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弹性内固定系统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间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需手术治疗的35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间不稳症患者,采用腰椎弹性内固定系统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手术治疗;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系统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均获得随访,患者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优于术前(P0.05)。手术时间(92.0±13.5)min、出血量(450±54)mL、住院时间(4.0±1.4)d.根据ODI改善率评价手术疗效:优23例(65.7%),良7例(20.0%),中4例(11.4%),差1例(2.9%),优良率85.7%,有效率97.1%.结论:腰椎弹性内固定系统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间不稳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个可靠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不稳症患者28例,男10例、女18例。年龄45~79岁,中位数65.5岁。28例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节段,L_4~L_515例,L_5S_19例,L_3~L_4、L_4~L_51例,L_4~L_5、L_5S_11例,L_3~L_4、L_4~L_5、L_5S_12例。均经非手术方法治疗3个月无效。病程4~36个月,中位数20.5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腰痛及腿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观察植骨融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8~3.6 h,中位数3.1 h。术中出血量200~420 mL_,中位数330 mL_。住院时间15~28 d,中位数21.5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中位数24.5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评分均较术前降低[(7.24±0.65)分,(2.56±0.37)分,t=17.035,P=0.001;(7.46±0.91)分,(2.12±0.75)分,t=40.268,P=0.001;(37.89±4.64)分,(17.64±5.14)分,t=49.382,P=0.000]。植骨融合情况良好,术后6个月完全骨性融合者20例,术后12个月完全骨性融合者28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和椎弓根螺钉松动、拔出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不稳症,能有效缓解腰痛及腿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具有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椎间孔入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本组168例病例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前VAS评分(7.06±2.2)分,术后3d(2.65±0.88)分,术后1个月(1.45±0.69)分,术后6个月(1.35±0.44)分。术前ODI(40.2±5.5)%,术后3d(21.2±11.5)%,术后1个月(15.1±6.4)%,术后6个月(10.1±6.4)%。术后3d与术前比较,VAS评分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与术后3d比较,VAS评分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恢复快、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缓解腰腿部疼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1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析,对术前、术后及术后1月分别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对术前与术后3月行腰椎ODI功能评分。结果 101例均完成手术,其中出现1例术后椎间隙感染,经处理后感染控制,有1例患者术后症状反复,经脱水消肿对症治疗症状缓解。总体观察,术后即时、术后1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术后1月较术后即时VAS评分亦有显著改善P0.01,术后3月ODI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正中入路联合Wiltse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改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后正中入路联合Wiltse入路28例、后正中入路33例。男32例,女29例。年龄(53.36±16.24)岁。病变部位,L_(3~4)5例、L_(4~5)36例、L_5S_12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比较术前、术后12个月2组患者的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分别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腰椎凹陷值。结果:(1)一般指标。61例患者椎间隙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其中52例术后3个月获得骨性融合、9例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12)min,(119±10)min,t=-1.526,P=0.132];后正中入路联合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后正中入路组[(161±27)mL,(343±44)mL,t=-19.003,P=0.000;(161±35)mL,(350±63)mL,t=-14.709,P=0.000]。(2)腰部疼痛VAS评分。术前2组患者腰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1.0)分,(7.0±1.1)分,t=0.398,P=0.692];术后12个月,后正中入路联合Wiltse入路组腰部疼痛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1.6±0.7)分,(2.8±1.1)分,t=-4.749,P=0.000],2组患者腰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t=25.409,P=0.000;t=14.978,P=0.000)。(3)腿部疼痛VAS评分。术前和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腿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5±0.7)分,(7.6±0.8)分,t=-0.674,P=0.503;(1.4±0.4)分,(1.4±0.5)分,t=0.231,P=0.651];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腿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t=38.853,P=0.000;t=33.719,P=0.000)。(4)ODI。术前2组患者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6±5.55)%,(83.21±5.92)%,t=-0.917,P=0.698];术后12个月,后正中入路联合Wiltse入路组ODI低于后正中入路组[(30.36±4.99)%,(43.82±7.83)%,t=-7.839,P=0.000],2组患者ODI均低于术前(t=37.354,P=0.000;t=21.891,P=0.000)。(5)腰椎凹陷值。术前2组患者腰椎凹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1.9)mm,(12.8±1.9)mm,t=-0.174,P=0.862];末次随访时,后正中入路联合Wiltse入路组腰椎凹陷值大于后正中入路组[(11.6±1.7)mm,(10.0±2.0)mm,t=3.305,P=0.002],2组患者腰椎凹陷值均低于术前(t=9.065,P=0.000;t=18.101,P=0.000)。结论:后正中入路联合Wiltse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损伤小,能够缓解腰腿部疼痛,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有效保护一侧椎旁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6年1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应用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并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30例,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及Oswestry评分。结果:30例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的VAS和ODI评分均低于术前,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的VAS和ODI评分与术后1周比较,效果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随访的VAS和O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拟行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切除椎间盘后分别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观察组)和单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对照组)进行固定。