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CD105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D105的表达。结果CD105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表达率[(30.39±8.69)%]明显高于对照组[(1.90±0.61)%](P〈0.05);且急性淋巴白血病表达CD。阳性率[(49.92±16.71)%]高于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表达率[(22.21±9.95)%](P〈0.05);化疗缓解后CD。表达率[(3.99±1.45)%]比化疗前[(48.74±16.45)%]显著减低(P〈0.05);浸润组CD105表达率[(41.39±14.05)%]高于非浸润组[(21.06±9.14)%](P〈0.05)。结论CD105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白血病发病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宋晓宁  杨琳  刘小军  温树鹏  罗建民 《河北医药》2011,33(18):2725-2726
目的通过检测成人白血病中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急性白血病(AL)初治组、完全缓解组(CR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组(CML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Sybe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白血病和NC组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中PTPRO基因的表达。结果(AL)初治组PTPRO表达水平低于CR组(P=0.028),更低于NC组(P〈0.01);CML组低于CR组和NC组(P〈0.05),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初治组中AML与ALL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结论PTPRO基因在成人白血病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提示PTPRO基因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国君  刘卓刚 《河北医药》2016,(9):1289-1291
目的:微小RNA(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1-25nt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小分子。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03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技术检测80例初诊ALL患者和2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中miR-103b的相对表达量,并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iR-103b在ALL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创.05),但其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及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miR-103b的表达与是否存在bcr-abl融合基因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P >0.05)。结论 miR-103b在ALL患者中表达上调,可作为临床诊断ALL的潜在分子标记物,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对miR-103b在ALL中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外周血B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1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血清VEGF和外周B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童作比较。结果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B淋巴细胞数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CD3、CIM、CIM/CD8比值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检测血清VEGF和外周血B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78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1)5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31.0%,其中CD13阳性率29.3%,CD33阳性率13.8%,T-ALL和B—ALL髓系抗原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阳性ALL的髓系抗原表达率78.6%明显高于CD34阴性ALL的髓系抗原表达率20%(P〈0.01)。ALL髓系相关抗原表达(My^+ALL)的完全缓解(CR)率33.3%明显低于My^-ALL的CR率82.5%(P〈0.01)。(2)2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淋系抗原表达率为30%,其中CD715%,CD1910%,CD225%,CD7主要分布在AML-M1和AML-M2亚型中。CD34^+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66.6%与9.1%,P〈0.05)。淋系抗原表达的AML(Ly^+AML)的CR率低于Ly—AML的CR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与71.4%,P〉0.05)。结论成人AL的抗原错译表达与治疗缓解率负相关;ALCD34的表达率与抗原错译表达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核干细胞因子蛋白在HL-60和K562白血病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蛋白在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K562的表达,比较与健康人、良性贫血之间的差异,探讨NS蛋白与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HL-60、K562细胞、健康人和良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NS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并比较NS表达水平的差别。结果白血病细胞系HL-60、K562细胞均存在NS蛋白高表达现象,主要定位在细胞核,有时浓集在核仁部位,阳性积分明显高于健康人和良性贫血单个核细胞(P〈0.05)。结论NS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K562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urvivin 基因与CD34、CD90及CD133在急性白血病(AL) 中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68 例初发AL患者,20例AL完全缓解患者,10 例健康者应用半定量RT-PCR 方法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患者白血病细胞膜上CD34、CD90 及CD133 抗原的表达.结果 ①AL初发组与CR组患者的Survivin 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初发组的CD34 及CD133 表达高于CR组和对照组(P<0.01);③Survivin 基因、CD34及CD133表达阳性者临床缓解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0.05);④CD34/ CD133 双阳性组完全缓解率显著低于双阴性组(P <0.05);⑤ Survivin 基因与CD34、CD133的表达均明显相关(P<0.05).结论 ①Survivin 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呈高表达;②Survivin基因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可作为急性白血病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③急性白血病细胞CD34 及CD133 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④CD34与CD133高表达的白血病患者临床缓解率较低,并且CD34/ CD133 共同高表达可能是AL 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⑤Survivin 基因与CD34和CD133的表达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neuropilin-1基因及其配体semaphorin Ⅲ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骨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2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neuropilin-1基因及其配体semaphorin Ⅲ基因,了解其表达情况。