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雯  荣翱 《临床眼科杂志》2007,15(5):440-44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观察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7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施行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44例患者术后获得正常眼位,3例欠矫者经集合训练后得到改善。结论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是矫正间歇性外斜视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可减少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直肌后徙可调整缝线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儿童共同性斜视在全麻下采用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术后1~2 d内进行缝线调整,随访6~24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34例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中,11例达正常眼位,23例因欠矫或过矫需要调整,其中过矫9例及欠矫11例均调至正位,有3例欠矫者经集合训练后得到改善。在6~24个月随访中,未调整的患者中欠矫1例,经过调整的患者中欠矫2例,术后视功能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采用可调整缝线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是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再次手术风险,使儿童全麻斜视矫正手术的成功率获得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观察直肌可调整缝线在其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1例间歇性外斜视施行联合直肌可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结果 随访3~12个月,48例达正常眼位,3例欠矫者经集合训练后得到改善.结论 联合直肌可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是矫正间歇性外斜视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减少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4.
刘丽丽  于刚  吴倩  曹文红  樊云葳  崔燕辉 《眼科》2012,21(6):420-421
患者女性,3岁8个月。主因“生后发现眼斜”就诊。眼位:角膜映光:左眼注视,  相似文献   

5.
超常量内,外直肌后退术治疗大度数水平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常规量内、外直肌后退术联合缩短术,治疗大度数水平斜视,经观察证明,往往存在着斜视度矫正不足的问题,而且在手术中常常产失使病人难以忍受的痛.近几年来,我们经过临床观察总结,并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矫正大度数水平斜视进行了改进,提出用超常规量的内、外直肌后迟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我院自1990—1995年以来对54例大度数水‘平斜视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1.常规量后退组:共计18例,36只眼,男8例,女10例.年令最大30岁、最小12岁.其中,交替住内斜11例,共转性外斜7例.内斜视中行双眼内直肌后退…  相似文献   

6.
调整缝线术用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调整缝线技术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应用及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设计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使用调整缝线技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按术后眼位是否矫正满意(-8^△~+8^△)将患者分为矫正满意组(46例)和不满意组(24例)。比较二组患者的发病时间、手术年龄、手术是否涉及下斜肌和内直肌等。结果矫正不满意组患者中,欠矫者1例,过矫者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手术年龄、性别构成、手术是否涉及下斜肌减弱,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是否涉及内直肌加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设计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双眼视功能状况,手术涉及内直肌加强时,应适当减少手术量。调整缝线技术应用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有其独到的优势,不仅可使手术设计更加充分,保证术后早期眼位矫正的满意,更可提供追求远期效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8.
鹿庆 《眼科新进展》1995,15(3):61-61
