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春盛  田茹敏 《急诊医学》1997,6(6):340-342
目的:探讨血浆内阿片肽和精氨酸加压素(AV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结果:心衰组血浆β内啡肽,强啡肽和精氨酸加压素浓度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01),其中轻中度心衰期三种激素含量显著低于心衰组(P〈0.05)。结论:心衰对三种激素平行升高可能是由于应激所致,它们在功能方面相互拮抗,共同升高,使抗体在应激状态下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3.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正常人、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β内啡肽、强啡肽和精氨酸加压素(AVP)的浓度。结果:血浆β内啡肽、强啡肽和AVP浓度在AMI、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01,P<0.01),而在AMI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种激素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MI组9例有严重并发症者与13例无并发症者相比,有并发症者3种激素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P均<0.05)。提示:缺血性疼痛是一个强的应激原,导致这些激素释放增加,另外,内阿片肽和AVP在缺血性疼痛刺激下平行升高可能是使机体在应激状态时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适应代偿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放免法测定4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用开搏通治疗前后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及β-内啡肽(β-EP)含量,同时测定呼吸困难疲劳指数。总外周阻力及心指数。结果表明治疗前患者血浆AVP及β-EP分别较正常人增高1.1及1.2倍,治疗后两者均明显降低,AVP降低更明显,接近正常人含量。治疗前、后AVP与β-E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3及0.349,P均<0.05),AVP及β-EP与临床指标均有良好相关。提示CHF者血浆AVP及β-EP含量增高,并与CHF疾病严重程度相平行,开搏通对CHF的治疗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改善β-EP及AVP分泌及其相互关系介导。  相似文献   

5.
放免法测定4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用开搏通治疗前后血浆精氨酸加压素及β-内啡肽含量,同时测定呼吸困难疲劳指数。总外周阻力及心指数,结果表明治疗前患者血浆AVP及β-EP分别较正常人增高1.1及1.2倍,治疗后两者均明显降低,AVP降低更明显,接近正常人含量,治疗前、后AVP与β-E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3及0.349,P均<0.05),AVP及β-EP与临床指标均有良好相关。提示CHF  相似文献   

6.
7.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精氨酸加压素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氨酸加压素 (AVP)又称抗利尿激素 ,是发现最早的神经内分泌激素之一 〔1〕。几年来在脑出血急性期血浆 AVP含量变化与病程关系方面报道较少。我们对 37例脑出血患者血浆 AVP含量及其中 15例患者血浆 AVP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连续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7年 10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尾加压素Ⅱ(UⅡ)的水平,探讨其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意义及与B型钠尿肽(BN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及荧光免疫法测定20例CHF患者及24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UⅡ及全血BNP浓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CHF组血清UⅡ及全血BNP水平增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BNP〉590pg/mL的CHF患者的血清UⅡ水平明显高于BNP〈590的pg/mL的CHF患者(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uⅡ显著增高,有可能在CHF的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变化及与心功能级别和30天再住院率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78例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并测定其入院及出院当天血浆BNP浓度,选择20例健康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CHF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476.9±243.6pmol/L对184.3±54.2pmol/L(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均有显著差异,NYHAⅡ~Ⅳ级血浆BNP浓度分别为263.4±56.3pmol/L、412.1±163.6pmol/L、769.7±141.7pmol/L(各组间P<0.01);33例CHF患者出院时血浆BNP浓度小于300pmol/L,30天再住院率6%,45例CHP患者出院时血浆BNP浓度大于300pmol/L,30天再住院率27%(P<0.05)。结论 血浆BNP浓度可作为诊断CHF的参考指标,随着心衰的加重,血浆BNP浓度逐渐升高,当血浆BNP浓度降至300pmol/L以下时,患者30天再住院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浓度与心电图QTc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分析不同BNP浓度患者的QTc和QTd的差异;QTc及QTd与BNP浓度、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结果随着BNP水平升高,QTc及QTd增大,BNP水平大于3 000 pg/ml组与小于1 000 pg/ml组相比QTc及QTd明显增加(P值均〈0.01)。QTc及QTd与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呈直线正相关(P值均〈0.05),QTc与QTd呈直线正相关,即QTc越宽,QTd越大(P值〈0.01)。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BNP浓度的升高QTc延长和QTd增加。QTc及QTd与BNP、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呈直线相关。QTc和QTd呈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及其意义,本文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了42例CHF患者的血浆NO浓度,结果发现,CHF患者的血浆NO(64.47±21.4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1.62±13.62μmol/L),P<0.005,其中心功能Ⅲ~Ⅳ级(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患者的血浆NO(78.8±10.85μmol/L)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组者(53.77±11.79μmol/L),P<0.001。提示CHF患者的血浆NO水平增高,NO在CHF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肽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脑钠素(BNP)水平影响。方法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用强心剂和利尿剂治疗.