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温(病毒性脑炎)郑某某,男,47岁。麻阳县人。住院号:359。因头昏目胀,胸闷脘痞,恶心欲呕4天,于1990年4月1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曾先后2次在我院门诊诊为重感冒,经服中西药罔效。入院时症见发热,恶寒,头目胀痛,头重如衮,胸脘痞闷,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小便黄短,大便溏,苔白腻,脉濡缓。  相似文献   

2.
异病同治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病同治作为一条基本治则由来被中医奉为圭臬。它的基本涵义是:在诊治疾病时只要“证”相同,即使“病”不同也可用相同的方法治疗。这反映出中医在临床施治时是以辨证(而非以辨病)作为基本依据的倾向。 这条治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程度上曾有效地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但在传统中医正在向现代化中医转化的今天,我们在认识它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它的偏颇之处。首先通过辨证只能认识到疾病目前阶段的主要病理变化,而不能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转化、转变的全部病理过程和变化规律。其次,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得出辨证结  相似文献   

3.
对异病同治内涵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中医异病同治的含义、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及证候微观指标的研究等方面,分析异病同治的内涵。结合具体研究项目,通过异病同治指导下开展中药复方干预多脏器纤维化研究,对在中医证候理论、中药复方研究等可能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大胆设想;并以异病同治的理论为立论依据,通过研究提出中医关于多脏器纤维化的理论与异病同证同治的物质基础,寻求中医药防治脏器纤维化的共同性与特异性规律。  相似文献   

4.
对于因瘀血阻滞导致的头痛、呃逆、心悸、不寐等症,采用清代医家王清任据"血府"可以产生"血瘀"的理论所创立的血府逐瘀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本方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使瘀去气机畅通,诸症悉除。  相似文献   

5.
异病同治在临床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雪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77-678
比较西医不同诊断病名 ,按中医病因命名治疗。以活血化瘀法异病同治数案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真武汤异病同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社全  张炜星 《新中医》1995,27(11):11-12
真武汤异病同治举隅杜社全,张纬星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组成。具有温阳利水之功,若能谨守病机,可获良效。兹举验案4则如下。1腰痛(肾盂积水)陶×,男,56岁,干部,1992年7月20日初诊。患者腰痛病史5年,素体阳虚,易患...  相似文献   

7.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洪泽县人民医院(223100)汤雅顺关键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法则。今从临床实践中选出几则病例,以阐明这两种治则运用的规律特点。1失音的同病异治例1.陈某,男,56岁。1990年2月10日初诊。患者体...  相似文献   

8.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体会李海丹胡萍广东省少年犯管教所医院,广州51043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时间、地点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以致正邪双方盛衰差异,出现了不同的证候而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  相似文献   

9.
异病同治话安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钧 《吉林中医药》2000,20(6):64-64
作为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安神补脑液已为国内外大众所熟悉。十多年来,本品不知为多少失眠患者解除了病痛,不知为多少青年学子的成功填补了巨大的动力,发生了难以估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健脑安神确切疗效已被公认。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安神补脑液临床观察专家鉴定意见”认为:“安神补脑液组方精当,配伍严谨,因此具有高效的安神补脑,益精填髓等功效,深受患者欢迎,对于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神疲乏力患者的显效率为50.3%,总有效率为91.3%,值得推广应用”。 十几年来,众多医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温胆汤异病同治举隅冷长春,张子丽吉林省肿瘤医院(130012)主题词温胆汤/治疗应用;异病同治温胆汤源于《备急千金要方》,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组成,后《医宗金》于方中增加茯苓一味。功能清胆和胃、除痰止呕。主治虚烦不眠、惊悸、呕涎等症。近年...  相似文献   

11.
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疗学包含辨证观点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我国医学一个独特的治疗方法,根据这一方法,银翘散在儿科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理论的一个根本法则,而正确运用此法则的关键在于对“病”含义的剖析。所谓中医的“证”与“病”的含义是根本一致的,都是由病因、病位、病症、病性等基本要素构成。“同病、异病”的含义正是体现在疾病的因、位、症、性等不同层次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病有不同,儿证有相近,故异病同治,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辨证应参考胖人多气虚、中风,瘦人多火、劳嗽,乃一般而言。细究之,能食肌丰而胖为体强,食少而肥为病疾;肥人最怕按之以如棉絮,瘦人最怕肉干著骨;食多而瘦非弱也,食少而瘦为体弱;这些对遣方用药颇具指导意义。本人通过温胆汤加减在临床中合理应用,治疗了淋症、湿阻、郁证三种病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将  相似文献   

14.
15.
朱纬 《河北中医》1993,15(6):8-9
郭中元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尽得先辈真传。善于辨证求因,常用一方一法治疗数病,现仅介绍用清热利湿法异病同治验案四则。 1 急性传染性肝炎  相似文献   

16.
保和丸在异病同治中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和丸出自《丹溪新法》,由山楂、神曲、姜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等组成,原治食积停滞,脾胃不和所引起的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等症。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中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病,常取得较好的效果。兹报告如下。慢性迁延性肝炎叶某,男,36岁。患者2年前曾患甲肝,治疗4月余而肝功能恢复正常。此次因劳累过度,自觉肝区胀痛,伴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秘结,三四日一行,小便黄赤,恶心,口干苦,烦躁易怒。转氨酶248单位,表面抗原阳性。舌淡红,苔白厚,脉弦滑。证属脾胃不和,痰湿食…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 1 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 ,经常遇到一些病例 ,治此病时它病愈 ,疗新疾而痼疾除。貌似偶然但实属必然 ,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异病同治”在治疗中的作用。兹择数例求教于同道。1 治胁痛而脉律复王某 ,女 ,65岁。因“右胁外伤 3日 ,局部疼痛难忍”来诊。见锁骨中线 7~ 1 0肋处约 3cm× 2 cm皮肤青紫伤。胸部拍 X线片 ,排外肋骨骨性损伤。心电图示异位心律 ,心房纤颤。查见舌质紫暗 ,脉促结无力。证属淤血内停 ,方以复元活血汤加减 :大黄30 g,天花粉 1 0 g,当归 1 5g,桃仁 1 0 g,红花 6g,穿山甲 6g,柴胡 1 5g,生甘草 1 0 g。 3剂…  相似文献   

18.
19.
五苓散异病同治两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方 《江西中医药》2003,34(10):35-35
1 阴茎水肿钟某某 ,男 ,8岁 ,学生 ,1998年 10月上旬就诊。其母代述 :患孩于月初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浮肿 ,并有咳嗽、纳食差、稍有畏寒、小便不利、口微渴不饮 ,其它正常 ,在某医院治疗 1周后 (药物不详 ) ,上述症状基本缓解 ,唯有阴茎水肿未消 ,故来余处就诊。望其发育良好 ,形体瘦弱 ,眼睑微肿 ,阴茎水肿透明如桔色 ,小便不利 ,纳食正常 ,无其它不适 ,舌苔薄白、质淡 ,脉浮滑无力。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正常。分析为表邪未除 ,水湿邪气停聚下焦 ,健运失调 ,气化不利。试投五苓散加味 :茯苓 15g ,猪苓 10 g ,白术 8g ,泽泻 6g ,桂枝 6g ,生…  相似文献   

20.
张俊峰 《山西中医》2010,26(9):61-62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异病可以同治的原则,是不同疾病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病位相同、病因同源、病机吻合。深入探讨异病同治治则,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