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刘玲  孙维峰 《天津中医药》2010,27(5):401-402
甘温除热法指应用性味甘温的药物治疗虚损劳倦所引起的发热。虚损劳倦所致发热多为低热。然临床上高热者,亦有由虚损劳倦所引起。故不论发热程度如何,只要病机表现为气虚发热及阳虚发热,均可运用甘温除热法。  相似文献   

5.
6.
莫静 《四川中医》2012,(9):30-31
从甘温除热法的立法依据、组方原则,探讨甘温除热法的临床运用,临证中不论发热的高低,只要是因虚损劳倦所引起,均可应用,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怀林 《河北中医》2004,26(9):683-683
甘温除热法是中医以“劳者温之”、“损者补之”为原则的一种治疗方法 ,是独特的反治法则之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更明确指出“劳者温之”、“损者补之”。反世之“小建中汤”“当归补血汤”均属此法。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脾胃气衰、元气不足所致的阴火内生 ,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 ,拟定了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 ,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临床上在“甘温除热”治则指导下 ,灵活辨治 ,每获显效。1 病案举例1.1 感冒发热 刘某…  相似文献   

8.
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温除热法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的发热.笔者宗其法,在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以治疗内科疑难杂证属气虚发热者,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唐佩林 《山西中医》2001,17(5):59-60
甘温除热法出自金元医家李东垣 ,是他根据《素问·调经论》“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故内热”的观点而创立的一种治法 ,专为内伤发热而设。纵观其应用 ,大致有 :脾胃虚弱 ,阳气不升 ,郁而生热 ;脾胃气虚 ,导致血虚 ,虚阳亢奋 ,外浮发热 ;脾胃气虚 ,兼夹外邪而发热。甘温除热法之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临证当审其兼夹 ,酌情加减。笔者体会 ,阳虚加附片、肉桂 ;瘀滞加当归、桃仁 ;阴液不足 ,加生地、麦冬 ;血虚加熟地、首乌 ;邪火内盛加黄连、黄芩 ;外邪兼夹加苏叶、桂枝等。兹举验案 2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元.李东垣“甘温除热”之理论进行研究。发掘祖国医学理论精髓,源古不泥古。方法:通过用补中益气汤及其变方——清暑益气汤的,临床应用,随症化裁治疗脾胃虚症患者。结果:病情各异的患者根据不同情况,权衡缓急,适当配伍,使邪去而脾胃之气得复。结论:根据“甘温除热”的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审症求因,灵活组方,每能收到疗效。  相似文献   

11.
甘温除热法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著名医家李东垣创立的“甘温除热法” ,在临床中 ,用之得当 ,确有奇效。笔者曾以此法治疗内、儿、妇科疾病多例 ,疗效显著 ,现将病案介绍如下 ,供同道们参考。1 慢性盆腔炎案王某 ,女 ,4 0岁。慢性盆腔炎 2年余 ,于 1998年 10月 15日来诊。初发病时 ,抗炎治疗好转 ,每遇感冒、劳累后复发。近半年来 ,行经前后小腹疼痛 ,流咖啡色液体 ,腰酸痛 ,疲乏无力 ,精神欠佳 ,纳少 ,尤以夜间发热多汗为著 ,出汗以前胸部为主 ,衣被潮湿 ,难以入睡。查体 :神清 ,精神欠佳 ,两侧附件压痛 ,左侧增厚 ,B超示盆腔少量积液 ,舌质淡胖 ,苔白微厚 ,脉沉缓。证…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笔者运用甘温除热法在临床上治疗各种发热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例举如下:例1.胡某,女,20岁,农民。住院日期:1983年7月1日(住院号:833139)。患者20天前因故下井,双足沾井水,第2天即感全身恶寒发热,体温高达40℃以上,在村医疗站及乡医院多次诊治,予氯霉素、氢化可的松等治疗,每次都以大汗淋漓而热退,体温一度退至35.5℃,不久热势更为鸱张,均在40℃以上。如此多日不愈,日见病重。10天前来我院西医门诊求治,留观7天,热势未退,遂以“高热待查”、“结缔组织疾病?”收入院。入院后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3天,体温仍在40.4℃。查…  相似文献   

