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并发恶性肿瘤四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移植术后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使恶性肿瘤的发生危险性明显增加。我院自 1978年 8月至 1999年 6月共施行肾移植术 870例 ,发生恶性肿瘤 4例 ,报告如下。例 1,女 ,5 5岁。 1991年 8月 2 8日接受同种尸肾移植术 ,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 8mg·kg 1·d 1,硫唑嘌呤 (Aza) 5 0mg/d ,泼尼松 (Pred) 2 0mg/d。术后 1年药物剂量调整为CsA 2mg·kg 1/d ,Aza 75mg/d ,Pred 10mg/d。术后 3年发现左眼固定 ,右侧肢体活动受限 ,行磁共振、加强CT等检查 ,提示颅内脑膜多发性占位病变。开颅探查 ,见硬脑…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性 ,42岁。 1996年 12月接受同种尸体肾移植术。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 8mg·kg-1·d-1、硫唑嘌呤 (Aza)5 0mg/d及泼尼松 (Pred) 2 0mg/d预防排斥反应 ,1年后药物剂量调整为CsA 2mg·kg-1·d-1、Aza 75mg/d、Pred 10mg/d。随访 3年 ,肾功能正常。术后 3年出现全程肉眼血尿 ,伴有血块 ,间歇性发作。彩色超声波、CT检查提示左输尿管扩张 ,膀胱镜检查膀胱内未见明显异常 ,逆行肾盂造影检查提示左肾盂、左输尿管上段充盈缺损 ,左肾盂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诊断为左肾盂肿瘤。行左肾…  相似文献   

3.
本院 198 9年 7月至 1999年 7月完成尸体肾移植术 70 8例 ,其中继发于狼疮性肾炎的 4例 ,占 0 .5 6 %。 4例患者中 ,肾移植术后最长随访时间 5年 ,3例无狼疮性肾炎复发 ,1例术后 18个月开始血中抗核抗体 (ANA)阳性、抗dsDNA阳性、伴低补体血症 ,但其后随访 42个月 ,病变未累及移植肾。 3例至今移植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方案为 :环孢素A(CsA) 泼尼松 (Pred) 霉酚酸酯 (MMF)以及CsA Pred 硫唑嘌呤 (Aza)。我国狼疮性肾炎发病率高于国外 ,但我国的肾移植患者中 ,狼疮性肾炎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低…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2岁。1996年12月26日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慢性肾小球肾炎”行肾移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5d肾功能恢复正常,住院25d痊愈出院。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8mg·kg-1·d-1、硫唑嘌呤(Aza)50mg/d、泼尼松(Pred)20mg/d、术后1年药物剂量调整为CsA2mg.kg-1·d-1、Aza75mg/d、Pred10mg/d。随访3年,血尿素氮、肌酐均正常,每天尿量2500ml左右。于1999年12月下旬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伴有少量血块,为不规则形,并左侧腰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尿路感染”,给于抗生素治疗10d后血尿消失,腰痛症…  相似文献   

5.
1991至1994年4月中山医科大学附一医院共完成101例肾移植。随访时间28.6±9.6个月。术前供受者淋巴细胞毒性试验阴性。术中及术后2天,每日用甲基泼尼松龙(MP)0.25~0.5g,同时选用二联或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三联方案为泼尼松(Pred)、硫唑嘌呤(Aza)加环孢素A(CsA);Aza于术前1天开始用1mg·kg-1·d-1;Pred于术后第3天开始30mg/d,3个月后开始减量,一年后减为10mg/d;CsA一般术后第3天开始5~8mg·kg-1·d-1。二联方案为Pred加CsA…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例王云生张艮甫王平贤患者男,40岁,因慢性肾炎,尿毒症于1994年2月1日行右髂窝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术后给予CsA,Aza,Pred治疗,术后7个月,左下肢出现肿胀,皮肤呈暗红色,3天后未经治疗逐渐消失。术后10个月,左下...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后免疫抑制用药方案与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肾移植后不同的免疫抑制用药方案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用药组合将患者分为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和泼尼松(Pred)三联治疗组、CsA和Pred二联治疗组、Aza和Pred传统二联治疗组。统计分析免疫抑制用药、排斥反应发生及人、肾存活情况;对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追踪其发生排斥前12个月内的药物更动情况。结果 采用三联治疗的患者人/肾5年存活率(88%/78%)显  相似文献   

8.
霉酚酸酯在肾移植后肝功能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和评价肾移植后肝功能不良患者使用霉酚酸酯(MM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为:9例采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泼尼松(Pred);3例采用CsA、Pred。发生肝功能不良后,停用Aza;9例采用三联治疗的患者,6例减少CsA和量1/4-1/3,3例改用CsA、Pred;3例采用二联治疗者,1例减少CsA,2例停用CsA;12例均加用MMF1.5~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环孢素A后发生肝毒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进一步明确环孢素A的肝毒性发生机制及对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的影响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临床随访研究 ,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第 1组资料 :1978年 7月至 1984年 ,行肾移植术 83例 ,应用二联免疫抑制治疗 :硫唑嘌呤 (Aza) 泼尼松 (Pred) ,发现肝功能受损 12例。 1985年至 1991年的 5 80例肾移植患者 ,应用环孢素A(CsA) Aza Pred ,发现肝功能受损者15 0例。上述肝功能受损的 162例患者中 ,男性 13 4例 ,女性 2 8例。平均年龄4 0 .5岁。其中HBsAg( )者 2 4例 ,HbsAg( )、抗HBe( )、抗HBc( …  相似文献   

