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脑电特征及其与生态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成人ADHD患者33例及正常对照30例,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评估生态执行功能,并记录静息态脑电,分析不同频段脑电的绝对功率,探讨其与执行功能缺陷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ADHD患者BRIEF-A各因子得分及其全脑θ波及中央区β绝对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ADHD患者的工作记忆评分与其双侧额叶θ波绝对功率呈正相关(r=0.43、0.49,均P<0.05),情感控制评分与双侧中央区β波绝对功率呈正相关(r=0.43、0.49,均P<0.05)。结论:成人ADHD患者生态执行功能存在缺陷,其额叶θ波及中央区-顶叶β波功率增高可能分别参与其工作记忆缺陷及情感控制不良的神经病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2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在扁桃体摘除术前1天,术后1、4和7天的脑电功率谱地形图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扁桃体摘除术后1天、4天慢波(θ、δ波)功率值显著增加,术后7天恢复到术前水平。提示了解扁桃体摘除术后短暂性淋巴郁滞所致的脑功能障碍,脑电地形图可能是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38例头颅CT证实为缺血性脑梗塞的患者给予尿激酶、脑活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地形图检查。结果表明,治疗后脑电地形图显示:病变部位慢波频带病变面积缩小,功率值下降;α频带功率值增高,优势频率出现,与临床症征的好转相一致,本文提示,脑电地形图是观察临床疗效的一个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药物定量脑电图检测观察静脉滴注尼莫通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病人脑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 30例TIA病人用静滴尼莫通 5 0ml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定量脑电图主频、θ、δ频段相对功率值的动态变化 ,并设置年龄匹配的对照组 2 5例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主频、θ、δ相对功率值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 ,主频呈现慢波化 (后移 ) ,θ、δ相对功率值明显升高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主频大部分前移 ,θ、δ相对功率值明显下降。结论 :TIA病人定量脑电图显示慢波化趋势 ,存在明显的脑电生理功能障碍。用定量脑电图的指标可以客观判断尼莫通对TIA病人有明确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在脑外伤和胚脑移植病人临床价值。方法:应用NDC-200型脑电地形图仪对临床颅脑外伤患者及胚脑移植患者进行脑电信号检测和脑电功率谱分析。结果:脑外伤患者损伤侧病理性δ波和θ波的绝对功率值和相对功率值均明显地高于健侧和对照组;但经胚脑移植后,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上述现象明显恢复并与正常对照组接近。结合在鼠脑额叶皮层损伤后进行胚脑移植的脑电地形图资料及形态学观察证实脑电地形图有改善的大鼠均有移植区存活良好的佐证。结论:脑电地形图能准确地定性,定量和定位反映脑功能状态的改变,并且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功能测试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输入γ-氨基丁酸(GABA)对不同血脑屏障完整性时的大脑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目测和药物定量脑电图(QPEEG)方法,对11例血脑屏障功能正常或受损患者单次输入不同剂量GABA前后的脑电背景活动进行动态观察和定量研究。结果:输入GABA后,3例血脑屏障功能正常患者的脑电背景活动无变化,而8例血脑屏障功能受损患者中,有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电背景活动无改变,余5例患者脑电活动有改变,表现为局部慢波增多或背景活动慢化,定量分析主要表现为8、0功率及功率百分比升高。结论:应用静脉输入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的GABA联合QPEEG监测的方法,可了解疾病情况下血脑屏障的功能。GABA对脑电活动的抑制效应不仅与血脑屏障破坏的范围有关,而且还与输入GABA的总量和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对34例智力低下儿童进行了清醒闭目,睁眼及深呼吸后三种状态下脑电地形图的统计分析,与正常同年令组儿童对比,发现下述有价值特点:1.慢波功率值增高,且颞区增高较其它功能区更明显。2.枕部α波前移。3.α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自然对数比明显下降。4.各状态下脑电活性差异减小。以上改变,提供了脑电综合参数有可能成为智力检测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 (HLD)患者驱铜治疗前后脑电图的变化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脑电图异常的 30例HLD患者 ,驱铜治疗后复查脑电图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HLD患者驱铜治疗后其脑电图基本节律好转 ,波率显著加快 (P <0 0 1) ,慢波显著减少 (P <0 0 5 ) ,脑电图的改善与临床好转显著相关。结论 :HLD患者驱铜治疗后 ,脑电图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脑电监测有助于判断HLD患者驱铜治疗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氯氮平引起脑电明显改变预测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人自身对照方法,将39例病人服药两周时是否引起脑电明显改变,分为脑电改变组(A组)与脑电无改变组(B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氯氮平服药后A组EEG主要表现为额、中央、顶部慢波的明显增多,有的病人甚至枕部也出现较多慢波;脑电地形图δ、θ频段功率明显增强。B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无明显变化。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脑电改变组与脑电无改变组两周时氯氮平剂量和血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服用氯氮平时是否引起脑电慢波增多可用为对该病人是否有治疗意义的一种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
脑地形图的慢波变化与记忆功能测定的比较王维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记忆是一项重要的神经心理功能,但影响记忆测试成绩的因素很多。测试明显降低可提示神经心理功能损害或脑结构受损。轻微记忆成绩变化是否为脑结构受损的后果,有时很难下结论。若结合脑电生理检查(如脑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分析脑电地形图在伴有脑功能改变的小儿眩晕症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常规脑电地形图对40例小儿眩晕症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35例患者(87%)出现了脑电地形图异常。结论;小儿眩晕症影响脑功能并致脑电地形图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包括73例男性和77例女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除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外,再分阶段由神经科医师、康复医师和护士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4天和第30天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康复护理组干预前两者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护理组第14天和第30天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组两组第14天和第30天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康复护理组干预前两者C反应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护理组第14天和第30天C反应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组两组第14天和第30天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波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超声波治疗。采用相关量表评估神经受损、日常活动、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评估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并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量表评分和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及阻力指数(R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简式Fugl-Meyer评分量表(FMA)评分均明显改善,Vs、Vm明显升高,RI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显著增高(P<0.05),且Vs、Vm显著增高,RI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声波治疗,可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受损、日常活动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并增加颅内血管血供,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郑璇  孙熙罡   《医学信息》2019,(10):156-159