外斜视在儿童期即可发生,但对其手术矫正的最佳年龄目前尚无一致意见.建议早期手术的学者认为,因为在儿童期外斜视趋于加重,如果推迟手术.其不正常的知觉适应性可能会阻碍患儿双眼单视功断的发展.PrattJohnson等推断在4岁前手术矫正眼位是外科治愈的最重要因素.而建议晚期手术的学者强调,大多数外斜患儿有一正记眼位的时朝.在这一时期内其双眼单机功能可得以正常发育.妇幼儿外技机手术过桥会引起难以党压的恒定位小角度内外用,其可能导致田田井区阿双用单担的发展.也可能发生大角区的过拉和复矫.早期手术的再手术率较高.F。…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应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依据眼科门诊就诊号将2010-01/2015-10在我科住院并行显微斜视矫正术的60例112眼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30例58眼行直肌后徙缝线调整联合羊膜移植术, B组30例54眼行单纯直肌后徙缝线调整术,斜视矫正术后随访均≥6 mo。
  结果:斜视患者27例48眼术后眼位需调整,眼位需调整率为42.9%。术后1mo,眼位可调整18例29眼,其中A组16例26眼,眼位可调整率为44.8%,眼位可调整量平均为2.56±0.64 mm;B 组2例3眼,眼位可调整率为5.6%,眼位可调整量平均为0.52±0.28mm,两组比较眼位可调整率及可调整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477,P<0.01;t=16.502,P<0.01)。除3例患儿术后不配合眼位调整外,其余均在术后1 mo内行不同程度的眼位调整,眼位调整后, A组27例53眼眼位正位,正位率为91.4%, B 组16例28眼眼位正位,正位率为51.9%,两组比较斜视术后正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7,P<0.01)。
  结论: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过程中应用新鲜羊膜效果确切,可明显延长眼位调整时间及增加眼位调整量,提高了儿童斜视手术的可控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调整缝线在复杂性斜视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改良Jampolak调整缝线,单条或多条使用。结果62例复杂性斜视,经术中调整缝线应用60例一次手术正位,手术正位率高达96.77%。结论复杂性斜视中应用调整缝线安全有效,避免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直肌1/2转位术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对10例共同性斜视,20例麻痹性斜视应用直肌1/2转位术的矫正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共同性斜视10例,术后正位者6例,4例±15△,眼球运动正常,无复视者,术后满意率100%。完全麻痹性斜视20例,术后正位者16例,4例低矫。水平肌麻痹术后运动恢复转动平均10°。垂直肌麻痹术后运动恢复均为5°。术前12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有复视,术后在正前方有限视野内复视消除。先天性者手术前后均无复视。术后满意率80%。结论直肌1/2转位术应用于残余性共同性斜视与完全麻痹性斜视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平直肌移位术在斜视治疗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斜视手术中施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和转位术的作用.方法 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遮盖法测定62例斜视患者各诊断眼位的斜视角及眼球运动等,并通过同视机检查和眼底照相评估主客观旋转斜视.手术年龄5~33岁,平均14岁.术后随访1~34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 (1)不伴有斜肌功能异常V型斜视26例,施行双侧水平直肌同方向垂直移位术或施行单眼水平直肌反方向垂直移位术,分别矫正垂直非共同性10~30△和8-25△,并未发现旋转斜视. (2)伴有斜肌功能异常A型斜视25例,单纯施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可矫正垂直非共同性8~30△,原在位与向下注视之间残留斜视角5~25△,而联合双侧上斜肌减弱术组,残留斜视角2~8△. (3)治疗共同性水平斜视伴有小角度垂直斜视8例,双侧水平直肌的向下或向上移位术矫正上斜视2~8△,残余上斜视2~5△. (4)治疗单眼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3例,施行水平直肌垂直转位至上直肌肌止端两侧,矫正垂直斜视角25~30△,残余垂直斜视角5△,眼球双上转运动均明显改善.结论 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能有效地矫正下斜肌功能无异常V型斜视垂直非共同性,联合双侧上斜肌减弱术能更有效解决A型斜视向下注视的斜视角,而治疗共同性垂直斜视的作用则有一定的局限性;转位术治疗单眼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Parks切口眼外肌调整缝线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Parks结膜切口(近穹隆部结膜切口)联合眼外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37例,术后随访3~8个月.结果 (1)眼位:37例患者中11例术后未达到预期效果、眼位不正,欠矫2例,过矫9例,术后24h内表麻下采用调整缝线术进行眼位调整,11例均将眼位调整至预期效果.最终随访眼位结果:未调整者欠矫2例,分别欠矫-15Δ、-20Δ,过矫15Δ1例.调整眼位者欠矫3例,分别欠矫-12Δ、-15Δ、-25Δ.余31例正位.(2)结膜切口愈合情况:所有患者结膜切口均于术后5~8d完全愈合,睑裂部无明显瘢痕.(3)并发症:5例患者调整缝线结对应的结膜面局部结节状隆起水肿,给予0.1%氟美瞳眼水点眼后消退.未见切口感染、缝穿巩膜、肌肉滑脱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Parks结膜切口眼外肌后徙调整缝线术可于24h内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眼位不正者进行有效眼位调整,避免了角膜缘梯形结膜切口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赵鸿飞  李凡 《眼科新进展》2001,21(6):436-436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2 0岁 ,自幼出现双眼平视前方时右眼向外上斜 ,伴歪头斜颈。