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玉华  ;翟秀宇 《吉林医学》2014,(34):7661-7662
目的:了解营养对重症新生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与愈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对15例存活极低出生体重儿能吸允者与不能吸允者采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及微生态制剂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我院1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均康复出院,体重均达1 900 g。结论:随着营养配方和输液技术的不断完善,静脉营养的耐受性得到改善,同时肠道内营养也有所加强,加之一些维生素类与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营养问题而至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并改善了其愈后。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胃肠道急症,具备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发病率为1%~7.7%,90%为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为4%~13%。目前NEC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晰,被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胃肠黏膜损伤、细菌感染及肠道喂养是最重要的三个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双歧杆菌制剂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328例早产儿按病例对照研究分成2组(预防组、对照组),2组除病因治疗、合理喂养外,预防组在24h内加双歧杆菌制剂164服。应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不同胎龄、不同出生质量早产儿NEC患病率的差异。结果:预防组164例中5例诊断为NEC,患病率为3.05%;对照组164例中21例诊断为NEC,患病率为12.80%。预防组早产儿的NEC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8.60,P0.05)。胎龄32周早产儿,2组NEC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10)。2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NEC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组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NEC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8,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制剂可明显降低早产儿NEC的患病率,可能与双歧杆菌制剂可促进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和优势化有关。微生态制剂预防性保护作用随胎龄减小有渐减趋势。  相似文献   

4.
凡出生体重在1000~1499g之间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1]。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技术的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对存活者早期干预[2],病残率逐渐降低,现将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早产极低体重儿28例,胎龄28~32周,平均30周,男18例,女10例,出生体重1000~1499g,平均1245g,住院时间2~46天(包括放弃治疗),平均23.5天,合并NRDS 6例,NEC 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4例。2护理2.1维持适宜中性温度及环境湿度由于早产极低体重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等原因,其体温易随外界…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的胃肠道疾病,病死率高,多见于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但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积极探寻其发病机制,需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以助于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改善NEC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在新生儿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认识NICU早产儿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02例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2例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70.58%,RDS发生率49.02%,发生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各34.31%,NEC发生率8.82%,PVH-IVH的发生率高达51.96%,PVL发生率3.92%.结论:对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必须密切监护,加强早产儿管理可提高成活率和生存质量,是救治早产儿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指出生1h内体质量不足1 500g的活体新生儿[1].多见于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不成熟,吸吮力弱,吞咽、排空、消化、吸收能力差,易造成喂养困难、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并发症.合理喂养是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也是长期探索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观念认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只有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进行胃肠营养.现主张早期微量喂养,以促进胃肠道功能进一步成熟.近年来,国内、外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肠道营养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生期危险因素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方法对56例NEC患儿围生期因素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NEC发病与母亲围生期相关因素以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发生率较高.新生儿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缺氧、感染、快速超量喂养为NEC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孕妇期定期检查,对妊高征、多胎、生殖道感染应积极治疗,避免早产、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加强喂养管理,对有感染缺氧史的患儿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利于降低发病率.NEC病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地控制病情恶化,对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在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住的28例早产出生体重极低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出早产出生体重极低但未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各项危险因素,统计观察组NEC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危险因素中:窒息史、输血、败血症以及RDS等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窒息史、输血、败血症以及RDS均为影响早产儿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应当加强对于患儿以上几类因素的重视,避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能够从以上几类因素中进行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脐血瘦素和血脂水平,探讨二者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脐血瘦素和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胎龄和出生体重分为三组:正常足月儿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脐血瘦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脐血TC、TG、HDL-C、LDL-C。结果随着胎儿胎龄及体重的增加,胎儿体内的瘦素水平升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脐血LDL-C水平高于正常足月儿,脐血瘦素与LDL-C呈负相关。结论瘦素可能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早产儿出生时的低瘦素和高LDL-C可能是成人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中的防治效果。方法:分析84例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 neonates,LBW)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入选患儿分成观察组(服用微生态制剂,n=39)和对照组(未服用微生态制剂,n=45)两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NEC发病率及手术治疗率、干预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NEC发病率(12.8%)低于对照组(33.3%)(P<0.05);两组患儿NEC分期及手术治疗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细菌、球菌、杆菌总数及杆球菌比值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的细菌、球菌、杆菌总数及杆球菌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防治早产儿NEC,稳定肠道菌群,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婴儿的成活率越来越高,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也升高。WHO将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定义为早产儿,而将出生体重低于2 500 g的婴儿统称为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tht,LBW),其中出生体重在1000~1 499 g之间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出生体重低于1 000 g的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在发展中国家大约4%~8%的新生儿由于早产或宫内发育迟缓而成为LBW。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5%~10%。近年来,随着早产儿尤其是VLBW存活率的提高,低出生体重对新生儿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中度早产儿的转归,在加利福尼亚Kaiser早产儿医疗护理规划中的中度早产儿的出院时间早于与之相匹配的马萨诸塞州及英国婴儿,在城市或农村早产出生的新生儿转归是否存在差异:在澳大利亚开展的区域性研究,新生儿听力筛查监测到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听力损害流行率较低,出生时临床检查怎样才能有效检出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4.
黄惠娟  郑铠军  陈敬国 《海南医学》2007,18(11):117-118
目的 研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出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年9月~2007年1月收入我科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并颅内出血或肺出血的29例早产儿作为出血组,同时取同期收入我科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或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无合并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等其它并发症的36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 有出血组及无出血倾向组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193.34±51.09),(245.44±50.2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为(8.09±0.84),(8.55±0.96);血小板比积(PCT)为(0.15±0.040),(0.21±0.039);血小板平均宽度为(17.50±1.51).(17.85±0.99).提示有出血倾向组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PLT、PCT、MPV显著降低(PLT:t=4.12,P<0.01;PCT:t=5.362,P<0.01;MPV:t=2.01,P<0.05);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不明显(PDW:t=1.081,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早产儿出血的发病机制,要重视对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尤其需严密监测血小板比积的变化,早期警惕早产儿出血的出现,并尽早预防及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出血的关系.方法: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颅内出血或肺出血的29例早产儿作为出血组,同时取同期选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或)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无合并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等其它并发症的36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有出血组及无出血倾向组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193.34±51.09),(245.44±50.2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为(8.09±0.84),(8.55±0.96);血小板比积(PCT)为(0.15±0.040),(0.21±0.039);血小板平均宽度为(17.50±1.51),(17.85±0.99).提示有出血倾向组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PLT、PCT、MPV显著降低(PLT:t=4.12,P<0.0l;PCT:t=5.362,P<0.01;MPV:t=2.01,P<0.05;),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不明显(PDW:t'=1.081,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早产儿出血的发病机制,要重视对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尤其需严密监测血小板比积的变化,早期警惕早产儿出血的出现,并尽早预防及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6.
郑珊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8):25-28
在近20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和儿科学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得以存活,因而NEC的发生率也有明显增加,在发达国家不少儿科中心NEC已成为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故普遍认为NEC是现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组建成功的结果。NEC发病率为NICU住院总数的1%~5%。多  相似文献   

