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先脾动脉结扎原位二级脾蒂离断法在困难脾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至2009年本院收治的65例预先脾动脉结扎原位二级脾蒂离断法行困难脾切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胰瘘和胃、结肠损伤,无腹腔出血。切脾时间(30±5.7)min,出血量(100±15.4)ml,术后3—7d腹腔引流液淀粉酶为(33.4±4.13)U/L。发生并发症12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预先脾动脉结扎原位二级脾蒂离断法是困难脾切除的首选方法,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2 3脾与胃病辨证脾与胃位于中焦 ,二者互为表里。脾主肌肉、四肢 ,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水谷、水湿 ,输布精微 ;又主统血 ,其气主升 ,喜燥恶湿。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为“水谷之海” ,胃气以降为顺 ,喜润恶燥。脾与胃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与输布 ,故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的主要病理变化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致阳气虚衰 ,运化失调 ,水湿痰饮内生 ,不能统血 ,以及升举无力 ,中气下陷等。临床以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出血等为常见症状。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脾外伤的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脾外伤诊治的临床资料,根据脾外伤的严重程度采用手术治疗37例,非手术治疗13例。脾切除22例中12例施行自体脾组织移植;脾脏部分切除9例;粘合胶加大网膜覆盖6例。结果3例因合并重要脏器损伤术后死亡,发生切口感染3例,经抗生素、加强营养、切口及时处理等,均恢复良好,治愈率94%。结论创伤性脾破裂的治疗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不轻易切脾,但也不能盲目保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加脾切除术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所导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近端胃切除加脾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随访期间血细胞、肝功能、凝血、免疫功能的变化,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再出血率等。结果手术后患者体重、凝血时间、免疫蛋白、补体C3等变化不明显,手术后白细胞、血小板升高明显,随访期间均持久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死亡率4.35%;再出血率2.17%。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及所导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行近端胃切除加脾切除术对改善肝功能、纠正脾功能亢进、减少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医小知识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厥论》认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这是说,胃在受纳饮食之后,还需要通过脾的作用,把富有营养的津液输送到其他脏腑和人体各个部分。这说明胃是一个给养仓库,而真正要"行其津液",主要靠"脾主运化"的功能。脾主后天人在出生以后,主要有赖于健全的脾胃功能,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其中脾的功能更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莒南县人民医院发生的29例与手术操作相关的脾损伤病例。结果该组29例脾损伤病例发生于胃十二指肠手术中8例,结肠手术中6例,胰腺手术中4例,小肠手术中3例,其他术中8例,该组所有病例均经于术确诊和均经手术治愈,其中行单纯脾切除13例,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5例,脾修补11例。结论根据脾脏受伤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非常关键,而细致且恰当的手术操作是预防医源性脾脏损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脾部分切除、远端脾肾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行脾部分切除、远端脾肾分流术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6~12个月,彩超显示脾肾吻合通畅,残脾无增大,钡餐检查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改善,血常规、血小板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本术式的成功是保脾手术在门静脉外科治疗术式中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月经来潮期间,大便稀溏,次数频繁,经行即泄,经净即止,称为经行泄泻。脾之经脉与任脉交会于中极穴,间接地与胞宫相联系,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是维持后天生命的根本。脾司中气,其气主升,有统摄控制血液的功能,为胞宫的行经提供了重要物资。脾与胃相表里,阳明之脉“下挟脐,入气街中”,而“冲脉者,起于气冲,并与阳明之经挟脐下行”。故冲脉隶于阳明,胃为水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脾动脉结扎加部分脾切除在外伤脾破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62例外伤脾破裂行脾动脉结扎加部分脾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总结病例选择、治疗方法、特点和注意事项.结果 除1例术后12 h内再出血,行脾切除外,61例一期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免疫功能正常,保留的部分脾脏存活良好.结论 对Ⅱ~Ⅲ级脾破裂选择性行脾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禹志  李杰 《现代保健》2012,(14):97-98
