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肩背部肌筋膜炎为临床常见病 ,属中医痹证范畴 ,根据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部位和部位的大小选择针刀疗法和火针疗法 ,互相弥补不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颈肩背部肌筋膜炎共 86例 ,其中男性 54例 ,女性32例 ;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 18岁 ,平均年龄 42岁 ;病程 1a~ 8a。患者大多数由外感风寒、外伤等引起 ,颈肩背部酸胀疼痛 ,活动受限 ,肩背发沉 ,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局部肌肉紧张可有压痛 ,严重者可触及结节与条索。1 2 治疗方法1 2 1 针刀松解术 首先在颈肩背部酸胀疼痛处寻找压痛点 ,如有明显压痛点 ,痛有定处且…  相似文献   

2.
正在常规诊疗思路中,项背部疼痛症状往往归属颈椎病范畴,但是,还有一种疾病的主要表现也是项背部疼痛,它就是项背肌筋膜炎。一、项背肌筋膜炎项背肌筋膜炎(fasciitis of nape muscle),又称项背纤维组织炎或肌肉风湿症,一般是指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若其急性炎症期不及时处理或失治误治,影响项背部血液循环及代谢,使局部肌肉筋膜组织变性、肥厚,形成纤维化小结,就会引起项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及上臂疼痛或乏力等临床症状。其中斜方肌、菱形肌、提肩胛肌、冈上肌、冈下肌等常被累及。  相似文献   

3.
背部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有急慢性之分,尤以慢性反复发作为多见。背部肌筋膜炎主要发生在背部深群肌肉的筋膜。中医认为,背部肌肉在扭伤、闪挫或急慢性劳损时,局部气滞血瘀、脉络痹阻、不通则痛;或因风寒湿邪侵袭肌肤筋肉之间,经气运行不畅,凝滞不通,治之不当。筋膜肌肉痉挛粘连,压迫肌群间血管和神经,致炎症渗出而疼痛,祖国医学称此为“背痛”、“痹症”。  相似文献   

4.
复合方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来,我院采用针刀松解、痛点阻滞与按摩相结合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8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68例患者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24~65岁;病程6个月~6年。1.2病例选择①患者有受凉或外伤病史,颈、肩部有广泛的疼痛、酸胀、沉重、麻木感,可向头后部及上臂放散。②疼痛为持续性,晨起加重,活动后减轻,可因疲劳、受凉、潮湿等因素而加重,遇热可减轻,有时出现颈、肩、背部弹响感。③颈肩肌紧张,压痛点常在肌肉起止点处,有时局部可扪及疼痛性筋膜条索或硬结节,常无放射与神经根性症状。④影像学检查排除颈、肩关节结核…  相似文献   

5.
嗜酸细胞性筋膜——肌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细胞性筋膜炎是74年发现的一个疾病,英文文献上已报告近100例,主要临床特点为筋膜的增粗变硬,最终出现关节运动障碍,血中或组织中有嗜伊红细胞增多及血中球蛋白增高,缺乏明显的雷诺氏现象及内脏受累。77年后文献又出现嗜酸细胞肌炎的报告。我们在75年前后遇到4例病人具有上述嗜酸细胞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以后又遇到4例,其中1例以口腔及舌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人,组织病理除见间质增生嗜酸性细胞浸润外肌肉有明显变化。因而认为本病并不局限于筋膜,同时出现筋膜炎和肌炎,因此以称嗜酸细膜性筋膜——肌炎为宜。  相似文献   

6.
正颈肩综合征多因长期伏案工作、坐姿不良等原因造成颈椎退行性改变、颈肩部肌肉痉挛,直接或间接地压迫、刺激颈部神经和血管而引起颈肩部甚至臂肘部肌肉或筋膜等软组织急、慢性损伤,临床表现为颈部和肩背部疼痛、酸胀、乏力甚至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由于同时具有颈部和肩部的不适症状,易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及前斜角肌综合征混淆。颈肩综合征归属中医"项痹""项肩痛""项筋急"等范畴,  相似文献   

