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患者近、远期疗效。方法将100例髌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每组50例。切开组给予切开复位治疗,关节镜组给予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估2组术后6、12个月膝关节功能。结果关节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切开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比较,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近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应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7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切开复位镍钛聚髌器内固定三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三组髌骨骨折均选择非粉碎型。对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综合评价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经皮空心螺钉组9周 张力带组10周 聚髌器组10.5周。膝关节综合评价优良率,经皮空心螺钉组95.5%,张力带组93.3% 聚髌器组94.7%。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无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相对缩短,膝关节功能相对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32例,其中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5例。所有的骨折均用AO 3.5mm直径的中空拉力螺钉和8号软钢丝,随访12个月。通过膝关节的临床检查、关节活动度、X线片来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其中优28例,良4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8~12周。结论应用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临床效果满意,提高了固定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避免传统张力带固定的并发症。但因2枚空心钉吃骨量大,不适合于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其最佳手术适应证为髌骨横行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与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方法将53例髌骨横行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27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B组26例行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术后并发症少于A组,而恢复的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x^2=10.439、4.160,P〈0.05、0.01)。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关节镜在膝关节及周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对30例膝关节及周围骨折患者,采用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髌骨骨折(均为横行)8例;采用经皮钢丝环扎或空心钉固定,或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8例,其中Liss钢板2例,逆行交锁钉4例,空心钉1例,可吸收钉1例;胫骨平台骨折10例,6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4例采用Liss钢板固定;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4例,采用经皮空心钉固定。结果随访3个月至2年半,全部骨性愈合,关节活动度102°,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3例有膝关节轻微疼痛,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t功能评分,优24例,良3例,优良率90%。结论关节镜用于治疗膝关节及周围骨折,能起到良好的监视作用,并能同时处理关节内病变,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及空心金属螺钉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20年3月南阳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70例髁间棘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驾驶两轮电动车摔倒受伤45例,平地行走滑倒或绊倒7例,高处坠落伤7例,运动损伤3例,交通事故4例,其他4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钢丝固定组(n=49)及空心螺钉固定组(n=21)。钢丝固定组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空心螺钉固定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钢丝固定组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10~58岁,平均(30.76±13.53)岁;左膝29例,右膝20例。空心螺钉固定组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16~51岁,平均(31.90±11.02)岁;左膝13例,右膝8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均骨性愈合,无感染、移位、钢丝断裂、骨骺畸形愈合和关节粘连发生。钢丝固定组术前Lysholm评分为(51.61±2.83)分,术后6个月为(96.78±1.85)分;空心螺钉固定组术前Lysholm评分为(51.52±3.04)分,术后6个月为(96.52±1.91)分,两组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钢丝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及功能效果。方法将25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13例)和B组(12例)。A组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B组采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分别于术后6周,3、6、12、18及24个月对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在末次随访时,采用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Lysholm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均手术顺利,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2+12.4)min和(170.3+11.7)ra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获得最终24个月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随访中复查患者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均未出现骨折移位,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患侧膝关节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A组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95.2+1.9)分及(142.1+9.0)。;B组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94.8+1.6)分及(138.6+12.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丝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快及内固定物关节外取出方便的优点,是胫骨髁间嵴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其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18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采用AO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结果:经6个月~2年随访,1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优13例,良4例,可1例。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固定牢靠;其成本低于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但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强度在所有方法中最强,故膝关节可以早期进行功能恢复,临床愈合时间短。但因2枚空心钉吃骨量大,不适合于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其最佳手术适应证为髌骨横行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7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法分组,其中行MIPPO术式者42例为MIPPO组(A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式32例为普通切开复位组(B组)。结果A组较B组在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虽然有所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2、3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优良率A组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局部感染,换药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畸形愈合。A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效果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空心加压拉力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髌骨骨折患者行空心加压拉力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术。结果随访3~6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6周,根据治疗效果衡量标准,结果优良率96%,膝关节功能好。