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 升降浮沉学说的理论溯源 升降浮沉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特点,阐述遣方用药之规律,用于临床辨证施治的理论,其肇始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相似文献   

3.
从升降浮沉论《伤寒论》治法与用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升降浮沉是中药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辨证用药的重要说理工具。纵观《伤寒论》全书 ,调整阴阳、平衡升降为仲景辨证治疗之总则 ,因此 ,论中根据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 ,用来调节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失调的方法丰富多彩。本文试从 6个方面论述如下 :1 升降脾胃升降脾胃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胀之证。本证以胃脘部胀满不适为主症。其病机为胃气素虚 ,寒从中生 ,复因误下 ,表热内陷 ,以致寒热互结 ,升降失司 ,痞塞于中。故可见心下痞满 ,呕而肠鸣 ,腹痛下利等症。此时必须斡旋中焦气机 ,恢复升降功能 ,《伤寒论》列有半夏…  相似文献   

4.
田勇  王晓岚  胡满香 《河北中医》2005,27(5):356-356
自《内经》提出“人以胃气为本”之说,脾胃的重要性在中医学治疗思想体系中已得以建立,经后世张仲景承气在胃,李东垣升阳在脾、甘寒益胃、甘温健脾、苦寒降逆在胃、诸虚皆由脾胃等诸说的进一步的发展充实,使“脾为后天之本”的思想深入医者之心,调补后天安五脏法也为广大医者所青睐。医家普遍认为脾胃病多由脾虚所致,故多用健脾益气之法。但是不详查病机,  相似文献   

5.
脾胃病的治疗方法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徐立然 《中医研究》2010,23(2):53-54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和调五脏、洒陈于六腑之功能。《景岳全书·脾胃》曰:“胃司收纳,脾主运化,一运一纳,化生精气。”脾与胃的正常功能活动,体现在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3个方面。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则安。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旧’。针对脾胃病的特点,临床治疗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审证求因,通补结合,以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之功能为关键。现将脾胃病治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脾胃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以胃土为本,胃气盛虽有虚邪贼风弗能伤人,胃气一伤则五乱互作。在脾胃病治疗方法上,崔金海主任医师继承了东垣补脾胃、升阳气的观点,并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以现今脾胃病的新特点,增加了清热、解毒、滋阴、活血、理气、下浊等方法,发展了东垣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和方药,临床验之效若桴鼓。跟师学习体会颇深,今将学之所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但若以气为百病之纲、脾升胃降这两个要点审诊,则有执简驭繁之效,故脾胃病可以用升降理论来诊治.脾胃升降是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调理脾胃就应调节脾胃以及相关脏腑之间的气机升降,以求平衡而百病乃除.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已注意到 ,慢性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时和胃粘膜病变程度不成比例 ,如有些患者胃镜检查 ,胃、十二指肠溃疡已愈合 ,炎症已减轻 ,幽门螺旋菌转阴 ,但临床症状仍不消失 ,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腹胀、早饱、反酸、嗳气等症状。很多学者已认识到这些症状的产生与胃运动功能失调有关 ,治疗上逐渐考虑到调节胃肠运动功能问题。以往中医治疗此类疾病大都分别以健脾、养阴、活血、理气、清热、化湿等着手 ,笔者认为对慢性胃病的治疗更应重视脾胃气机的升降。升降出入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  相似文献   

9.
单兆伟从脾湿,胃热辨治脾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强 《河南中医》1999,19(1):36-36
单兆伟老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笔者有幸随单师临诊,获益匪浅。单师认为,脾病多湿、胃病多热,故脾胃病常从脾湿和胃热辨治,现就其治疗及用药特点,简要介绍如下。1脾湿与胃热的辨证要点单师在辨脾湿和胃热方面,主张从辨舌象、辨口渴和辨脉象入...  相似文献   

