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炮制对马钱子中马钱子甙的影响蔡宝昌,何亚维,赵春忠,吴皓(南京中医学院210029)目前,对马钱子成分的研究,大多数侧重于生物碱方面。迄今尚未见有研究炮制前后马钱子中非生物碱成分的报道,本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生品及7个炮制品中的马钱子甙(loganine)的含量,为进一步全面研究马钱子的成分开拓了新的思路。实验内容一、实验材料1.药品马钱子购自南京市药材公司,经本院中药鉴定教研室鉴定为马钱Strychnosnus-vo1nicaL。的种子。2....  相似文献   

2.
马钱子炮制研究概述哈尔滨市朝鲜民族医院洪英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张玉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吴戈马钱子,来源于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nux-vomicaL.或云南马钱StrychospierrianaA.W.Hill的干燥成熟种子[1]...  相似文献   

3.
袁玉兰 《陕西中医》2012,33(1):102-103
目的:马钱子经四制后,降低药物毒性。方法:马钱子200g,生甘草200g,生牵牛子300g,生麻黄200g,将四种药物置煎药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min,加热煮沸40min,沥去药汁,60℃以下干燥备用。结果:马钱子经四制后,降低了马钱子的毒性,入丸药,供内服。结论:马钱子的主要成分为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毒性大,经加热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中的醚键断裂开环,转变为毒性较小的异士的宁和异马钱子碱,保留或增加了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钱子的主要成分为番木鳖碱砂烫马钱子,因砂烫时受热程度不同,番木鳖碱的含量是有变化的。为防止主要成分番木鳖碱受热过久而分解,砂烫的温度,应控制在220~240℃左右为宜,以棕色为度。  相似文献   

5.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6.
高翔  曹兰秀 《四川中医》2021,39(5):219-222
马钱子,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具有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之功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然生品毒性剧烈,大大制约了其药用价值,需要炮制后用药,但目前其炮制方法的理论研究尚不完善.因此,本文通过搜集古籍资料,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对其归纳整理分析,认为马钱子的炮制有通过固体辅料炮制、液体辅料炮制、炒制、复制等多种方法用以降低毒性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阳江九制马钱子的炮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钱子为马钱子科常绿乔木植物马钱Strychnosnux-vonicaL.及同科木质大藤本皮氏马钱(云南马钱)S.pisrrianaA..W.Hill的成熟种子,又名番木鳖[1]。   马钱子性味苦寒,有剧毒,归肝、脾二经。最早收录此药的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2],谓其“主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清·吴仪洛《本草丛新》[3]亦谓本品能“治咽喉痹痛,消痞块。”其后张锡纯[4]《医学衷中参西录》更指出马钱子“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他药也。”并认为“马钱子为健胃妙药”。   现代中药研究已知马钱子含有生物碱、甙类、绿原酸等十多种成分。但其含毒成分则为番木鳖碱(士的宁Strychnin)及马钱子碱[5]。尤其是番木鳖碱能使人中毒至死,故本品临床应用必需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后方可入药,以策安全。 1阳江九制马钱子   国家药典规定马钱子炮制用砂烫法。事实上全国各地有许多不同的炮制法。各种炮制法都能降低马钱子的毒性,只是各种方法在保留有效成分多少和使用安全性问题上各有差异而已。笔者所称的“阳江九制马钱子”,是阳江地区中医药界和民间所习用的传统炮制方法,它是通过反复加工后,降低马钱子毒性,制成一种低毒的熟马钱子,俗称九制马钱子。其炮制方法如下:   选用云南马钱子,先用石灰水浸泡15~20天,每隔2天搅拌1次,然后连同石灰水煮至马钱子外皮松软,滤干后,用砂擦去皮毛,再入黄泥水煮3天,每天换黄泥水1~2次,最后用猪油、甘草、绿豆煮1天,取出洗净晒干即得。经此法炮制后的马钱子色黑油润,质地坚韧而味苦。生马钱子其番木鳖碱含量为1.20~2.20%,本法炮制后经测定番木鳖碱含量为1.08%。当将其碾成粉末制作马钱子粉时,可加适量淀粉,使其达到国家药典规定的马钱子粉士的宁含量水平:0.78~0.82%[6]。笔者制作的九制马钱子胶囊,每粒含马钱子粉0.3g,番木鳖碱含量为0.24mg。  相似文献   