目的 探讨“调神益咽”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调神益咽”针刺法治疗。分别在入组当天、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疗效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在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方面,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8.37% vs 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A、VFSS、NIHSS、MBI均有显著改善,试验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30% vs 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神益咽”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并能有效降低患者肺炎发生率,同时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IP)的功能,缩小梗死的体积.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前IP功能的判断对治疗措施的选择致关重要.本课题通过研究脑电地形图(BEAM)在脑梗死中的特征,探讨BEAM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IP功能判断及早期治疗、疗效观察、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入院当时均经CT及BEAM检查.并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不同阶段观察BEAM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对BEAM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1)脑梗死发病24小时内,BEAM阳性率为100%,高于CT的38.1%.BEAM可判断梗死的侧别,符合率为100%.(2)BEAM在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表现不同,在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中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3)BEAM可显示半暗带的范围及损伤程度.在治疗后,IP范围明显缩小,功率值降低,与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相平行.(4)BEAM在发病早期异常程度较轻者预后较好.结论(1)BEAM可提高脑梗死超早期诊断率.(2)BEAM可对脑功能作出评价,并为疗效评定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3)BEAM可对IP功能作出判断,可作为IP功能恢复的指标.(4)BEAM对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入院治疗的高龄老年(≥80岁)脑梗死病例221例,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单抗组、双抗组、丁苯酞+单抗组、丁苯酞+双抗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治疗4周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血浆C反应蛋白(plasma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对比4组间的NIHSS评分差值、CRP差值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各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血浆CRP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NIHSS评分差值及血浆CRP水平差值变化趋势一致:丁苯酞+双抗组与其它3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丁苯酞+单抗组与双抗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丁苯酞+双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其它3组(P<0.05),丁苯酞+单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抗组(P<0.05),丁苯酞+单抗组和双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丁苯酞能显著提高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患者认知功能和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方法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 (ERP)、脑电地形图 (BEAM)检测和简易智力状态试验 (MMSE)观察SAS患者 (分症状轻的SAS—A和症状重的SAS—B两个亚组 )经鼻持续气道内压通气 (CPAP)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P30 0潜伏期明显延长 (P <0 0 5 ) ,波辐降低 (P <0 0 5 ) ;SAS—B组MMSE测试得分较低 ,SAS—A组近于正常 ,SAS—A组与SAS—B组之间BEAM总异常率及部分异常频带分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ERP—P30 0、BEAM结合MMSE是观察SAS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急性脑卒中患者310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152例)和非MS组(158例),并分别评定治疗第1、14及28天的Fugl-Meyer以及BI分数。分析早期康复介入与临床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非MS组Fugl-Meyer以及BI分数在第14天和第28天高于MS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Fugl-Meyer评分与同时期ADL的BI评分有相关性(P<0.01)。MS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并发症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介入后,非MS脑卒中患者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并发症少于合并MS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sclerotic disease,BAD)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95例BAD进展性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双抗组(49例),给予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单抗+抗凝组(46例),给予拜阿司匹林加依诺肝素钠治疗.两组给予其他临床常规治疗脑梗死药物,如他汀类、依达拉奉、丁苯酞等.评估所有患者进展时、出院时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测定患者病情进展时及出院时的血浆CRP浓度,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血生化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单抗+抗凝组患者出院时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以及ADL能力显著高于双抗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血浆CRP浓度均显著低于BAD进展时(P<0.05),单抗+抗凝组患者的血浆CRP差值显著高于双抗组(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和阿司匹林联合依诺肝素钠抗凝治疗均可改善BAD进展性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单抗联合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双抗治疗.  相似文献   

20.
背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有一定的作用,但对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尚缺乏较为严格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回输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0例要求进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回输治疗的脑卒中住院患者予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回输治疗,同时期30例未接受干细胞治疗的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作为疗效评估指标,观察治疗后6个月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差异,并观察其安全性。 结果及结论: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分值均下降,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干细胞治疗组分值下降更多,与对照组下降分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血管病有确切效果并且安全。但有待于扩大样本量,并且严格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观察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