10.
浅谈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振华 《河南中医》1998,18(1):9-10
浅谈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李振华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脾胃病/中医病机脾胃病/中药疗法李振华,1925年11月生,河南省洛宁县人。出身中医世家。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现中医教授、主任医师,兼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脾胃病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所见,小儿脾胃病多属里证,病机性质有虚有实,病理因素有水湿、痰饮、气滞、血瘀、食积等等。脾之虚每以气虚为主,由气虚而致阳虚,阳虚及阴,而致阴虚。这一病机特点,提示了在临床上对小儿脾阴不足证候,拟用补养脾阴法的同时,必须顾及健脾益气,脾气健旺,利于脾阴来复。小儿脾病多升降失常,气机不畅,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笔者依据脾胃升降理论 ,运用调节脾胃气机升降的方法治疗脾胃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寒热并用 ,辛升苦降。此法用于胃脘疼痛、痞满呕恶、肠鸣泄泻等症。凡具有中焦寒热错杂的证候 ,均可选用本法。多用于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胃炎、急慢性结肠炎。常用药物 :半夏、黄芩、黄连、党参、木香、香附、川楝子、白术等。2 健脾和胃 ,补疏并施。此法用于脾胃虚弱、运纳失常、传导不利 ,有夹湿蕴热结阻大肠者 ,有土虚木乘气滞血瘀中阻者 ,还有脾虚及肾、命门火衰夹滞者。其病情缠绵 ,反复发作 ,虚实兼具者居多。常用药物 :白术、扁豆、…  相似文献   

13.
风药在脾胃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即解表药,主要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然而,风药多具辛味,其性属阳,善行气、发散,故能协助气机升降,疏通气机郁滞因此,风药也常用于气机失调所致的内伤杂病.笔者将风药在脾病中的应用略述如下1升阳除湿脾虚气弱,内外湿盛诸病,可用“风药胜湿法”如风药香薷能发越阳气,通利水湿,单用或与白术配伍,即薷术九,对脾虚水肿患者能散水和脾风药桂技能温化水湿,用于心脾阳虚,阳气不行,水湿内停而致之痰饮证,常与茯苓、白术配伍,即苓桂术甘汤,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风药葛根有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而奏止泄泻之效.湿…  相似文献   

14.
脾胃病是中医内科的一部分,所以凡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均适用。由于脾胃特殊的生理病理,脾胃病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治疗脾胃病又有其特殊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赵文霞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 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20多年,积赵文霞教授累了丰富的经验.赵师认为脾胃病证多、用方杂,临证须突出一个"审"字,即既要审守病机,又要审本施治、审证用药.现将其详审慎治的经验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王勇 《四川中医》2014,(3):31-32
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自然界有春夏秋冬,人身亦应春夏秋冬,如果体内有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气机的失序,气化功能的障碍,人体就会生病。所以主方的配伍应用就是要恢复体内的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的气化生命机能。  相似文献   

18.
陆拯从肾论治脾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红 《四川中医》2000,18(6):2-3
全国名中医陆拯主任医师,业医四十余载,学验俱丰,尤其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更有其独特的方法,笔者有幸待诊于左右,收获颇丰,现将陆师从肾论治脾胃病的经验简介如下。1脾病从肾论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化生水谷精微,肾主藏精。脾主运化,须藉肾之阳气以温煦,脾气借肾阳以鼓舞上升;肾中精气又赖水谷精微之滋生。正如《景岳全书》所云:“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脾与肾之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若脾病治脾而疗效不佳者,陆师多从肾论治,常建奇功。1.1脾气虚弱:表现为大便时溏时…  相似文献   

19.
余随家父张德超老中医侍诊,见其对胃粘膜脱垂症、胃扭转、胃下垂、幽门梗阻、十二指肠壅积症等病常见的痞满、呕恶、纳呆、胀痛等症,每析其病机为脾胃素虚,痰湿中阻,寒热错杂,气机升降失司,经施调中益胃,升清降浊法,多获良效。兹结合有关具体病症,就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活用调中升降法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一、胃粘膜脱垂症,治以升阳益胃,燥湿泄浊管××男21岁建筑工人。病脘痞作胀两年余。近1月来,痞胀加重  相似文献   

20.
从升降浮沉看中药功效的双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2):719-719
升降浮沉是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四种趋向性能,是药物的作用趋向。一般而言,升浮药主上行而向外,大多质地较轻的如植物花、叶,具有发表散寒。升阳开窍之功,可概括为温热主浮(如羌活辛温散寒祛风湿),辛、甘、淡主升(如薄荷辛凉疏散风热)。沉降药主下行而向内,大多为质地较重的植物如种子、果实、矿石,具有清热泻下,降逆止呕平喘之功,可概括为寒凉主沉(如钩藤甘寒清肝火),苦、酸、咸主降(如乌梅酸平涩肠止泻)。但也有“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蔓荆子独升”“芫花沉降,苍耳子升浮”等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