8.
张振秋  栗志宏 《中药材》1998,21(11):589-591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 Strychnos nux-vomica L.或云南马钱 S.pierriana A.W.Hill的成熟种子。原名番木鳖,始载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味苦,性寒,有大毒。含士的宁、马钱子碱等毒性成分,故对马钱子的炮制研究极为重要,现将马钱子炮制研究情况作如  相似文献   

9.
马钱子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Strychnos nuxvomica L.或云南马钱子S.pierriana A.W. Hill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本草纲目》,为通络止痛,散结消肿药。因为有毒,所以临床应用时非常注意炮制。现将其历代炮  相似文献   

10.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或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因有大毒 ,不宜生用。目前炮制多采用砂烫法 [1 ]和油炒法 [2 ]。本品质地坚硬 ,表面密生绒毛 ,炮制后能降低毒性 ,质变酥脆 ,易于去毛和粉碎 [3]。历代炮制马钱子方法很多 ,这里不作赘述 ,现以番木鳖碱的含量为控制指标 ,拟找出科学、简便、省工、省料的炮制方法。1 原料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 Strychnos nux-vomi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及根茎。2 方法2 .1 砂烫法 [1 ] :取净马钱子照烫法 (药典附录 )用砂烫起并显棕褐色或…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一种马钱子的炮制新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马钱子炮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德智 《中成药》1989,11(3):20-21
本文介绍了马钱子各种炮制方法在全国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概述了近二十余年来对马钱子炮制工艺、炮制原理、及其制剂质最控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15.
对马钱子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马钱子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制几大类,约十来种,而今沿用了净制、砂烫、油炸等几种方法,现代仅就生品和炮制品从化学成分含量和药理作用比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和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史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马钱子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科学地进行研究探讨,更好地提高马钱子的炮制品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马钱子炮制品。  相似文献   

16.
<正> 马钱子是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具有通风活络、活血止痛等功效。有关文献记载其有大毒,不宜生用,需炮制后入丸、散剂,其炮制方法有砂烫法、油炸法、甘草制法、尿泡法、醋制法、醋制砂烫法、尿泡砂烫法等。9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为砂烫法,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毒性。但我们认为这些炮制方法费工费时,不适宜大批量生产,因此,我院从1991年起试用炒药机清炒法炮制马钱子,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炮制工具 我们采用CY型卧式炒药机,锅体转速可调。锅体旋转时,使药物反复翻炒,锅体可进行正逆变换。正转炒药,逆转出料,炒药温度可通过调节火力而控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马钱子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马钱子的炮制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马钱子具有大毒,怎样才能更好的降低其毒性,从而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就成为了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为了使广大的读者们对其炮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对它的炮制沿革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马钱子,别名番木鳖。始载于《本草纲目》,“伤寒热病,咽喉庳痛,消痞块”。来源于马钱子科植物马钱子Strychnosnllx—vomicaL,的干燥成熟种子。其炮制方法较多,现将其古今炮制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马钱子为马钱科马钱属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及马钱科马钱属植物云南马钱Strychnos pierriana A. W. Hill.的干燥成熟种子.马钱子中含番木鳖碱(士的宁,Stryechnine)、马钱子碱(Brucine、番木鳖次碱(Vomicine)、伪番木鳖碱(Pseudo-strychnine)、伪马钱子碱(Pseudobrucine)、依卡精、奴伐新碱(Novacine)、α-可鲁勃林碱(α-colubrine)及β-可鲁勃林碱(β-colubrine)、士屈新碱(Struxine).  相似文献   

20.
马钱子炮制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灵国  王东 《中医药学刊》2005,23(9):1715-1715
目的:探讨马钱子的炮制及使用方法。方法:对马钱子的有效成份、药理作用以及毒性、临床应用与马钱子的炮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马钱子不需要去表皮茸毛,不需炮制,可将生马钱子粉碎成细粉并装入一定规格的胶囊备用。根据所测定的马钱子粉所含士的宁的含量,确定马钱子粉的安全服用量.或从最小用量0.1g/次开始,渐次递增用量,以患者自我感觉为度,用量应控制在0.72g/次以内。结论:本方法既降低劳动强度,又提高药材利用率。还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