7.
背肌筋膜炎是指多种原因所致的背部肌筋膜及肌肉等结缔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的病变[1].主要临床表现背部弥漫性钝痛、酸胀、沉重,以两肩胛间为著.2001年1月~2005年9月.笔者根据该病的特点,采用针刺疗法加闪罐治疗本病26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背肌筋膜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为纤维结缔组织多发病之一,常涉及肌肉、筋膜、滑膜、肌腱、神经纤维膜等,本病发病率高,并不伤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多责之于外感风寒湿邪或外伤、劳损等所致经络痹阻不通、气血凝滞不畅,不通则痛,日久则肌筋挛缩,僵硬成结。西医认为,背肌筋膜炎是因外伤或慢性劳损而使背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局部微循环障碍以及纤维性变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肩背部疼痛、酸痛,局部肌肉变硬。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等为主要表现。本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各种损伤,因治疗不够彻底,遗留局部粘连,进而形成激痛点;其次是风寒湿和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原始点埋线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的效果。方法在患者上背部夹脊处和肩部寻找明显的压痛区,在疼痛明显区域进行埋线治疗。结果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32例,临床治愈24例(75.00%),显效8例(25.00%),总有效率100.00%。结论原始点埋线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颈肌筋膜炎一般治疗措施包括口服药物和颈部神经阻滞等,亦有报道运动疗法联合中频电疗法治疗急性颈肌筋膜炎。本科采用中枢性肌松药盐酸乙哌立松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背景]观察运动疗法及中频电疗法联合治疗急性颈肌筋膜炎的疗效.[病例报告]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中保持-放松技术和中频电疗法治疗急性颈肌筋膜炎32例,其中痊愈29例,好转3例.[讨论]运动疗法及中频电疗法联合治疗急性颈肌筋膜炎具有疗效显著及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嗜酸性筋膜炎是一种以四肢皮肤硬肿、皮下筋膜增厚、血清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本病较少见, 文章报道1例以肌肉疼痛为主要初诊临床表现的嗜酸性筋膜炎。  相似文献   

13.
"落枕"中医又叫做失风,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至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认为与外感风寒侵袭颈项经络,气血滞涩及情绪有关[1].西医尚无明确的定义,称谓有"斜方肌综合征"、"急性颈肌筋膜炎"、"急性斜颈"或"局部型颈椎病"[2].  相似文献   

14.
颈肩肌筋膜炎与落枕临床辨析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颈肩肌筋膜炎与落枕的临床诊断及疗效,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急性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诉就诊的患者113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临床中最常见的是把颈肩肌筋膜炎误诊为落枕而施以治疗,造成患者病情加重或病期迁延与反复发作。[结论]筋膜炎与落枕病理基础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经光、电镜研究15例嗜酸细胞性筋膜炎标本,发现其病理改变并非只限于深筋膜,而肌外衣、肌束衣、肌内衣和肌纤维均有不同程度受累,肌纤维改变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因此本文提出嗜酸细胞性筋膜炎应称嗜酸细胞性筋膜-肌炎。并强调正确应用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组织完整取材,保持其连续性包埋于一个蜡块中的方法,是诊断本病不可缺少的佐证。  相似文献   

16.
肩胛背部肌群包括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竖脊肌、背阔肌等等,有研究认为肌筋膜炎即是指这些肌肉、肌筋膜等结缔组织因炎症而发生的疼痛,并伴肌痉挛、压痛、触及硬结或束条、活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多因突然损伤或慢性劳损而发生。  相似文献   

17.
肩背肌筋膜炎以肩胛背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在针灸临床中。笔者受小针刀治疗粘连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启发 ,自 1 999年以来采用滞针提插法配合梅花针叩剌拔罐治疗该病 2 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门诊患者 2 2例 ,男 4例 ,女 1 8例 ,年龄 2 8~ 63岁 ,病程 3个月~ 4年。发病原因均与劳累或受风寒有关。诊断标准( 1) 及临床特点 ①晨起肩背疼痛较甚 ,活动后稍有缓解 ,病人自觉肩胛背部沉重感 ,肌肉僵硬 ;②受寒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且疼痛性质不一 ;③围绕肩胛周围肌肉起止点 ,有固定压痛点可触及疼痛结节或条索。治疗 病人取俯卧位充…  相似文献   

18.
颈肩背肌筋膜综合征(myofascial synldrom of the posterior neck)好发于长期俯案、低头工作、野外作业的人群,由于劳损,受寒等多种原因而引起颈肩背部组织损伤、炎症、瘢痕,使颈肩背部出现广泛性疼痛的一组症候群。本综合征是指肌肉、肌筋膜等结缔组织因炎症(无菌性炎症)而发生的疼痛,并伴肌痉挛、压痛、触及硬结或束条、活动功能障碍、自主功能神经系统紊乱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落枕是颈部常见的筋伤之一,又称为失枕。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表现为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加重,严重者头部歪向患侧。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大小菱形肌、肩胛提肌及斜方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能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常用的治疗手段有针灸、推拿、拔罐等。笔者采用平衡针结合强刺激推拿治疗落枕患者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颈神经后支属于混合性神经,穿行于椎板和上下关节突关节形成的骨性纤维管内,出管后行走于颈部诸肌及固有筋膜内。由于上颈段活动度大,特别是附于C_2横突处的诸肌肉容易劳损,颈部长期受凉易造成肌筋膜炎,颈部外伤和长期不良姿势均可造成不同程度关节突退行性变。当骨性纤维管发生狭窄或颈部软组织的炎性反应、缺血、损伤造成肌肉痉挛、肌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