目的:观察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1例脾脏损伤程度为Ⅰ-Ⅱ级、生命体征平稳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19例非手术治疗保脾成功(包括4例儿童),2例中转开腹行脾切除加脾种植术,无死亡病例。结论:创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创伤,避免手术的并发症,只要严格掌握指征,选择好患者,行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与手术有关的脾损伤和文献报告的病例。结果:脾损伤与胃癌根治术、胃及十二指肠手术、结肠造痿术等有关,纤维肠镜和心肺复苏时也可引起脾损伤。结论:改进手术操作方法,有望降低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李云新 《现代保健》2010,(22):47-48
目的 探讨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5例脾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均手术治疗,行全脾切除12例,其中1例保留了副脾,2例行脾片移植 行半脾及囊肿切除3例.本组均治愈. 结论脾囊肿较少见,目前病因仍未明了.B型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是脾囊肿的主要诊断方法,治疗以脾脏切除为主并根据不同性质的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留脾脏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式及其临床价值,总结保脾手术的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以来收治的16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脏保留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非手术治疗4例,行脾修补术8例,部分脾切除术3例,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1例,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了保脾手术。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保脾手术,对患者近期保全生命是安全的,远期免疫功能的保全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减少粘连性巨脾脾切除中出血量,提高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施行脾门离断术(Sever splenic portal,SSP) 切除脾脏。方法:将脾门离断术与常规脾切除术(Routine splenectomy ,RS) 作前瞻性对照观察。结果:发现SSP 术式与RS 术式在术中出血量( P< 0 .01) ,术后血红蛋白上升( P< 0 .05) ,并发症发生率( P< 0 .01) 和住院时间( P< 0 .01)(χ2 检验) ,有明显或显著性差异。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是一种安全性较大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32例肾损伤并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2例肾损伤并脾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例肾损伤并脾破裂患者中,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30例(脾切除8例,肾修补+脾切除12例,肾切除+脾切除6例,肾部分切除+脾切除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肾损伤合并脾破裂诊断主要依靠外伤史、临床表现、尿检、B超和CT。Ⅲ级以上肾损伤即可考虑手术探查,手术治疗要尽可能保留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脾属脏,胃属腑,脾与胃互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将水谷化为血气,以滋养全身,灌溉五脏,脾胃固则百病不生。《黄帝内经》日:“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相似文献   

17.
补脾和胃,养胃气为治疗疑难脾胃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和法"的范畴.廖志峰主任医师认为以脏腑辨证说为治疗思想,通过补脾和胃为中心,以平为期、以衡为治的辨证思路,重视养护脾胃,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采用相应的补脾和胃治法,并注重情志因素和生活调护,临床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孟红印 《现代保健》2010,(24):162-163
目的 探讨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因手术导致的12例脾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和治愈,其中单纯脾切除5例,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3例,脾修补加生物蛋白胶止血5例.结论 牢固树立医源性脾损伤风险意识,手术操作规范细致可以有效预防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而根据患者状况及脾脏损伤程度合理选择术式是治疗医源性脾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脾肾分流术是在行脾切除同时 ,利用脾静脉与左肾静脉侧壁行端侧吻合术 ,使高压的门静脉血经吻合口流入低压的肾静脉 ,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为目的的手术。临床较多使用于有明显的门静脉高压 ,伴有广泛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并有严重的或反复多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者[1] 。 2 0 0 0年 4月至 10月 ,本病区共收治了 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 ,并施行了脾肾分流手术 ,现将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手术病人中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 32~ 76岁 ,平均 48岁 ,术后腹腔均置有硅胶管、扁平管、奋奴氏管各一根。拔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与处理。方法对我院发生14例医源性脾损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在手术中发现;全组均经手术治愈。7例行脾切除,其中4例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3例行局部修补,4例行电凝,创面喷涂医用生物蛋白胶,明胶海绵覆盖创面止血。结论良好的麻醉和手术医师熟练规范的手术操作技巧可以有效预防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根据脾脏损伤的程度合理选择术式是治疗医源性脾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