比较术后1年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改善率、健康量表SF-36总分及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疼痛VAS评分、ODI评分、JOA腰椎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2.3±1.1)分、ODI评分(9.4±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2±1.2)分和(11.2±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JOA腰椎评分(22.0±2.8)分,高于对照组的(20.0±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在疼痛症状缓解、腰椎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方面优于单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的早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髓核摘除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患者,术后服用加减身痛逐瘀汤4周,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采用ODI、JOA、VAS评分,DH、ROM测量数据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VAS、JOA及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术后1个月DH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6个月D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仍能维持术前高度;术后ROM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保留了较好的活动度。结论:采用髓核摘除并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配合术后服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维持病变节段稳定性,取得了较好的早中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6例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男6例,女10例。年龄30~64岁,中位数52.5岁。L2~3、L3~4突出2例,L3~4、L4~5突出6例,L4~5、L5S1突出8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7.89±0.5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43.68±2.65)分。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钉过程中未损伤神经根,手术时间(96.5±15.5)min,术中出血量(291.1±45.9)m 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中位数22.5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67±0.98)分,ODI评分为(12.82±5.68)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18.499,P=0.000;t=-19.694,P=0.000)。1例L4~5、L5S1突出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时发现椎间融合器内植骨部分吸收,但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L4~5、L5S1突出患者术后置于S1的螺母脱落,再次手术改为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论:对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固定稳定、植骨融合率高、腰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2~72岁,中位数60岁。L4~5椎间盘突出21例,L5S1椎间盘突出7例。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腰椎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切口9~14 cm,中位数12 cm。手术时间95~135 min,中位数110 min。术中出血量200~400 m L,中位数330 m L。1例出现硬脊膜破裂,术中未行修补。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3个月,中位数28个月。2例出现螺钉轻微松动,无明显临床症状,均未行特殊治疗。均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12、24个月,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5.7±2.6)分降至(2.2±0.6)分、(2.2±0.7)分、(2.1±0.6)分,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5.5±1.3)分降至(0.7±0.5)分、(0.5±0.3)分、(0.4±0.3)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由术前(57.0±18.0)%降至(17.0±5.0)%、(18.0±6.0)%、(15.0±5.0)%,无疼痛步行距离由术前400 m均升至2000 m以上。结论: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缓解腰腿疼痛症状,有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腰椎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71例(单枚组),采用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63例(双枚组);Meyerding Ⅰ度滑脱40例,Ⅱ度滑脱57例,Ⅲ度滑脱37例;L3~4滑脱10例,L4~5滑脱94例,L5S1滑脱30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间植骨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指标.单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双枚组[(90.0±25.0)min,(115.0±35.0) min,t=-4.797,P=0.000; (210.0±100.0) mL,(320.0±120.0)mL,t=-5.786,P=0.000;(80.0±50.0) mL,(130.0±45.0) mL,t=-6.054,P=0.000].术后6个月,单枚组椎间植骨融合71例,双枚组椎间植骨融合63例;2组患者椎间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②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4周,2组患者的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术前降低[(8.0±1.3)分,(2.3±0.8)分,t=31.465,P=0.000; (8.1±1.1)分,(2.2±1.0)分,t=31.501,P=0.000];2组患者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2)分,(5.9±1.3)分,t=-0.926,P=0.356].③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术后4周,2组患者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术前降低[(35.0±4.5)分,(8.1±1.4)分,t=48.096,P=0.000;(34.5±4.3)分,(8.0±1.1)分,t=47.390,P=0.000];2组患者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9±4.8)分,(26.5±3.9)分,t=0.525,P=0.6003.④安全性指标.2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单枚组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双枚组7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5例患者发生感染.单枚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平面同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54例,采用三平面同定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片进行测量,测量其伤椎高度恢复的比例以及后凸角度的纠正情况。结果:术前骨折的椎体高度(57.5±16.4)%,节段后的凸角度(20.7±9.5)°;术后骨折椎体的高度(93.5±11.6)%,节段后凸的角度(5.8±7.4)°。手术前后骨折椎体的高度和节段后凸的角度筹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均P〈0.001)。结论:三平面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利于后路术中复位以及纠正后凸畸形,并且增加了内同定系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58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研究1组(应用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2组(应用腰椎后路内固定加腰椎融合术治疗)和对照组(应用保守综合治疗),观察3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2组经治疗总有效率为94.2%,研究1组为84.9%,对照组为75.6%,3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尤其腰椎后路内固定加腰椎融合术有效率更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腰椎侧凸Cobbs角平均23.4°,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减压节段及选择融合节段,对引起临床症状的节段进行后路减压,针对术前即有不稳或减压术后可能出现不稳的节段行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采用JOA29评分法对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2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术前JOA评分平均15.2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6.3分(P<0.05),改善率为81.4%,侧凸术后平均矫正角度为13.6°,改善率平均41.9%。