结论空心加压拉力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颈空心螺钉髓内固定与重建钢板治疗成人锁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股骨颈空心螺钉组采用股骨颈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钢板组采用锁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年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均完成手术,股骨颈空心螺钉组术中发生骨劈裂1例,临时更改为钢板固定。股骨颈空心螺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钢板组(P〈0.01或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13~24个月的随访。术后1年行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股骨颈空心螺钉组为(95.8±4.2)分;钢板组平均为(94.6±5.4)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空心螺钉组术后2周出现螺钉轻度退钉及骨折端旋转2例,予以继续悬吊制动3~4周后骨折愈合,未发生感染、皮肤坏死、螺钉断裂及骨折不愈合病例。钢板组出现切口麻木3例,术后4周出现钢板断裂1例,予以患肢悬吊固定8周后骨折愈合,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病例。结论股骨颈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减少手术创伤、骨折愈合相对较快、节约医疗费用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急性移位单纯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100例急性移位单纯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组(n=50,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n=50,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P<0.05)。手术后,两组的患侧肩关节前屈上举、外展、外旋活动度、Constant评分均升高,内旋活动度、VAS评分均降低,且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组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P<0.05)。结论相较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急性移位单纯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赵航  肖海军 《中国临床康复》2013,(52):9089-9094
背景: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髌骨骨折最常用的内固定方法。目的:评价空心钉张力带钢丝联合应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对应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评估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侧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明确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髌骨骨折的效果。结果与结论:文献研究中结果显示,空心钉张力带钢丝联合应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后,骨折愈合良好,螺钉或钢丝松动、断裂、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估可达90%以上。临床应用病例分析中结果显示,空心钉张力带钢丝联合应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估达90%以上,与文献研究中的结果一致。表明空心钉张力带钢丝联合应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是理想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中下1/3骨折的疗效。方法 84例胫骨干中下段1/3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行骨折端微创切口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完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14.26±2.67)d、(1.43±0.16)h)与对照组((14.63±2.32)d、(1.45±0.11)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5.52±0.28)个月)、术中出血量((120.0±46.2)mL)与对照组((9.32±0.32)个月、(155.0±50.2)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2.9%)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骨折端微创切口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干中下1/3骨折效果优于完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以往采用张力带钢丝或钢丝环扎、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双环10号丝线环扎并分体式髌骨爪及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骨折时,难以达到髌骨骨折的坚强固定。 目的:探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的57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O分型,B3型9例,C2型22例,C3型26例。手术中确定髌骨满意复位后,先用粗聚酯编织线间断缝合两侧股四头肌扩张部,间断缝合骨膜及髌前组织,应用带锁扣线缆环扎固定,视骨折块稳定情况,用粗聚酯编织线在髌前组织行"8"字张力带固定。术后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评估标准评估疗效。 结果与结论:46例获得4-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无钛缆松脱和皮肤刺激等并发症。按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优33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表明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能使骨折块紧密接触,固定可靠,可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型臂引导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小儿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股骨颈骨折11例的临床资料.对3例骨折移位不明显者采用原位1枚空心钉固定;对8例明显移位成角者采用2枚空心钉固定3例,采用1枚空心钉 克氏针固定5例.结果:全部病例骨折处愈合良好,无1例发生股骨头髓板早闭及髋内翻,仅1例股骨头轻度坏死.结论:空心钉固定治疗小儿股骨颈骨折疗效好,操作方法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已成为修复下肢骨折尤其是下肢复杂型骨折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其优势就在于可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不破坏骨质的营养供应血管。但目前对于修复胫骨远端骨折采用何种方法仍没有统一标准。目的:对比观察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0例胫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其中35例接受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25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通过对软组织进行评分来确定明确的手术时间,术中注意对骨折处软组织的保护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内固定。内固定后指导患者积极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临床随访,定期进行X射线复查。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胫骨功能恢复等指标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内固定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组在治疗 A 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方面与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组没有明显差异,B、C型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后者。提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骨折,尤其是胫骨远端复杂型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踝关节功能Olerud及Tegner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钉松动、钉断裂及排异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Olerud、Teg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lerud、Tegner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经清创、外固定支架术后进行传统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术联合VSD治疗。所有患者均于创面新鲜后行植皮术。对2组患者术后组织缺损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缺损组织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0.0±2.2)d、(5.5±1.3)个月;对照组缺损组织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0.0±5.8)d、(8.0±2.5)个月,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0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比66.7%,P<0.05)。2组均无感染、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术联合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可充分引流,保持创面新鲜,促进创面愈合,有效地降低了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