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弗斯兰 (盐酸丁咯地尔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 30例治疗组 ,静滴弗斯兰 2 0 0 mg/d;30例对照组静滴丹参40 ml/d,持续 2周。治疗前后患者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能力评价、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弗斯兰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 ( 5 .41± 5 .37)较治疗前 ( 1 6.30± 5 .76)有显著性差异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治疗组 ( 1 0 .89± 2 .0 6)与对照组 ( 6.5 5± 2 .1 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生活能力等级的提高较前有显著性差异 ,弗斯兰治疗后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结论 :弗斯兰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及其侧枝循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脑梗死中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其侧枝循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及其侧支循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脑梗死中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其侧支循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许永良 《广东医学》2001,22(2):168-169
目的 探讨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 5 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2 6例给予丹参 16ml、胞二磷胆碱 0 75g治疗。治疗组 2 6例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首剂给予 2 5 %硫酸镁 16ml静脉推注 ,不少于 15min ,随后 2 4h静脉维持量为 65ml ,以后每天给予 42ml静脉滴注 ,治疗 5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2 6 9± 8 7和 2 7 3± 9 1,差异无显著意义 ;治疗 3 0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9 4± 4 1和 18 5± 4 8,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硫酸镁治疗脑梗死有助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用小剂量尿激酶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慢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价值和安全性,进一步验证慢性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研究22例慢性脑梗死患者,在全脑血管造影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判断责任血管,然后10~30万单位尿激酶2—5分钟在责任血管内介入加压灌注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3天神经功能缺损(NISHH)及日常生活能力(BI)改善程度,以研究治疗的效果、价值和安全性。结果对慢性脑梗死患者介入加压灌注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3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脑梗死颈内动脉系统发病后6小时一两周内,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病后12小时~两周内用,10~30万单位小剂量尿激酶颈部动脉内介入加压灌注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杨明  肖秋景  陈清泉  刘大勇 《四川医学》2004,25(11):1201-1202
目的 探讨纳洛酮试验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3 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进行纳洛酮试验 ,观察静脉溶栓前、后神经功能变化 ,同时观察颅内出血的副作用。结果 纳洛酮试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8分的 2 5例为A组 ,减少不足 8分或评分增加的 8例为B组 ,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 2 4.60± 5 .2 0分 ,治疗后5 .10± 3 .2 0分 (P <0 .0 1) ,而B组治疗前 2 3 .90± 4.2 0分 ,治疗后 18.70± 6.2 0分 (P >0 .0 5 ) ;A组发生颅内出血 1例 ,B组发生 3例 (P <0 .0 1)。结论 纳洛酮试验阳性患者溶栓治疗疗效好 ,且颅内出血机率小 ,在溶栓治疗前纳洛酮试验能起到初步筛选病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目的 探讨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2方法 对照组 2 6例给予丹参 16 ml、胞二磷胆碱 0 .75 g治疗。观察组 2 6例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首剂给予 2 5 %硫酸镁 16 ml静脉推注 ,2 4h静脉维持量为 6 5 ml,以后每天给予 42 ml静脉滴注 ,治疗 5 d。3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2 6 .9± 8.7和 2 7.3± 9.1,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治疗 30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9.4± 4.1和 18.5± 4.8,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4结论 硫酸镁治疗脑梗死有助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罗建勤 《浙江实用医学》2003,8(5):272-272,284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对脑梗塞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6 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治疗前和治疗 6周后分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 (10 4± 6 5 )显著低于治疗前 (2 4 6± 10 3) (P <0 0 1)及对照组 (2 3 4± 6 7) (P <0 0 1) ,两组抑郁疗效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 (9 9± 6 4 )显著低于治疗前 (2 3 9± 8 9)(P <0 0 5 )及对照组 (16 8± 5 8) (P <0 0 1) ,两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经Ridi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帕罗西汀可明显改善脑梗塞后抑郁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刺五加 (AS)注射液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量效关系 .