17.
卢江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41-1342
目的:观察应用益生菌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NEC(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在NICU进行住院治疗的生后存活在7d以上并开始进行胃肠道喂养的16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预防组的NEC发病率是2.38%(2/84),对照组的NEC发生率是10.71%(9/84),两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住院期间,预防组每天的体质量增加量为8.708g,对照组为6.656g,两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预防组的7d后杆球菌比值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两组患儿的大便内益生菌数量的比较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预防性口服益生菌能降低NEC的发病率,促进婴儿体质量的增长。其机制和口服益生菌后促进新生儿的肠道的正常菌群定植与优势化、维持肠道的正常菌群的比率有关。  相似文献   

18.
出生窒息、早产、出生低体重儿、肺炎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中出生低体重儿死亡率为足月正常体重的数十倍。早产儿的主要死因为肺出血、肺透明膜变和缺氧性颅内出血;足月正常体重儿的主要死因为产程缺氧、窒息、吸入性肺炎和损伤性颅内出血。做好高危妊娠的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产程各环节的合理处理和提高新生几窒息抢救的效果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生儿学科不断发展,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也逐年提高,其中包括大量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I).但同时早产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新生儿科医师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多数早产儿从出生便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接受治疗,其中高达89%的早产儿在生后都需经验性接受抗生素治疗,而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肠道屏障受损、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为低出生体重儿[1]。在死亡的新生儿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占绝大多数。因此加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科学合理喂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1临床资料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9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