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PTCA术后使用桡动脉止血带的止血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法 总结了86例经桡动脉行PTCA术后的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带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桡动脉止血带使用方法、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使用桡动脉止血带,止血效果良好,术后舒适度高,康复时间短.结论 桡动脉止血带止血效果好,术后舒适度高,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2.
叶竹青 《医疗装备》2022,(19):166-168
目的 探讨3种止血带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九江市医疗急救中心接受创伤急救的366例患者,按照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弹力绷带组、胶条止血带组及传统胶管止血带组,各122例,比较3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关于止血优良率,弹力绷带组(74.59%)<胶条止血带组(85.25%)<传统胶管止血带组(9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止血时间,胶条止血带组(17.75±5.22)min<弹力绷带组(26.39±8.21)min<传统胶管止血带组(45.23±10.9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并发症发生率,弹力绷带组(6.56%)<胶条止血带组(15.57%)<传统胶管止血带组(2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力绷带、胶条止血带、传统胶管止血带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各有优缺点,传统胶管止血带的止血效果较好,但并发症较多,弹力绷带、胶条止血带的安全性高,但止血效果有限,且不能够长时间止血。  相似文献   

3.
(1)在使用止血带前,应检查全身及伤肢情况。若全身情况尚好,出血不严重,争取用局部纱布加压包扎止血。经用局部包扎止血无效者,可采用止血带止血。 (2)上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越短越好,一般以1.5小时左右为适当。若需较长时间上止血带时,可定时放松,每次5分钟即可。 (3)止血带压力以恰能止血为度。上肢以300毫米汞柱,下肢以500毫米汞柱压力为宜。 (4)止血带原则上应扎于上臂或大腿的较高处。标准部位在上肢是上臂的上1/3处,下肢是大腿中、下1/3交界处。 (5)不论使用何种类型止血带,均应在止血带与皮肤间用布类等作衬垫,以保护皮肤。 (6)应记录扎止血带的详细时间。若需转  相似文献   

4.
吴卓 《现代医院》2012,12(8):66-67
目的探讨使用宽气囊止血带对下肢手术患者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择期下肢手术,按进入手术室的先后顺序及性别单盲编号,男性组1~80号,女性组1~80号。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宽气囊止血带,宽度为14 cm,长度以患者大腿根部约绕1.5周为宜;对照组采用原机配置气囊止血带,宽度为7 cm,长度选择与实验组相同。观察两组手术时的出血情况和减压后受压部位皮肤损伤情况、肢体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等。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均满意,而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宽气囊止血带在下肢手术中应用能有效减少止血带副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沈一梅 《医疗装备》2009,22(5):81-81
气压止血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四肢外伤清创术及术中止血。通常做法是为避免术中压力上升过高而出现松脱、移位,而再在止血带外层缠绕数层绷带,同时术中冲洗液、消毒液、血液极易污染止血带,其内芯不耐高压消毒,也不能经常浸泡消毒,所以易致交叉感染。我们按“手术室气压止血带保护套的制作”一文的方法进行了保护套制作,并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对止血带污染调查及对策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调查发现对止血带感染潜在危害性认识不足,第二步通过调查采取对策:宣传教育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它可致病人相互传染及医护人员的自身传染。建立消毒管理制度,增加固定数并建立保管制度,检查监测制度,但抽样检查仍不满意。第三步通过监测后又采取第二步对策,加强了检查督促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止血带消毒的重要性,并建立了奖惩制度,使止血带的消毒持之以恒,制度化。因此,第二次抽样监测达标满意。  相似文献   

7.
止血带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止血带止血是战伤救治中对出血伤员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 ,它多用于四肢较大动脉出血。目前 ,我军装备的制式止血带主要是橡皮止血带 ,此外 ,尚有三角巾、绷带、充气式止血带等。必须正确有效地使用止血带 ,了解止血带失误造成的后果。1 扎止血带的指征在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的喷射状大、中血管出血的伤员 ,止血带方可作救命之用。否则止血带应尽量少用 ,一般的出血采用以加压包扎为主的方法 ,完全可以达到止血目的。2 扎止血带时注意事项止血带止血方法简单 ,效果确实 ,但使用不当 ,会增加伤员的痛苦 ,甚至导致残疾。因此 ,在使用止血带止血…  相似文献   