14例非血液病患者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结果: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neuropilin-1基因表达率为15.0%,semaphorin Ⅲ基因表达率为60.0%,分别与相应正常对照(7.1%,57.1%)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与调控骨髓基质细胞的neuropilin-1基因及其配体semaphorin Ⅲ可表达于AML和正常人的骨髓细胞中,该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此两类基因在造血中的调节作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铁蛋白(SF)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酶反应速率法、放射免疫法检测118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8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93例经化疗诱导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37例经诱导化疗完全缓解后1年内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的LDH、SF表达水平,并进行各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急性髓系白血病组LDH、SF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LDH、SF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LDH、SF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组/初治前组、缓解后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后复发组与急性白血病组/初治前组、正常对照组与完全缓解组LDH、S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H及SF可作为急性白血病患者观察病情发展、预后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石庆之  曹瑞生 《江西医药》2000,35(5):257-258,266
目的 了解端粒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扩增-银染法检测了3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表达。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端粒酶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且与临床疗效有一定关系。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8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HLAL)和189例非高白细胞性白血病(NHLA)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对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HLAL与NHLAL比较,患者起病急,进展快,完全缓解(CR)率低(P<0.05),髓外浸润明显,骨髓增生活跃(P<0.05)。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LALL)可以同时表达不同系列的抗原。HLALL、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HLAML)、非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HLALL)与非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NHLAML)4组CD7抗原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ML和NHLAML,髓系抗原表达阳性率较高的均为CD33和CD13。结论 HLAL与NHLAL相比进展较快,骨髓增生更为活跃,预后不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白血病细胞异质性更高,尤其是HLALL。CD7系列特异性不明显,CD33和CD13作为髓系的特异性抗原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LL患者及健康成人各20例,分别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瘦素水平,并在化疗2个周期后再次测定AL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ALL组化疗前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9.2±4.5)μg/L比(33.9±6.2)μg/L,P<0.05].ALL组化疗后血清瘦素水平[(28.9±5.5)μg/L]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 AL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健康成人低,经化疗缓解后,其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增高.血清瘦素水平可作为判断ALL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plasma lept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plasma lept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LL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and plasma leptin level. Methods There were 20 cases in ALL group and 20 normal persons in control group. We examin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levels of leptin in plasma with ALL patients respectively before (group A) and after 2 circles chemotherapy (group C) and normal persons (group B) using radioimmunoassay method. Results The leptin levels of group A and B were( 19. 2 ± 4.5) n,g/L and (33.9 ±6. 2) p,g/L respectively with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The leptin levels of group A and C were(19.2 ±4.5)μg/L and (28.9 ±5.5)μg/L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plasma lept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ALL is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persons. After chemotherapy the plasma leptin level is markedly higher than before. The leptin level of plasma can be used as a helpful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A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APL28例患者用ATRA25mg·m^-2·d^-1,分2~3次服用,As2O3 0.28mg·m^-2·d^-1静脉点滴,并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数、不良反应等调整ATRA和As2O3用量直至完全缓解(CR)。结果 28例患者中,2例因发生DIC合并脑出血死亡,26例患者CR,CR率92.9%(26/28);取得CR所需治疗时间为(22.8±4.5)d(18~36)d。85.7%患者在治疗开始时白细胞升高;46.4%出现肝功异常,多在As2O3减量或停用后1周内恢复。结论 ATRA联合As2O3治疗APL疗效好,不良反应少,CR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崔新宇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741-1742
目的确定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预后的关系,视网膜病变在急性白血病并发症颅内出血(IH)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2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性白血病86例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7例)年龄14—77岁。由眼科医生用直接或间接检眼镜在自血病诊断的5d内对视网膜变化进行检查。包括视网膜内出血(IRH),白色中心出血(WCH),棉絮状斑(CWS)。结果有网膜病变者,CNSL和IH的出现比无网膜病变者更常见(分别为27.1%与9.1%,P=0.046;29.2%与9.1%,P=0.029)。完全缓解(CR)率在有IRH表现的患者中比无此改变者减少(52.5%与80.5%,P=0.08),而WCH或CWS的出现与否与CR率无关。结论视网膜内出血的出现提示预后不佳。视网膜损害与颅内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表达对评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AML患者50例,其中核型正常的AML患者20例,核型异常的AML患者30例.分别于化疗前抽取骨髓3 ml,用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FLT3的表达情况.结果 核型正常的AMLFLT3的表达率为5.0%,核型异常的AMLFLT3的表达率为26.7%.难治复发的AMLFLT3的表达率是33.3%,持续完全缓解的AMLFLT3的表达率是4.5%.FLT3的表达情况与骨髓中高白血病细胞所占比例和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有关,与FAB亚型无关.有FLT3表达的AML患者无病生存(DFS)和总体生存(OS)时间短,无FLT3表达的AML患者DFS和OS时间长,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5).结论 FLT3是AML患者预后不好的因素,可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AML.  相似文献   

16.
