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原发性纵隔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纵隔囊肿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不同类型囊肿不典型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纵隔囊肿的CT和(或)MRI资料(其中28和26例分别行CT和MR检查,10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囊肿位于前、中、后纵隔者分别为13、18和11例,位于前中纵隔者2例。支气管囊肿和心包囊肿位于不典型部位者分别为7和5例。CT密度近似于水者12例,占42.9%(12/28)。MR T2WI病变均为等或高于脑脊液的长T2信号,1例水成像上信号有衰减。近似于脑脊液的长T1信号者8例,占30.8%(8/26)。MRI信号不均匀者5例,原因各异。误诊14例。结论后纵隔和前纵隔CT高密度和厚壁的囊肿易被误诊为肿瘤性病变;中纵隔气管旁的心包囊肿易被误诊为支气管囊肿。MRI有助于诊断CT高密度的纵隔囊肿。MRI信号不均匀或水成像上信号衰减足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4例、支5例,年龄16—55岁,平均35岁。本组患者均做了超声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超声检查以膀胱三角为重点反复探查,静脉尿路造影用76%的泛影葡胺做造影剂、40ml/次。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的MRI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最终确诊的23例肠源性囊肿患者并分析其MRI表现,所有患者均经MRI平扫,其中10例行MRI增强扫描,4例行DWI扫描.结果:23例肠源性囊肿患者中,3例发生在颅内,其中2例发生在左侧中颅窝,1例发生在桥前池,其余20例发生在椎管并且全部位于髓外硬膜下,其中颈段10例,胸段8例,腰段2例.MRI平扫大部分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部分病灶信号混杂;9例增强扫描囊液及囊壁均未见明确强化,1例见边缘强化;部分病例可见特征性“脊髓嵌入征”表现;DWI均未见明显扩散受限;2例伴脊椎发育异常.结论:肠源性囊肿的形态及MRI信号特点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症状、伴发体征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纵隔囊肿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42例原发纵隔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摄胸部后前位与侧位片,胸部CT平扫29例,其中15例行增强扫描,胸部MRI平扫6例。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边缘、壁及其厚度、邻近结构。每一病种均分为影像征象典型与不典型2类。结果病变位于前纵隔28例,中、后纵隔各7例。上纵隔9例,中纵隔24例,下纵隔9例。支气管囊肿9例,囊性淋巴管瘤4例,胸腺囊肿11例,心包囊肿5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3例。影像征象典型38例,不典型4例。结论90%的纵隔囊肿,根据CT、MRI显示的病变部位与内部密度、信号特征,可做出正确的影像诊断;不典型者确诊仍依靠手术病理。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磁共振影像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了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资料。分析其磁共振影像表现。结果:19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中.位于硬膜下18例,位于硬膜外1例.病变量常见部位是胸段椎管内(47%),其次为颈段(37%)和颅椎结合部(16%);18例(95%)囊肿位于中线部位脊髓腹侧面10例肠源性囊肿患者同时伴有脊柱的其它畸形.19例肠源性囊肿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包括:T1加权像上为脑脊液信号强度影5例,稍高于脑脊液信号强度影13例.与脊髓信号强度近似者1例;T1加权像时,7例囊肿信号强度等于脑脊液信号强度。2例稍高于脑脊液信号强度.所有囊肿的壁均光滑.囊内信号均匀.15例在磁共振横断面图像上见囊肿部分或大部分被镶嵌在脊髓中。结论:磁共振影像可以清楚地显示肠源性囊肿的全貌,当在脊髓腹侧面中线部位硬膜下腔发现一边缘光滑的囊肿.其Tl和T1加权像上信号强度等于或高于脑脊液并伴有其它脊柱畸形时。应高度提示肠源性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5岁,家长无意中发现腹部包块3 d于2010-07-01就诊。入院前患儿一般情况好,饮食及二便正常。查体:右中腹扪及一约5 cm×4 cm大小的肿物,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移动浊音阴性,肠鸣音4~5/min。化验:白细胞11.2×109/L,N 0.72。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肠源性囊肿患者的MRI表现。结果:本组9例患者中,囊肿均呈类圆形或梭形。多数肠源性囊肿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均无强化。结论:MRI对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缺乏特异性,结合肠源性囊肿的发生部位、形态及临床表现等信息,可减少肠源性囊肿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男,38岁,因右下肢麻木17月加重伴左下肢麻木2月余而就诊。查体:两大腿内侧及肛剧感觉减退,右下肢肌力Ⅳ^+。右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亢进。MRI检查示L1~2椎体水平椎管内椭圆形异常信号影,呈略短T1稍长T2信号,大小约15mm×11mm×47mm,边界清楚。邻近神经根受压呈半圆形围绕在病灶两侧和后部。增强后病变无强化,压脂像上病灶仍呈高信号(见图1~3)。  相似文献   

11.