10.
患者为男性 ,2 7岁 ,已婚 ,因慢性肾炎尿毒症于 2 0 0 0年 4月 19日接受活体供肾移植 ,供肾为其母左肾。供、受者ABO血型相同 ,HLA A2、B4 6、DR9及DR5 3相合。供肾热缺血时间 4 8s,总缺血时间 70min。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髂外动、静脉行端侧吻合。移植肾恢复血液循环后 3 0s开始泌尿 ,尿量较好 ,术后第 2d血肌酐降至正常范围。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 (Aza)及泼尼松 (Pred)。术后第 5d开始对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 5 μg·kg-1·d-1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动员 ,连续 …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五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院1989年10月至1996年7月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198例,5例并发恶性肿瘤,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50~67岁,平均61.2岁。移植肾功能良好。使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和泼尼松(Pred)免疫抑制治疗。术后1个月免疫抑...  相似文献   

12.
用于肾移植的几种免疫抑制方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肾移植后几种常用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 根据所使用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将87例肾移植患者分为4组,A组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为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和泼尼松(Pred);B线为环孢素A(CsA)、MMF和Pred;C组为CsA、硫唑嘌呤(Aza)和Pred;D组为CsA和Pred。观察术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情况、排斥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及免疫抑制剂用量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3.
患者为女性,57岁。1995年8月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服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和泼尼松(Pred)预防排斥。3天后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术后第5个月时发现舌根有一无痛性肿物,大小约2.5cm×3cm,病理检查为非何杰金恶性淋巴...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细胞病毒(CMV)病是肾移植术后常见而严重的感染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如何准确地诊断,有效地治疗是临床医师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对近年肾移植术后发生的CMV病42例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992年12月~1998年1月治疗CMV病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19~64岁,平均42.5岁。发病时间术后2周~10个月。42例中2例为再次肾移植,40例为首次肾移植。术后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和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具体方法是:术中静脉用甲泼尼龙(MP)1.0g或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3…  相似文献   

15.
动态监测肾移植受者血清脂蛋白(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受者术前多伴有脂质代谢紊乱 ,肾移植能部分纠正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紊乱。为了解肾移植受者血清脂蛋白 (a) [Lp(a) ]的变化趋势以及与急性排斥反应和肾功能恢复的关系 ,我们对 43例肾移植受者的Lp(a)水平进行了监测。一、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1 998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患者 43例 ,年龄 1 4~ 68岁 (平均 43 .2岁 )。术前维持血液透析治疗 4~ 56个月。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 (Aza)和泼尼松 (Pred)预防排斥反应。术后 1个月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者列为排斥组 ,共 9例 (男 5例 ,女 …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霉酚酸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早期不同剂量霉酚酸酯(MMF)与环孢素A(CsA)和泼尼松(Pred)联用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MMF2.0g/d(A组)、1.5g/d(B组)及Aza 50~100mg/d(C组),每组均联用CsA及Pred(剂量相同)。观察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A、B、C组急性排斥反应的发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监测CsA谷浓度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CsA谷浓度(TL)与临床急性排异和中毒的关系,我们对我院1990年5月至10月46例肾移植病人(男38例、女8例)术后109次系列CsA-TL进行了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系列测定全血CsATL对急性排异和CsA中毒的诊断有帮助。三联疗法(Pred+CsA+Aza)与二联疗法(Pred+Aza)的治疗窗不同。术后3月内,二联疗法合适的治疗窗是200-400ng/ml,当CsA-TL 200ng/ml,78.26/病人出现急性排异,而当CxA-TL>400ng/ml,则33.3%与CsA肾中毒相联系。二联疗法合适的治疗窗是250-500ng/ml,当CsA-Tl 250ng/ml.64%出现急性排异,TL>500ng/ml,急性CsA肾中毒发生率40%。当CsA-TL>600ng/ml,三联与二联疗法的感染率分别是33.33%和38.09%。  相似文献   

18.
感染乙肝的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1992年起开始乙肝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研究 ,收到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 :1992年 9月至 1999年12月共行乙肝患者的肾移植 76例 ,其中男性 49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2 2~ 6 2岁 ;6 1例血液透析 ,15例腹膜透析 ,透析时间 3~ 18个月。 76例移植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B cAb)阳性 ,6 1例生化肝功正常 ,10例转氨酶升高 ,5例有明显损害。 1997年以前应用环孢素A (CsA )、硫唑嘌呤(Aza)、强的松 (Pred)三联免疫抑制疗法 ,CsA起步量低于一般患者 0 5…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4岁。1991年8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第3天肾功能正常,术后1周血肌酐为110μmol/L。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A(CsA)10mg·kg-1·d-1、硫唑嘌呤(Aza)2mg·kg-1·d-1及泼尼松(Pred)1mg·kg-1...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并发肿瘤三例郝平和宋力唐迎九张斌例1,女性,28岁。1992年4月接受同种尸体肾移植,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100mgd-1、泼尼松(Pred)10mgd-1免疫抑制治疗。2年后发现左颈部有一肿物随吞咽活动,诊断为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