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对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早期DN患者130例,实施综合干预,干预前后对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问卷评价、自我管理能力评估,同时干预前后测定患者的血糖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等血生化和尿液指标。结果经过综合干预后,社区老年早期DN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自我检测血糖和按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药物治疗)的测评明显高于综合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老年早期DN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的实施,可明显提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早期DN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延缓DN肾功能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俱乐部”式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红 《首都医药》2013,(16):28-29
目的探讨"俱乐部"式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将54例老年糖尿病病人参加"糖友"俱乐部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自感健康状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参加"俱乐部"式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自感健康状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均好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俱乐部"式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有促进作用,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糖尿病学校接受学习培训的患者46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观察教育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个代谢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有无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教育前。结论糖尿病教育学校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患者获得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技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更加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性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持续性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住院教育,院外持续健康教育(电话回访与咨询)。分别测试持续健康教育前及教育1年后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持续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了解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较,经χ2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持续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维持糖尿病长期稳定,预防冠状动脉再梗塞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糖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糖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及糖代谢指标检测,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自我监测及并发症的防治等。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在主动控制饮食、积极运动、自我监测、不良习惯的改变、用药管理等方面均优于教育前(P<0.05)。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也显著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改善糖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剑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240-3241
目的观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在认知方面、血糖控制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其采取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书面式教育、问答式教育、示范式教育,出院后跟踪指导。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各代谢指标下降显著(P〈0.01)。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跨理论模型(TTM)健康教育方式对门诊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46例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外,采用基于TTM的健康管理,入组时、管理6个月评价患者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6个月后ESCA评分、HPL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血糖控制、用药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BG、PBG2h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TTM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对血糖控制,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26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培训,测试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观察患者血糖变化。出院后跟踪随访3~4个月。结果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评分和知识内容知晓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3~4个月,85%以上患者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遵医治疗,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对预防并发症、维护患者健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以便找到更好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方法 选取300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行幻灯大堂课与看图说话互动式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相关数据输入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得分均高于健康教育前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看图对话组较幻灯大堂课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模式较幻灯大堂课能更有有效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职工糖尿病综合健康管理模式。方法对93名职工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健康管理,并对管理前后的糖代谢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93名患者经综合健康管理,糖代谢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管理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有加强糖尿病的综合健康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充实其糖尿病相关的保健知识和自我管理知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提高企业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式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接受社区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强化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在教育前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达标率及血糖和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糖尿病知识达标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强化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化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知识及糖代谢指标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糖尿病知识问卷对接受糖尿病教育的95例患者在教育前后进行测试及监测糖代谢指标,观察教育效果。结果教育后患者糖尿病知识平均分数明显高于教育前(P<0.01),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也明显低于教育前(P<0.01)。结论糖尿病强化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糖代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指标情况、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我管理水平的现状,并对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后作出评价。方法采用"中国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自我管理现状。将428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同伴教育模式管理组(试验组)216例和社区常规教育管理模式组(对照组)212例。对照组按照社区常规教育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进行干预;试验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由教育者组织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课程的学习,定期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比较干预3、6个月后,2组患者的评价指标即糖代谢指标达标率、糖尿病知识水平达标率和自我管理得分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 1干预前2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达标率、糖尿病知识掌握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个月,2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达标率、糖尿病知识掌握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得分均有上升,但试验组比对照组上升率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各个分量表中得出,在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依存性平均分最高,监测依存性平均分最低。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明显优于社区常规教育管理模式。采用自我管理模式的方式进行教育,能使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糖尿病自我管理的4项内容中,告知患者自我监测的重要性是医护人员健康宣教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利用手机微信管理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选择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微信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对照组家庭医生常规管理糖尿病患者的基础上,微信干预组加用手机微信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医患互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个月的糖尿病血糖指标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以评价微信管理效果.结果:糖尿病患者加用微信管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管理糖尿病患者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应提倡家庭医生利用微信平台强化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医患互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从我科出院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结果 1年后所有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及自我管理能力均大幅度提高,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结论出院后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与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以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神经系统康复方法。方法:对医院门诊及住院12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通过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进行饮食指导、药物指导、自我监测、运动疗法、康复训练等几方面的指导。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健康护理包括口服药的名称、时间、剂量、胰岛素注射情况,饮食治疗情况、肢体肌力情况。结果:1年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的综合恢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经接受行为改变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强于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行为改变与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健康管理与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本研究制定目标,选取医院在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内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后数字编号,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患者接受综合健康管理及护理干预。对比指标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SF-36生活质量量表)、自我管理能力(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DSCS、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HPSMBRS评价分析)。结果 不同管理护理工作实施后,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血压、血糖指标控制更好,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得分、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自我管理能力更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健康管理,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糖指标,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管理依从性,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系统健康教育在农村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农村糖尿病患者80例,在住院期间接受系统的糖尿病教育,观察患者教育前后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评分及空腹、早餐后2h血糖的变化。结果接受教育后患者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测试评分均提高(P<0.05),空腹血糖及早餐后血糖较住院前下降(P均<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运用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对照组50例患者运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教育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采用看图对话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基础课程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质量、糖尿病知识认知能力以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15名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入传统教育组、糖尿病自我管理基础课程教育组,分别对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及教育后3个月、6个月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临床指标,以及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水平的评估。结果糖尿病自我管理基础课程教育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传统教育组;两组的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采取患者为中心、基于问题的潜力激发教育在血糖控制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授课式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