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优越性、指征及技术要求.方法 对56例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并发胆漏3例(5.36%,2例胆漏引流2~4 d愈合,1例引流不畅,彩超引导下重新穿刺置管引流后愈合.随访半年至1年,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肝功能正常.结论 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理想的治疗方式,但应选择合适病例掌握操作技巧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3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指征和疗效. 方法 39例LC术后立即探查胆总管,并进行胆道镜检查和取石,在取尽结石、确定胆总管下端无狭窄的情况下,用可吸收线一期缝合胆总管. 结果 术后出现胆漏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余36例无胆道并发症.随访33例,时间3~24个月,无结石残留和胆管狭窄发生. 结论 如病例选择恰当,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纤维胆道镜在小切口胆道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小切口胆道手术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应用纤维胆道镜术中经胆总管切口入路、经胆囊管口入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者570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不置T管者695例,经胆囊管口途径取石后直接结扎胆囊管者120例,肝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者或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者71例. 结果 术中结石取净率达96%,术后残石率为3.6%,结石复发率为1.4%.胆总管直接缝合病例中5例术后引流管内引出胆汁样液体,最多者每日达100 ml,经持续负压引流5~12 d后自愈,考虑为针眼漏胆. 结论 应用纤维胆道镜明显提高了小切口胆道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术后残石率和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38例胆道术后胆漏的病因分析和诊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和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病因,提出诊治方法与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近8年来收治的38例胆漏病例的临床资料,明确胆漏后选择单纯引流17例,再次手术13例,腹腔引流+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内支架术5例,腹腔引流+生长激素3例.结果: 38例中,治愈3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住院时间2~8 w不等,以胆管腔内主动引流时间较短.结论: 术中解剖清楚,术毕用白纱布贴敷创面是发现胆漏最简单的方法.拨T管的时间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以4 w以上更安全.胆管的缝合应强调黏膜对黏膜.某些情况下可考虑胆总管一期缝合.胆漏的处理依据病情不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缩短病程,促进胆漏的愈合.急性弥慢性腹膜炎原则上应再次手术,腹膜炎局限者可考虑重置引流管,拨T管后胆漏可考虑重置引流管.腹腔引流+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收效较好,住院时间短,加用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漏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代替术后T形管引流的可行性. 方法对1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不伴有完全性胆道梗阻)腹腔镜手术之前行鼻胆管引流,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 结果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85 min.术后住院7~10 d,平均8 d.术后5 d经鼻胆引流管行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愈合良好,全组病人无胆漏、胆总管狭窄、肝内外胆总管残余结石、引流管脱落、胆汁性胰腺炎等并发症.18例随访6个月,1例胆总管内小结石经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余17例未见胆总管明显扩张或狭窄.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网取石手术之前行鼻胆管引流,完全可以替代T形管体外引流,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三镜联合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及最优选择.方法 对2003年8月至2006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治疗,分析微创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005年12月以前患者23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均放置T管引流.1例术后1 d T管脱出行腹腔镜T管放置术,另有1例术后3个月拔除T管时出现胆漏而行腹腔引流术.2006年1月以后患者29例,根据术前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大小决定是否术前行十二指肠镜治疗.其中6例胆总管结石≥12 mm者直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检查取石,2例放置T管引流;23例行术前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mtomy,EST),成功取石16例(69.6%),随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取石失败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1例放置T管引流;未放置T管引流者共10例均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未出现胆漏、胆管狭窄以及胆总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①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趋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点.②腹腔镜手术前是否行十二指肠镜取石应按胆总管结石大小来确定,对于胆总管结石超过12 mm或十二指肠镜取石失败的病例选择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③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是安全的,并可避免T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管缝合后简单可靠的打结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间腹腔镜下采用“拴马结”胆总管一期连续缝合法治疗肝外胆管结石12例的经验.结果 12例均痊愈,无胆漏、胆道狭窄、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结论“拴马结”胆总管一期连续缝合法是可行的,简化了腹腔镜下连续缝合打结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比较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后胆管一期缝合(primary suture)与T管引流(T-tube drainage)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50例经术前检查和术中胆总管探查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一期缝合组(PS组,n=21)和T管引流组(TD组,n=29),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补液量以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PS组有1例出现少量胆漏,经腹腔引流后治愈。TD组出现3例并发症,其中2例胆漏,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两组均无胆管炎、胆管狭窄和腹腔感染病例。P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补液量等方面低于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血量、腹腔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操作要领的前提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胆管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从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间,共106例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而不留置T管引流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胆总管探查术后,均行胆总管一期缝合,随访1至5年无结石复发.结论 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安全、可靠、有效,但是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置自制新型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替代 T 管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施行术中置自制新型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34例,并与同期32例传统 T 管引流术、6例直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相比较。手术方法为切开胆总管取净结石,鼻胆管引导器插入胆总管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肠,引导器开口指向幽门。内镜活检钳在鼻胆管引导器的导引下进入十二指肠并向上通过幽门到达胃腔,活检钳在胃腔内夹住术前置入的鼻胃管前端的尾状乳胶条,将鼻胃管导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总管,再由鼻胃管引导新型鼻胆管进入十二指肠,最后出外鼻孔。新型鼻胆管头端的环型乳胶弹力圈支撑于肝总管内,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5~7 d 拔除鼻胆管。结果 34例术中置新型鼻胆管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胆漏,拔管时间(5.0±1.5)d、术后住院时间(9.2±1.3)d 较 T 管引流组(分别为15.2±3.6 d、17.1±5.6 d)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术中置新型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适应证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彻底消除了 T 型管引流所致胆漏等并发症,缩短了住院天数,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胆道手术后胆漏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胆道术后胆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分析34例胆道术后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囊切除术后11例、胆总管探查术后16例、胆肠内引流术后7例发生了胆漏.采用烟卷和乳胶管继续引流22例,因引流不畅及时更换引流管成功9例,再手术的3例分别为副肝管撕裂1例、胆囊管残端结扎线滑脱1例和肝总管横断伤1例.结论 :肝外胆管的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手术技巧不佳和经验不足是造成胆漏的常见原因.术中应选择适当的引流物,术后保持引流的通畅;发生胆漏不能控制时,及时更换引流可使多数患者避免手术;引流失败或拔除引流管后的胆漏则需立即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胆总管探查术(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CBDE)强调放置T管引流,防止术后出现胆漏及胆总管狭窄,已成为胆道外科治疗常规之一.但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胆管引流管增加了住院时间和拔除T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增加了患者长期带T管的痛苦,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而胆管一期缝合却因术后胆漏等原因未能得到推广.胆管一期缝合术后引起胆漏的常见原因有:粗针大线缝合,在针眼处渗漏胆汁;胆管内结石未取干净,引起胆管梗阻,胆道内压力升高,缝合口处渗漏胆汁;胆道探查和取石的过程中造成医源性胆管内壁损伤,术后胆管黏膜水肿,胆道内压力升高而出现胆漏.  相似文献   

13.