儿童骨骼尤文肉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骨骼尤文肉瘤在X线平片、CT和MRI上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儿童骨骼尤文肉瘤11例,其中X线平片检查7例,单行MRI扫描2例,单行CT扫描4例,同时行MRI及CT扫描者4例。结果 11例尤文肉瘤中发生于骨盆4例,股骨3例,胫骨、肋骨、趾骨和脊柱各1例,其中胫骨和髂骨各1例术后出现颅骨转移。X线平片上6例表现为虫蚀状或溶骨性破坏,2例病灶略呈膨胀性改变,骨皮质破坏伴单层、多层或放射状骨膜反应,邻近软组织层次欠清;发生于肋骨的1例以硬化为主,CT像上髓腔密度增高,骨质鼠咬状或斑片状破坏伴骨皮质裂隙状或不规则破坏;2例骨皮质呈膨胀、变薄、中断,周围见不完整的层状骨膜反应及较大软组织肿块;MRI上表现为大片长T1长T2信号的骨质破坏和巨大的软组织肿块;1例肿块呈跨关节生长。结论 X线平片、CT和MPI在骨尤文肉瘤的评估方面有重要作用。X线平片可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和定位;MRI平扫T1WI像及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技术(STIR)能清晰显示肿瘤的范围,在显示肿瘤对骨骺及邻近软组织的侵犯方面尤为敏感;CT在显示骨及骨皮质破坏等方面优于MR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韧带样纤维瘤(DT)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DT的临床及影像特点.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结果 儿童DT主要为腹壁外型,病灶呈梭形、卵圆形,沿肌纤维间隙浸润性生长.CT平扫表现为等、稍低密度肿物,动脉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强化程度显著增高.MRI表现为软组织肿物,T1WI等/稍低信号,T2WI多为不均匀稍高信号,T1WI及T2WI均见索条状稍低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结论 儿童DT CT/MRI表现为梭形、卵圆形沿肌肉间隙生长的软组织肿物,延迟强化明显增高;MRI能显示其中的纤维成分,其影像特征为正确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纵隔异位胸腺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异位胸腺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胸腺瘤患者的胸片、CT、MRI的影像学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1例异位胸腺瘤分别位于左侧中中、中下纵隔3例,右侧中中、中下纵隔4例,右侧前中、前下纵隔4例。结论 正侧位胸片、CT、MRI是诊断异位胸腺瘤的重要方法,对于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MRI对后纵隔肿瘤向椎管内蔓延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男5例,女1例,年龄3~52岁)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后纵隔肿瘤向椎管内蔓延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MRI显示肿瘤呈哑铃形5例,卵圆形1例;单个椎间孔开大5例,3个椎间孔开大1例;硬膜囊和脊髓受压移位5例,无受压移位1例;在T1WI和T2WI图像上,椎管内外肿瘤的信号强度一致。结论:不使用造影剂,MRI可以准确的确定后纵隔肿瘤向椎管内蔓延的平面,清楚的显示椎管内病变是否压迫脊髓,了解其压迫程度和范围。结论认为,在确定后纵隔肿瘤向椎管内蔓延中,MRI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纵隔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影像表现(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纵隔髓外造血组织增生(EMH)的影像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减少误诊。资料与方法 报告2例EMH病例,结合文献对该病的病因、病理、影像表现及诊断、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2例EMH正位X线胸片表现为下胸段脊柱旁向肺野突出的类圆形阴影。CT扫描为中下段胸椎旁单侧或双侧出现多发半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块影.病变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或中度均匀强化。结论 EMH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X线、CT扫描结合临床可作出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6.
Cysts and bursae of the nasopharynx are uncommon and seldom symptomatic when compared with malignant tumors of this region. However, it is noteworthy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symptoms, a good knowledge of their radiological appearance is useful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diagnosis. Cysts of Rathke’s pouch, pharyngeal bursa of Luschka, Tornwaldt’s cysts, retentional cysts of the seromucinous glands, oncocytic cysts, intra-adenoid cysts, branchial cysts, prevertebral or retropharyngeal abscess and pseudocysts of the nasopharynx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7.
儿童腺样体肥大与相关疾病的临床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的CT表现及其相关性.方法:对81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腺样体肥大且术前进行鼻咽部CT扫描(同时具有鼻窦炎或/和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两组:中度肥大(33例)和重度肥大(48例),分析两组间分泌性中耳炎和鼻窦炎发病率的差异性和影像学特征.结果:中度肥大组伴发病变的CT表现为:上颌窦炎26例(24.7%),筛窦炎17例(16.2%),额窦炎3例(2.8%),蝶窦炎7例(6.6%),鼻甲肥大30例(28.6%),外耳道炎3例(2.8%),鼓室炎23例(21.9%),乳突窦炎23例(21.9%);重度肥大组伴发病变的CT表现为:上颌窦炎45例(42.8%),筛窦炎43例(40.9%),额窦炎11例(10.5%),蝶窦炎14例(13.3%),鼻甲肥大44例(41.9%),外耳道炎5例(4.7%),鼓室炎40例(46.7%).乳突窦炎40例(46.7%).81例中56例(71%)同时合并有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结论: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和鼻窦炎发病率呈正相关,重度肥大组分泌性中耳炎和鼻窦炎发病率明显高于中度肥大组,双侧发病率高于单侧.  相似文献   

18.
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外侵犯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淋巴结以外多系统侵犯的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侵犯骨骼系统4例,分别累及髂骨、股骨、肱骨和脊柱,其中溶骨性破坏3例,混合性改变1例。侵犯软组织1例,MRI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的巨大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肝脏侵犯1例,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巨大肿块,伴有出血、坏死等不典型的肝肿瘤征象。脑室侵犯3例,CT表现为脑室壁有多个稍高密度结节影,增强后结节均匀强化,周围的脑白质有水肿改变。鼻腔及鼻窦侵犯3例,CT表现为鼻腔及鼻窦内软组织肿块和相对较轻的骨质破坏。侵犯胸部3例,表现为纵隔、肺门区肿块影,增强扫描不强化。1例肠系膜侵犯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外多系统侵犯因其侵犯部位和生长方式的不同而具有相对特异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和相关资料,可使其诊断准确率提高,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