13.
杨丽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391+393-391,393
本文从"甘温除热"之渊源、含义、所属方剂、甘温除大热之机理及临床的扩展应用等方面对甘温除热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甘温除热法在外科病症中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怀宇 《新中医》1999,31(10):54-54
甘温除热法,乃李东垣为气虚发热所设,对发热的辨证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历代医家遵其说治验颇多。笔者运用该法治疗气虚发热之外科疾病,疗效显著,现举验案3则如下。1 对口疮(颈痈)王某,男,68岁,1995年10月4日初诊。颈项部有一痈疮约鸡蛋大小,局部红肿疼痛,时有寒热,体温最高达389℃,病后在某卫生院肌注青霉素10余天,疮口溃烂流脓,后经中西药治疗2月余,疮口仍有脓血伴轻度发热。诊见:神疲倦怠,身体羸瘦,面色苍黄,体温378℃,脓肿与口相对,创面55cm×45cm,脓淡清稀,舌淡红、稍胖,脉细数。辨证为气虚血亏。治以甘温除热,益气补托。方用补…  相似文献   

15.
甘温除热法,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甘温之剂治疗里虚发热的一种治法,为金元四大家李东垣根据《内经》“劳则温之,损则益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的治疗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创立的。甘温除热法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已成为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灵活运用了反治法之热因热用,结合温法与补法治疗里虚发热。兹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甘温除热法之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甘温除热法就是选用甘温之剂治疗里虚发热的一种疗法,是李东垣根据<内经>"劳则温之,损则益之"而创立的一种治疗阴火炽盛的一种法则,临床用于治疗某些发热性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世医家一直沿用至今,补中益气汤为其代表方剂.  相似文献   

18.
甘温除热法乃李东垣结合内经理论,针对阴火提出的治则,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发热病证,但凡辨证准确,收效甚佳。本文结合西医病名、检查手段和临床病案,从高热抗生素无效,肝炎发热,血液系统疾病发热,五官百闻不如一见 证,小儿病毒性肠炎发热5个方面分析论述,提示了甘温除热法的辨证要点及临床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9.
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根据《内经》理论创立了甘温除热法。笔者临诊 30余年 ,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一些按常规治疗而发热不退的病证 ,取得满意疗效 ,现结合验案 ,谈点心得如下。1 虚劳发热姜某某 ,男 ,42岁。1 995年 6月 5日初诊。诉有慢性肾炎 ,肾功能不全病史 5年。半月前因感冒服中西药好转 ,但发热不退 ,体温稽留在 38℃左右。延余诊时见神疲力倦 ,恶心呕吐 ,食入即吐 ,腹胀 ,纳呆 ,口干不欲饮 ,颜面、下肢浮肿 ,小便量少 ,大便溏薄。脉沉弦细数 ,舌淡红、苔薄黄。体温 38.3℃。血检 :血肌酐2 40μmol/ L ,血尿素氮 9.48mmol/ L ;血红蛋白92 g/ L,血…  相似文献   

20.
肺炎是西医病名,所指肺实质性炎症.目前临床按感染途径分为细菌、病毒、支原休、衣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按解剖部位分为大叶性、小叶性、肺段性、间质性等;根据感染场所可分为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等.由于抗生素的使用,西医治疗肺炎有很大的优势,但对病毒性肺炎及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肺炎却束手无策.然而近几十年来中医渐渐远离于治疗急性病、危重病,且使用抗生素疗效显著、方便,病者、医者一见肺炎必先使用抗生素为定法,即使是用中药也视作辅助治疗,因此我们对于重症肺炎、急性肺炎的治疗缺乏经验,实为令人惋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