8.
止血带用于战伤急救和外科手术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使用止血带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缺点和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危害及并发症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四肢血管伤伤员的救治率,我们研制了 ET-1型止血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科四肢手术应用止血带早已普及,由于止血带阻断肢体血流,可使手术野组织结构清晰,对主要血管、神经、容易辨认,不致误伤。同时也减少给患者补液输血,减轻了工作量及国家与患者的经济负担。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应用止血带的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和并发症,使应用止血带受到一定限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漏气。这是普通空气止血带常见的一个问题,用这种止血带(普通),手术当中经常漏气,而在压力表上又显示不出来。因此手术当中多次反复驱血,给手术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2)压力的大小及时间的长短不易掌握。压力过大或时间过长可给肢体造成很大的危险,这就需要有专人严格记录使用时间,压力过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橡胶止血带固定气管切开套管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 6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固定外套管的布带穿过止血带代替气管套管固定带,根据更换频率分为3~6d组、7~10d组、11~15d组,每组20例,连续观察3个月,分别观察颈部皮肤损害情况、止血带的变化、气管切开套管的移动率。结果气管切开周围局部皮肤损害程度及止血带变化情况,随着止血带更换时间延长而加重(P<0.05),气管切开套管移动率随着更换频率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止血带固定气管切开套管7~10d更换1次较为合适,可以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小巧轻便的单手操作电子止血带,在原有传统卡式止血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计时和报警功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四肢创伤急救止血。  相似文献   

12.
电子表式止血带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玮  宋振兴 《医疗装备》2006,19(11):5-6
把电子计时器功能和传统卡式止血带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带有计时报警功能的电子表式止血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胫腓骨骨折手术使用止血带的科学方法,以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止血带使用不良并发症,提高手术、护理工作质量等。方法将择期胫腓骨骨折手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止血带常规使用操作组(A组)、止血带改良使用操作组(B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B组在有效创造无血术野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止血带使用出现皮肤相关不良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A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胫腓骨骨折手术使用止血带时应该进行个性化操作设计,可有效创造无血术野,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止血带使用不良并发症,提高手术、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战地简易局部气囊气压式止血带在未来战争中,伤员四肢损伤出血现场急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一次性输液袋包扎在三角巾底部替代止血带气囊和固定带,接上血压计打气球和压力表以及肝素帽,打气加压并且控制在上肢24kPa(180mmHg)、下肢26.67kPa(200mmHg)的压力。结果:该可控简易气囊加压止血带操作简便,压力调节灵活,体积小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止血效果艮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结论:该止血带简单易用,可以提高伤员自救和互救,降低休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四肢手术中正确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的方法。方法:通过300例骨科四肢手术中气压止血带使用部位、时间、压力等的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切口无渗血,切口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缩短。2例术中出现低血压,10例术后24小时内出现患侧肢体麻木,平均术后72小时恢复。3例捆扎止血带部位出现淤血点,未做处理自行消退。结论:严格熟悉掌握电动止血带操作步骤及使用要点,能有效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一种能自动控制压力和稳压时间的便携式压力止血绷带。方法:应用微电脑技术和传感技术,利用现有的气压止血绷带,通过小型控制器对绷带压力、止血时间等进行控制。结果:便携式压力止血绷带主要包括气囊压力绷带、微型压力泵,压力传感器,前置放大器,缓冲器,A/D转换器,单片微计算机控制器,数据程序存储器、键盘及其接口电路,显示及其接口电路,光电控制电路等。结论:便携式全自动压力止血绷带具有平战结合,小巧轻便,操作简单,止血快捷、安全,能自动控制压力和稳压时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一种一次性上肢加压止血器,应用于上肢外伤后止血及前臂动静脉穿刺后加压止血。方法:由固定带与空气球连接而成,固定带中间为透明可视的充气气囊;气囊下方为压力指示卡,指示卡标注为黄、绿、红三色带,分别代表不同的压力区问。结果:该止血器具有体积小、易携带、压力恒定、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止血效果明显且并发症少.结论:适用于战伤、院前急救、前臂动静脉采血等方面,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邹勇根  冯宗权  邢基斯  彭智浩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8):1179-1180,1183
目的分析止血带对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失血量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217例在我院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2例,在安装假体、骨水泥固化后释放止血带,彻底止血后缝合切口;对照组105例,在缝合切口,加压包扎后释放止血带;比较两组患者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和术后失血、总失血量以及术后深静脉栓塞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止血带时间为(78.7±11.3)分钟,术中失血(110.5±51.6)ml,术后失血(220.6±135.0)ml,总失血量(329.8±180.2)ml,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18例;对照组患者止血带时间为(85.6±10.5)分钟,术中失血(90.2±58.6)ml,术后失血(382.7±156.3)ml,总失血量(480.3±191.5)ml,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32例。两组比较实验组总失血量和DVT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结论 TKA术中在安装假体、骨水泥固化后再释放止血带,创面止血能够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DVT的发生率却未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SOC的C8051F340芯片的小型电子气压式止血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说明了SOC型MCU C8051F320系统、气压检测、LCD显示、超压、超时声光报警的软硬件接口设计技术。系统具有的USB接口,可通过微机实现对止血带历史数据的存储、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