黄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7):792-794
目的 总结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方法。ATRA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2例。缓解后按所接受的维持治疗分为维甲酸加化疗序贯交替组53例,单用化疗组50例,终止治疗组21例。观察长期生存率与年龄、性别、初诊时血液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202例患者中20例在接受ATRA治疗2周内死亡,早期病死率9、9%。182例患者中166例获得完全缓解(CR),缓解率91.2%。3年生存率40.4%,5年以上生存率22.6%(28/124)。AP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发生率为7.4%(15/202)。长期生存患者年龄在35岁以下者占85.7%。复发61例,复发率49.2%。结论 年龄、初诊时白细胞数、白血病细胞浸润程度和合并CNS漫润是影响APL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PML/RARα融合基因持续阳性或由阴性转为阳性常与复发有关,而持续阴性常伴随长期无病生存。  相似文献   

17.
钟良清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8):1060-1061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9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P-gp和GST-π多药耐药的表达。结果 59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P-gp和GST-π表达的阳性标记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化疗有相关性(P〈0.05)。结论 P-gP和GST-π联合表达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密切相关,检测P-gp和GST-π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初治AL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为髓系抗原阳性表达(MyAg+ ALL)和阴性表达(MyAg ALL),分析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特征、近期疗效及5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03例ALL患者中,髓系抗原表达占46.5%,以CD13、CD33为主,分别为34.2%、21.4%;CD34在MyAg+ALL中表达率高于MyAg-ALL组(75.3%与60.5%,P<0.05);髓系抗原表达在T-ALL高于B-ALL(66.7%与42.8%,P<0.05);MyAg+ ALL患者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不相符率(12.3%)明显高于MyAg ALL(0.0%).结论 ALL髓系抗原表达与ALL患者临床特征、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急性前髓性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式。方法建立急性前髓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裸鼠皮下实体瘤模型,经尾静脉隔日给予ATRA,第14天测量肿瘤大小;体外实验中,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相关抗原CD11b的表达,观察ATRA对HL60分化水平的影响,用碘化丙啶(PI)染色法观察ATRA对HL60的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ATRA治疗14 d后,ATRA组瘤体体积为(0.5±0.6) cm3,对照组为(1.9±1.7) cm3(P<0.05);体外实验中,ATRA处理HL60细胞72 h后,细胞分化相关抗原CD11b的表达为(27.3±3.2)%,对照组(5.1±3.2)%(P<0.01);ATRA处理HL60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比例,ATRA处理组静止期(G0/G1期)细胞比例为(57.6±1.5)%,对照组(43.0±2.0)%(P<0.01)。结论ATRA能够有效抑制HL60实体瘤的生长;体外实验证实,ATRA抑制HL60生长的作用机制是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诱导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长期生存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内分泌功能。方法选择30例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自血病并给予正规化疗后生存时间达五年以上患儿,对其进行生长发育及内分泌检查。结果经过检测,除了2例患儿身高超过2个标准差以上之外,其余均在正常范围内;BMI指数超标1例,其余均在正常范围内;性激素检查与年龄和Tanner分期基本符合,女孩出现第二性征在9岁左右,月经初潮在13岁左右,男孩出现第二性征在10岁左右;2例肥胖患儿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正常范围,但C肽、胰岛素均升高;IGF-1测定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化疗药物没有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及内分泌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