入院检查 :视力 :右 1.5 ,左 1.2。左眼注视时 ,右眼外斜 15度 ;右眼注视时 ,左眼外斜 30度。右眼外转明显受限 ,内转正常 ,但内转时右眼球急骤上转 ,伴睑裂变窄、眼球后退。眼球突出度 :右 9mm >—— 10 4m m—— <左11m m。双眼平视前方 ,面向右转 ,头向左歪。诊断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第 1型。入院后行右眼外直肌徙后术。术中见右外直肌为无弹性的纤维索所代替 ,常规于直肌附着点后套环缝合、离断之 ,将直肌游离端徙后 10 m m缝于浅层巩膜。观察眼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S-BLRc)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CI-IX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儿童患者58例,年龄4~10岁。根据S-BLRc外直肌上、下缘止点后徙量的差异分为3组:A组(1 mm,22...  相似文献   

16.
眼外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儿童斜视的疗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自幼出现双眼平视前方时右眼向外上斜,伴歪头斜颈.入院检查:视力:右1.5,左1.2.左眼注视时,右眼外斜l 5度;右眼注视时,左眼外斜30度.右眼外转明显受限,内转正常,但内转时右眼球急骤上转,伴睑裂变窄、眼球后退.眼球突出度:右9mm>-104mm-<左11mm.双眼平视前方,面向右转,头向左歪.诊断: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第1型.入院后行右眼外直肌徙后术.术中见右外直肌为无弹性的纤维索所代替,常规于直肌附着点后套环缝合、离断之,将直肌游离端徙后10mm缝于浅层巩膜.观察眼位:双眼无外斜,内转时右眼球无后退,异常垂直运动消失.随访3个月,代偿头位消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外肌调整缝线联合拮抗肌折叠术矫正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9月至2010年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对102例先天性内斜视(1~4岁)患儿实施眼外肌调整缝线联合拮抗肌折叠术。所有患儿均为阿托品散瞳屈光矫正后检查术前远、近三棱镜斜视度以及术后三棱镜斜视度。所有患儿均需行两条及三条肌肉手术,即主斜眼的内直肌后徙+外直肌折叠术,对于大于35°者选择主斜眼的内直肌后徙+外直肌折叠术+另一眼的内直肌后徙术,其中后徙直肌均加用调整缝线技术。分别检查记录术前、术后2周、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的斜视度变化并加以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s)及配对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检查戴镜斜视度33cm及6M分别为+58.43△±6.5△、+54.21△±5.4△,术后2周检查斜视度分别为+6.13△±3.2△、+4.13△±2.8△。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的33cm斜视度分别为+4.79△±3.6△、+2.75△±4.3△、+2.13△±4.1△。术前斜视度与术后2周斜视度比较(P<0.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与术后2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天内欠矫14例,过矫11例,调整率24.5%。术后2周正位101例,正位率99%。过矫1例,过矫率1%。结论眼外肌调整缝线联合拮抗肌折叠术矫正先天性内斜视,其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时间短,术后早期正位率高,手术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可调整缝线的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56眼青光眼应用可调整巩膜缝线,术后观察前房、眼压、滤过泡等。结果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明显减少,眼压控制良好,滤过泡功能良好。结论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可调整缝线能有效预防术后早期并发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评价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近 10年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而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病例 3 2 9例 40 8眼 ,其中治疗组 14 5例 181眼和对照组 184例 2 2 7眼的手术疗效、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眼压控制理想 ;术后浅前房、低眼压、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的发生率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0 0 5 ) ;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可调整缝线的应用使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更为确切 ,并可增加手术安全性 ,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