方法  4 0只雄性 SD大鼠 ,随机分为四组(各组 n=10 ) ,即对照组和 AS- 2 .5 ,AS- 5 ,AS- 7.5组 ,分别在缺血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7.5 m L和刺五加注射液 2 .5 m L ,5 .0 m L(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7.5 m L) ,7.5 m L.采用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栓塞 (12 0 min)模型 ,观察再灌注后 2 4 h时神经功能损害并取大脑行 TTC染色以测量脑梗死容积 .结果 再灌注 2 4 h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 ,对照组为(2 .2± 0 .8) ,明显高于各保护组 :AS- 2 .5组 (1.3± 0 .8)、AS-5 .0组 (1.2± 0 .8)、AS- 7.5组 (1.2± 0 .6 ) ,P<0 .0 5 .脑梗死容积对照组为 (2 2 0± 6 6 ) mm3,明显大于各保护组 [AS- 2 .5组为 (116± 86 ) mm3,AS- 5 .0组为 (12 1± 79) mm3,AS- 7.5组为(10 4± 5 4 ) mm3],P<0 .0 5 .各保护组之间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和脑梗死容积无明显差别 .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呈非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治疗时间窗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郑玉  熊利泽  朱正华  王强  陈绍洋 《医学争鸣》2002,23(15):1353-1356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治疗时间窗 .方法  80只雄性 SD大鼠 ,随机分为 8组 (每组 n=10 ) :对照组 ,即单纯缺血再灌注组 ;参附注射液治疗 A~ G组 ,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 0 ,0 .5 ,1.0 ,1.5 ,2 .0 ,4 .0和 6 .0 h经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 ,剂量为 10 m L·kg- 1 .用右侧颈内动脉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阻闭 12 0 min,拔出尼龙线即刻为再灌注时间 .观察再灌注后 2 4 h时神经功能损害改变并评分 ,2 4 h时处死动物 ,取大脑行 TTC染色以测量脑梗死容积 .结果  2 4 h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 ,A~ F组分别为 :0 .5± 0 .3,0 .5± 0 .4 ,0 .6± 0 .5 ,0 .8± 0 .4 ,0 .8± 0 .3和 0 .9± 0 .3,明显低于对照组 (2 .1± 0 .8)及 G组 (1.5± 0 .7) (P<0 .0 5 ) .脑梗死容积 A~ F组分别为(46 .4± 2 6 .1) ,(6 0 .2± 2 5 .8) ,(6 7.2± 36 .7) ,(76 .0± 39.7) ,(94 .1± 34.9)和 (98.4± 35 .3) mm3;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182 .6± 39.6 ) mm3及 G组 (139.1± 4 2 .8) mm3(P<0 .0 5 ) ,A~ F组间 2 4 h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和梗死容积无差别 (P>0 .0 5 ) .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佳治疗时机在缺血后 4 h以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3例发病4.5 h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实施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其中颈内动脉闭塞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 9例,全组患者经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及低密度病灶.结果:4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2例血管完全再通,1例部分再通,1例无变化,其中3例患者死亡,1例神经功能部分改善;9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7例血管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患者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超早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能使闭塞血管尽快开通,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但疗效与血管闭塞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气虚血瘀型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此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观察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D-二聚体(DD),血小板聚集率(PA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DD、PAR和vW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2±1.94)分vs.(7.29±2.73)分,(0.47±0.12)mg/L vs.(0.61±0.19)mg/L,(57.63±8.60)%vs.(62.38±8.10)%,(108.48±20.39)%vs.(120.45±18.07)%,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用于气虚血瘀型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有效,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17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尿激酶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7例,于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7 d、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脑内及其他系统有无出血并发症,并观察肢体活动及意识改善情况.结果 溶栓后24 h瘫痪肢体肌力提高3级4例,2级7例,1级5例,无变化1例;1个月时,发病3 h内溶栓组神经功能缺损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分值升高更明显.本组有1例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后出现非症状性出血性脑梗死,2例于溶栓结束后出现轻微齿龈出血,无1例死亡.结论 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其疗效较肯定,溶栓开始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应用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任丽华 《中外医疗》2013,(24):131-131,133