坎地沙坦治疗组(n=30)在前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酯片(8mg/d)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NYHA分级、心脏超声指标、血浆BNP浓度的变化。结果经12周治疗后,坎地沙坦治疗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t=4.89,P〈0.01),左室射血分数有所提高(t=4.26,P〈0.01),病人心功能较前改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治疗CHF能明显降低血浆BNP的水平,更好地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可能是AngⅡ受体拮抗剂治疗CHF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42例正常人和19例慢性呼吸衰竭、11例急性呼吸衰竭(ARDS)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呼吸衰竭和ARDS组血浆ET-1浓度明显升高(P<0.001),而急慢性呼吸衰竭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急、慢性呼吸衰竭两者虽在引发呼吸衰竭的病因不同,但共同表现为血浆ET-1浓度升高。提示血浆ET-1在参予两种呼衰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通过观察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病人加巴喷丁治疗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水平的变化,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作用机制。方法:偏头痛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氟桂利嗪对照组和加巴喷丁治疗组,对照组33例,治疗组35例。加巴喷丁组用药剂量在900~2 400 mg/d之间,分3次口服,疗程为3天。氟桂利嗪组每晚10时口服1次,剂量10 mg,疗程为3天。分别在给予加巴喷丁药物治疗前、治疗后12 h、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和治疗后72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测定和外周空腹静脉血CGRP、PKC水平检测。结果 :氟桂利嗪组和加巴喷丁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逐渐降低;加巴喷丁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氟桂利嗪组(P<0.05)。氟桂利嗪组和加巴喷丁组病人治疗后12 h、24 h、48 h和72 h分别与治疗前相比,CGRP和PKC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加巴喷丁组与氟桂利嗪组治疗后12 h、24 h、48 h和72 h相比,CGRP和PKC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加巴喷丁能明显减轻偏头痛急性发作期VAS评分,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治疗有效。加巴喷丁能明显减少偏头痛急性发作期血浆CGRP和PKC水平,可能是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国产氨力农(amirinone)对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临床治疗疗效观察。先以负荷量0.5-1.0mg/kg静脉内推注,继以维持量5-10μg·kg-1/min,静滴,共360分钟,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有73.4%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治疗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前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均增高,且血β2微球蛋白与尿素氮成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心衰改善后,血、尿β2微球蛋白降低(P<0.05)。这提示国产氨力农可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肾功能。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可作为心衰时判断肾功能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及肺动脉收缩压对慢性左心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慢性左心心力衰竭病人142例,测定病人NT-proBNP、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随访出院1年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肺动脉收缩压≥6.67kPa组较肺动脉收缩压〈6.67kPa组1年期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7.045,P〈0.05);NT-proBNP浓度≥2 218ng/L组较NT-proBNP浓度〈2 218ng/L 1年期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4.685,P〈0.05);终点事件组和非终点事件组肺动脉收缩压、血浆NT-proBNP浓度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9.804、5.940,P〈0.05);NT-proBNP和肺动脉收缩压预测慢性左心心力衰竭1年期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95%CI=0.912-1.000,P〈0.05)和0.784(95%CI=0.691-0.878,P〈0.05)。结论 NT-proBNP和肺动脉收缩压是慢性左心心力衰竭病人1年期预后的危险因素,NT-proBNP及肺动脉收缩压均可用于慢性左心心力衰竭病人1年期预后的评估,但NT-proBNP较肺动脉收缩压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脑出血与脑梗死病人血浆溶血磷脂分子含量变化的特点,探究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脑出血病人68例、脑梗死病人80例,测定其发病24h和1周时血浆溶血磷脂酸(LAP)及相似磷脂(AP)的含量。以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病24h时,脑梗死组血浆LPA与AP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脑出血组,差异有显著性(t=3.54~6.51,P〈0.01);发病1周时,脑出血组血浆LPA与AP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脑梗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4.71~7.82,P〈0.01)。结论脑出血与脑梗死发生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两者治疗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含量变化及探讨两者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NO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的含量.结果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NO和ET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偏头痛缓解期血浆NO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ET含量也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血浆NO和E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64,P<0.01).还发现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NO和ET比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缓解期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可能存在血浆NO和ET的动态失衡,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