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总结1997~2007年我院9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情况.其中A组50例行肝叶(或肝段)切除的各种术式,同时行胆管空肠吻合40例,T管和U形管引流分别为6例和4例;B组42例行非肝叶(或肝段)切除的各种术式.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8例,胆总管切开取石+U形管引流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9例.结果 A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残留结石5例,残石率10%;症状复发2倒,复发率4%,无再手术者.B组死亡1例,死亡率2.4%;术后残留结石8例,残石率19.5%;症状复发5例,复发率11.9%,其中有3例再次行肝叶(或肝段)切除治愈.结论 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较为理想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免切开胆总管治疗左肝内及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与手术疗效.方法 对7例胆总管免切开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结石伴肝叶纤维化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左肝外叶切除,经左肝断面胆管行胆道镜探查取石,手术时间145~295 min,术中出血240~750 m L,无输血.术后3~5 d左肝断面引流管均顺利拔除,无胆漏及腹腔内出血.1例胆总管有残余小结石,予以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成功取出结石.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5~9 d,2个月后复查未见明显残余结石.1例因胆总管结石较多不易取出及结石有嵌顿导致手术失败,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结论 胆总管免切开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及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术中置鼻胆管引流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既能一期缝合胆总管又能有效引流的新方法.方法 连续收治的76例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6例胆总管探查患者术中放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简称鼻胆管组),40例行常规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简称T型管组).在两组手术时间、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6例患者成功完成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术中置鼻胆管引流术,鼻胆管组拔引流管时间(7.5±1.5)d、术后住院时间(9.3±1.3)d较T型管组(分别为17.6±6.3 d、19.4±5.6 d)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胆总管探查后鼻胆管引流术既能避免一期缝合后胆管压力增高引起的胆漏,又能彻底消除拔T型管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实用的在胆总管探查术后引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 ,行胆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结果 :78例胆总管结石 ,77例手术成功 ,1例中转开腹。 16例行胆道一期缝合 ,6 2例置T管胆道引流。全组胆漏 3例 ,无其它并发症 ,患者均获痊愈。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道引流在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道引流应用于完成开腹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 2 18例。结果  2 18例手术均成功 ,术后无胆漏、胆管狭窄等并发症。术后 5~ 7d拔管 2 15例 ,术后 10d拔管 3例 ,无拔管并发症。术中结石取净率 99.7% ( 2 17/2 18)。术后住院时间为 ( 6.5± 3 .0 )d。随访 2 18例 ,时间 1~ 5年。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结论 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道引流用于开腹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手术 ,对预防术后胆漏、胆总管狭窄以及对术后遗留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该方法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28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先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再根据术中情况行经腹置鼻胆管引流(鼻胆管引流组)、一期缝合术或T管引流(T管引流组)。结果 289例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后239例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获得成功,15例留置T管引流,其他35例腹腔镜手术失败中转开腹。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胆汁引流失败、胆道引流管早期滑脱、胆道出血、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胆漏、电解质紊乱致厌食恶心发生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胆道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引流组比T管引流组的胆漏、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留置鼻胆管时间短。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国内外临床均有应用[1].近年来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也屡见报道[2].为确保胆总管下端开口处的通畅,一期缝合时于术前或术中需放置鼻胆管引流或胆肠引流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行胆囊管、胆总管联合切开,一期黏膜层、肌层双层缝合35例,均不置鼻胆管引流或胆肠引流,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胆道手术中Bake扩张器损伤胆总管与十二指肠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作者等医院Bake扩张器穿破5例胆总管下端及1例十二指肠壁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在术中均可见扩张器穿出胆肠道或经T管注水后发现.胆总管下端穿孔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至T管注水不再渗漏为止.除1例穿孔于胆总管下端内侧壁,修补后胆总管下端完全性梗阻,21d后自行缓解,其余5例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为减少Bake扩张器损伤胆总管与十二指肠,使用Bake扩张器时术者应顺着胆管走向轻柔操作,最好在胆道镜指引下扩张器对准Oddi括约肌口探入.术中发现胆总管下端穿孔,即使未能显露出胆管壁及穿孔,使用纤细的可吸收线,对准溢水处连续缝合亦能解决问题,也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