结论:选择性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使用自体颗粒骨行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同定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合并节段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17例,男68例,女49例,年龄42~70岁,平均47.8岁。突出及失稳节段:L3/44例,L4/547例,L5/S161例,双节段(L4/5和L5/S1)5例。采用JOA评定标准判定术后疗效,观察术后失稳椎间有无移位,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5~3h,平均1.9h;出血量300~900ml,平均410ml。并发硬膜囊撕裂2例,伤口感染1例。随访18个月~3年2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腰椎序列恢复正常;JOA评分术前平均(17.25±1.16)分,术后平均(25.68±1.37)分,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优良率95.7%。术后12个月椎间植骨融合率100%,未见断钉、断棒,退钉现象。结论:使用自体颗粒骨行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同定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比较可靠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胸腔镜手术临床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5~2012.5期间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全胸腔镜的手术方法),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胸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t=3.17,2.72,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术后胸引流管保留时间、胸部切口疼痛、右上肢功能恢复比较P〈0.001,提示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5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胸腔镜手术疗效显著好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多发伤胸腰段及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合并多发伤胸腰段及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5例回顾分析,脊柱载荷评分均≥7分,依据ISS评分分3组,A组:ISS评分〈16分11例;B组:16分〈ISS≤20分共19例;C组:20分〈ISS≤25分共15例。依据患者的病情,一期行后路AF钉固定,二期前路减压植骨。比较各组间受伤部位数、手术部位个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的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入院后4h内行急诊后路手术治疗,占24%,B组在受伤后3d内接受了手术治疗,占42%,C组在5~7d后一期手术;随着ISS评分的增加,各组间受伤部位数、手术部位个数、确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术后8~17d行二期前路减压植骨。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12~32个月,平均22.6个月,前路植骨均骨性融合。2例神经功能无变化(仍为A级);其余ASIA评分均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伤胸腰段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应建立在对患者全身情况的评估之上,依据ISS评分,合理制定手术时机、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辨证施护方法及体会,以提高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辨证施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白内障手术的1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第1及4天,经有针对性辨证施护措施(心理、生活,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辨证施护的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较传统护理组的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而术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则无明显差别(P〉0.05).针对性辨证施护组的辨证施护及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8.7%(156/158),均明显高于传统辨证施护组的86.4%(57/66)和83.3%(55/6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应采用有针对性的辨证施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MISS-TLIF(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技术治疗单节段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共收治单节段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6例,根据Mayerding分级,其中Ⅰ度滑脱22例,Ⅱ度滑脱14例。采用MISS-TILF技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在Quadrant可扩张管道系统协助下行减压、复位、融合、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以VAS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腰腿痛的程度,以ODI伤残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椎JOA(29分法)功能评分对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结果:手术时间为85~165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145~680mL,平均285mL;术后出血(以负压引流球的引流量计算)25~125mL,平均70mL;术后住院天数5~19d,平均8.2d。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JOA评分为(11.24±1.38)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为(18.03±1.05)分,术后6个月JOA评分为(23.12±1.83)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腰椎JOA评分标准计算改善率,其中优24例、良10例、可2例。结论:运用MISS-TLIF技术治疗单节段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安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柳芬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12):3044-3046
目的:探究并分析酸枣仁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更年期抑郁症妇女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取黛力新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酸枣仁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1周、2周、1个月、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末的HAMD评分分别为(19.2±5.6)、(13.7±4.4)、(9.2±4.8)、(7.1±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578、5.537、5.243、4.789,P<0.05)。治疗两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的PSQI评分及PSQI评分的改善值分别为(6.8±2.6)、(8.6±1.2),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6.548、8.763,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7.2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酸枣仁汤加减联合黛力新对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单独黛力新治疗,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状态,也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