区分.笔者认为少阴病背恶寒有明确的感受寒邪的过程,病程多较短.督脉亏虚多为内因或不内外因所致.故治亦不同,少阴病之背恶寒,非去其外入之寒邪不能疗,一般多用大辛大温之附子温经散寒.正如<伤寒论>云:"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督脉亏虚之背恶寒,元阳虚弱是其本,非元阴元阳之壮大不能解,笔者用自拟鹿角通督汤治疗阳虚背恶寒,屡获其效.  相似文献   

15.
<正> 祖国医学将多汗症分为“自汗”和“盗汗”。白天出汗,活动时出汗更多的称为“自汗”,多属阳气虚弱卫外不固;夜间入睡后出汗,觉醒后汗自止的称为“盗汗”,多属阴虚营不内守。并归结为阳虚者自汗,阴虚者盗汗。这种以出汗现象分阴阳的辨证,对成人患者来说是重要的,但在儿科则常有例外。这是因为小儿属稚阳之体,形体未充,腠理虚疏,临床上往往自汗与盗汗同时并见,而以气阴两虚者为多。笔者以益气养阴为主的加味生脉散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一、方药组成和加减法  相似文献   

16.
胡献国 《中医杂志》2005,46(7):553-553
答: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临床以自汗、盗汗多见.肺气不足,肌表疏松,卫外不固,腠理开泄,或阴液不足,虚火内扰,心液不藏,皆可发生汗证.故前人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其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当以补脾益肺,养阴清热为治.  相似文献   

17.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汗证在临床上又分自汗与盗汗。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昼时时出汗,动辄益甚者,称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一般自汗多属气虚、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亦有不循常道者。魏军平教授从事临床20余载,中医理论功底深厚,  相似文献   

18.
历来中医都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如明虞抟《医学正传·汗证门》中云:“其自汗者,无时(?)濈濈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但据我临床所见和观察,盗汗一证不仅见于阴虚,还可见于阳虚,更可表现在实证中,真乃所谓病无常病也。夫盗汗与自汗两者之区别仅在于出汗时间、方式、环境不同而已,但由于患者素体的差异及原有疾病的影  相似文献   

19.
自汗、盗汗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临床常见症状自汗和盗汗进行辨析。自汗、盗汗均属汗出异常,自汗并非皆属气虚、阳虚,亦可由风热、风湿、湿热、痰阻、营卫不和、暑热痰湿、瘀热等原因导致;盗汗并非皆属阴虚,还可由气虚、阳虚、阳热内盛、风劳、血虚、湿热、瘀热等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20.
黄鑫  高智 《光明中医》2013,28(6):1238-1239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其中,白昼时出汗,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名医掌指·自汗盗汗心汗证》曰:"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自张景岳以来,历代医家多承其说,认为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名老中医高智临床治疗汗证,往往能越此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