目的探讨分析尤瑞克林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尤瑞克林治疗,参考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临床疗效、病死率,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少于参考组;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观察组患者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与脑血流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 (治疗组 ) 4 5例 ,常规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 ) 4 5例。观察 2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血流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3.3% (P <0 .0 5 )。治疗后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均为P <0 .0 1) ,但治疗组 (8.4 2± 2 .2 8)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 (12 .4 5± 2 .6 4 )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 ;治疗后 2组脑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明显改善 (P <0 .0 1) ,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脑血流量 ,且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判断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捷  张蓬勃  刘勇 《医学争鸣》2003,24(21):1970-1972
目的 :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术后苏醒时间与脑缺血病理损伤的关系进行研究 ,寻找更为准确地判定大脑中动脉阻塞后脑缺血损伤发生与否的方法 .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记录大鼠苏醒时间 ,缺血后 2h进行神经功能缺失的评分 ,2 4h后行TTC染色鉴定脑梗死与否 ,选择具有脑梗死的大鼠进行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脑梗死大鼠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 (min ,1 0 8.7± 1 8.6vs 75 .3± 2 0 .7,P <0 .0 5 ) ;神经功能缺失判断脑缺血损伤的灵敏度为6 2 .5 % ,结合苏醒时间后判断脑缺血损伤的灵敏度为 87.5 % .结论 :大脑中动脉阻塞后采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并结合苏醒时间可提高判断大鼠缺血损伤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7.
TNF-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不同时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双重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两组,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组又随机分为对照和缺血两亚组。对照组仅手术暴露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并不夹闭;缺血组手术暴露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后,用动脉暂时阻断夹夹闭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分别阻断0.5,1,2,2.5h,再灌流至24h,处死动物。分别计算各组大鼠的梗死体积及脑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未见有明显脑梗死灶,脑组织中仅见少量TNF-α阳性染色。颈内动脉夹闭C0.5,C1,C2,C2.5组TNF-α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14±5.28)(、11.53±6.77)(、10.71±8.12)和(12.54±7.89)。大脑中动脉夹闭M0.5,M1,M2,M2.5组TNF-α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29±4.53)(、12.79±7.53)(、37.96±9.75)和(43.56±11.9)。M0与M2比较差异有显著值(P<0.01)。结论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TNF-α表达的增加则可产生损伤性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8.
川芎素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强  熊利泽  陈绍洋 《医学争鸣》2002,23(24):2309-2311
目的 探讨川芎素 (sodiumferulate ,SF)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量效关系 .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 ,随机分为 4组 ,即对照组、SF 5 0 ,SF 10 0和SF 2 0 0 ,分别在缺血时ip生理盐水 4mL和SF 5 0 ,10 0 ,2 0 0mg·kg-1(SF用 9g·L-1生理盐水溶解 4mL) .采用颈内动脉丝线栓塞致大脑中动脉阻闭 (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MCAO)模型 ,术后观察神经行为学变化并于 2 4h时评分后处死动物 ,取大脑行TTC染色以测量脑梗死容积 .结果  2 4h神经功能评分 ,对照组为(1 88± 0 6 4 ) ,明显高于各保护组 (P <0 0 1)SF 5 0 (0 88±0 6 4 ) ,SF 10 0 (0 5 0± 0 5 3) ,SF 2 0 0 (0 6 3± 0 5 2 ) ;梗死容积对照组为 (16 8 1± 4 2 2 )mm3 ,明显大于各保护组 (P <0 0 1)SF 5 0 (79 6± 2 5 8)mm3 ,SF 10 0 (5 8 1± 2 1 6 )mm3 ,SF 2 0 0 (6 4 3± 2 2 6 )mm3 .各保护组间 2 4h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容积无差别 .结论 SF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呈非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病人均给予阿司匹林、波利维及防治脑水肿、稳定颅内压等常规药物治疗,而治疗组97例同时加用综合康复技术.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runn-strom评分、改良Barthel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 <0.01).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能够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1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发病前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两组 ,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为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依据 ,对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进行对比。结果 服药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17.3± 9.70分 ,好转 45例 ,死亡 4例 ;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16.2 5± 9.83分 ,好转 3 2例 ,死亡 3例。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近期预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能降低急性脑梗塞的严重程度 ,亦不能改善脑梗死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